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E-钙粘素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表达及其对葡萄胎恶变预测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正常早孕绒毛和5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石蜡包埋组织中E-钙粘素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钙粘素在正常早孕绒毛和非恶变葡萄胎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变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和非恶变葡萄胎(P〈0.05);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表达量低于恶变葡萄胎(P〈0.05)。葡萄胎恶变与E-钙粘素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血β-HCG值、卵巢黄素化囊肿呈正相关(P〈0.05)。结论E-钙粘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滋养细胞恶性转化的早期事件,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恶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E-钙粘素可作为葡萄胎恶变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及其受体(KGFR)在葡萄胎组织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收集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分别从蛋白质、mRNA水平检测KGF和KGFR在良恶性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葡萄胎组织滋养细胞中KGF和KGFRmRNA、蛋白均有一定程度表达,定位于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胞质。恶性葡萄胎组织KGF表达与良性葡萄胎无差异,但KGFR在合体滋养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葡萄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2·775,P<0·01)。KGFR在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良性葡萄胎(χ2=19·542,χ2=24·723,P<0·001)。结论KGF及KGFR的表达与滋养细胞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在葡萄胎恶性变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Fas蛋白表达均为阳性,Survivin蛋白表达均为阴性;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6.77%(29/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减少,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减少,Tis~T1与T2~T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高(P〈O.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Fas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负相关(P〈O.05)。结论: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及蜕膜中骨桥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和p53蛋白表达影响。方法米非司酮组:20例停经5~7周,药流完全的早孕女性。对照组:同期20例相同孕周手术流产女性。流产后即刻取绒毛、蜕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检测其骨桥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米非司酮组的骨桥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米非司酮组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米非司酮组的p5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机制可能与绒毛及蜕膜的骨桥蛋白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d-1、Cyclin D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8例导管内癌、15例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Id-1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Id-1和Cyclin D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及导管内癌(P〈0.05);Id-1蛋白阳性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yclin D1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正相关(P〈0.05);Id-1与Cyclin D1阳性表达正相关(P〈0.05)。Id-1和Cyclin D1同时阳性表达与生存期相关(P〈0.05)。结论:Id-1和Cyclin D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Id-1和Cyclin D1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早期妊娠妇女的绒毛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及其受体DR5(death receptor-5)、DcR1(decoy receptor 1)的表达,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5、DcR1在自然流产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自然流产患者3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30例,使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自然流产者和正常早期妊娠者绒毛组织中TRAIL、DR5和DcR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绒毛中TRAIL、DR5和Dc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TRAIL、DR5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Dc砒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TRAIL、DR5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绒毛组织中DcR1蛋白的表达很少或无,自然流产组中DcR1蛋白表达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R0.01)。结论绒毛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5、DcR1)的表达异常,从而可以导致细胞凋亡的异常,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恶性滋养细肿瘤(MTT)的病人与手术、病理对照进行分析,现结果报告如下:本文对2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TT)的病人与手术、病理对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MTT25例(侵蚀性葡萄胎19例,绒癌6例),年龄22~45岁,良性葡萄胎10例及正常生育期妇女子宫30例,做为对照。1.2研究方法:使用Aloka-5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3.75~7.5MHz),扫描角度180度,观察内容:先用二维超声观察子宫内肌壁回声,然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Ki-67、p16和p5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27例结肠癌进行Ki-67、p16和p53的检测。结果:结肠癌Ki-67、p16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8%、47.2%和54.3%。Ki-67蛋白阳性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无关(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p53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肠癌中Ki-67蛋白和p16、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结肠癌中Ki-67表达的上调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16和p53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术前联合检测Ki-67、p16和p53在结肠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对指导手术决策,以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As2O3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与生存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肝脏左、右叶分别移植VX2肿瘤模型的1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成2组.移植瘤术后3周,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超液化碘油(UFLP)1ml加As2O32mg(实验组)和UFLP1ml(对照组)。给药3周后,所有动物均处死,分别取得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进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一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凋亡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生存素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肿瘤组织中有大量呈黄色的凋亡细胞,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未观察到凋亡细胞;对照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均未发现细胞核内有黄色颗粒的凋亡细胞。对照组肿瘤组织生存素蛋白表达率为100%(16/16),其中强阳性12例,弱阳性4例,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生存素蛋白表达率为0。实验组肿瘤组织生存素蛋白表达为37.5%(6/16),其中强阳性2例,弱阳性4例,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生存素蛋白表达率同样为0。两组肿瘤组织中生存素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癌组织与癌旁和正常组织中生存素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2O3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生存素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其中葡萄胎为良性,其余则为恶性。随着人类对这一疾病认识的深入,在遗传学领域的研究亦越来越深化。本文对滋养细胞疾病在遗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如下:1葡萄胎起源的研究方法及结果葡萄胎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量研究表明,葡萄胎属于异常形成的胎盘,并伴有特异性遗传学异常,与绒毛滋养细胞有关,它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两种。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其中90%为46 XX,由一个细胞核基因物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53、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并对肺癌组织中CD34单抗标记的血管计数MVD。结果:肺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P53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在肺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组MVD明显高于P53蛋白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P53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肺癌组织中MVD与P53表达密切相关,突变型p53基因在肺癌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P53蛋白联合表达与老年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老年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90例老年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59/90)和57.8%(52/90)。survivin和P53表达与老年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P53表达与老年大肠癌组织类型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53表达与老年大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老年大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王京丽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310-1311,1314
目的:检测宫颈肿瘤组织中Kai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7例石蜡包埋的不同病变宫颈组织中Kai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Kail表达强度逐渐减弱(P〈0.05),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下降而降低(P〈0.05),与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Kail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Kail表达下降或缺失是宫颈癌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4.
P16、P21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保国  杨建民  黎君  施英瑛 《武警医学》2007,18(11):838-840
 目的 研究P16、P21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46例HCC组织与38例癌旁组织P16、P2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HCC(41.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65.8%)(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在术后3年复发组(17.4%)显著低于无复发组(73.7%)(P<0.01),在3年存活组(64%)显著高于死亡组(11.8%,P<0.01).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HCC(19.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52.6%)(P<0.01),P21蛋白阳性表达在术后3年复发与无复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年存活组与死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16、P21蛋白的表达缺失同H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且P16蛋白表达缺失与HCC的预后相关.P16蛋白的表达缺失是HCC预后的一个可靠因子.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P~(53)蛋白测定与临床生物学意义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P53 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关系及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2例大肠癌组织及 16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p53 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P53 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阴性 ,P53 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5 3 13%。P53 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大体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Ducks’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 (P >0 .0 5 )。P53 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伴肝转移相关 (P <0 .0 5 )。结论 P53 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 ,尤以伴肝转移者为著。p53 蛋白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脑星形细胞瘤P53、ras-P21、C-myc癌基因蛋白协同表达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个癌基因在脑星形细胞瘤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协同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在5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P53、P21、Cmyc基因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26%、44%及36%。有4例3种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且均为Ⅲ、Ⅳ级肿瘤。另有10例2种癌基因同时表达。一种癌基因的单独表达三者有所不同,P53蛋白单独表达多见于Ⅲ、Ⅳ级肿瘤(3/4),而P21及Cmyc基因蛋白单独表达均多见于Ⅰ、Ⅱ级肿瘤(8/10及5/7),三者同时阴性也多见于Ⅰ、Ⅱ级肿瘤(10/15)。结论:三种癌基因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协同关系,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形成需要2种或2种以上癌基因的激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D1(Cyclin D1)、P27、细胞角蛋白19(CK19)、ALDH1A1在乳腺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9例乳腺组织标本(包括正常乳腺、乳腺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yclin D1、P27、CK19、ALDH1A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及乳腺病变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乳腺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yclin D1、ALDH1A1的表达逐渐上升,P27、CK19的表达逐渐下降;乳腺正常及良性增生组织中Cyclin D1、CK19、ALDH1A1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P<0.05);乳腺正常及良性增生组织中P27的表达明显高于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P<0.05)。结论 Cyclin D1、P27相互作用调节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生及发展过程,CK19、ALDH1A1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及恶性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李伟强  杨舟  邹益友 《武警医学》2005,16(2):101-103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的Cyclin D1,bcl-2及CD95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胃MALT淋巴瘤的Cyclin D1,bcl-2及CD95蛋白的表达.结果 45例中仅1例高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瘤细胞呈Cyclin D1阳性表达;低度恶性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8.6%,31/35)和阳性信号强度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组(40%,4/10)(P<0.01);低度恶性组CD95蛋白的阳性率(34.3%,12/35)和阳性信号强度明显低于高度恶性组(80%,8/10)(P<0.01);在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中bcl-2和CD95蛋白的阳性信号强度均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 bcl-2和CD95蛋白参与胃MALT淋巴瘤的恶性转化,检测两者有可能作为判断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指标,但Cyclin D1蛋白可能与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