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聚己内酯(PCL)-褪黑素(MT)支架治疗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6只8周龄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与PCL-MT支架组,每组各3只。制备胫骨近段1.0 cm骨缺损实验模型,严密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通过体外浸泡实验、CCK-8实验分析PCL-MT支架的特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茜素红染色法、显微CT扫描及伊红染色法判断PCL-MT支架的体内外成骨特性。结果 体外浸泡试验表明,支架的矿化厚度与腐蚀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CCK-8实验结果显示,PCL-MT支架组大鼠的相对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结果显示,PCL-MT支架组中的ALP、OCN、OPG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PCL-MT支架组中的相对钙沉积量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PCL-MT支架组大鼠骨小梁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L-MT支架可有效促进骨缺损区新生骨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纯聚己内酯(PCL)和蚕丝纤维增强PCL多孔复合材料进行体内降解实验研究,观察其降解速度变化及组织反应情况,为临床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固定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纯PCL和蚕丝纤维增强PCL植入兔背部脊柱两侧皮下和肌肉之间,于2、4、8、12、16、24周取材,分别测试2种材料的生物吸收率、组织学观察(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蚕丝纤维增强PCL在体内植入过程中生物吸收率大于纯PCL,材料内部结构断裂融合降解明显,未见材料周围组织变性、坏死或异常增生现象。结论蚕丝纤维增强PCL多孔复合材料植入体内后具有合适的降解速度,异物反应小,是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的新型肋骨骨折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合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全抗原,为建立AHL免疫检测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γ-丁内酯和高丝氨酸内酯为原料,经保护、缩合、脱保护、氧化等一系列反应,获得N-丁酰高丝氨酸内酯、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和含有化学交联活性基团的羧基丁酰高丝氨酸内酯半抗原衍生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方法进行结构确证,并采用活泼酯法合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全抗原。结果质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同,表明成功合成目标产物N-丁酰(己酰)高丝氨酸内酯和羧基丁酰高丝氨酸内酯半抗原衍生物;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结果显示半抗原AHL已分别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和鸡卵白蛋白交联,成功制备其全抗原。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了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半抗原衍生物和全抗原,为制备AHL相应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合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全抗原,为建立AHL免疫检测新方法 奠定基础.方法 以γ-丁内酯和高丝氨酸内酯为原料,经保护、缩合、脱保护、氧化等一系列反应,获得N-丁酰高丝氨酸内酯、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和含有化学交联活性基团的羧基丁酰高丝氨酸内酯半抗原衍生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方法 进行结构确证,并采用活泼酯法合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全抗原.结果 质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 与理论预测相同,表明成功合成目标产物N-丁酰(己酰)高丝氨酸内酯和羧基丁酰高丝氨酸内酯半抗原衍生物;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结果 显示半抗原AHL已分别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和鸡卵白蛋白交联,成功制备其全抗原.结论 本实验成功合成了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半抗原衍生物和全抗原,为制备AHL相应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色糖多孢菌KR6基因突变体生物合成3-脱氧-3羰基-赤酮酸内酯B(DOEB)产量显著降低的原因。方法以KR6基因突变体M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和高分辨LC-MS分析技术等,分别从基因的转录水平、翻译水平以及聚酮化合物水平等层面研究了DOEB的生物合成量。结果红色糖多孢菌M菌株与出发菌株A226相比,两者聚酮合酶(PKS)基因簇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的表达差异均非造成DOEB产量降低的限速因子;而DOEB的前体转化能力却大幅度降低,因此,DOEB合酶的活力降低是造成生物合成DOEB产量降低的关键因素。结论 DOEB合酶的活力是生物合成DOEB的限速因子,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利用基因工程途径提高新酮内酯类化合物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羿凤云  吴芳  黄汉英  刘芳莉 《武警医学》2013,24(12):1083-1084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指在红霉素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衍生物,这类药物比红霉素具有更优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更强的抗菌作用.我国综合性医院正在使用的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地红霉素.但它们的适应证、剂型和用法用量等都不尽相同,为促进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我院的临床合理应用,本研究对我院2012-10至2012-11门诊患者应用新大环内酯类的处方进行回顾性点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囊化的转基因细胞表达产生药物活性心房肽(ANP)的治疗体系。方法:将人ANP基因(cDNA)转染入CHO细胞,然后将细胞包被在聚已内酯(PCL)管内形成微囊化,并移植到盐敏感高血压鼠腹腔内检测其长时间CHO细胞存活情况和分泌的心房肽(ANP)。结果:微囊化的转基因细胞植入2d后,明显的延迟了高血压的发展,此作用至少持续5个月。同时,增加了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钠排泄,尿液分泌,提高了血浆ANP浓度。结论:微囊化的ANPcDNA转染的CHO细胞提供了一种心房肽治疗高血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周勇  单文俊  郝章英  王继 《人民军医》2004,47(10):587-588
2001年3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4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蒿本内酯镇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利  李宏捷  朱江 《武警医学》2008,19(8):701-702
 目的 研究蒿本内酯对小鼠、豚鼠的镇咳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1.0、2.5、5.0 g/kg蒿本内酯组、阳性对照磷酸可待因组、空白对照组(给予食用豆油);豚鼠随机分为5组:5、20、100 me/(kg·d)的蒿本内酯组、阳性对照磷酸可待因组、空白对照组(给予食用豆油).采用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枸橼酸诱发豚鼠咳嗽模型观察蒿本内酯的镇咳作用.结果 蒿本内酯对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枸橼酸所诱发的豚鼠咳嗽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P<0.01);同时,明显减少咳嗽次数(P<0.01).其中高剂量蒿本内酯组小鼠咳嗽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提高2倍,高剂量蒿本内酯组豚鼠咳嗽次数较空白对照组减少50%,蒿本内酯的镇咳作用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口服蒿本内酯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多孢红霉菌λC3-SRR突变体的构建及其产物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构建糖多孢红霉菌KR6酶域基因失活突变体,探讨SRR氨基酸相应9核苷酸去除突变体与合成酮内酯类化合物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的关系。方法:以糖多孢红霉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重叠PCR技术扩增出缺少SRR氨基酸相应9核苷酸的KR6酶域DNA片段,并克隆到载体pWHM3上,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3-SRR。将pWHM3-SRR质粒转化糖多孢红霉菌λC3菌株,筛选出质粒整合到染色体上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的整合体λC3-A、B和C。λC3-A在无硫链丝茵肽(Thio)的R3M斜面上生长两代后,制备的原生质体涂R3M平皿,挑选出不能在含Thio的R3M斜面上生长、发酵液也无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活性的突变菌株λC3-SRR。结果:部分基因组DNA序列分析表明,糖多孢红霉菌λC3-SRR染色体上SRR氨基酸相应9核苷酸已经敲除,Zabspec Fab质谱分析证实λC3-SRR菌株合成了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结论:糖多孢红霉菌KR6酶域SRR氨基酸相应9核苷酸敲除的λC3-SRR突变菌株可以合成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SRR为KR6酶域上NADPH2′-磷酸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尿道碘 -聚醇醚 (碘伏 )灌注对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对156例围手术期前列腺增生病人应用碘 -聚醇醚 (碘伏 )尿道灌注 ,观察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经尿道碘-聚醇醚灌注 ,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尿道炎症、尿道狭窄、继发性出血、急性附睾炎〔1〕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术后并发证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术前及术后经尿道碘 -聚醇醚灌注对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可起到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醋酸氯己定漱口水中醋酸氯己定和甲硝唑含量方法。方法用C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烷磺酸钠2.0 g,加水适量使溶解,加三乙胺3.0ml,加水稀释至1000 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9 nm。结果醋酸氯己定和甲硝唑进样量分别在0.05020.3013μg、0.05110.306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1(n=6),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2%,99.47%(n=9)。结论此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3.
李彦  吕娟丽  沈丹  王楠 《武警医学》2011,22(6):475-478
目的制备与评价荆芥内酯聚乳酸/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ST-PLA/PELA)亚微粒胶囊剂。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一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亚微粒,加入抗冻剂进行冷冻干燥制得粉末装胶囊,并测定粒径及分散度。结果加入乳糖量为荆芥内酯亚微粒质量的200%时,真空冷冻干燥48h能较好地保持ST亚微粒的形态。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工艺适宜制备亚微粒胶囊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68例,采取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统计并评估不同治疗方法获得的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1.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5%,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通过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及螺内酯对其实施治疗,可充分促进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且相比于单纯应用贝那普利,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未经溶栓或者溶栓未成功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螺内酯治疗组(36例),持续观察12周。比较24小时内、1周后、4周后、12周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结果较常规治疗组而言,螺内酯治疗能降低1周及此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P〈0.05)。结论螺内酯治疗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1周以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应用螺内酯对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01至2018-01接收的慢性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取维持透析治疗的方法,在透析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观察组则给予口服螺内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血管功能变化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功能相关指标均改善,同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口服螺内酯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降低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木香健胃颗粒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c。。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体系,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5nm。结果指标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进样量分别在0.508-5.588μg、0.336~3.6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6%、101.87%,RSD分别为0.98%、0.54%。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反映木香健胃颗粒质量情况,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综述聚羟基丁酸酯的合成及应用情况,展望其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 总结近年来聚羟基丁酸酯在合成、应用及体内外降解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 聚羟基丁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结论 聚羟基丁酸酯在医药学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孔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载体,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和体内活性试验来评价rhBMP-2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及活性。方法 采用乳液冷冻干燥法制作含rhBMP-2缓释系统的PLGA支架,支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点释放液中rhBMP-2的含量,进行累积释放量的动态观察;将缓释rhBMP-2支架植入SD大鼠大腿股部肌袋内,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支架材料的形态学观察显示,材料表面呈多孔状;rhBMP-2从支架中释放的动力学过程为第1天表现为爆发性释放(30.0%),以后缓慢持续释放,至1个月左右释放量达80.6%;活性评价结果显示,rhBMP-2缓释支架组可见新生骨组织形成伴较多的骨母细胞排列,无rhBMP-2支架组则无成骨现象。结论 多孔PLGA可作为rhBMP-2的缓释载体,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新型支架,同时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红色糖多孢菌A226-YA突变体构建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红色糖多孢菌(前称糖多孢红霉菌)KR6突变体合成酮内酯类化合物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同时,KR6突变体不合成红霉素。方法:以红色糖多孢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重叠PCR技术扩增KR6酶域中Tyr2699密码子TAC突变为A1a密码子GCC的1000bpDNA序列,克隆到载体pWHM3上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WHM3-YA。将pWHM3-YA转化到A226中,并整合到红霉素合成基因座,经染色体二次重组后筛选TAC突变为GCC的突变体A226-YA,再进行突变体A226-YA产物分析。结果:通过染色体同源重组,构建了红色糖多孢菌突变菌株A226-YA,Zabspec Fab质谱分析结果显示A226-YA突变体合成了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而没有检测到红霉素。结论:突变Tyr2699能有效失活KR6,但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的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