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MWA)治疗单发5 cm以下肝细胞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就诊患者资料,随访期至2016年3月.结果 按照入选标准,共纳入603例患者,完全消融率为5.8% (35/603),不同肿瘤直径组别间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7%(10/603),平均生存期时间(59.6±1.9)个月,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81.9%及71.8%.不同年龄、肿瘤直径之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225、0.777),不同性别和复发间隔时间之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及复发间隔时间是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值=0.035、0.006及<0.001).结论 MWA治疗单发肝细胞癌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微创等特点,不同年龄、肿瘤直径之间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以及肿瘤复发间隔时间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微波消融(MWA)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治疗中的作用,评估局部疗效及各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统计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术治疗的10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完全消融率、并发症和局部肿瘤进展,计算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行生存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共消融215枚肿瘤,首次消融后209枚达到完全消融(97.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8%(3/106).截至随访结束,局部肿瘤进展率6.6% (7/106);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5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7% 、50.0%、33.0%和55.7%、21.7%、5.7%.亚组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3 cm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5.1%,>3 cm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化疗组5年生存率为38.9%,显著高于未化疗组的10.0%(P=0.003),肝内单发转移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50.9%,显著高于多发转移瘤患者的16.8% (P=0.000).结论 MWA在直径≤6 cm肝转移瘤的治疗中,即使肿瘤直径较大,在完全消融后也能得到与直径较小的肿瘤相似的局部疗效和远期预后;MWA联合化疗能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远期预后,效果优于仅接受MWA;是否接受化疗、肝转移瘤数量及原发病灶手术切除时的Dukes分期是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对近肠道部位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局部疗效、长期预后,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74例初发近肠道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局部肿瘤进展,计算术后长期生存率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90枚肿瘤中的84枚首次达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93.3%;局部肿瘤进展10.8%;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3%、74.3%、45.9%和87.7%、51.4%、31.1%;HCV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肿瘤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皮MWA是治疗近肠道肝细胞癌安全、有效的方式,术前肠道准备、穿刺采用平行肠道进针方式、术后禁食水可降低肠道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中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介入治疗效果及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介入治疗,包括TACE及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或125I粒子植入术(归为介入组),26例行全身静脉化疗(化疗组).统计分析ICC介入治疗患者的总生存期、肿瘤客观反应率及影响介入疗效的相关因素,同时观察介入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介入组6、12和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0.6%、50.5%和35.4%,中位生存期为12.1个月(95%CI 8.43~15.77);肿瘤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9.4%、70.6%.化疗组6、12和18个月年生存率分别为46.2%、7.7%和0,中位生存期为5.5个月(95%CI 3.38~7.61).单因素分析显示介入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对影响介入组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25水平、TNM分期及是否有外科根治术史是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栓塞后综合征及肝功能损害,均为Ⅰ、Ⅱ级.未出现与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中晚期ICC行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蛋白- 胆红素(ALBI)分级在接受肝动脉栓塞(TA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早期HCC患者中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接受TAE联合RFA治疗的HCC患者215例。定期随访,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数据,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09个月,死亡100例,生存115例,1、2、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9.5%、96.7%、92.1%、74%、57.6%。复发165例,1、2、3、5和10年复发率分别22.4%、39.3%、54.2%、69.7%、81.1%。ALBI 1级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2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07,P<0.01)。Cox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年龄、ALBI分级、肿瘤直径是早期HCC患者消融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肿瘤直径是早期肝细胞癌患者消融术后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LBI分级、年龄、肿瘤直径是影响早期HCC RFA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是影响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70岁早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效果,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早期HCC患者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7.3%,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5%、73.0%、50.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1%、47.8%、34.3%.结论 MWA是治疗老年早期HCC患者安全有效的方式.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RFA术治疗的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1、3、6个月超声观察病灶变化,计算体积及病灶缩小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超声造影检测病灶血流信号消失程度.结果 经皮RFA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造影病灶处均无血流灌注;术中感牙痛2例,停止消融牙痛即缓解.1例消融后有声音嘶哑,未处理,3个月后声音恢复.RFA治疗后1、3、6个月,结节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CDFI和超声造影检测病灶内均无血流信号和血流灌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过程中,消融区未出现对比剂重新填充的现象.高频超声检查显示,3枚结节在术后6个月完全消失,22枚结节消融于1年后直径缩小1/2,8枚结节消融于1年后直径缩小至不足1/2.与术前比较,治疗后1年内,所有结节直径明显缩小,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甲状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变,术后1个月恢复术前水平.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RFA治疗能有效缩小并使其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体积及直径消失,并发症较少,不影响甲状腺功能,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术后复发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接受手术后肿瘤复发的PNET患者,其中单纯手术者2例,手术+化疗者15例,手术+放疗者3例,手术+化疗+放疗者10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NET术后复发患者生存曲线,并行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手术切除完整性、治疗模式及无复发间期(RFI)对总生存(OS)和复发后生存(RFS)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检验其差异显著性,Cox回归模型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近20年国内外PNET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结果 全组中位总生存期为3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4.1%、20.7%.26例出现术后局部复发(86.7%),4例出现术后远处转移(13.3%).全组中位RFI为4个月,6个月、1年和2年RFI分别为33.3%、16.7%、6.7%.全组中位复发后生存时间为14个月,1、3、5年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60.7%、16.9%、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及手术切除完整可延长PNET术后复发患者的总生存(P值分别为0.006和0.033),RFI≥6个月患者的预后优于RFI<6个月的患者预后(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和RFI≥6个月是PNET术后复发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47和0.012).从2000年至今,报道PNET复发的文献患者共计1608例,在不同复发模式中,局部复发占292例,远处转移1089例,同时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27例.中位RFI 0.1~128个月,5年PRS 13%~28%,影响复发后生存(PRS)的因素包括:RFI≥24个月、初诊是否发生转移、大剂量化疗及局部放疗.结论 PNET术后复发患者预后极差,放疗在改善PNET术后复发患者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术后6个月内发生复发严重影响PNET患者的总生存,但对复发后生存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我国第二大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ICC复发率极高,预后较差.对复发性ICC患者,应评估其复发肿瘤大小、位置及全身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式.二次手术及局部治疗如经皮热消融疗法(TAT)、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立体定向放疗(SBRT)、化疗等均可延长部分RICC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该文就复发性ICC治疗几种常用方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CT定位经皮冷冻消融盆腔和后腹膜术后复发性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CT定位、引导经皮冷冻消融盆腔、后腹膜恶性肿瘤患者108例并作总结.结果 ①100例中9例为完全性冷冻消融,91例为姑息性冷冻消融.随访3~11年,1年生存率87%(87/100),3年生存率17%(17/100),5年生存率9%(9/100).冷冻后疼痛缓解率84%(70/83).②冷冻后1个月增强CT显示9例完全性消融:肿瘤冷冻区无强化.91例姑息性消融:消融率>90% 48例、80%~90% 25例、70%~80% 12例、60%~70%4例、<60%3例.③并发症:术后局部感染3例,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直肠上段肠瘘1例,经肠造瘘后逐渐痊愈;术后短暂排尿困难5例,留置导尿3~5 d恢复;术后发热3~5 d;表皮冻伤3例,对症处理痊愈.结论 盆腔和后腹膜肿瘤术后局限性复发,CT引导冷冻消融较为安全,完全冷冻消融后对提升肿瘤局部控制,延长生存期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武警某院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提取急诊科2015年下半年的处方,遴选出使用抗菌药物(除去眼膏、外用膏药及中成药)的处方。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 包括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比例、使用居前6位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等。结果 在2015年下半年急诊处方中有抗菌药物处方3872张,占处方总数的22.3%。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中,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42.9%。使用居第一位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占39.8%。单联处方77.86%,二联处方22.14%,无三联处方。结论 2015年下半年我院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规定,但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例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的海马硬化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和 18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海马头部浅沟的显示情况、海马头部大小和信号改变。结果  18例海马硬化患者中 ,16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消失 ,1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明显变浅 ,几乎消失 ,1例硬化侧海马头部浅沟存在。硬化侧海马头部均有萎缩 ,并在T2 WI和液体衰减恢复 (FLAIR)成像呈高信号。海马头部浅沟消失对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性为 88.9%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海马头部浅沟消失是诊断海马硬化的一个可靠征象 ,结合患侧海马有萎缩性改变和T2 加权成像信号增高 ,可肯定诊断海马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34例常规外固定病例(常规组)及31例行肋骨内固定术病例(内固定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呼吸情况,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合并肺挫伤和胸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时间、SaO2恢复时间和肺部感染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5%(9/34),内固定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2% (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骨内固定术优于常规外固定法.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fusion of greater cornua with the body of hyoid bone. Age of fusion of hyoid bone can help in determining the age of an individual, especially of unknown dead bodies where only skeletal remains are available. A victim of compression of neck will more likely have fracture of hyoid bone if his hyoid bone is fused. Indian authors have reported that the fusion of hyoid bone occurs after 40 years of age. Studies done by foreign workers observed that hyoid bone fused at an earlier age (30-40 years). A total of 170 excised hyoid bones from dead bodies belonging to the age group of 20-65 years were studied. Fusion occurred earlier in females as compared to males by about 5 years. The mean age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fusion in males was 38.25 and 53.16 years, respectively. The mean age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fusion in females was 38.00 and 48.50 years, respectively. All the hyoid bones were fused after the age of 60 year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fusion on right and left side.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外涂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外涂湿疹膏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有效率为82.50%;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有2例患儿复发。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In order to get an idea of the value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duration of pregnancy in establishment of paternity, 511 records from 17 lower courts in Sweden were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when a blood group investig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cases remain where the paternity claim should be rejected by a court of law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period of pregnancy has been extremely long or short.It was shown that only very extreme probability values (percentages) should give reason for rejection of paternity claims if a larger risk of error is to be avoided. The risk is somewhat smaller with long pregnancies than with short one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emphasize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probability assessment in paternity suits.This report was presented at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Medical-Legal Seminar, Stockholm 197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误漏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延迟性脾破裂中的诊断和误漏诊的经验与教训.结果本组延迟性脾破裂的误漏诊5例(41.66%).对多发伤与脾破裂并存可能认识不足,外伤史轻微或伤员隐瞒外伤史,缺乏腹痛-缓解-突然再腹痛的典型病史,缺乏“对冲性脾破裂”力学分析和整体化诊断思路等为其误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详细的外伤史和全面系统检查,重视腹以外多发伤掩盖腹内脏器伤及延迟性脾破裂可能.确立外伤-腹内脏器伤-脾破裂整体化诊断思路.不间断地辅以B超检查脾形态学变化和腹内有无积液,腹腔穿刺确定有无血腹、X线胸腹部检查观察左侧胸肋角和膈肌运动情况、必要时CT检查以尽早发现脾包膜下血肿,降低延迟性脾破裂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8.
邱洪  王利平  方旋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293-1294
目的确定消妇炎胶囊的辅料及用量。方法以浸膏粉的吸湿率和流动性为考察指标,对加入淀粉、糊精及微晶纤维素3种不同辅料后制得的颗粒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辅料后,再对最佳辅料的不同用量进行考察。结果加入辅料后,颗粒的抗吸湿能力和流动性都明显改善,其中加入淀粉后,分别在6、12、24、48、60 h测得的吸湿率为2.01%、4.03%、5.98%、6.66%、7.31%,休止角为34.61°,均小于糊精与微晶纤维素,表明加入淀粉颗粒质量最好;每80 g浸膏粉中分别加入30、45、60 g淀粉,综合判定45 g较好。结论每80 g浸膏粉加入淀粉45 g为辅料用量参数,制得颗粒的抗吸湿能力和流动性均好,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The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activity measurements of a solution of 55Fe organized by the BIPM in 2005 are reported and analysed. This exercise, which follows the procedures of the CIPM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to update older comparisons, is a renewal of the comparison organized by the BIPM that took place in 1978. A EUROMET comparison was organized in 1996 specifically to compare activity measurements of a 55Fe solution by means of liquid-scintillation techniques. Results of these three comparison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radionuclide solution was provided by the NPL, which also distributed the samples to the participants. The activity of the ampoules was measured by 16 laboratories using 12 methods producing 25 results. Some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n uncertainty assessments pertaining to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used are drawn. The outcome of four different estimators is compared from which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one outlier can be confirmed. Further measurements should be made to try to reduc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results. To date the outcome of the present comparison does not show an improvement to that of the 1996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20.
苏光明  王晓  高海港  祝莉  董晓明  夏隽  任玲 《临床军医杂志》2010,38(1):125-127,F0004
目的探讨超声对观察椎动脉椎骨段走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2例患者(走行异常者经血管造影或MR I等其他检查证实)的双侧椎动脉走行的二维和彩色血流信号等声像图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椎动脉椎骨段走行异常作出诊断及分型。结果(1)超声通过二维或彩色多普勒的血流信号可显示椎骨段椎动脉有无、穿入位置和走行形态。(2)超声根据椎骨段椎动脉的有无、穿入位置和在椎骨段中的走行形态可将椎动脉椎骨段走行异常分为缺如0.6%(2/324),走行变异2.7%(9/324),走行弯曲5.5%(18/324)三大类。结论超声能清晰显示椎动脉椎骨段的有无、穿入位置及走行形态,能对椎动脉椎骨段的走行异常作出分型诊断,在形态学上为临床明确椎动脉的病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