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培培  闫明  霍仕霞 《医药导报》2011,30(10):1316-1319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广泛而显著的药理活性,是许多传统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 该文对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在植物中的分布、提取分离 方法 、合成研究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由大戟烷或甘遂烷型三萜衍生而来的一类高度氧化的四降三萜类化合物,是芸香目主要特征的化学成分,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叶柄花科和苦木科等亦有分布。芸香科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以苷元和糖苷2种形式存在。这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抗癌和抗菌等生物活性,近年来的研究集中在其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本文对从芸香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星星  王振月  王博 《中国药师》2010,13(12):1725-1729
目前,对色原酮及其苷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分布还无人统计过,其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多种科属中都存在该类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色原酮及其苷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越来越多,结果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压等很多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生物活性,因此受到生物医学界的重视。为促进开发和利用,本文对色原酮及其苷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郑家欣  王振月  王维龙 《医药导报》2011,12(12):1605-1607
[摘要]蒽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保肝、降血脂、降血压、抗菌、抗炎、致泻等重要的生物活性。综述蒽醌类化合物在蓼科植物中的分布及在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蓼科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对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按年份顺序对植物来源进行整合,并按照糖基的个数对其进行了分类,根据结构特征简述了药理活性,以便更为有效的开发利用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马鞭草属植物V.littoralis H.B.K.是生长在巴拉圭的多年生药用植物。作者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分得一新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gelsemiol-6’-trans-caffeoyl-1-glucoside(1),4个已知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洋丁香酚苷(2)、2’-乙酰洋丁香酚苷(3)、焦地黄苯乙醇苷(4)和异洋丁香酚苷(5)。  相似文献   

7.
用LC/ESI-MS/MS研究肉苁蓉与其代用品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正品肉苁蓉及其习用品盐生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LC/ESI-MS/MS方法对正品肉苁蓉及其习用品盐生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的7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及相对含量测定。结果 正品肉苁蓉中鉴别出7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而盐生肉苁蓉中只含6种;管花肉苁蓉中只含5种, 而且3种肉苁蓉中苯乙醇苷含量也有差别。结论 3种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是区别各种肉苁蓉的特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摘 要红景天苷是中药红景天中提取的一种苯乙醇类化合物,为红景天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主要从红景天苷对心血管系统、神经、肝脏、皮肤的保护作用等几个方向对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疾病的药物防治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丝桃苷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王先荣  马凤余  周亚球 《安徽医药》2009,13(11):1312-1315
金丝桃苷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金丝桃苷在植物中的分布以及影响植物中金丝桃苷含量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金丝桃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列当科植物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Y.C.Ma 是一种寄生植物,生长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据报道其主要成分苯乙醇类化合物 acetoside(1)和海胆苷(echinacoside)对CCl_4和 D-半乳糖胺(D-GaLN)诱导的肝细胞毒性有保肝作用。作者详细报道了从苁蓉分离的 acetoside、2’-acetylacetoside(2)、isoacetoside(3)和 tubuloside B(4)等4种化合物对 CCl_4和 D-GaLN 诱导的体外肝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抗氧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并采用体外实验对肉苁蓉中主要苯乙醇苷的抗氧化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取分布于中国的5种肉苁蓉属植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CoolGeN和GeneCards数据库预测和筛选苯乙醇苷抗氧化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借助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6.1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普鲁士蓝法,测定肉苁蓉苯乙醇苷、苷元和结构类似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采用分子对接评价上述成分与重要靶点的结合能力,为药物的靶点预测和验证提供基础。结果 筛选得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共71个,潜在作用靶点114个,进一步筛选抗氧化相关靶点,发现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44个靶点与抗氧化相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述靶点涉及催乳素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等51条通路。4种苯乙醇苷、苷元和结构类似物均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并且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结论 苯乙醇苷可以通过调节GSTP1、EGFR、MAPK1等靶点发挥抗氧化作用;苯乙醇苷的抗氧化作用与结构中的咖啡酰和3,4-二羟基苯乙醇基团有关。  相似文献   

12.
栀子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  阎姝 《天津药学》2012,24(6):51-54
栀子苷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含有的一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实验对象、不同的给药途径等均会影响栀子苷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栀子苷在体内的分布以肾和肝为主,以原形从肾脏清除是其主要排泄途径。本综述为该药的设计及优化给药方案、科学制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寄主为囊果碱蓬)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盐生肉苁蓉栽培品中分离得到7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果菊苷(echinacoside,1)、肉苁蓉苷A(cistanosideA,2)、毛蕊花苷(acteoside,3)、异毛蕊花苷(isoacteoside,4)、2′乙酰基毛蕊花苷(2′acetylacteoside,5)、管花苷B(tubulosideB,6)、1O[2(4羟基苯基)乙基]6O(E)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EutigosideA,7)。结论首次对人工栽培盐生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列当科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6为在该种植物栽培品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从假马齿苋 Bacopa monnieri Wettst.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新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monnieraside Ⅰ~Ⅲ(1~3)和一已知成分plantainoside B(4)。将干燥的该植物地上部分粉碎,用石油醚脱脂,然后用甲醇于室温下提取3次,合并提取物、浓缩,室温静置过夜,过滤。滤液以水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80年代以来文献报道的兰科植物中芪类化合物、生物碱、酚类、萜类、苷类、甾醇、本脂素、黄酮、有机酸、酯类等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16.
管花肉苁蓉苯乙醇总苷在狗胃肠道内的生物转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在狗胃肠道内的代谢规律.探讨中药有效部位体内转化的研究方法.方法用反相HPLC,对ig苯乙醇总苷的狗粪便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并以含量最高的3个化合物为标准,比较不同时间胃肠容物及粪便中的含量.结果从粪便中分离得到4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为松果菊苷(echinacoside,I)、类叶升麻苷(acteoside,II)、异类叶升麻苷(isoacteoside,III)和2′-乙酰基类叶升麻苷(2′-acetylacteoside,IV);经HPLC分析发现,各成分在胃及小肠运行期间相对比例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在粪便中变化很大,其中松果菊苷由总苷中的48.0%降低到16.0%,而类叶升麻苷由11.0%升高为34.7%.结论苯乙醇苷类成分的代谢主要发生在大肠,其中松果菊苷经脱糖反应转化成类叶升麻苷.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1996~2000年报道的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黄酮类、酚苷类、苯乙醇苷类、色酮类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山龙眼科植物主要分布于大洋洲和非洲南部,亚洲和南美洲也有分布.我国有4属,均隶属于银桦亚科,分布于西南、南部和东南各省区.研究表明,山龙眼科植物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以酚及其苷类化合物为多.该科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抗病毒和抗早老性痴呆等药物方面可提供许多有参考价值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南药学》2017,(1):70-74
木脂素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分布于植物的木部及树脂中,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对各种木脂素类化合物近5年来所发现的新结构类型及常见木脂素化合物的新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其中一些新木脂素类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假马齿苋是印度阿育吠陀植物药,有多种药理活性。国外曾将其制剂用于痴呆症的临床治疗,并且取得一定疗效。对该植物中的三萜皂苷、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