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卒中发病率的增高,PSD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高,据报道其发生率多在30%~50%不等[1],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预后。为探讨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将我们收集的26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诊治的4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在病情稳定之后进行24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即HAMD-24)进行抑郁程度评价,同时详细收集患者资料(年龄、性别、教育、收入、病情等),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分析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40.7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家庭社会支持、经济收入、合并基础疾病、危险因素数目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具有相关性,进一步行Logistic多元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家庭社会支持、合并基础疾病和神经功能缺损为卒中后抑郁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卒中后容易发生抑郁,且抑郁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时采取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酞普兰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4例恶心,2例呕吐,1例口干,2例便秘,3例患者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0%(12/25)。而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2例恶心,1例口干,1例便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4/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2%~65%~([1-2]).常与躯体功能障碍同时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神经、认知等各方面的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死亡率~([3]).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物理学治疗手段.本研究对PSD患者进行HBO治疗,旨在探讨HBO对PSD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标准将124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抑郁组又随机分为两组: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无抑郁组和抑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8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抑郁治疗组治疗2,4,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分别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抑郁治疗组治疗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与无抑郁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康复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水平与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1例,随访半年后42例患者确诊为卒中后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按照入组时间、年龄、性别及脑损伤部位匹配原则,选择未患卒中后抑郁的脑卒中患者42例作为对照.收集出院时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瘦素、NSE及S-100B浓度,分析其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各组数据值对诊断卒中后抑郁的效率.结果 卒中后抑郁组血清瘦素、NSE、S-100B浓度(分别为25.84±13.80、2.59±1.48、25.03±8.24μg/L)与对照组(分别为8.67±6.17、2.27±1.84、22.40±6.84μg/L)比较明显增高(P<0.05).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NSE及S-100B未见明显相关性;基于ROC曲线,卒中后患者血清瘦素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 0.885~0.984),血清瘦素值16.17μg/L是诊断卒中后抑郁的最佳临界点,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90.1%,是具有较高精准度的诊断指标.结论 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与卒中后发生抑郁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卒中后抑郁的血清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标准,从2002年5月—2005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中选出伴抑郁障碍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连续观察8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 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 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是一种工作效率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的检测仪器。结果心理护理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高原地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另选35例平原地区脑卒中患者作为平原组进行对比,三组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观察组及平原组均同时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口服治疗,三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进行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平原组均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P <0.001),对照组抑郁症状基本无改善,观察组、平原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 <0.001、P<0.001和0.01),观察组和平原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优势更突出,而观察组和平原组在改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原地区卒中后抑郁临床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进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与平原地区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17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采用综合医院抑郁量表(HADS-D)进行测评,统计抑郁症的发病率。同时,结合Gensini评分标准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分级,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ADS-D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717例患者中,235例患抑郁症,发病率为32.78%。冠状动脉正常者及冠心病患者抑郁症发病率分别为40.83%(49/120)和31.16%(186/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正常者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抑郁评分分别为(6.38±3.80)分和(6.82±3.93)分,较其他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高。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正常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更易出现抑郁障碍,抑郁障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124例经CT和MRI证实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卒中病灶部位、病程、肢体肌力与非抑郁组对照比较。结果:①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5.2%;②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③病程在3~6个月时更易发生抑郁;④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肌体肌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症状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卒中部位、病程、肌体肌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1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特点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213例PSD患者中112例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为治疗组,101例采用阿米替林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4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较对照明显,不良反应减少。结论:PSD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脑卒中灶,盐酸氟西汀较传统抑郁药对PSD疗效佳,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两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年龄增大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会使老年患者发生脑卒中死亡及冠心病死亡增加两倍,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大[2]。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及冠心病以后,会因为自己病情严重、需要长期服药、住院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加重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些焦虑抑郁情绪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负面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黛力新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20例采用此方法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老年患者实施帕罗西汀药物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收治的67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生存质量、BI、FMA等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BI及FMA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比较情况具有显著差异( 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生理等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药物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效的加强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也改善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音乐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感受式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但不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感受式音乐疗法,而对照组不接受。结果治疗后两组SDS、HAMD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下降更多(P〈0.01)。结论音乐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且实施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杜鹃 《西南军医》2012,14(2):396-396
目的了解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生后抑郁症的发生及诊疗概况。方法对188例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的患者连续入组进行调查。筛查量表选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结果入院后,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表现的比例为50.0%,用药的构成比中,盐酸舍曲林使用频率最高。结论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但是经常被忽视或者治疗失当,耽误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焦虑或者抑郁及出院康复指导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相关(P <0. 05);性别、年龄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均不相关(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保护因素为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及出院康复指导,焦虑或者抑郁为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积极配合康复锻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咨询门诊抑郁病人的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心理咨询门诊中抑郁患者的发病情况。在425例患者中抑郁者117人次,占27.5%;其中反应性抑郁占51.3%,青春期抑郁占27.4%,老年抑郁占11.1%,产后抑郁占5.9%,抑郁性神经症占4.3%。并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药物与心理治疗的方法。在现代社会人们心理压力增加,情绪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上升,以此带来的心身疾病发病率也大幅攀升,提示在综合性医院要重视抑郁症的发病和诊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而且脑卒中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面对日益增多的病人,为了更好有序的护理病人,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对200例脑卒中病人采用了护理路径,从不同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氟西汀在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2例急性期脑卒中合并抑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在进行康复和原发病治疗的同时,治疗组31例,给予氟西汀20mg/d抗抑郁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安慰剂治疗,4周后对两组病人抑郁状况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对比。结果:氟西汀治疗卒中病人抑郁,有效率为83.8%,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示氟西汀可以改善脑卒中病人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20.
许传珊  陈瑞玲  曹元亮 《人民军医》2012,(10):1007-1008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6~2.0倍。近年来,1型及2型糖尿病抑郁发病率均呈升高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抑郁发病率达13%,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抑郁倾向更加明显。目前,尚无专门的量表可对糖尿病抑郁进行有效筛查,增加了医务人员诊治本病的困难。现将糖尿病与抑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