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摘要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病人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病人进行研究,分析肺新生血管(Sheehan血管)出现的程度与肺动脉高压病因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程度,以及肺动脉(PA)直径与心脏病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复习87例PAH-CHD病人及111例IPAH病人的HRCT及CT肺动脉成  相似文献   

2.
肺灌注显像定量分析评价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灌注显像肺血流灌注分布指数(简称P指数)定量分析法评价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临床确诊的IPAH患者,行肺灌注显像和右心导管检查。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开发的开源软件NIHImage进行P指数定量分析,同时选取12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肺灌注显像,以得到灌注面积百分比标准曲线,并对全部30例患者的P指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按肺灌注显像特点将患者分为3组(双肺放射性分布均匀;双肺放射性分布不均匀,肺尖部放射性浓聚;双肺放射性分布明显不均匀,呈“斑片状”稀疏和缺损改变),比较各组间P指数的差异。采用SPSS11.0软件,组间比较行student’st检验。结果P指数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全肺阻力(TPR)呈直线相关性,P指数与mPAP的相关系数为0.541(P〈0.01),与TPR的相关系数为0.573(P〈0.01)。图像定性分析3种特征性图像的P指数分别为9.47±1.06,13.77±4.57和18.97±5.93,呈递增趋势(t值分别为-2.83,-5.68和-2.65,P均〈0.05);mPAP、TPR亦依次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0~0.236,P均〉0.05)。结论肺灌注显像P指数定量分析法能够准确反映肺动脉压力和TPR等血流动力学状态,对IPAH的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核素肺灌注显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的评价田月琴史蓉芳余坚芳王道宇潘世伟阮英茆刘秀杰附表各组肺灌注显像各项参数对比组别例数年龄(岁)LRCRULR左肺右肺肾显像阳性对照组轻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6121155±2341±205?..  相似文献   

4.
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评价肺灌注/通气显像诊断肿栓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疑肺栓塞患者的肺核素显像结果,并与肺动脉造影检查对照。结果:肺动脉造影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26例,有180个肺动脉支为充盈缺损,其肺灌注显像示167个节段呈完全肺段性或亚肺段缺损,符合率为92.7%。肺动脉造影显示为86个肺动脉支为部分充盈缺损,肺灌注显像有63个肺段或亚肺段缺损,符合率为73.2%(P<0.01)。肺核素显像对肺栓塞诊断的灵敏度为92.3%,特异性为84.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88.9%。26例肺动脉造影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有23例行肺通气显像,通气/灌注均不匹配。结论:肺灌注/通气显像对肺栓塞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肺灌注显像定量测定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肺血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灌注显像定量测定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肺血流变化李思进刘秀杰余坚芳史蓉芳潘世伟刘蕴忠吴清文陈文琦刘华平先天性心脏病(CHD)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其肺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目前对肺血管病变程度的判断多为创伤性,不易被患者接受。本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在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有急性肺动脉栓塞的25例患者进行了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同时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结果25例患者中有2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发肺段血流灌注异常,其中41个肺段出现放射性缺损区,84个肺段出现放射性稀疏区。25例患者6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伤性的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者右心室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确诊的26例IPAH患者(IPAH组)[女性17例、男性9例,年龄(28.23±8.92)岁] 和16例PAH-CHD患者(PAH-CHD组) [女性10例、男性6例,年龄(29.19±10.62)岁]。所有患者均行动态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根据Patlak法计算得出右心室和左心室心肌葡萄糖利用率(rMGU)。显像后1周内患者接受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的rMGU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2组患者右心室的rMGU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或肺血管阻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IPAH组与PAH-CHD组患者mPA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9.85±16.46) mm Hg 对(69.75±18.93) mm Hg,t=1.79,P=0.81](1 mm Hg=0.133 kPa)。动态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测得的2组患者右心室rMGU[(0.095±0.074) μmol·g?1·min?1 对(0.135±0.165) μmol·g?1·min?1]与左心室rMGU[(0.057±0.065) μmol·g?1·min?1 对(0.070±0.047) μmol·g?1·min?1] 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 P=0.29;t=0.77,P=0.49)。IPAH组患者右心室的rMGU与mPAP存在正相关(r=0.420,P=0.033),但PAH-CHD组患者右心室的rMGU与mPAP无相关性(r=0.016,P=0.953)。 结论 mPAP无差异的IPAH和 PAH-CHD患者右心室心肌葡萄糖代谢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灌注显像肺血流灌注分布指数(简称P指数)定量分析法在评价高原性肺动脉高压(HAP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临床确诊的HAPH患者,行肺灌注显像和右心导管检查。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开发的开源软件NIH Image进行P指数定量分析,同时选取11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肺灌注显像以得到灌注面积百分比标准曲线,并对全部31例患者的P指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按肺灌注显像特点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P指数的差异。结果:P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02(P〉0.05);P指数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全肺阻力(TPR)呈直线相关,P指数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相关系数为0.540(P〈0.01),与全肺阻力(TPR)的相关系数为0.572(P〈0.01)。图像定性分析三种特征性图像的P指数分别为9.46±1.05、13.75±4.53、18.90±5.91,呈显著性递增趋势(P〈0.05)。mPAP、1]PR亦依次呈递增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灌注显像P指数定量分析法能够较准确反映肺动脉压力和全肺阻力等血流动力学状态,对于HAPH的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笔者报道了一例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肺通气/灌注显像的病例。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分析该病例特点。肺通气/灌注显像示右肺全肺、左肺上叶尖后段、左肺下叶背段、左肺外基底段的肺通气、肺灌注显像不匹配。仅从肺通气/灌注显像结果来看,易误诊为肺栓塞,但结合患者病史、检查结果及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考虑为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大动脉炎的认识。对于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患者,肺动脉造影检查为有创性,而肺通气/灌注显像为无创性,且诊断准确率也较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手段,提示临床医师尽早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CTEPH的76例患者(男46例,女30例,年龄27~84岁)的肺V/Q断层显像结果,与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核素显像与CTPA诊断CTEPH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应用SPSS 11.5软件行x2检验,对2种方法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同时对CTEPH患者V/Q显像受累肺段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最终确诊CTEPH 47例(肺动脉造影或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非CTEPH 29例.V/Q显像对CTEPH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46/47)、86.2% (25/29)、93.4%(71/76)、92.0%(46/50)和96.2% (25/26),CTPA的检查对应结果分别为78.7% (37/47)、93.1% (27/29)、84.2% (64/76)、94.9% (37/39)和73.0%(27/37),V/Q显像的灵敏度(x2=5.818,P=0.012)和阴性预测值(x2=5.693,P=0.017)均高于CTPA.V/Q显像可以对CTEPH和特发性PAH及遗传性PAH进行鉴别诊断:CTEPH患者灌注显像呈肺叶、肺段分布的稀疏缺损区,而通气显像基本正常,特发性及遗传性PAH灌注显像则表现为不呈肺段分布的多发、散在的“斑片状”稀疏缺损区或血流灌注基本正常.在47例CTEPH患者的940个肺段中,肺灌注断层显像共检出585个(62.2%)受累肺段,平均每例患者有12.4个肺段受累,右肺受累比例明显高于左肺[36.2% (340/940)与26.1% (245/940);x2=40.85,P<0.01].结论 V/Q显像在CTE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V/Q显像正常可排除CTEPH的诊断;而在临床高度怀疑CTEPH、CTPA与肺动脉造影检查均为阴性时,V/Q显像对CTEPH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各自的敏感性。方法以肺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并按不同栓塞部位分为叶及段肺动脉、亚段肺动脉两组;按肺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严重狭窄(超过50%)和轻度狭窄(少于50%)两组。对40例疑肺栓塞患者先后行肺核素显像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分组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①肺动脉造影共确定叶及段肺动脉栓塞102支。其中,肺灌注/通气显像显示86处叶及段性肺灌注/通气不匹配,敏感性为84.3%;螺旋CT肺动脉造影示98支,敏感性为96.1%;②肺动脉造影共确定140支亚段肺动脉栓塞,其中肺灌注/通气显示120处,敏感性为85.7%;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115支,敏感性为82.1%;③肺动脉狭窄程度>50%时,通气/灌注显示109处,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97支;肺动脉狭窄程度<50%时,通气/灌注显示91处,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121支。结论对叶及段肺动脉栓塞,两种方法敏感性基本相同;对亚段肺动脉栓塞,肺灌注/通气显像略高;肺血管轻度栓塞时,螺旋CT肺动脉造影略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16层螺旋CT与核素肺灌注 /通气显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 3 2例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病人的影像资料 (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 ,核素肺灌注 /通气显像扫描 )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螺旋CT增强检查的病变检出率为 90 .6% ,段级肺动脉栓塞受累率为 43 .2 % ,核素肺灌注 /通气显像检查病变检出率为 84.4% ,肺段栓塞受累率为 3 6.8%。结论 螺旋CT增强检查是观察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的理想方法 ,与核素肺显像相结合 ,更能全面分析病情。  相似文献   

13.
肺灌注显像动态观察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动脉压的测定对心肺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肺动脉压升高是心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我们在制成兔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基础上,作肺灌注显像,以观察肺动脉压的变化及高压程度,并与心导管检查作对照,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随机选...  相似文献   

14.
99Tcm-MAA肺灌注显像评价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评价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对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PTH)疗效,并与电子束CT(EBCT)进行对比.方法 9例CPTH患者,于手术前、术后早期(6~30 d)和术后远期(6~12个月)分别进行肺灌注显像,对图像进行逐个肺段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肺血流灌注的变化,并与EBCT进行逐个肺段的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99个肺段显示灌注异常,术后早期42个(42.4%)恢复正常,28个(28.3%)部分改善;术后远期完全恢复的肺段为69.7%(69/99个).术前全肺灌注缺损百分数(PPDs%)平均为(60.8±6.5)%,术后早期下降为(46.1±11.8)%(P<0.01);术后远期进一步下降为(13.3±13.5)%(P<0.01).按肺段统计,手术前后肺灌注显像与EBCT结果均符合为60.3%.结论 99Tcm-MAA肺灌注显像是评价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笔者报道了2例肺灌注显像一侧不显影的病例。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肺动脉造影结果,考虑肺动脉炎。肺灌注显像是很好的肺动脉炎检测工具,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决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随访及疗效评价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评价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疑有PE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38.2±13.9)岁。均行胸部X线片检查、核素V/Q显像和肺动脉造影。11例患者在行肺灌注显像时,选择双侧足背静脉注射肺灌注显像剂,同时完成双下肢静脉显像。结果30例患者中22例V/Q显像示不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为PE;但肺动脉造影证实22例中20例为PE。8例患者的V/Q显像为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稀疏或缺损,提示不是PE,与肺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核素V/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为100%(20/20例),特异性为80.0%(8/10例),准确性为93.3%(28/30例)。X线胸片和核素下肢静脉显像有助于PE的正确诊断。结论多数PE患者通过核素肺V/Q显像结合X线胸片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少数肺V/Q显像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患者需行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动脉灌注对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对1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为110-133/60-78mgHg,平均82-100mmHg),术中用含抑肽酶等药物的肺保护液,进行肺动脉灌注。结果 11例病人中死亡1例,余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肺动脉灌注进行肺保护为临床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开辟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肺灌注显像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肺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肺动脉病变在临床上难以确定。我们对2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肺动脉进行肺灌注显像,结果示肺动脉受累者22例(91.66%);其放射性缺损部位有特点,肺动脉受累与病程有关,且多伴有其他支大动脉受累。从而表明肺灌注显像是检测肺血管病变的灵敏方法,对本病的辅助诊断、掌握病情、指导治疗及临床分型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栓性栓塞的核素显像诊断与疗效判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肺血栓灶以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电子束CT结果对照。8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2例患者昨查肺血栓灶显像,结果 肺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阳性率为100%,与X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溶栓后复查提示肺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乃至恢复正常。结论 核素显像  相似文献   

20.
肺灌注显像对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肺血管病变的评价潘世伟萧明第刘秀杰史蓉芳刘迎龙余坚芳李思进目前判断肺血管病变损伤程度的方法,如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右心导管等均为创伤性检查,不易被患者接受。本研究对29例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