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AMI静脉溶栓病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制订的再通标准计算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再通率及观察溶栓并发症、病死率。结果本组静脉溶栓再通率为80.9%,合并轻度消化道出血3例。住院期间5周病死率为9.5%,死亡2例均并发心源性休克且为溶栓未通的大面积心肌梗死重症患者。有6例年龄〉75岁(最大者87岁)的患者溶栓再通,且无出血反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MI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小、疗效可靠,且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廷方 《淮海医药》2007,25(3):241-242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AMI患者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再通组42例,未通组24例和对照组78例.比较分析溶栓再通与未通及非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显示溶栓再通组在住院期间2~3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及未通组(P<0.05),且心绞痛、心力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溶栓再通组低于未通组及非溶栓组.临床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64%(42/66),0~6 h梗死相关血管溶栓再通率为67%(37/56),6~12 h为50%(5/10).溶栓组无1例过敏反应.结论 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AMI患者急性期预后,即使临床间接指征判断未通者,其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马永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180-18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5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39例,再通率为72.4%,发生出血5例,其中,6h内组出血3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7.4%。结论早期规范的溶栓治疗是治疗AMI的关键,静脉溶栓治疗是恢复血管灌注的有效手段,可使血栓堵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尽早再灌注可维持心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老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95例老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UK)静脉溶栓。观察两组疗效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82.2%、50.0%;患者在发病3 h内静脉溶栓再通率分别为85.7%、56.7%(P<0.01);4周病死率分别为4.4%、6.0%(P>0.05)。结论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老年AMI临床疗效好,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3 h之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更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经加用口服氯吡格雷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6例经国产重组链激酶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86%,梗死后心绞痛6%,严重心律失常8%,心源性休克3%,出血8%,30d病死率3%。无其他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结论r-SK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刘世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04-205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高龄AMI患者45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患者24例,将其作为溶栓组;其余21例患者采用未溶栓治疗,作为未溶栓组,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溶栓组临床血管再通率76%,病死率为5.26%。未溶栓组病死率为33.3%。结论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因此可以实现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12 h内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率、4周病死率及溶栓治疗的并发症.结果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冠脉再通14例,再通率43.8%.急性心肌梗死4 h内溶栓再通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栓治疗出血并发症轻微,无中重度出血并发症.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降低4周病死率,溶栓距发病4 h内血管再通效果最好.溶栓出血并发症轻微,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死亡、再梗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再通率比较、再梗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可以提高此类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再梗死发生率和减少死亡不良事件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为院前溶栓治疗组,对照组为不做院前溶栓救治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梗死冠脉再灌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院前溶栓可提高梗死冠脉的再通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病死率的发生,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非常大,重视院前溶栓的救治和专业化是非常必要的。结论院前溶栓救治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对药物溶栓治疗AMI再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尿激酶溶栓治疗AMI患者(治疗组: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尿激酶)的血管再通、临床预后,并与对照组(心肌梗死常规治疗)44例进行比较。结果 87例尿激酶溶栓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79例,再通率90.8%(79/87),出院时存活83例,存活率95.4%(83/87);44例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7例,再通率15.9%(7/44),出院时存活30例,存活率68.2%(30/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AMI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出院时存活率均较高,能有效治疗AMI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基层院前溶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性别、年龄及梗死部位无显著性差异的患者62例,院前溶栓组8例,急诊室溶栓组17例,CCU溶栓组37例,根据天普洛欣溶栓临床再通标准进行治疗、观察。结果院前溶栓组再通率为87.5%,急诊溶栓组为76.47%,CCU溶栓组为70.27%;再通患者46例,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2.6%,各组间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基层院前溶栓可使AMI患者早期诊断更及时,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罗非班[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标准溶栓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梗死血管再通率、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而血小板聚集率(35.9±5.2)%明显低于对照组(53.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血率及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血小板聚集,提高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俊伟 《安徽医药》2007,11(6):500-50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溶栓的再通率,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两组病人4周内的病死率、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组有17例再通,再通率为54.8%,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例)9.68%,均为小出血,无脑出血.溶栓组4周内病死率,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两组比较相当(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AMI的近期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时机与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AMI患者根据发病到溶栓治疗的时间分A组(<6h)30例和B组(6~12h)28例.2组均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2组的再通率和死亡情况.结果 A组血管再通率高于B组,病死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溶栓治疗的时间与AMI的再通率、病死率具有相关性,确诊为AMI具有溶栓适应证,无溶栓禁忌证,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应尽早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PCI术组,溶栓组(41例)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PCI组(46例)患者接受PCI治疗。比较2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3个月后,溶栓组和PCI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8.5%和95.7%,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溶栓组及PCI组患者LVEF分别为(54.1±7.6)%和(64.2±8.1)%,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2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均较为肯定,PCI对于提高术后患者血管再通率及LVEF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静脉溶栓(IVC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收集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因AMI入院并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的患者38例,按发病时间长短分组为6h内组和6h以上组。对所有AMI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溶栓后两组患者的再通等情况。结果 6h内组的再通率和病死率等结果均<6h以上组。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和降低其病死率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于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有关血管再通率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北票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小于50岁,发病时间小于12h,拒绝急诊PCI术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通过间接指标观察血管再通率。结果溶栓血管再通率:男性组为65%,女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血管再通率男20例和女12例两组,在梗死部位及溶栓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于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率,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8.
白毅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60-161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院外、院内静脉溶栓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中17例院外溶栓患者为治疗组,33例院内溶栓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对比。结果治疗组发病至溶栓时间提前约2h;治疗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溶栓治疗可缩短发病时间,提高再通率,缩小梗死面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吴爱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40-14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AMI)诊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所收治的54例急性心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急诊溶栓组(急诊组)与住院后溶栓组(院后组),急诊组在诊断为AMI后立即给予UK150万U溶于0.9%氯化钠中30min内滴完,心电监护至医院重症监护室;院后组在患者入院后再给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冠脉再通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结果急诊组溶栓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冠脉再通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院后组(P<0.05)。结论院前急性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AMI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和硝酸甘油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和再梗死率。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6h内的溶栓效果和再通明显高于对照组但6~12h的再通率以及再梗死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异。结论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发病6h内早期迅速治疗,对于溶栓效果和血管再通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