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徐大林 《安徽医药》2015,19(12):2358-2360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 WBC)、中性粒细胞( NEUT)、C反应蛋白( CRP)和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 AECOPD)水平发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20例老年AECOPD患者、4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的WBC、NEUT、CRP及PCT,并测定老年AECOPD组抗感染治疗后上述指标。结果老年AECOPD组血WBC(10.98±8.88)×109· L-1、NEUT(9.23±9.19)×109· L-1、CRP(73.42±55.42) mg· L-1及PCT(2.76±9.41)μg· L-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WBC (6.54±1.88)×109· L-1、NEUT(3.78±0.97)×109· L-1、CRP (9.75±13.42)mg· L-1及PCT (0.14±0.14)μg·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感染治疗后WBC、NEUT、CRP和PCT分别降至(8.90±8.64)×109· L-1、(7.55±9.13)×109· L-1 L-1、(41.70±4.07) mg· L-1和(1.04±2.34)μg· L-1。结论 WBC、NEUT、CRP和PCT出现异常升高,是细菌感染的警示指标,对感染的早期识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美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91-269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价。结果8例慢性房颤患者中,心功能分级:I级13例、Ⅱ级17例、Ⅲ级22例、Ⅳ级16例,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分别为:(1.39±0.94)分、(2.46±1.01)分、(3.57±1.04)分、(4.75±1.20)分,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59,P〈0.05)。结论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可以较好的综合评判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吴长明  陈群  徐尚志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13-3214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对比分析4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4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贫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RBC、Hb、Hct分别为(3.37±0.49)×10^12/L、(103.64±14.33)g/L、(0.31±0.08),对照组分别为(4.64±0.51)×10^12/L、(121.33±17.69)g/L、(0.37±0.0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3.06、4.18,P=0.02、0.04、0.04);治疗后,观察组心力衰竭症状缓解,RBC为(3.76±0.58)×10^12/L,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8,P=0.03);观察组Hb、Hct分别为(123.77±17.26)g/L、(0.37土0.05),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0.1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贫血相关指标均低于健康人,心力衰竭与贫血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患病率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1日至2006年4月1日住本院心内科1159例CHF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贫血患病率为10.4%(121/1159),贫血患病率与血红蛋白中位值在CHF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Ⅲ和Ⅳ级分别为3.4%、6.5%、19.8%和43.6%(P〈0.001)与140.5g/L、135.0g/L、133.0g/L和117.0g/L(P〈0.001);肾功能正常的CHF患者(241例)血红蛋白值在NYHAⅠ、Ⅱ和Ⅲ/Ⅳ级分别为141.43g/L、134.96g/L和129.12g/L(P〈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NYHA分级是CHF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组CHF患者贫血患病率为10.4%,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水平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并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采取酶免疫法进行测定无锡市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40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并贫血患者(A组)和40例正常人(B组)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结果通过两组测定,A组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为(101.3±56.8)IU/L,B组为(172.3±111.5)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为30.0—60.0g/L、60.0—90.0g/L、90.0—100.0g/L的红细胞生成素含量分别为(95.2±48.8)IU/L、(102.5±57.2)IU/L、(123.5±66.8)IU/L,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患者随着不同贫血程度的增加,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逐渐的降低,组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并贫血的发生可能与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有关,临床中治疗该病应多给予含红细胞生成素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探讨心肾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308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和125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肾小球滤过率( GFR )是否<90 ml? min-1?1,.73 m-2将心衰组分为单纯心衰组( n =219)和心肾综合征组( n =89)。对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化验指标、超声心动图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发生肾功能异常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肾综合征组肾功能不全分期多为肾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NYHAⅣ级组伴发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明显高于NYHAⅡ、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Ⅱ、Ⅲ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心肾综合征患者心功能较单纯慢性心衰患者明显减低。随着心功能的减退,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75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Ⅲ~Ⅳ级)伴低钠血症患者,除限水、扩张血管、强心治疗外,给予3%氯化钠及呋塞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疗效、血钠水平。结果75例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效5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治疗后心功能Ⅲ级、Ⅳ级的血钠分别为(142.7±4.3)mmol/L、(141.8±4.8)mmol/L,与治疗前心功能Ⅲ级、Ⅳ级者的血钠分别为(125.1±3.1)mmol/L、(123.4±3.3)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利尿、适当补充钠盐有助于减少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恶性事件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症状性贫血及需要输血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贫血早产儿198例,分析患儿出现贫血症状时血红蛋白值(Hb)、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计数(RBC),比较输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后的疗效。结果贫血早产儿198例中,无症状性贫血组120例,症状性贫血组78例。出现贫血症状时Hb值为(102.5±8.2)g/L,HCT为(0.331±0.05),RBC为(2.8±0.3)×10^12/L。给予分2次输悬浮红细胞,每次10~15ml/kg,输血后Hb值升为(152.5±9.5)g/L,HCT升为(0.571±0.04),RBC升为(4.0±0.4)×10^12/L,贫血症状均缓解。结论对严重症状性贫血及时输血治疗可改善症状.临床合理输血对纠正早产儿贫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晓丽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22-1423
目的探讨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价值。方法检测52例CHF患儿(CHF组)和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分析IL-18水平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检测血清IL-18水平为:CHF组(199.5±79.0)ng/L,对照组(50.9±23.5)ng/L,心功能Ⅱ级组(128.1±37.9)ng/L、Ⅲ级组(193.4±52.9)ng/L、Ⅳ级组(281.3±51.6)ng/L,CH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Ⅳ级组显明显高于Ⅲ级组、Ⅱ级组及对照组(均P〈0.01),心功能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及对照组(均P〈0.01),心功能Ⅱ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患儿血清IL-18水平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监测血清IL-18水平可作为CHF患者心功能状态及疗效的有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侯智  段世博  李明 《河北医药》2011,33(23):3538-354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不同心功能级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产科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住院的24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病历资料。结果(1)心律失常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最高占44.46%,以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心功能表现为Ⅰ-Ⅱ级。(2)心功能Ⅲ-Ⅳ级以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40.91%)、围生期心肌病(15.91%)和风湿性心脏病(15.91%)为主(P〈0.01)。(3)63.64%的Ⅲ~Ⅳ级患者合并产科情况,其中子痫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较高(P〈0.01)。(4)心功能Ⅱ级组剖宫产率高于Ⅰ级组(P〈0.05),与Ⅲ~Ⅳ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心脏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I级组低于Ⅱ级和Ⅲ-Ⅳ级组(P〈0.01),1I级和Ⅲ一Ⅳ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Ⅲ~Ⅳ级组医源性早产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高于Ⅰ~Ⅱ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时机和方式主要取决于心功能储备和产科情况。心功能越差,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越高。早期筛查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是防止妊娠特发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观察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随访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CHF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37.6%(79/210),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8.2%、39.2%、74.4%,平均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389.6±37.8)umol/L、(436.8±48.9)umol/L、(512.6±57.1)umol/L,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显示,高尿酸血症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5.4%(28/79)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22.9%(30/131)(P〈0.05)。结论尿酸是CHF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其总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监测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对CHF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瓣膜型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3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测定血清H—FAB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2个月心脏事件与非心脏事件发生情况H.FABP水平。结果H—FABP浓度在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分别是(4.30±1.28)、(6.06±1.03)、(7.64±1.56)ng/m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浓度在心力衰竭各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CK-MB浓度在心功能Ⅳ级组与其他心力衰竭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2个月发生心脏事件的H-FABP浓度(7.95±1.30)ng/ml与非心脏事件的H-FABP浓度(5.02±1.31)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判断非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叶春  ;孙伟  ;王晖  ;刘凯  ;刘鹏飞 《中国医药》2014,(10):1508-1510
目的 通过大网膜包裹胰腺后缝合胰腺残端术式的动物模型寻找一种能有效降低术后胰漏率且简单实用的新方法.方法 行胰腺远端切除术后,将50只新西兰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只)和实验组(25只)2组,对照组为单纯应用5-0 Prolene线U型锁边缝合胰腺残端;实验组为先将大网膜包裹胰腺一圈后,使其紧贴于胰腺表面,再缝合胰腺残端.测量和观察术后第1、3、5、7天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体质量、术中失血量、嗜睡和厌食发生率.2周后将动物处死检查,胰腺残端行石蜡切片病理学实验组检查.结果 实验组兔子的胰漏率8.0%(2/25)明显比对照组低36.0%(9/25)(P<0.05);实验组术后第1、3、5、7天淀粉酶值分别为(175 ±30) U/L、(150±31) U/L、(142±26) U/L、(141±28) U/L,对照组术后第1、3、5、7天淀粉酶值分别为(174 ±30)U/L、(151±31) U/L、(141±26)U/L、(142±28)U/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3、5、7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0.1±2.2)×109/L、(8.3±2.5)×109/L、(7.9±2.3)×109/L、(7.5±2.6)×109/L和(10.2±2.2)×109/L、(8.4±2.5)×109/L、(7.8 ±2.3)×109/L、(7.4±2.6)×109/L;,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3、5、7C反应蛋白数值分别为(10.1±1.6) mg/L、(26.3 ± 5.5) mg/L、(18.6±1.2) mg/L、(16.4±1.2)mg/L和(10.3±1.6)mg/L、(26.5±5.5)mg/L、(18.8±1.2)mg/L、(16.6±1.2) 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兔子的手术时间(61±11)min明显比对照组(53±11)min长(P<0.05),但试验组和对照组兔子的体质量、术中出血量、嗜睡和厌食发生率分别为(2.76±0.31) kg、(6.00±1.00) mL、4.0% (4/25) 、8.0%(2/25)和(2.82±0.22)kg、(5.86±0.90)ml、16.0%(4/25)、24.0%(6/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学显示实验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CHF患者(CHF组),其中Ⅱ级68例,Ⅲ级92例,Ⅳ级102例;同期住院的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但无CHF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人群(非CHF组),进行BNP检测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监测,对住院1个月后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非CHF组患者BNP、LVEF、LVEDD分别为(526.12±11.18)pmol/L、(65.67±6.28)%、(37.76±5.59)mm,CHF组为(1522.03±42.27)pmol/L、(36.62±8.83)%、(52.89±5.22)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Ⅲ级与Ⅱ级、Ⅳ级与Ⅱ级在BNP、LVEF、LVEDD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出院时BNP〈400pmol/L183例为低浓度组,BNP≥400pmol/L79例为高浓度组,1个月后再次入院率低浓度组为6.57%(12/183),高浓度组为39.24%(31/79),高浓度组病死率5.06%,低浓度无死亡,再次人院率及病死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NP的动态变化能较好的预测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植入三腔起搏器进行cR王的32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 k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心功能Ⅲ级组和。科Y}骆心功能Ⅳ级组。其中NYHA心功能Ⅲ级组14例,NYHA心功能Ⅳ级组18例,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以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基础心脏病构成比、左心室射血分数(1础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1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植入时心律为窦性心律、术前心电图QRS波时限、术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电极植入靶静脉、植入起搏器类型,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史等方面未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发现,NYHA心功能Ⅳ级组治疗效果明显比例显著低于NYHA心功能Ⅲ级组(5仉O%t】s92.9%,P=0.019)。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明显与治疗效果不明显两组临床资料,发现治疗效果不明显组NYHA心功能Ⅳ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治疗效果明显组(90.O%铘40.9%,P=0.019),且术前LVEDD明显大于治疗效果明显组[(76.7±10.3)mmvs(68.0±7.6)mm,P=0.012)]。结论NYHA心功能Ⅳ级组CRT后效果不如NYHA心功能Ⅲ级组,较大的术前LVEDD是CRT术后疗效不佳的预测因素。但在药物治疗基础上,CRT仍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流感样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探讨其在评价流感样患儿疾病发展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6个月-3岁流感样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并发症分为轻症组80例和重症组45例。对照组55例为同期行体格检查的正常儿童。比较3组血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以及2组患儿早期和治愈出院时的淋巴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组患儿的早期淋巴细胞总计数[(2.54±1.67)×10^9/L]、红细胞沉降率[(20.17±12.91)mm/h]、CD3+[(1.65±0.68)×10^9/L]、CD4^+[(0.87±0.48)×10^9/L]、CD4/CD8[(0.96±0.41)×10^9/L]与轻症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反应蛋白在轻症、重症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出院时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流感样患儿体内存在暂时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病情重,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及氯沙坦的影响。方法80例CHF患者随机被分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组,观察治疗前后UA变化,并比较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清尿酸浓度。结果①CHF患者心功能Ⅰ~Ⅱ、Ⅲ、Ⅳ级者UA分别为(344±105)μmol/L、(417v112)μmol/L、(488±123)μmol/L;心功能Ⅳ级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P〈0.01);②氯沙坦组治疗后UA水平显著降低,(414Ⅰ112)μmol/L、(273±99)μmol/L(P〈0.05);依那普利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UA水平随心功能不全加重而明显升高,氯沙坦在改善心功能同时具有降血清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虹  李兆芝  李鹤勋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92-3193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8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比索洛尔,2.5mg/a,治疗2周后根据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调整5—10mg/d,维持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射血分数的变化,并应用ELISA检测检测者血BNP水平变化。结果84例患者中,心功能:Ⅰ级14例,Ⅱ级24例,Ⅲ级28例,Ⅳ级18例,BNP水平分别为:(112.56±14.79)ng/L、(242.69±37.35)ng/L、(452.57±49.66)ng/L、(882.75±163.27)ng/L,随着心功能变差BNP水平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1、4.573、4.074、7.328,均P〈0.01)。经治疗后,显效28例(33.3%),有效41例(48.8%),无效15例(17.9%),有效率82.1%;治疗后患者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3.585、3.245、3.347,均P〈0.05),治疗后BNP水平明显降低((t=4.876,P〈0.01)。结论BNP水平可以反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应用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BNP水平。  相似文献   

19.
邓子燕  阎玉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55-1655
目的:观察双岐杆菌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非器质性小儿厌食症的患儿,观察应用双岐三联活菌片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身高、体重、微量元素、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1%。治疗后。身高、体重、微量元素、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有升高,其中,铁由(8.57±0.62)mmol/L增至(8.96±0.50)mmol/L,红细胞由(3.7±0.40)×10^12/L增至(3.9±0.35)×10^12/L,血红蛋白由(113±11.5)胖至(116±9.25)g/L(P〈0.05)。结论:双岐三联活菌片对非器质性小儿厌食症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Ⅲ、Ⅳ级患者46例,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在开颅血肿清除,或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或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外引流术等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术后实验组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比较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1d、5d、7d的栓溶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89±0.11)mg/L、(0.58±0.12)mg/L、(0.42±0.11)mg/L;对照组分别为(0.87±0.15)mg/L、(1.13±0.18)mg/L、(0.95±0.12)mg/L。术后1d2组DI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7d实验组DI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脑梗死3例、脑积水3例;GOS评分为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3例。对照组发生脑梗死7例、脑积水8例;GOS评分为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7例、死亡8例。2组疗效相比,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Ⅲ、Ⅳ级术后患者,方法简单,效果肯定,能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