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与对照组(n=15),治疗组予以胃肠再生复原技术治疗,即口服美宝胃肠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疗程1个月;对照组单纯口服SASP,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疾病完全缓解率为66.67%,总缓解率90.33%;对照组:完全缓解为26.67%,总缓解率60%;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再生复原技术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简便有效方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宝胃肠胶囊治疗胃炎和溃疡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美宝胃肠胶囊修复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黏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40例具有胃黏膜病变的患者(慢性胃炎患者25例,消化性溃疡1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美宝胃肠胶囊及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镜下黏膜修复情况综合评价疗效,并进行组间比效。结果:美宝胃肠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优于单纯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的胃镜下病灶修复状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美宝胃肠胶囊对胃黏膜病变的修复与症状改善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宝胃肠胶囊治疗良性上消化道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美宝胃肠胶囊(GIC)治疗良性上消化道良性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根据自愿原则,将40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分为三组,治疗1组单纯口服美宝胃肠胶囊,治疗2组口服胃肠胶囊加“标准三联”治疗,对照组为“标准三联”疗法,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内镜下变化。结果:三组病人的病变以胃、十二指肠溃疡为主,占64.4%,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8.9%和75.0%,对照组为70.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美宝胃肠胶囊治疗良性上消化道疾病内镜下的近期疗效,已达到“标准三联”疗法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美宝胃肠胶囊(GIC)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与电子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方法:对40例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A期的病例,根据自愿原则,分别采用美宝胃肠胶囊(治疗组)和潘舒泰克、胃黏膜素等联合治疗(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后行胃镜检查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7%,对照组为76.9%。结论:美宝胃肠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与电子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已达到目前国内现行疗法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美宝胃肠胶囊对HP感染性胃肠黏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美宝胃肠胶囊治疗HP感染性胃肠黏膜病变病人在根除HP方面的疗效。方法:临床上将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经内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糜烂,病理检查排除胃癌,内镜下取活组织做快速尿素酶检测HP均阳性病人为本研究入选病例;治疗前均未经过正规的抗HP治疗;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病人均应用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日,治疗一周;A组病人均使用美宝胃肠胶囊,B组为常规治疗药物,用药四周后停药,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及HP检测。结果:A组中HP转阴者17例,根除率为85%;B组中HP转阴者18例,根除率为90%。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美宝胃肠胶囊对溃疡及胃炎病人HP的根除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其效果与药物治疗组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胃镜下清创术后,美宝胃肠胶囊对难治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美宝胃肠胶囊的药理作用,对30例难治性胃溃疡患者进行胃镜直视下清创后,口服美宝胃肠胶囊.结果 30例难治性胃溃疡患者治疗4w后复查均有效.结论 胃镜直视下清创治疗后口服美宝胃肠胶囊对难治性胃溃疡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美宝胃肠胶囊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美宝胃肠胶囊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以无水乙醇制备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给胃肠胶囊,观察胃肠胶囊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损伤后给药,观察其促进愈合作用。结果:美宝胃肠胶囊对无水乙醇致胃粘膜损伤溃疡模型有预防和保护作用,能减少胃液分泌,且对损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结论:美宝胃肠胶囊是一种有效的胃粘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美宝胃肠胶囊(GIC)治疗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具有上消化道症状,临床病例共60例,经内镜确诊的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霜样溃疡等15例,溃疡病15例,作为治疗组,分别单独服用美宝胃肠胶囊及服用美宝胃肠胶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其他抑酸剂);对照组则为单独服用胃肠黏膜保护剂麦滋林-S 15例,及服用麦滋林-S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其他抑酸剂)15例;疗程完成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复查胃镜,记录镜下溃疡愈合或炎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组(美宝胃肠胶囊组)的治愈率为80.0%,治疗2组(美宝胃肠胶囊组十质子泵抑制剂)的治愈率为73.3%,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为66.7%,且副作用小。结论:美宝胃肠胶囊是既能治疗上消化道疾病,又少有毒副作用,价格合理的药物,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思密达6g加地塞米松5mg加入0.9%氯化钠100ml充分混匀后直肠滴入,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行下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同时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g/次,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g/次,每日一次巩固疗效。对照组38例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g/次,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治疗组剂量巩固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3例,嘱患者进食后再服药症状好转。结论: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美宝胃肠胶囊在"胃肠黏膜器官原位再生复原技术"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总结人体胃肠黏膜病变再生复原的规律.方法:组成"胃肠黏膜器官原位再生复原技术"临床研究课题组, 通过临床应用"胃肠黏膜器官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290例大样本资料,按照"胃肠黏膜溃疡创面的诊断和愈合的评价标准"(草案),对消化道黏膜良性病变进行美宝胃肠胶囊临床疗效和服用一个月周期的临床观察,重点对溃疡病变黏膜损伤的生理性复原无瘢痕愈合率进行胃镜观察.对研究资料进行了综合统计学分析,为验证"胃肠黏膜器官原位再生复原技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胃肠黏膜器官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在已经发生的胃肠溃疡创面上利用潜能再生细胞,原位再生新的胃肠黏膜组织器官,完全不同于药物治疗的瘢痕愈合方式.对290例样本病例中的160例消化道溃疡病变,一个月无瘢痕再生愈合实现率为:胃溃疡96%;十二指肠溃疡99%;溃疡性结肠炎100%.结论:规范应用"胃肠黏膜器官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服用美宝胃肠胶囊的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可以使胃肠溃疡创面达到无瘢痕生理性愈合复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宝胃肠胶囊和莫沙必利对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GERD)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起对20例食管癌术后GERD患者予以美宝胃肠胶囊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结果:15例痊愈,5例显效.结论:美宝胃肠胶囊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食管癌术后GERD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应激性溃疡与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推荐治疗方案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针对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提出并验证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疗效。方法:根据对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分析,发病机理和临床诊断依据,提出应用美宝胃肠胶囊采用人体组织器官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方法。结果:经临床应用观察,美宝胃肠胶囊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止血和促进溃疡创面生理性复原无瘢痕愈合的目的。结论:美宝胃肠胶囊在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消化道溃疡中,疗效可靠,持久,可有效保护和促进胃肠黏膜生理性再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美宝胃肠胶囊联合西药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对45例经纤维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美宝胃肠胶囊和西药奥美拉唑及西米替丁治疗,对照组只用西药奥美拉唑及西米替丁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镜复查情况判定疗效,并进行组间卡方检验处理比较.结果:美宝胃肠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及胃镜下病灶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只单纯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结论:美宝胃肠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无论是临床症状还是胃镜病灶修复情况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宝胃肠胶囊在烧伤后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在2002年4月15日入院的成批中、重度烧伤病人中筛选19例进行对比观察,分组早期、全程预防性使用抑酸剂和胃肠胶囊,动态观察消化道应激性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很好的预防烧伤后的应激性损害,对于烧伤后出现的对常规治疗无效的一些胃肠症状,胃肠胶囊仍能有效解除症状。结论:全程、大量合理使用胃肠胶囊可预防烧伤后的消化道应激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