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合成和代谢功能,在心血管功能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在内皮细胞分泌韵血管活性物质中,内皮素(Endothelln,ET)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两种最重要的收缩和舒张血管的因子,它们通过旁分泌方式作用于血管内皮下的平滑肌细胞,调节局部血管紧张度和血流量。对平原人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德元 《人民军医》1998,41(10):588-589
自1987年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合成与释放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即一氧化氮(NO)以来,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均已证明,NO具有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和调节血压等重要的生理作用。相反,血管内皮细胞受损,NO的合成释放减少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NO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是当前心血管研究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1 NO对正常心血管的生理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的调控。Palmer等〔1〕用生物化学分析法证明ED…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升高 ,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疾病及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衰老等 )有关。这些因素在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前 ,首先损伤动脉内皮 ,引起动脉内皮功能异常 (endothelialdisfunction) [1~ 3 ]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 (包括缩血管物质和舒血管物质 ) ,它们的协同作用决定了血管的舒缩功能 (简称血管功能 ) ,即血管活性 (vasoactivity)。一般情况下 ,全身缩血管物质浓度变化不大 ,血管的舒缩…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久亮 《人民军医》2003,46(8):484-486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脂质、碳水化合物、血液成分的灶状沉积 ,结缔组织和钙沉积所致的 ,伴有动脉中膜改变的联合病变 ,它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人们普遍认为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 ,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 ,并在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以下几方面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显示 ,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均伴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且许多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期…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大、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的内膜、中膜是最早被累及的部位,其次也累及血管外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膜、中膜、外膜的组成部分及相关血管活性物质在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担任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血管活性物质有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Salusins、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Rho激酶、血管紧张素Ⅱ、尾加压素等。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大多为脂肪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彼此之间发挥整体网络间的协调作用,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这为临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及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高血脂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高血脂诱发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通过检测血液及血管组织中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分析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结果 哌芳安他可抑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清TXA2含量,升高PGI2与TXA2的比值,抑制趋化因子IL-8和MCP-1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 哌芳安他的上述作用特点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年化及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吸烟者增多,心血管发病率日益升高,而导致心血管病事件的基本病变就是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AS是一种大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动脉的分支部位、血管分叉处的外侧壁以及弯曲部位的内侧壁,其病变累及特点具有明显的局灶性。那么,为什么全身性的内环境紊乱却仅导致了非随机的、限定性的局部病理损伤?以往的观点认为与局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近年来随着对血管内皮细胞(EC)研究的不断深入,EC功能障碍为AS形成早期的始动环节已达成共识,而对血管EC异质性的认识,则进一步加深了对AS发病机制的理解。本文综述了内皮细胞的异质性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进一步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在烧伤大鼠肺脏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在烧伤大鼠肺脏损害中的作用①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高建川吴雄飞②杨宗城②黎鳌②罗勤②罗向东②郭振荣关键词烧伤;一氧化氮;内皮缩血管肽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4烧伤后一些血管活性物质的异常改变及内皮细胞受激或损伤是内脏损害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变化,它出现于血管形态学改变之前,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重要指标之一。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但能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尚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臭氧自血疗法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臭氧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流剪切力和循环中的激素、酶和小分子物等作为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信息载体通常作用于血管等靶器官维持内环境稳态。内皮细胞是 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许多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与原发或继发内皮细胞损伤有关。氧化应激反应是心血管疾病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主要机 制,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后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进展过程;心血管疾病发病后进一步损伤内皮细胞造成恶性循环。深入 认识内皮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