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AMI患者(AMI组)发病后2、4、8h血液中Mb、CK-MB、cTnI浓度,与非AMI心胸疾病(UA)患者(UA组)进行比较,并分析Mb、CK-MB、cTnI单项及多项联合指标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在2、4、8h各项指标与UA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发病2h,Mb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病4h,Mb、CK-MB、cTnI的敏感性为87.5%、53.13%、43.75%,特异性为70.97%、74.19%、80.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指标Mb+cTnI、Mb+CK-MB和cTnI+CK-MB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发病8h,Mb、cTnI和CK-MB敏感性均达到100%,特异性分别为87.09%、90.32%、96.77%;联合指标以Mb+cTnI+CK-MB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结论 对AMI患者早期进行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既可尽早确诊,又可避免误诊,对提高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确诊的速度和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AMI患者46例(AMI组)和健康体检正常者96例(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H-FABP、CK-MB、MYO、cTnI水平,并观察比较AMI组在入院2、4、6h时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MI组患者入院2h时血清中hs-CRP、H-FABP、CK-MB、MYO、cTnI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6.0,均P<0.01),AMI组在入院4h时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入院2h时(t=46.0,均P<0.01),入院6h时明显高于4h时(t=46.0,均P<0.01);且hs-CRP、H-FABP、CK-MB、MYO、cTnI联合检测时,对AMI诊断的灵敏度为98.9%、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结论 hs-CRP、H-FABP、CK-MB、MYO、cTnI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60例根据胸痛到就诊时间不同分为4h组及4~8h组。对全部患者于就诊时即刻抽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计算3种检测指标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在4h组的cTnI、CK-MB与H-FABP特异度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特异度优于cTnI、CK-MB。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结合临床检查,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152例胸痛患者分为AMI胸痛患者组(A组,85例)、非AMI胸痛患者组(B组,67例),并选取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游离钴比色法测定所有样本的IMA、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水平,比较A、B、C组入院时5项指标阳性率;A、B组胸痛发作后3、6 h H-FABP、IMA指标阳性率;A组以上5项指标在胸痛发作后3、6、12、24 h对AMI诊断的阳性率以及A组患者胸痛发作3 h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H-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A组胸痛发作后6 h时IMA对AMI诊断的阳性率最高,为97.6%(83/85),同时在胸痛发作后3 h和6 h时,H-FABP和IMA指标中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胸痛发作后3 h单独检测5项指标,发现IMA的灵敏度最高(94.1%),H-FABP的特异度最高(96.0%),H-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9.5%.结论 H-FABP、IMA均为AMI检测的敏感性指标,H-FABP、IMA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7例ACS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UA组(n=52例)和AMI组(n=45例),按院内死亡风险分为低危组(n=21例)、中危组(n=39例)和高危组(n=37例),同期选择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FABP、IMA、c Tn I、CK-MB阳性率及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结果:UA组和AMI组H-FABP、IMA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 Tn I、CK-MB(P<0.05),且AMI组H-FABP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UA组(P<0.05),而UA组和AMI组IMA诊断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CS患者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危险程度加重,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H-FABP、IMA联合检测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均很强的金指标.方法选取50例AMI病患组Ⅰ(分发病3h、24h、8d三个不同时间抽血)、50例骨胳肌重度损伤(无心肌损伤)病患组Ⅱ、50例肾功能衰竭(无心肌损伤)病患组Ⅲ、50例病毒性心肌炎病患组Ⅳ、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cTnI、Mb、CMLC、CK-MB、CK、AST、LDH的含量或活性.结果Ⅰ组和Ⅳ组中cT-n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Ⅱ组和Ⅲ组中无变化(P>0.05);而Mb、CMLC、CK-MB、CK、AST、LDH在Ⅰ组发病24h时、Ⅱ组和Ⅲ组中均明显升高(P<0.05),在Ⅰ组患者发病3h和8d时、Ⅳ组中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TnI是诊断AMI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金指标,并适用于心肌损伤早期和后期的诊断.Mb与cTnI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心脏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段测定。测定cTnI、Mb、CK-MB,并分析峰值与时间关系。结果 cTnI:本组52例,其中42例确诊为AMI,检测cTnI阳性40例,阴性2例,10例cTnI检测无阳性发现。cTnI对AMI敏感性95.23%,特异性100%;Mb:42例AMI中,Mb阳性39例,阴性3例。10例非AMI病例,阳性3例,阴性7例。在症状出现后24h内Mb对AMI的敏感性为92.85%,特异性为70%%。CK-MB:本组42例AMI,CK-MB阳性35例,阴性7例。非AMI患者在10例,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检测CK-MB出现阳性2例,阴性8例。在症状出现后24h内CK-MB对AMI的敏感性为88.95.0%,特异性为80.0%。结论 cTnI取代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标准。放弃所谓的心肌酶谱测定如CK/CK-MB等;Mb列为常规早期心脏标志物,由于其特异性不高,主要用于早期除外心肌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AM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K-MB。对符合溶栓条件的36例患者行溶栓治疗。结果 cTnI升高时间在溶栓组患者中与CK-MB相当(P>0.05),在未溶栓组则迟于CK-MB出现(P<0.05);溶栓再通组患者的cTnI与CK-MB达到高峰的时间均早于溶栓未通组和未溶栓组(P<0.05),而每组患者的cTnI和CK-MB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cTnI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MB(P<0.05)。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结论血清cTnI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诊断AMI有重要意义,cTnI是一种优于CK-MB的辅助诊断AMI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AMI患者进行血清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诊断AMI,cTnI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7.5%(39/40),准确性99%(95/96);CK-MB的敏感性为85.7%(48/56),特异性为60%(24/40),准确性为75%(72/96)。cTnI持续阳性的平均时间为7d,而CK-MB在发病平均3天后就恢复正常。结论cTnI对于AMI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130例,健康人群130例,观察血浆H-FABP、cTnI、CK-MB及其阳性率,分析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H-FABP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UAP组和AMI组血浆H-FABP、cTnI、CK-MB明显更高,P<0.05;与SAP组对比,UAP组和AMI组血浆H-FABP、cTnI、CK-MB明显更高,P<0.05。(2)与cTnI、CK-MB对比,血浆H-FABP阳性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够对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急性胸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MA、H-FABP,根据AMI诊断标准分为AMI患者、非AMI患者,计算IMA、H-FABP及IMA+H-FABP对AMI诊断的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结果 AMI患者血清IMA、H-FABP明显高于非AMI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IMA、H-FABP、IMA+H-FABP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为:89.5、93.7、100。特异度分别为:73.8、80.9、71.4。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6.1、91.8、100。阳性预期值分别为:79.6、84.9、80。结论 IMA、H-FABP是诊断AMI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AMI诊断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诊心源性胸痛(CC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胸痛<3h的患者106例,检测IMA、H-FABP、心肌肌钙蛋白抗体(cTn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电图.结果 最后97例确诊为心源性胸痛,其中,IMA或H-FABP阳性81例(83.5%),cTn1阳性62例(63.9%),CK-MB阳性52例(53.6%),心电图阳性43例(44.3%),IMA联合H-FABP检测与cTn1、CK-MB、心电图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IMA与H-FABP在急诊心源性胸痛早期诊断中阳性检出率高,敏感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方法 连续搜集了急性胸痛的患者 12 1例 ,其中 AMI患者 6 3例 ,非 AMI患者 5 8例 ,对上述病例进行血清 c Tn I、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测定 ,观察其变化规律 ,分组比较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AMI发病 6 h以内 ,Mb首先升高 ,敏感性达 87.1%。发病 18~ 2 4 h,c Tn I敏感性达 10 0 .0 % ,且于发病第 5日仍维持敏感性达 6 1.1%。入院即刻 Mb敏感性 92 .1% ,高于 c Tn I 5 5 .6 %和 CK- MB 5 7.1% ;Mb特异性82 .8% ,低于 c Tn I96 .7%。入院次日晨 c Tn I敏感性 96 .8% ,高于 Mb6 1.9%和 CK- MB77.8%。AMI患者入院即刻 c Tn I增高组与正常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2 .9%和 3.6 % (P<0 .0 5 ) ,校正基线特征等多变量因素后 ,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OR值 1.171(P<0 .0 5 )。结论  c Tn I联合 Mb是诊断AMI的良好指标 ,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得到最佳体现。c Tn I亦有助于中后期 AMI的诊断。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下壁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判定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2例首次下壁AMI者的心电图与冠脉造影资料,计算心电图指标A:STⅡ抬高/STⅢ抬高比值<1,STI低于等电位线和指标B:STⅡ抬高/STⅢ抬高>1,STI位于或高于等电位线预测右冠状动脉(RCA)或左旋支(LCX)系I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心电图指标A预测RCA为下壁AMI者I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90%、96.2%、90%;心电图指标B预测LCX为I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3%、75%、89%。结论在首次下壁AMI患者,常规心电图指标能较准确的预测IRA。  相似文献   

15.
王铭健 《河北医药》2016,(18):2754-2757
目的:观察 E-选择素、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 AECOPD 合并肺栓塞(PE)中诊断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 AECOPD 合并 PE 患者65例,为AECOPD合并 PE 组。根据 COPD 分级分为Ⅱ级25例,Ⅲ级29例和Ⅳ级11例。根据 PE 危险程度分为低危组18例,中危组27例和高危组20例。选择同期就诊的 AECOPD 患者45例为 AECOPD 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对照组、AECOPD 和 AECOPD 合并 PE 组的 E-选择素、IMA 和 H-FABP 水平的比较,并观察 COPD合并 PE 患者 E-选择素、IMA 和 H-FABP 与 COPD 分级,PE 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E-选择素、IMA 和 H-FABP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ECOPD 合并 PE 组和 AECOPD 组的 E-选择素、IMA 和 H-FAB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而 AECOPD 合并 PE 组的水平最高( P <0.01)。 AECOPD 合并 PE 患者的 E-选择素、IMA 和 H-FABP 水平随着COPD 分级和 PE 危险程度升高而升高( P <0.01)。 AECOPD 合并 PE 患者死亡组的 E-选择素,IMA 和 H-FABP 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01)。 COPD 合并 PE 患者血清中 E-选择素水平与 IMA( r =0.653, P <0.05)和 H-FABP (r =0.753, P <0.05)水平呈正相关,IMA 和 H-FABP( r =0.575, P <0.05)水平呈正相关。结论E-选择素、IMA 和H-FABP 参与了 AECOPD 合并 PE 的发生发展,对于判断 AECOPD 合并 PE 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崔波  靳斐  王莉格 《安徽医药》2018,39(6):669-672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与新型血小板活化蛋白血浆内皮生长因子样单链蛋白1相关补体Clr/Cls单肽(SCUBE1)在急性肺栓塞(A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7年3月邢台市第三医院呼吸科就诊的APE患者130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48例)。比较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MA和血浆中SCUBE1的水平,并用ROC曲线分析IMA、SCUBE1指标单独和联合应用对诊断APE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者IMA和SCUBE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单独诊断AP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92%、77.08%;SCUBE1单独诊断APE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69%与72.91%;IMA与SCUBE1联合检测诊断APE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92%和85.42%。IMA、SCUBE1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APE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0.839和0.888。结论 血清IMA和血浆SCUBE1均可作为诊断APE的生物标志物,在APE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检测二者有利于APE的诊治。  相似文献   

17.
孙春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06-107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47例急性心梗死患者入院后2 h~、6 h~和12~24 h的CK-MB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院后2 h~、6 h~和12~24 h的CK-MB测定值分别为(17.84±7.30)、(43.91±8.73)、(71.39±11.51)U/L,敏感度分别为53.19%、84.78%、97.73%,不同时段CK-MB测定值和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与cTnI、Myo等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