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对卵巢囊性肿块蒂扭转的诊断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6例超声检查提示卵巢囊性肿块蒂扭转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确诊,对比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16例超声检查均能发现卵巢肿块,肿块内部回声多以囊性或囊实混合为主,术后病理结果蒂扭转1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1.25%。结论:超声检查无创、操作简便,对卵巢囊性肿块蒂扭转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脾脏肿块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脏肿块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要点。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脾脏肿块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 ,分析脾脏肿块的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等多种超声表现。结果 :76例脾脏肿块中有 3例错构瘤 ,10例血管瘤 ,16例淋巴瘤 ,2例淋巴管瘤 ,4例血管肉瘤 ,11例脾转移瘤 ,16例脾囊肿 ,4例脾梗死 ,3例脾血肿 ,5例脾脓肿 ,2例付脾 ,其超声表现各具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并区别脾脏肿块的囊、实性 ,借助彩色血流显像可进一步鉴别良、恶性病灶。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性,74岁。发现左侧臀部肿块1年余。体检:左侧臀部可扪及一大小约3cm×3cm的肿块,无明显压痛,皮温不高。血常规:白细胞:6. 16×109/L。超声检查:左侧臀部皮下探及一枚不均质低回声区,大小约32mm×26mm×35mm,外形规则,边界清晰,CDFI其内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体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扬  韩月东 《放射学实践》2006,21(9):895-898
目的:提高对颈动脉体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颈动脉体瘤(18个肿块)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常规行FSE T1WI和T2WI,12例行MRA检查,其中5例行3D PCA,8例行增强后MRA检查。结果:16例中14例(14/16)为单侧性,2例(2/16)为双侧性;右颈部病变7个(7/18),左颈部11个(11/18);肿瘤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其内信号欠均匀,1例有显著坏死区,13个(13/18)肿块在MR平扫出现“盐和胡椒征”,以“胡椒”表现最为显著;15个肿块(15/15)均有明显强化,其中8个肿块出现“盐和胡椒征”。12例患者(13个肿块)行MRA检查,显示颈总动脉分叉均有不同程度扩大。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颈总动脉分叉角度的扩大和血管流空等表现,MRI可在手术前正确诊断颈动脉体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2 7岁。无意中发现左上腹包块 10余天 ,无疼痛、血尿及发热。查体 :左上腹明显隆起 ,可触及约 12cm× 2 0cm肿块 ,质中等 ,表面光滑 ,不活动 ,无压痛。肝、肾功能及三大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IVP :左肾影明显增大 ,左肾盂轻度积水 ,肾盂肾盏显影浅淡。右肾显影正常。意见 :左肾下极占位病变。CT检查 :左肾下极见 16cm× 10cm× 16cm巨大囊实性肿块 ,CT值 2 0 .1~ 48.6HU ,肿块边界清楚 ,占据左半腹腔 (图 1) ,左肾盂轻度扩大。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有轻度强化 ,CT值6 2 .5HU ,可见完整包膜 (图 2 )。右肾无…  相似文献   

6.
食管血管瘤在食管的良性肿瘤中相当罕见,我院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37岁。背部灼热感16年,进食有时有阻塞感6年,近半年来症状加重。体检:无特殊。X 线检查:食管于主动脉弓稍下方,可见有1.5×2.5cm 大小的充盈缺损,境界清楚,肿块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8岁.发现耻骨联合处肿块6年余.专科检查:耻骨联合处有一5.0 cm×5.5 cm肿块,肤色正常,肿块位置较固定,按压不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1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征像。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眼环后份或以后份为主的软组织肿块,伴有斑点及斑块状钙化,钙化显示率达92.9%(13/14)。MRI主要表现为眼环内软组织信号肿块,部分病例肿块内可见更低信号影,钙化显示率仅40%(2/5),但MRI对肿瘤侵犯周围结构较敏感。结论:CT与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以CT较具优势,肿块内钙化可以认为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定性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对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 患者,女,16 岁。反复上腹部胀痛8 个月,突发全腹疼痛就诊。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上腹部可触及包块下缘,活动度差,韧性感。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1258 U/l,血红蛋白>6 g/l。彩超检查:示左上腹 10.5 cm×5.4 cm肿块回声,其内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楚,血流信号不明显。CT检查:示左上腹一约 10 cm×7 cm大小肿块影(图1),其内密度较高,CT值约52 HU,且不均匀,肿块形态不规则,与胰体尾部分界不清,腹腔内可见多处不规则水样低密度影。4 天后 CT 增强扫描示肿块增大,其内密度明显降低,CT值约为 12 HU,囊壁薄厚不均,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院应用放射性粒子介入,较好地解决了胰腺癌的治疗,在术中通过超声的导航介入,很均匀地、准确地将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肿块中,现将16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文选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的晚期胰腺癌病人,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56~70岁,平均63·2岁。使用日本Aloka 1700-DV2型及美国GE-Vivid 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术中导航介入检查,探头频率为5~10MHz;探头术前经甲醛熏蒸10h。方法:病人经手术打开腹腔,充分暴露胰腺肿块位置,将探头放置其表面,检查肿块地大小、深度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引…  相似文献   

11.
间叶来源胃肿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立新  杨军 《放射学实践》2006,21(6):573-576
目的:通过分析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影像表现,加深理解该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均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16例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8例间叶来源的胃肿瘤,包括胃间质瘤12例、胃平滑肌类肿瘤4例、胃血管球瘤1例、胃脂肪瘤1例。钡餐造影表现为充盈缺损16例,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15例,出现龛影6例;CT表现为腔内肿块16例,腔外2例,肿块最大10cm×7cm,最小直径1.5cm,肿块分叶10例、肿块内钙化5例,肿块中央见溃疡5例,液化坏死4例;CT值为负值的1例,增强后明显强化12例;2例肝脏转移,1例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间叶来源胃肿瘤在钡餐造影中以共性表现为主,CT不仅显示率高,且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可提供定性及分期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果连贵  崔发平 《人民军医》1999,42(10):577-578
1975年以来,我院采用影像检查手段检查乳腺疾病53360例,查出乳腺癌5766例。现对其影像学表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64例,女5702例;年龄16~72岁,平均51.5岁。患者自觉乳腺肿块1012例,普查发现肿块2809例,就诊发现肿块1945例,其中乳头内陷358例,皮肤局限性凹陷及溃疡741例,桔皮样改变81例,乳头溢液436例。1.2 影像表现 病变部位:乳腺外上象限2678例,乳头、乳晕区1153例,内上象限986例,外下象限548例,内下象限401例,其中双侧同时受累103例;病变<2cm2007例,2~5cm2713例,>5cm1046例;病变形态:分叶状肿块1551例,锯齿…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4岁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 ,总飞行时间 16 2 0 h。于 1998年 8月因“左侧颈前部肿块缓慢增大 4年”入院治疗。 1994~ 1998年大体检时均发现左侧颈前部肿块 ,除肿块缓慢增大外 ,余无异常。入院前半年在疗养院检查 B超示 :甲状腺下极占位性病变。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无突眼征 ,气管居中 ,无震颤 ,左侧颈前下部肿胀 ,左侧甲状腺下极、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 2 cm× 2 c肿物 ,圆形、质软、无波动感、无触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左锁骨上窝、颈部及腋下淋巴结无肿大。同位素扫描示 :甲状腺“冷结节”。其余血液生化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采用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9月~2016年5月13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盆腔肿块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超声检查,并对比两者诊断鉴别效果。结果经检查发现,130例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中,其中盆腔包虫、囊实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及卵巢腺癌分别为16例、82例、16例、16例;经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虫、囊实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及卵巢腺癌诊断鉴别准确率分别62.5%(10/16)、58.5%(48/82)、62.5%(10/16)、62.5%(10/16);定位准确率分别为37.5%(6/16)、51.2%(42/82)、50.0%(8/16)、50.0%(8/16)。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准确率分别为87.5%(14/16)、97.6%(80/82)、100.0%(16/16)、87.5%(14/16);定位准确率分别为100.0%(16/16)、87.8%(72/82)、87.5%(14/16)、87.5%(14/16)。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准确率及定位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于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诊断鉴别中具有较高价值,且可提高诊断鉴别准确率和和定位准确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彩超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GST)的超声表现特点,探讨超声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ST21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结果:GST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21例GST中,3例良性肿块直径<5.0cm,边界清,形态规则,回声均匀,向腔内突出,黏膜面光整;18例恶性GST中15例肿块直径≥5.0cm,16例形态不规则,17例肿块内部有出血坏死,17例向胃腔外突出或腔内外同时突出,黏膜层不规整可有溃疡;肿块血供丰富,测及动脉血流频谱.结论:超声检查对GST的生长特性、结构特征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胃周淋巴结情况判定有价值,但因超声表现缺少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蔡立群 《兵团医学》2016,49(3):30-3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5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测,统计分析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肿块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50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肿块32例,恶性肿块18例,采取高频超声诊断出良性肿块30例,恶性肿块20例,诊断准确率为96.0%.恶性肿块患者形态不规则率、无包膜率、边界模糊率、钙化率、内部回声不均匀率、肿块纵横比与良性肿瘤相比明显较高,P<0.05.高频彩超诊断恶性肿块存在血流率、RI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5.结论:高频彩超鉴别诊断乳腺良恶肿块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3例鼻咽癌患者行CT检查,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鼻咽癌33例,肿块前缘弧形前凸伴有咽隐窝变浅或消失33例,腭帆提肌肿大22例,经蝶腭孔侵入翼腭窝16例,经颞下窝侵入翼腭窝8例,2例见肿块侵犯蝶窦,20例见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CT检查对鼻咽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巨大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较少见,术后并发假性胰腺囊肺者则更少见。我院遇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16岁。4年前左上腹部被拳击后无意中触及一鸡蛋大肿块,无不适。肿块逐年增大,于1986年2月18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正常。左上腹肋弓下触及一包块,约14×12cm大小,质硬,表面不平,活动度差,无触痛。化验:血、尿及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B型超声提示左  相似文献   

19.
腹膜后软骨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 ,5 4岁。发现右上腹及右腰部肿块 3年余。患者 13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腹腔畸胎瘤摘除术 ,术后疗效好。 3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及右腰部肿块 ,无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症状。体检 :在右上腹及右腰部分别可触及 10 cm× 15 cm及5 cm× 12 cm大小的肿块 ,质硬、无压痛、界限清楚。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检查 :右中上腹腔内探及“足球”大小呈椭圆形巨大肿块。肿块内部回声呈多形性 ;部分为多房囊性 ,肿块周围为实质性。腹腔内脏器见不同程度挤压、移位。诊断 :腹膜后畸胎瘤。CT检查 :右上腹腔内见巨大型肿块 ,大小约 15 cm× …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16岁.发现右手背侧肿块10年余,渐进性增大.右手食指中节指骨尺背侧肿块2年.体检:右手第2、3掌骨间可见一较大肿块,右手食指中节指骨尺背侧小肿块,均质硬,无压痛,皮肤颜色无异常,右手功能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