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采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46例基于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75.0%,观察组为86.9%,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cTnT、SOD以及CK-MB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8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明显,可减少不良反应,可行性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静脉溶栓采用瑞替普酶,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后30 min、60 min及120 min冠状动脉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溶栓30 min、60 min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与对照组静脉溶栓60 min、120 min的再通率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K及CK-MB峰值时间较对照组前移,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静脉溶栓后4周死亡率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冠状动脉再通率高,再通时间前移,安全可靠,是AMI静脉溶栓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脑钠肽( BN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肝素及尿激酶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cy、BNP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BNP及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cy、BNP及FT3、FT4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患者相关指标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瑞替普酶和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及左心室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显著缓解患者血清 CK-MB、cTnT 和 cTnI 等指标,改善其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5.
薛斌 《北方药学》2014,(7):57-58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比较二者梗死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结果:相应时间段内,观察组临床判定梗死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溶栓治疗4周内,两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出血及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少,存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瑞替普酶,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再通时间、再通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再通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85%,高于对照组中8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都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无异,而瑞替普酶更加简便和经济,更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瑞替普酶溶栓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评价其再通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9例经瑞替普酶溶栓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单纯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的再通率、疗效情况,和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再通率比较无显著改变(P>0.05),但治疗组胸闷、胸痛等自觉症状改善明显,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有不同程度减少,心电图示前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较大;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瑞替普酶溶栓联合疏血通治疗STEMI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辅治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运用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通畅所需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总血管开通率、<6h患者血管开通率、6~12h患者血管开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开通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辅治心肌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在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开通时间方面均优于尿激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尿激酶溶栓与瑞替普酶溶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98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组51例与瑞替普酶溶栓组47例,对两组临床治疗后的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再通率方面,尿激酶溶栓组与瑞替普酶溶栓组分别为66.7%和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方面,尿激酶溶栓组与瑞替普酶溶栓组分别为11.8%和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方面,尿激酶溶栓组与瑞替普酶溶栓组分别为5.9%和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对比,瑞替普酶溶栓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尿激酶溶栓方法更加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的对照组8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观察组100例,两组患者治疗后按照文章统计指标进行结果统计,并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问差异性,最后探讨对AMI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血管再通80例(再通率80%),死亡4例(死亡率4%),对照组80例患者血管再通56例(再通率70%),死亡12例(死亡率15%),统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加强AMI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收治行急诊溶栓治疗的8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瑞替普酶组44例,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重组链激酶组40例,应用重组链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心血管并发症及出血不良反应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60min及90min再通率分别为68.2%和79.5%,均明显高于重组链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4周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管再闭塞率、死亡率分别为11.4%、18.2%和4.5%,与重组链激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出血发生率为54.5%,高于重组链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适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尽快实现闭塞血管的再通,并且安全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老年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入住博白县人民医院的STEMI并行溶栓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及尿激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心肌梗死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中三个不同年龄段亚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P<0.05),两组CK-MB、CK峰值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替普酶组出血并发症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老年STEMI患者比尿激酶有更好的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廖伟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4):267-268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辅助瑞替普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滴注,观察组30例在静滴瑞替普酶的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比较2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ST段恢复、胸痛消失时间、2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血清CK-MB酶峰值出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辅助瑞替普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优于单用瑞替普酶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普通肝素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86.05%(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65.11%(2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9<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方便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杨小洁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3):101-102,105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BNP、cTnⅠ、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11~2019-10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cTnl、CK-MB、ALT及AST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NP、cTnⅠ、CK-MB、ALT及AST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cTnⅠ、CK-MB、ALT及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及显效率6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32.50%)(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可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BNP、cTnⅠ、CK-MB、ALT及AST水平,改善患儿心脏及肝脏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方穴位贴敷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活血化瘀方穴位贴敷,均连续治疗7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5%(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中医证候积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84%比5.88%,P> 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穴位贴敷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侯积分和氧化...  相似文献   

17.
叶君明  黄文军 《中国医药》2011,6(2):155-156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使用药物分为尿激酶组(34例)和瑞替普酶组(18例).比较2组患者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终点事件等指标.结果 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在溶栓后60 mim时的再通率分别为66.7%(12例)、29.4%(10例),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肌钙蛋白达峰值时间为梗死后(13.5±2.2)h,尿激酶组为(14.2±4.8)h;瑞替普酶组CK-MB达峰值时间为梗死后(8.6±2.1)h,尿激酶组为(9.5±4.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总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各终点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瑞替普酶是一种有效的溶栓药物,其再通率高、血管开通时间短,并且给药方便,适合在基层医院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疗效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神经递质水平,采用脑灌注CT检查脑血流灌注量变化,并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值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平均通过时间(MTT)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 vs. 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和凝血功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和重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指引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STEMI患者,观察组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50例),血栓抽吸后3 min内经指引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500μg并植入支架,后静脉滴入替罗非班[0.1μg/(kg·min)]12 h;对照组为单纯血栓抽吸组(50例)。观察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MBG分级,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MBG分级增加值、手术时间以及ST段完全回落率、CK-MB和TnT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临床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及MBG分级增加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PCI治疗后16 h及3个月超声心动图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K-MB和TNT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临床终点事件总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出血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指引导管在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UK)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收治的76例无溶栓禁忌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瑞替普酶治疗组38例,静脉推注瑞替普酶18 mg。尿激酶治疗组38例,给予尿激酶150万U半小时内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以及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的再通率及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更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