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壶腹周围癌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别选取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23例,其中胆总管远端癌6例.胰头钩突癌(直径≤3cm)7例,壶腹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部癌12例.着重分析该部位肿瘤所共有CT直接与间接征象以及各种不同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并与US,ERCP、PTC等影像技术进行比较.结果:壶腹周围癌的直接CT征象为胰头钩突区,胆总管远端或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较组轵块影.显示率达91.3%.胰头钩突癌的特征性CT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双管征)间距增宽.胆总管远端癌则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内结节及肿块与胆总管间无界面。十二指肠乳头部癌与壶腹癌二者不易区别,十二指肠腔内缺损及合一的双管征则是典型表现.本组术前CT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6.9%.结论:运用CT检查诊断壶腹周围癌是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壶腹周围癌在磁共振平扫、三维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LAVA)及胰胆管水成像(MRCP)中的表现,利用3种磁共振检查方法,提高对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表现,包括在MR平扫、3D-LAVA、3D-MRCP中病变的直接、间接征象及手术可切除性预测。结果不同组织类型病变均见不同程度上肝内外胆系扩张,胆总管末端突然"截断"呈长T1长T2信号,DWI(b=600)呈高信号,胰头癌病变较大,胆管下段癌及壶腹癌较小。3D-LAVA用以分析病变血供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胆总管下端癌、壶腹癌呈延迟强化,胰头癌呈强化不明显或弱的延迟强化,胰头癌均见肠系膜上静脉受侵。MRCP更好的观察胆胰管扩张情况,胆总管下端癌均见胆管扩张,胰管无扩张;胰头癌均呈"四管征"表现;壶腹癌呈长段伴行并呈聚拢的"双管征"。结论不同组织类型的壶腹周围癌在MR平扫、3D-LAVA及MRCP的征象有一定差异,综合分析3种检查征象有利于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CT和MRI表现,其中21例行CT平扫及增强,9例行MRI平扫、增强以及MRCP。结果: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CT及MRI表现壶腹周围含液气囊性病灶。MRCP表现为十二指肠内侧间壶腹部突出高信号囊性病灶。25例患者中合并胆胰病变CT和/或MRI表现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结石13例,胆管扩张及壁增厚强化8例,胰腺肿胀3例,胰周脂肪层模糊4例及渗出2例,肾前筋膜增厚5例,胰管串珠样扩张2例。结论:CT及MR能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同时显示胆胰疾病引起胆管及胰腺形态学改变,有助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4.
壶腹癌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壶腹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经CT检查后手术病理证实壶腹癌15例.全部病例均经GE9800或Elscint2400高分辨CT机行增强扫描,层厚、层距为5.0mm.结果:15例壶腹癌CT表现为1)胰头钩突肿块7例;2)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8例;3)15例胆总管显著扩张合并下端截断性阻塞,同时合并肝内胆管、胆囊扩张11例;4)胰管扩张9例.根据壶腹癌占据部位在CT上提出分型:l)胰头钩突肿块型;2)十二脂肠乳头型;3)混合型.结论:改进CT检查技术,对早期诊断及提高壶腹癌诊断正确率有益.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结果 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8例 ,其中十二指肠腺癌 3例 ,恶性淋巴瘤 2例 ,恶性间质瘤 3例 ;十二指肠继发性恶性肿瘤 12例 ,其中壶腹癌 3例 ,胰头癌 8例 ,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癌 1例。十二指肠腺癌CT表现为肠腔局限性不规则环状狭窄伴软组织肿块 ,增强扫描肿块有中度强化 ;恶性淋巴瘤的特点是长范围的肠壁增厚或肠腔外肿块 ,增强扫描肿块有轻度强化 ;恶性间质瘤的特点是巨大软组织肿块伴明显、不均匀强化 ,肠梗阻不明显。壶腹癌表现为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的局限性肿块 ,增强有轻中度强化 ,伴肝内外胆管扩张 ;胰头癌累及十二指肠表现为十二指肠内侧壁凹凸不平 ,邻近的胰头部肿块 ,增强扫描不强化 ,伴肝内外胆管扩张 ;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癌侵及十二指肠表现为胰头部巨大肿块伴明显强化 ,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肿块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结论 CT检查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壶腹及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壶腹及周围病变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30例患者中,壶腹部病变包括壶腹癌1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例,壶腹周围癌4例。壶腹周同病变包括胰头癌5例,胆管下端癌3例,胆总管下端结石13例,胆总管下端炎症2例。结论MSCT可以在壶腹部病变增强方式、间接征象以及胆总管末端形态等方面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为提高检出率及确诊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CT在诊断Vater氏壶腹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 Vater氏壶腹癌的 CT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 1 990~ 1 997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CT资料完整的 2 6例Vater氏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降部腔内充盈缺损 ,腔内软组织肿块 ,壶腹段胆总管腔截断及肝内胆管中、高度扩张、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双管征”是壶腹癌的直接和间接 CT征象。这些征象的显示与扫描技术和设备有关。本组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 :CT诊断壶腹癌是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CT对钩突、十二指肠的早期侵犯及局部淋巴结的检出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赵小华  张艳玲  揭育添   《放射学实践》2009,24(8):882-884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胰头-壶腹癌累及周围结构与胰头周围肿块病变坚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胰头周围肿块病变的CT表现,与同期17例病理证实的胰头-壶腹癌累及周围结构的CT表现对比。结果:胰头-壶腹癌累及周围结构与胰头周围肿块病变的病例.在胰头的形态、胰管及胆管扩张、胰腺体尾部萎缩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结论:CT检查有助于鉴别胰头周围肿块病变与胰头-壶腹癌累及周围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在胆总管下端恶性梗阻病因诊断中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64排螺旋CT确诊的21例胆总管下端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21例患者CT检查均清晰显示胆管狭窄、胆管壁增厚、胆道外肿块及肝脏、胰腺形态结构变化,诊断为胆总管下端癌9例,壶腹癌7例,胰头癌5例,与手术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相符,定性及定位诊断率达100%。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胆系重建图像清晰、准确,能准确显示胆道梗阻部位、程度、肿块与其周围血管的关系,对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MRCP对诊断良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良恶性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恶性胆道梗阻包括胆囊及胆道结石10例,单纯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1例,壶腹及胰头癌6例,肝门癌3例,以及胆囊癌2例的MRCP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MRCP检查是以PHILIPS GYROSCAN NT 1.0磁共振成像仪并用3D-FSE序列和常规SE序列进行的。结果在所有病人中成功地进行了MRCP检查。其表现随病变性质与部位不同而异,如肝内胆管明显扩张且呈软藤状见于肝门癌。胆总管横行截断,断端形态规则见于胆管上段腺癌。胆总管明显增宽呈壶腹状,胆囊明显增大见于胆总管囊肿。结论MRCP应成为诊断良恶性胆道梗阻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MS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利民  胡祥华  张文伟   《放射学实践》2010,25(9):1020-1022
目的:探讨MSCT在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MSCT及多平面重组(MPR)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MSCT平扫表现为十二指肠乳头区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23例,局部肠壁环状增厚2例,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胆总管中重度扩张,梗阻端形态呈截断状突然狭窄,肝内胆管轻中度扩张,与肝外胆管扩张程度一致。5例MPR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区软组织肿块突入十二指肠腔内。结论:MSCT不仅能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区肿块及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而且能显示肿块的强化模式,能为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B超与CT检查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B超与CT检查在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4 1例行Whipple手术 ,18例行姑息术作内或外引流。结果 :B超与CT扫描均示壶腹部软组织肿块为壶腹癌的直接征象 ,部分壶腹癌不能明确显示肿块 ,但胆总管远端与胰管近端间距缩小 ;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及局部肠粘膜破坏 ,壶腹段胆总管壁不规则增厚和肝内、外胆管中高度扩张、胆囊增大、双管征是壶腹癌的间接征象 ,本组CT诊断正确率为 84 .7% ,而B超为 81.3%。结论 :B超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壶腹癌初步筛选和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法 ,CT检查对壶腹癌的定位、定性和胰管的显示有其优势 ,B超和CT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 PDDU)小肿瘤的MRI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连接区22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肿瘤MRI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RI诊断PDDU小肿瘤22例(胰头癌11例,壶腹癌5例,胆总管下端癌4例,乳头绒毛管状腺癌以及导管内乳突状粘液瘤各1例),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胆总管下段狭窄和肝内外胆管、胰管、胆总管扩张。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PDDU小肿瘤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一种优良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ater氏壶腹癌的C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Vater氏壶腹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羟螺旋CT增强扫描,螺距为1.0,图像重建层厚为5mm,层间距5mm,结果:十二指肠乳头部局限性强化的充盈缺损影,腔内软组织肿块,壶腹段胆总管截断,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及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双管征”。结论:CT是诊断Vater氏壶腹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壶腹周围区是指Vater’s壶腹(胆胰壶腹)周围2 cm之内的区域[1,2],其结构包括胰腺头部、钩突部及胰管末端、Vater’s壶腹、十二指肠乳头和胆总管下段。Vater’s壶腹由胰胆共同管和十二指肠主乳头组成,周围环绕Oddi氏括约肌。壶腹部病变的种类可分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炎症、先天性变异等(表1)。  相似文献   

16.
CT薄层增强靶扫描诊断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薄层增强靶扫描对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CT表现,其中胰头癌12例,胆总管下端癌8例,共同管或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 结果:CT薄层增强靶扫描发现胰头区软组织肿块12例、胆总管下端及共同管偏心性狭窄截断或结节灶18例、胆管扩张20例、胰管扩张6例、双管征4例和十二指肠改变3例. 结论:CT薄层增强靶扫描是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可靠而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及MRCP成像在壶腹周围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壶腹周围癌病人的MR平扫、增强及MRCP图像,对相关结果进行χ~2检验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胰头癌32例,7例(21.9%)表现为"四管征";胆总管下段癌16例,9例(56.3%)表现为"三管征".2种征象在胰头癌和胆总管下段癌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胰头癌MRI及术中测量肿块最大面积与胆总管直径之比也明显大于胆总管下段癌(P<0.05).结论 MRI和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壶腹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诊断壶腹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壶腹癌的MRCP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结果:20例壶腹癌中显示局部软组织肿块13例、胆总管腔“截断征”17例、肝内胆管软滕样扩张19例、胆囊增大17例和“双管征”14例。结论:MRI,特别是MRCP能显示典型的“双管征”、“软藤征”和较清晰的癌肿范围,对壶腹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肿块的MS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对十二指肠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肿块的MSCT,全部病例均经术前SIEMENS SENSATION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工作站上对原始横断面图像数据再行薄层重建和MPR重组。结果本组中7例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19例行剖腹探查或病灶手术切除,病理诊断腺癌11例,壶腹癌4例,间质瘤6例,脂肪瘤3例,腺瘤1例,腺肌增生症1例。腺癌是最多见的十二指肠肿块,常发生在降段乳头周围,主要CT表现为十二指肠腔内肿块伴肠腔不规则缩窄,病灶轻中度强化;壶腹癌发生在壶腹部,除肿块外多伴肝内外胆管的早期扩张;间质瘤为形状不一的较大肿块,但少见肠梗阻征象,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腺瘤体积较小,多为乳头状或息肉状结节,虽为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倾向;脂肪瘤为位于肠壁内的脂肪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诊断较有特征性;腺肌增生症表现为沿肠管长轴分布的弥漫性肠壁增厚,增强扫描与肠壁同步同度强化。结论MSCT可敏感地发现十二指肠肿块,揭示不同性质肿块的表现特点,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的螺旋CT(SCT)表现特点.方法 35例原发性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行64排SCT多期扫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包括胰头癌15例,胆总管癌9例,壶腹癌11例.对比分析其特征性的SCT征象.结果胰头癌中,病灶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呈低密度,边界不清,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与病灶的大小、位置、病程有相关性,半数以上有胰体、尾部的萎缩;胆总管癌中,病灶均较局限,边界较清,平扫呈等密度,强化程度最明显,梗阻近端胆总管壁偏环形增厚,肝内、外胆管扩张较重;壶腹癌中,病灶呈圆形等密度结节,边缘规则,强化程度高于胰头癌,低于胆总管癌,胆管全程扩张,"双管征"的显示率为100%. 结论 64 排SCT多期扫描在原发恶性低位梗阻性黄疸的病因鉴别诊断中发挥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