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结肠黑变病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的病因、发病机制、内镜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对本院10余年来确诊为MC的资料完整的23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对7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结肠镜的检查中.检出MC23例,检出率0.32%。结论MC与服用泻药有关,尤其与蒽醌类泻药有关.且MC常伴发结肠息肉.对便秘病人尽量不用蒽醌类泻药,一旦发现MC,应定期做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结肠粘膜黑变病(MelanosisColi,简称MC)是以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及长期便秘和服用泻药的人,有报道认为可与肿瘤、息肉伴发。既往国内发病率低,报道较少,但近年,结肠黑变病在中国人群中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我院5255例结肠镜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症状体检者结直肠息肉检出情况及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4月-2013年6月我院干部病房住院的无症状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肠镜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8例无症状体检者中,检出结直肠息肉130例(39.6%)、降结肠癌1例(0.3%)、结肠憩室1例(0.3%)、乙状结肠炎症1例(0.3%)、腺瘤75例(22.9%)、进展期息肉19例(5.8%)。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及腺瘤检出率逐渐升高(均P<0.05),男性较女性结直肠息肉及腺瘤检出率明显升高(均P<0.05),吸烟的患者较未吸烟的患者结直肠息肉及腺瘤检出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是无症状人群筛查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年龄增长及男性、吸烟的患者结直肠息肉及腺瘤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结肠黑变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淑芬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3):65-65,67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与肿瘤的内在联系。方法对55例结肠黑变病患者进行分析,并把小于40岁、40~60岁、大于60岁分三组,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检出率的异同,以及结肠黑变病与肿瘤的关系。结果本组2923例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黑变病55例,检出率1.88%;男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60岁以上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结肠黑变病有同时伴有结肠肿瘤的可能。结论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与性别关系不明显(P〉0.05),与年龄关系明显(P〈0.01)。结肠黑变病与肿瘤发生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确诊的72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UC中,男女之比为0.84,平均发病年龄(42.7±15)岁,高峰发病年龄30~49岁。临床表现以脓血便(87.5%)、腹泻(79.1%)和腹痛(62.5%)为主,肠道外表现少见。病变以直肠和左侧结肠受累为主,累及直肠18例(25.0%)、直乙状结肠16例(22.2%)、左侧结肠10例(13.8%),直肠加左半结肠受累者共44例(61.1%),全结肠24例(33.3%),节段性或区域性肠段病变4例(5.6%),无结肠癌变患者。结论 本组UC发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以轻中度多见,但重度患者亦较多,肠外表现较少,病变以左侧结肠炎型最多见,全结肠炎型亦较多见,无癌变和严重并发症患者。  相似文献   

6.
汤淼 《江西医药》2011,46(9):836-837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及结肠镜资料。结果结肠黑变病患者女性发病率65.4%,男性患者34.6%,两者比较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其中女性患者中以青、中年发病率高,男性患者中以老年男性发病率高(P〈0.05)。服药时间〉3年,结肠黑变病Ⅲ度的患者占同期的70.7%,服药时间〈1年,结肠黑变病Ⅰ度的患者占同期的68.3%,表明服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结肠黑变病程度越重(P〈0.05)。结论服用泻药和便秘可能是结肠黑变病的致病因素,结肠镜检查是结肠黑变病诊断及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的病因、临床与内镜特点及其与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关系。方法对我院电子内镜中心于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确诊的MC47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患者有便秘病史,21.3%的MC患者表现为便秘和腹泻交替。72.3%的MC患者有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的病史。30岁以下年龄组女性MC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55岁以上组的MC检出率显著多于30岁以下(P〈0.05)。MC患者的大肠腺瘤检出率显著高于同期镜检的非MC患者(P〈0.005),而大肠癌的检出率在同期检查的MC和非MC患者中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便秘和长期口服蒽醌类泻药是MC发生的主要原因,MC好发于青年女性和老年人,且易伴发大肠腺瘤而与大肠癌无关。  相似文献   

8.
云南大理城镇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市20岁以上城镇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大理市长住居民7505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率情况。结果①血尿酸水平:整体人群男性(345.4±85.5)μmol/L,女性(260.9±71.9)μmol/L;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471.4±49.1)μmol/L,女性患者(341.7±105.9)μmol/L;痛风男性患者(504.4±107.8)μmol/L,女性(405.5.±53.7)μmol/L;②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13.19%,标化率为13.27%;其中男性为18.32%,女性为8.56%;③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痛风患病率为8.64%;④患病年龄,男性41.6岁,女性53.7岁;⑤高尿酸血症组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超重和肥胖分别为66%、54%、32%、48%和16%;痛风组合分别为58%、62%、21%、58%和8%。结论大理市城镇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近年明显增加,患病年龄有提前现象,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均易合并肥胖、高血压和糖代谢紊乱,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预后与大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8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便秘患者58例(65.9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43例(48.86%),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5例(17.04%);合并结肠息肉25例,其中管状腺瘤性息肉12例,增生性息肉5例,炎性息肉8例;合并结肠癌1例。结论结肠黑变病可能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泻剂中多为蒽醌类。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结肠黑变病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结肠黑变病的病因,肠镜下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肠镜诊断的21例结肠黑变病进行阿顾性分析。结果 男10例,女11例,年龄24-72岁,平均58岁;均有便秘史,81.0%(17/21)的患者有服用泻药史;2例患者为结肠癌术后。镜下表现为:粘膜色素沉着,可见黄色网格,呈虎皮花斑状弥漫分布于结肠粘膜上,表面光滑,整个肠腔变暗,10例全大肠黑便,11例病变局限于左半结肠;4例伴发息肉,1例合并结肠癌,3例合并结、直肠炎。结论 结肠黑变病是良性可逆性疾病,与便秘、服用泻药等因素有关,应定期随诊:去除便秘的病因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杨浦区公务员体检中的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以揭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这一群体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9月份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的杨浦区各机关公务员的一般资料,并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其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利用幽门螺旋杆菌测试仪(HUBT-01型,深圳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呼气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00dpm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将呼气试验检查结果与受检查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有1219名公务员接受呼气试验检查,其中男性721名,女性498名,平均年龄50.7±15.1(22~90)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总体阳性率为45.4%,男性的感染率为44.9%,女性为46.2%,两种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682)。平均检查值为(314.2±475.4)dpm(0~3205dpm,中位数为70dpm),男性为(262.1±377.0)dpm,女性为(389.6±581.7)dpm,性别间有显著差异(P=0.000)。将受检查者分为男、女各6个年龄组,男性的检查值高峰出现在21~30岁组[平均值为(368.3±450.2)dpm],女性的检查值高峰出现在41~50岁组[平均值为(489.2±618.3)dpm]。不同工作单位间的检查结果差别较大,感染率最高的为87.5%,最低的为9.1%。按照感染率高低将各单位分为3组并与受检查者的一般资料及调查问卷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率较高的单位受检查者年龄较低、在职人员比重较大、饮食较不规律、工作强度较高以及吸烟、饮酒者所占比例较高。结论公务员群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两种性别间无明显差异,但女性的感染程度显著高于男性。男性及女性的呼气试验检查值均呈单峰分布,男性的检查值高峰在21~30岁时出现,其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而女性的高峰则在41~50岁时出现。不同工作单位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及感染程度差别较大,总体年龄较低、在职人员比重较大、饮食较不规律、工作强度较高以及吸烟、饮酒者所占比例较高的单位感染率及感染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时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3例,其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49.7±15.4)岁,分为艾司洛尔组和西地兰组。艾司洛尔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51.1±13.9)岁;西地兰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7.7±16.1)岁,两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司洛尔组给予抗甲亢及对症处理,同时应用艾司洛尔持续静脉注射使心室率控制在100次/min或收缩压下降小于30%,12 h后口服普奈洛尔片。西地兰组给予常规西地兰,口服普萘洛尔片,抗甲亢及对症处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心室率、血压、自觉心慌症状。结果:两组间相关指标在用药后不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后6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艾司洛尔在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减轻患者症状,没有出现低血压或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事件。艾司洛尔在甲亢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20日在我院行胃肠镜检查,且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共32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2例病理诊断的神经内分泌癌男19例,女13例,男女比例1.46: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7.5±14.3岁。其病灶位于大肠23例(71.9%),位于胃6例(18.8%),位于食管3例(9.4%);大肠神经内分泌癌明显多于其它部位,而在大肠病灶中,以直肠最多见(直肠20例,升结肠1例,乙状结肠2例)。内镜下大多表现为表面光滑的隆起,超声内镜提示病灶多起源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病理提示多数(19/32例)癌细胞大小一致,细胞核及细胞浆均少,近似裸核。所有患者均经CgA、NSE、Syn、CK、CK8、CK18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确诊。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以直肠黏膜下病变多见,内镜下表现多样,CgA、NSE及Syn的联合检测是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治疗不同性别大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的KRAS野生型的大肠癌患者92例,以性别分成男、女两组,均采用FOLFIRI+西妥昔单抗方案治疗,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与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患者中男女比例1.42∶1;高分化腺癌男组33例(61.11%)、女组9例(23.68%),中分化腺癌男组9例(16.67%)、女组19例(50.0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组客观有效率(ORR)为34.21%,较男组(14.81%)高(P=0.029),女组疾病控制率(DCR)为73.68%,较男组(50.00%)高(P=0.02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组患者治疗后皮疹发生率(57.89%)明显高于男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其他不良反应在患者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以男性多见,男组病理学分型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女组;女性患者在接受FOLFIRI标准化疗+西妥昔单抗治疗后获益更明显;女性大肠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后更易发生皮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高频电凝切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接受高频电凝切治疗的36例大肠巨大息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对切除的息肉进行病理检查,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巨大息肉直径均>3.0cm,平均直径(3.5±0.5)cm,14例有蒂和6例亚蒂息肉采取电圈套器切除,16例宽基息肉采取黏膜分块切除,息肉切除率高达94.5%,术后未发生出血和穿孔等不良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例息肉为绒毛状腺瘤,其中2例息肉伴有低级内瘤变,2例息肉伴有高级内瘤变,其中一例息肉基底高级内瘤变残留,追加开腹手术,7例为绒毛管状腺瘤,其中2例息肉伴有低级内瘤变,其中1例息肉伴有高级内瘤变并累及基底,追加开腹手术治疗,22例为管状腺瘤,其中5例发生低级内瘤变;随访调查1年内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有效微创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低清蛋白血症是引起住院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低清蛋白血症患者的相互关系,了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在低清蛋白血症中的预警作用。方法研究低清蛋白血症住院患者71例,平均年龄(61.75±15.24)岁;男42例;女29例。通过统计比率描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低清蛋白血症住院患者的相互关系。结果全血黏度高切低于正常水平(男73.8%,女79.3%),全血黏度中切(100/S)(男73.8%,女75.9%),血沉高于正常水平(男76.2%,女72.4%)。结论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100/s)出现往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水平发展同时血沉往高于正常范围上限水平发展,对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的早期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惠州市各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检出率。方法将6251例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血常规、尿酸、乙肝两对半检测及肝脏超声等检查。结果 MS总检出率为21.50%(1344/6251),其中,男28.32%(1062/3750),女11.28%(282/2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男性MS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青年组(≤30岁)与老年组(〉60岁)M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方式以少运动、喜肉食、多应酬的人群MS检出率为51.95%,显著高于多运动、清淡饮食者5.38%(P〈0.05)。结论筛查并发现MS的高危人群,及时加以干预,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运动,清淡饮食,是预防MS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病变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应用电子结肠镜检查手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31例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其中检测出大肠疾病患者1594例,分析发病年龄、性别、主要病变的差异.结果 大肠疾病中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炎、结直肠癌检出率较高.1594例大肠疾病患者中,老年组结肠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结直肠癌和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男性大肠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 电子结肠镜对大肠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炎和结直肠息肉的早期防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3572例成人血尿酸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成人血尿酸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需进行药物治疗的比例情况。方法用尿酸酶法测定2008年1-11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人群血尿酸水平,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尿酸水平:男性(403.39±85.16)μmol/L,女性(305.84±74.22)μmol/L,男性血UA(尿酸)水平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P〉0.05),女性有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的趋势,各年龄组男性血UA水平均高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35.15%,女20.55%,50岁前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低于男性;50岁后随年龄增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接近或高于男性。血UA水平〉535μ mol/L比例:男6.29%,女1.31%。低尿酸血症比例为:男1.06%,女0.69%。结论广州地区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需药物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比例较高,特别是男性,应对其提供早期干预及药物治疗;同时对低尿酸血症应引起重视,应查明病因,预防其合并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SMI提供依据。方法 2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 230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216例,检出率为93.9%,SMI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4%VS 23.6%,P〈0.05)。216例患者中缺血性ST段改变共488阵次,SMI缺血性ST段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VS 17.0%,P〈0.05)。SMI以6:00~22:00之间发生最多,共131例(79.4%),而22:00~6:00之间发生34例(20.6%);白天发作时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夜间心率[(88.2±6.5)次/min VS(79.6±6.2)次/min,P〈0.05]。165例SMI患者中男性96例,女69例,男性平均心率略高于女性,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5.8)次/min VS(80.6±5.4)次/min,P〉0.05]。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可以为其提供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