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过氧化氢灌洗在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彻底清创后给予VSD敷料覆盖持续引流,并联合应用过氧化氢灌洗,待创面新鲜感染消退后采取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15例早期感染(2周)患者经1次VSD治疗后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成功,2例慢性感染患者(10周)经2次VSD治疗后关闭创面,感染复发,再次清创取出内固定物及VSD治疗,伤口愈合。随访13~25个月,术区无再发感染,骨折均获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过氧化氢灌洗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有效方法,可保留内固定物,缩短治疗周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2月~ 2 0 0 3年 4月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股骨干骨折患者 112例。结果  112例患者中有 98例获得随访 ,均于术后 13~ 2 6周骨性愈合 (平均18 2周 )。所有患者到取内固定时髋、膝关节功能均接近正常 ,无 1例发生感染、断钉、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USS)骨折内固定术及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行后路短节段USS骨折内固定术及伤椎内植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椎体高度、Cobb’s角进行比较,观察术后1年内固定材料有无松动、断裂,椎体内及椎板间植骨融合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术后1周、1年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s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1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未见内固定材料松动、断裂,椎体内及椎板间植骨均骨性融合,有5例神经功能较术前好转。结论短节段USS骨折内固定术及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椎体内及椎板间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防止术后矫正角度丢失及内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5 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65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23 例,设为感染组; 未发生切口感染者242 例,设为非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有糖尿病、开放性骨折、致伤暴力程度高、伤口污染是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95% CI: 1.072~1.244、2.450~25.684、0.998~9.026、1.769~20.290、0.003~0.047,P = 0.000、0.001、0.048、0.004、0.000)。结论 高龄、合并有糖尿病、开放性骨折、致伤暴力程度高、伤口污染是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及早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有移位的174例患者,进行Neer分类,122例二部分骨折和8例三部分骨折行三叶草钢板内固定,30例三部分骨折和3例四部分骨折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10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LPHP)内固定,而5例三部分骨折和6例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umeral head replacement,HHR)。结果内固定术后所有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肱骨头置换术后,假体未出现松动、脱位等现象。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Neer二部分骨折、多数三部分骨折及一些四部分骨折可采用钢板内固定,而部分三部分骨折、多数四部分骨折可根据情况一期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骨科临床感染事件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2年6月我院122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干预组根据药敏+培养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及治疗措施,观察感染预后及临床疗效。结果从术后感染率情况看,干预组较常规组低,对感染的控制优势明显(P〈0.05);但是菌群的分布没有差异(P〉0.05),说明针对性治疗策略干预对各种菌种的控制都有明显效果。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应积极查明感染病原菌,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7.
应用HoffmannⅡ支架治疗10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平均固定时间32周,最长106周,骨折均愈合,无钉道感染.HoffmannⅡ支架增加了置钉的选择性,长时间固定安全可靠;同时能提供多维固定,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实验兔运动对骨软骨骨折转归影响及骨片覆盖软骨MMP-13表达,探讨骨软骨骨折与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用30只月龄及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试验组20只建立兔膝股骨髁骨软骨骨折模型,假手术对照组10只,所有模型均不进行内固定及外固定。术后即进行术侧膝关节间歇主动活动(IAM)与间歇被动活动(IPM);术后1、2周分别从试验组中随机抽取10只实验兔行MRI检查、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假手术对照组10只于术后2周行上述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TSE-T1WI、TSE-T2WI、T2WI/SPAIR、3D/WATSc/FFE/T1WI。结果:术后1、2周,骨折线均清晰,骨软骨骨折片移位14(14/20);骨片覆盖软骨术后2周较术后1周损伤重(P〈0.05);骨折区成纤维细胞数术后2周较术后1周多(P〈0.05)。术后第2周,股骨髁骨折处骨质增生,MRI示薄层低信号,骨片内部分骨小梁坏死;骨片覆盖软骨MMP-13表达,术后2周较术后1周表达程度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仅2(2/10)只轻度表达。结论:运动可使兔股骨髁骨软骨骨折愈合不佳,术后2周变化类似剥脱性骨软骨炎的特点;骨软骨骨折后骨片覆盖软骨MMP-13表达升高,对临床治疗骨软骨骨折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2007年9月收治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或者畸形愈合10例,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治疗,骨不连端在术后16~40周得到骨性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在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行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分别在术后1周和2个月时行腕关节普通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其中25例行CT检查。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三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临床医师对术后2个月复查的普通DR和DTS图像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术后1周时,DTS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59±1.20)分,高于DR组的(2.70±1.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个月时,DTS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98±1.01)分,高于DR组的(2.91±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CT检查的25例中,图像质量评分为(2.08±0.86)分,低于DTS的图像质量评分[(3.88±1.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个月时DTS图像上能清晰显示骨折愈合情况的患者比例为91.1%(82/90),显著高于普通DR的64.4%(58/9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DTS能更清晰地显示术区骨质结构及骨折愈合情况,成像质量优于普通DR和CT,具有更佳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寒冷干燥地区平时火器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寒冷干燥地区平时火器伤伤情特点与早期救治方法。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 40例火器伤病人的临床救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4例枪伤中 ,2 0例一期缝合伤口 ,均一期愈合 ,另外 4例只清创未一期缝合的伤口 ,3例愈合 ,1例感染 ;4例骨折内固定均愈合良好 ,无骨髓炎发生。 16例炸伤病人局部软组织损伤及污染比枪弹伤重 ,14例一期缝合伤口中 ,10例一期愈合 ,4例感染 ,骨折内固定 2例 ,均愈合良好 ,无骨髓炎发生。结论 寒冷干燥地区火器伤早期伤道清创时限可适当延长 ,在平时火器伤的救治中 ,对软组织条件较好的创面 ,早期清创后可一期闭合伤口和骨折内固定 ,这样可减少感染和伤残 ,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湿润烧伤膏 (MEBO) 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给予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黄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32 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简单清创并保留钢板及螺丝钉等内固定物后应用 MEBO 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效果及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性骨不连骨性愈合情况、疼痛情况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 7 d 后,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 t = 20. 665, P < 0. 001);治疗后,创面感染逐渐得以控制,外露骨质及钢板等内固定物逐渐被新生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覆盖,创面逐渐缩小愈合;治疗 7 周后, 32 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100%、 显效率达 96. 88% ? 最终所有创面均完全愈合, 愈合时间为 (46. 3±13. 7) d, 感染性骨不连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 (12. 7 ± 3. 7) 个月,且均无复发? 治疗过程中均无感染加重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MEBO 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减轻创面痛、 促进创面愈合,且无需取出内固定物,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117例,其中,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Ⅰ型中Ⅰa13例,Ⅰb28例,Ⅰc33例,Ⅰd22例,Ⅱ型21例,根据不同类型早期手术,采用空心钉21例,动力髋加压螺钉(DHS)53例,动力髁加压螺钉(DCS)27例,股骨近端髓钉(PFN)16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结果:5例失访,其余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6个月。1例DHS内固定术后出现伤口感染;1例DHS内固定发生骨不愈合,1例DHS、2例DCS、1例髓钉内固定发生髋内翻,2例髓钉、1例DHS内固定发生术中再骨折,1例DCS发生肢体短缩。功能优良率91.7%。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早期手术,效果可靠,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李旭东  王清纯 《武警医学》1995,6(5):304-304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8例原因分析武警四川总队一支队卫生队李旭东,王清纯,杨延华,马安庶(成都610061)我队自1987年4月至1993年5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髓内针钢板内固定术168例,其中有18例术后发生骨不连,占9.7%,现报告如下。1一...  相似文献   

15.
感染是骨科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能有效地治疗,则会延长疗程,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本文介绍了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期,及各期感染发生原因和相关诊断依据,并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自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2例(12膝)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骨折后均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应用KSS评分和功能评分术前和术后随访评估。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80.0°±34.9°)。膝关节学会KSS评分(62.7±11.1)分,功能评分(61.7±10.7)分。12例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9例患者选择后稳定型假体,2例患者选择限制性LCCK假体,1例患者选择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结果本组共12例患者,1例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和浅表感染,1例患者术中内侧副韧带部分撕脱。术后随访1~13年(平均4.3年),无晚期并发症出现。末次随访时,KSS评分(80.5±10.4)分,功能评分(82.5±16.6)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1.7°±16.0°),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但易出现感染及伤口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3年9月-2005年3月收治的21例股骨颈骨折术前患者和获得随访的10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计算患头/健头放射性计数比值、以及头/臼比和头/髂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21例术前股骨颈骨折患者中,2例股骨头放射性分布大致正常,4例轻度缺血,15例严重缺血.10例内固定术后患者中,3例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处于高代谢,4例1年后复查患者放射性分布接近正常,3例患者术后3年复查出现轻度晚期缺血. 结论应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和术后随访,可以早期大致观察股骨头的血运和代谢情况,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8.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2002~2008年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骨科共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6例。骨折发生时间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5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为:A型2例,B1型6例,B2型3例,B3型3例,C型2例。非手术治疗3例,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8例,行长柄假体柄翻修联合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术2例,骨水泥长柄假体翻修术1例,长柄股骨假体柄翻修联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形状记忆合金环环抱器固定术1例,单纯钢板钢缆系统固定1例。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观察关节功能。结果除1例B2型患者术后第4天发生肺栓塞死亡外,其余15例均得到1~4年随访。术后半年X线片检查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感染、无内固定物及关节假体移位、断裂发生。术前Harris评分35分,术后1年评分80分9例,70~80分7例。结论应针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不同Vancouver类型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 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术前是否制动牵引、 骨折 Garden分型、股骨头后倾角是否 >15°、是否合并高血压、 是否合并糖尿病等资料, 根据术后2年是否出现股骨头坏死将患者分为股骨头坏死组与非股骨头坏死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术后随访2年, 82例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者 10 例, 设为股骨头坏死组; 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者72例, 设为非股骨头坏死组。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Garden 分型为Ⅲ ~ Ⅳ型、 股骨头后倾角 >15°、 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是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95% CI 为 1.784 ~ 46.334、 1.318 ~ 33.730、1.253 ~22.438、 1.432 ~98.969, P =0.008、 0.022、 0.023、 0.022)。 结论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骨折分型、 是否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密切相关, 临床应及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以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病灶清除、灌洗及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感染不愈合1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四肢长管状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处理都很棘手。究竟是先治疗感染再处理骨折 ,还是两者有机结合进行尚无定论。 1987~ 1996年我科对 16例四肢长管状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不愈合的病例 ,采用病灶清除、伤口灌洗、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及外固定架综合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情况 :本组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14~ 5 4岁 ,平均 33 .4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9例 ,火器伤 2例 ,重物砸伤 4例 ,病理性骨折 1例。骨折部位 :股骨干中段骨折 2例 ,下段骨折 2例 ;胫、腓骨干中段骨折 3例 ,中下 1/3骨折 5例 ;肱骨干中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