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存素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温端改  曾剑  侯建全  何军 《江苏医药》2006,32(9):804-805
目的研究生存素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及其与TC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30例TCC患者的肿瘤组织、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2例外伤所致膀胱破裂患者的膀胱组织进行生存素mRNA检测。结果30例TCC组织生存素mRNA表达全部呈阳性,而3例BPH患者和2例膀胱破裂患者均呈阴性。TCCⅠ级、Ⅱ级、Ⅲ级患者生存素mRNA与肌动蛋白mRNA灰度比值分别为0·95±0·12,1·25±0·16,1·52±0·10,组间差异显著(P<0·01);TCC临床分期未突破基底膜、侵及浅肌层、侵及深肌层的患者生存素mRNA、与b-MGmRNA灰度比值分别为1·00±0·26,1·23±0·16,1·47±0·17,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膀胱粘膜生存素mRNA的表达可用于TCC患者的辅助诊断及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对于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TCC)是其重要的血管通路,而导管血栓形成已经成为严重影响TCC使用寿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华法林是一种传统的抗凝药物,临床上多用于心房纤颤、肺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大量研究证明,使用TCC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在严密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情况下,应用华法林可以有效预防TCC的血栓和纤维鞘形成,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华法林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VBT)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效果。方法应用汽化电极对51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VBT术,其中8例并发前列腺增生(BPH)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术后常规行丝裂霉素(MMC)或卡介苗(BCG)膀胱灌注。结果51例膀胱肿瘤均1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TVBT为29m in,TVBT TVP为85.5m in。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3天。51例均获随访,随访1~5年。复发14例(27.5%)。结论TVBT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巴曲抗栓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补体末端复合物(TCC)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9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巴曲抗栓酶。在确诊当时及d 6、d 10各留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清TCC水平,用药前及以后每次用药前检测FIB水平,分别于治疗前、d 7、d 14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初期血浆TCC、FIB含量2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组TCC含量d 6时均增高,d 10天仍高于治疗前水平。但是在治疗后d 10治疗组TCC浓度(478±s 47)ng·L~(-1)明显低于对照组(638±39)ng·L~(-1)(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FIB浓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抗栓酶能明显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TCC、FIB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李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141-142
目的观察舒适性护理(TCC)对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理情绪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近期住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ACS患者85例,手术类型为经皮冠状脉动脉内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按照手术时间随机分为TCC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TCC内容包括:心理护理、认知干预、术中适时护理和术后按需护理等,治疗前后使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介入治疗前,两组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分布接近(P均>0.05),治疗后1周时TCC组SCL-90量表各评分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测评结果(P均<0.01~0.05)。结论 TCC可明显改善接受急诊介入治疗ACS患者各项心理情绪评分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BR-TRGY-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探讨丝裂霉素(MMC)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HIVEC)治疗复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的近期有效性及毒副作用.方法 表浅性TCC患者40例,其中初发10例,复发30例,复发次数1~6次,平均2.8次;最后一次复发时间间隔3~32月,平均14.6月,中位时间16月;最后一次复发肿瘤个数为1~ 20个,平均2.1个.入院后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3天行MMC的HIVEC.治疗前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术后随访检查肿瘤有无复发转移.结果 治疗过程顺利,6例(15%)诉尿频、尿急、尿痛,治疗后3天~2周症状消失,无明显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的发生;随访平均13月(6~ 40月),膀胱粘膜正常,无肾积水发生,局部复发6例(15%),复发时间6~12月,平均10月,复发个数1~4个,平均2.3个,复发后手术治疗无瘤存活至今.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时间间隔较治疗前显著延长,复发个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 对于复发性TCC患者,MMC行HIVE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治疗可以增强MMC治疗TCC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酸睾酮与犬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 去势beagle犬经丙酸睾酮处理后 ,获取前列腺组织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前列腺组织中双氢睾酮 (DHT)含量。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前列腺的组织学变化 ,并借助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前列腺腺腔大小及腺上皮细胞高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前列腺上皮细胞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及酸性磷酸酶(PAP)的表达。结果 去势犬经丙酸睾酮处理后 ,前列腺中DHT水平明显升高。光镜下前列腺腺腔增大 ,腺上皮细胞增高。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腺腔面积明显增大 (P <0 .0 1) ,增大后面积分别为对照组的 4 .5~ 7倍 ,腺上皮细胞高度明显增高(P <0 .0 1) ,细胞增高幅度分别为对照组的 4~ 8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丙酸睾酮处理组前列腺上皮细胞PSA表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AP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去势犬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及功能正常发挥依赖于雄激素 ,剥夺雄激素导致前列腺上皮细胞萎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1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尿动力学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的变化.结果 电切治疗2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最大尿流率显著增加.结论 经尿道电切前列腺,是一种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TUER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TUERP与PKRP.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内前列腺突出(1PP)等指标及勃起功能障碍情况和逆行射精情况的变化.结果 两组自身术后1、3、6、12个月Qmax、PVR、IPSS、QOL均较术前改善.两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在前列腺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在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和PSA上TUERP组均明显小于PKRP组.术后勃起功能障碍(ED)及逆行射精情况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ERP术与PKRP术相比,近期手术疗效相似,前列腺切除率高于PKRP组.TUERP对患者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恰当的个性化治疗,部分患者的性功能是可恢复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恩氟沙星人工多步诱导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 2 80 0 1产生MIC值为 4~≥ 1 2 8μg/ml的耐药变异株 ,选其 3株提取染色体DNA ,对gyrA和grlA基因进行PCR扩增 ,产物与pMD1 8 T载体连接 ,转化至JM1 0 9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 ,筛选阳性克隆 ,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低水平 (MIC≤ 1 6μg/ml)的耐药突变株只发生grlASer80 (TCC)→Phe (TGC)或grlA ,Ser80 (TCC)→Tyr (TAC)点突变 ,高水平 (MIC≥1 2 8μg/ml)的耐药突变株需要grlASer80 (TCC)→Phe (TGC)和gyrASer84(TCA)→Leu (TTA)等两个位点的突变。三株耐药株均发生grlASer80→Tyr (Phe)点突变 ,说明恩氟沙星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首要靶酶是拓扑异构酶IV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TUER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TUERP与PKRP.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内前列腺突出(1PP)等指标及勃起功能障碍情况和逆行射精情况的变化.结果 两组自身术后1、3、6、12个月Qmax、PVR、IPSS、QOL均较术前改善.两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在前列腺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在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和PSA上TUERP组均明显小于PKRP组.术后勃起功能障碍(ED)及逆行射精情况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ERP术与PKRP术相比,近期手术疗效相似,前列腺切除率高于PKRP组.TUERP对患者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恰当的个性化治疗,部分患者的性功能是可恢复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前列腺抗原的效果.方法 选取正常体检者80例.经活检确诊的患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214例,其中前列腺癌(PCa)79例,前列腺增生(BPH)71例,前列腺炎(BP)64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并计算其比值f/tPSA.以fPSA<1 ng/ml为临界点,分析四组患者在fPSA各水平的符合率差异,并计算上述各区间范围内FPS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患者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总前列腺抗原tPSA升高,二者比值fPSA/tPSA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的fPSA、tPSA升高更加明显,fPSA/tPSA值也显著降低(P<0.05).正常组与前列腺癌组符合率均为100%,前列腺炎组为93.67%,前列腺增生组为95.77%.总符合率为94.72%.结论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前列腺抗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临床诊断、鉴别前列腺疾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复方大血藤(complex of daxueteng,CDXT)对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CDXT低(0.225 g/kg)、中(0.45 g/kg)、高剂量组(0.9 g/kg)、阳性对照组(QLBETS,0.67 g/kg).于昆明种雄性小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溶液复制BPH动物模型,用CDXT进行治疗,观察该药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的防治作用及对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结果 对丙酸睾酮所致小鼠BPH,CDXT可降低小鼠前列腺指数,抑制前列腺上皮组织增生、腺体增生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改善BPH小鼠前列腺细胞超微结构,并降低前列腺组织中AR的表达.结论 CDXT对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抑制前列腺上皮组织增生、腺体增生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改善BPH小鼠前列腺细胞超微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前列腺组织中A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都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常用方法.实际工作中只有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因此,我们对1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术后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TPSA、FPSA和PAP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的检测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 (ELISA)法对 3 8例前列腺癌、85例前列腺良性疾病和 40例正常人血清中 TPSA、FPSA和PAP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 TPSA、 FPSA和 PAP水平均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F/ T比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 (P<0 .0 1) ,前列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尿道前列腺部分切除术42例高危BPH患者.结果 电切前列腺组织12 ~35 g,手术时间39~75 min,平均48 min.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明显下降,最大尿流率明显提高,无一例出现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及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部分切除术适用于高危BPH患者,手术安全,疗效满意;术中不必追求切除的量,而在于切除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沈杰  俞奇伟  包卫东  沈俭 《河北医药》2004,26(7):533-534
目的 探讨术前使用非那雄胺 (finasteride)对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比较分析术前使用非那雄胺与未使用非那雄胺的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术中出血量、单位体积出血量等。结果 服药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 61.73min和 66.76min(P >0 .0 5 ) ,平均切除前列腺体积分别为 46.8cm3和 42 .12cm3(P >0 .0 5 ) ,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 13 0 .18ml和 15 2 .3 2ml( P <0 .0 5 ) ,单位体积平均出血量分别为 2 .78ml cm3和 3 .62ml cm3(P <0 .0 5 )。结论 术前使用非那雄胺可抑制前列腺组织中血管生成 ,减弱前列腺剥离后前列腺包膜创面的渗血 ,从而减少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金一笑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03-2004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常合并有膀胱结石.笔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取得较佳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所有患者均经直肠指检和经腹前列腺B超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证实为前列腺增生,经腹部B超和KUB检查证实合并发膀胱结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观察前列平胶囊的抗前列腺增生作用。方法 使用大鼠和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及角叉菜胶炎症模型。结果 前列平胶囊 0 .1g、0 .3g和 1.0g kg对小鼠尿生殖窦植入性前列腺增生模型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前列腺重量系数 (分别为 11.7mg、8.2mg和 2 .3mg) (P <0 .0 1)前列腺DNA含量 (分别为 0 .172、0 .14 7和 0 .0 67OD 10g体重 ) (P <0 .0 5和 0 .0 1)。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 ,前列平胶囊可减少前列腺腺体增生数 (P <0 .0 1)、增加扩张萎缩腺体数 (P <0 .0 5和 0 .0 1)和萎缩腺体数 ;对去睾丸小鼠 ,由丙酸睾丸素所致的前列腺增生 ,前列平胶囊无明显对抗作用 (P >0 .0 5 )。前列平胶囊可降低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炎性肿胀 (P <0 .0 5 )。结论 前列平胶囊具有明显抗前列腺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被膜支血管阻力指数(RI)与前列腺癌(PCa)的关系。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7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前列腺被膜支血管RI,并行前列腺穿刺组织活检。分析前列腺被膜支血管RI在PCa中的诊断价值,并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诊断价值比较。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前列腺被膜支血管RI最佳临界点。结果 87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56例(64.4%),PCa 31例(35.6%)。与BPH相比,PCa的前列腺被膜支血管RI明显升高(0.72±0.10vs.0.78±0.10)P<0.05)。tPSA、f/tPSA、PSAD在PCa和BPH患者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灰区(tPSA为4-10ng/ml)患者中,仅前列腺被膜支血管RI和PSA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确定前列腺被膜支血管RI诊断PCa最佳临界点为0.72,当RI≥0.72系列联合PSAD>0.15ng.ml-1.cm-3时,诊断PCa的敏感度77.4%、特异度78.6%。结论测定前列腺被膜支血管RI对鉴别PCa与BPH有着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当tPSA处于灰区时。前列腺被膜支血管RI联合PSAD在诊断PCa时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