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是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较少见.掌侧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1.3%~([1]),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可靠固定,以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既往常采取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因闭合的方法难以实现完全复位,尤其关节内的小骨片更难复位,即使已经复位的患者,也常发生再脱位而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2.
荆国静  陈勇  赵建宁 《人民军医》2009,(10):671-671
桡骨远端骨折多发生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目前,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方法较多,包括石膏固定、传统夹板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和钢板内固定等。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可塑形夹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健民  陈新华 《人民军医》2008,51(5):287-287
1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但对累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腕关节镜技术巳应用到关节面骨折的复位及骨折后关节内紊乱症的治疗。但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均应加强其功能锻炼,以免术后发生肩手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高能量桡骨远端骨折往往导致严重的关节内粉碎骨折和移位,属于不稳定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往往难以维持复位,易再次移位,晚期易导致腕关节畸形、慢性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后遗症。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单臂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粉碎型桡骨远端骨折46例,随访观察表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Fernandez I型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类骨折提供进一步的支持。方法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Fernandez I型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手术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16~66岁,平均39.73岁。中医手法组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16~65岁,平均39.13岁。手术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医手法组则采取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消除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94例患者得到6~18个月随访,平均11.6个月,中医手法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腕关节功能和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手法组关节肿胀消除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手法组并发症和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Fernandez I型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加速疼痛肿胀消退和愈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桡骨远端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严重不稳定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比较困难,常因复位的丢失最终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自2000年1月开始采用闭合复位动力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24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与关节面台阶高度以及骨折再移位情况。结果 术后6 个月,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17 例、良者29 例、差者3 例,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14例、良者 27 例、差者 8 例无明显差异 (Z = -1.198,P =0.231); 研究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桡骨高度明显矮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t =21.667、8.025、9.399、38.106,P均<0.001); 研究组患者中有 1 例患者出现骨折再移位,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骨折再移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χ2 =1.010,P=0.315)? 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在腕关节解剖结构复位中的效果虽不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但能够获得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同等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未增加患者骨折再移位风险,且操作更简单,患者更易接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1例;年龄35~85岁[(62.5±12.9)岁]。骨折AO/OTA分型:B型7例,C型37例。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9.
钢板内固定与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1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取同期107例行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患者,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5-12个月,按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钢板内固定组的优良率为86.4%,经皮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74.8%(P<0.05).而C3型骨折单独比较,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6.9%和70.0%(P>0.05).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总体临床疗效优于经皮克氏针组,但治疗C3型骨折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0.
贺兵  田元高  熊福生  邹刚 《西南军医》2011,13(4):661-662
目的 观察小夹板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1例小儿尺桡骨干双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后用小夹板加石膏托外固定,并通过平均1.5年的随访,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经过治疗并随访后显示,优26例,占83.8%,良4例,占12.9%,差1例,占3.2%,总优良率为96.8%.结论 本方法可以使大多数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患儿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加石膏托外固定而达到恢复前臂旋转功能,是治疗小儿尺桡骨干双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包括Colles骨折、Smith骨折和Barton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1],尤其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其中粉碎性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2].对于粉碎性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仍存争议.本次研究总结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86例,对比分析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和斜T形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多功能外固定架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及方法 ,分析 1 7例此类骨折的治疗结果 ,阐述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两种治疗策略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研究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 分别以LCP和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共98例,对术后手的握持力、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评估和比较,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随访4~20个月,平均12.4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参照1990年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对于AO/ASIF分型C1、C2型骨折,LCP组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疗效优越(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桡骨远端C1、C2型骨折,可选择掌侧LCP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而对于远端粉碎严重的C3型骨折,选择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疗效相对优越.  相似文献   

14.
Colles骨折占全身骨折的6.7%-11%.占前臂骨折的75%,多见于中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最多见于跌倒时。前臂旋前,腕背伸,手掌着地致伤,可导致腕关节畸形、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压迫、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临床上多采用闭合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等方法。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使用Orthofix轴向动力外固定架治疗38例粉碎严重的Colles骨折疗效满意,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87例,根据AO分型的不同类型骨折及其粉碎程度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辅以克氏针固定以及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毒架等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对78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44例,良21例,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83%.结论 对不同类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60例.结果:本组优38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92%.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损伤小,对骨组织血液运行破坏小,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动态外固定和静态外固定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日期随机分为动态外固定组(46例),即外固定支架固定3周后对球面关节进行部分解锁、允许腕关节活动;静态外固定组(32例),为外固定支架球面关节一直锁定、腕关节固定。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天内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部分患者加植骨及克氏针固定;外固定架固定6~8周,骨折愈合后拆除。术后6个月采用Dienst评定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较高的优良率,动态固定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30%,显著优于静态固定组患者(P〈0.05)。结论动态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功能锻炼早及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3年1月- 2008年1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54例进行临床随访,根据桡骨短缩是否>4mm,分为桡骨短缩组(桡骨短缩距离>4mm)和对照组(桡骨短缩距离<4 mm),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类型、骨折粉碎程度和骨缺损程度、年龄、手术入路和术中内固定物选择、术中是否植骨、术后掌倾角和尺偏角、腕关节功能评分等情况。结果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为30%;年龄因素、术中是否植骨对术后桡骨短缩有显著性影响;C型骨折较B型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显著性增高;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对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骨短缩组与对照组比较,掌倾角和尺偏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有所降低。结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桡骨短缩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时应考虑可导致桡骨轴向短缩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与早期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与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2005年我科应用π型钢板对18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行早期功能康复,术后按L idstrom评分标准评定。结果18例经8~12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优:无功能损害,无主观症状,无畸形,背伸掌屈失位<15°15例;良:无功能损害,无主观症状,轻度畸形2例;可: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关节活动度差1例;差:工作能力减弱,日常生活受影响,伴活动性疼痛0例。本组优良率94.4%。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应用π型钢板内固定,术中解剖复位,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可得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骨科急诊患者的17%。是指距桡骨下端3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为薄弱处,一旦遭受暴力容易骨折。我科自2000年至2005年对164例成人桡骨远端骨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疗效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女性101例,男性63例;年龄22~76岁,平均52.4岁;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12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152例;致伤原因:摔伤112例,交通伤37例,斗殴伤14例,掰手腕致伤1例。1.2治疗方法对患者初诊均采用在C型臂下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对开放骨折先缝合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