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金凤  宋真真  刘冰 《抗感染药学》2021,18(8):1212-1215
目的:分析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对感染的影响.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胃肠手术患者284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29)和未感染组(n=255);分析与比较其术后48 h时切口组织液中感染病原菌的特征以及PCT、hs-CRP、IL-6、IL-2水平变化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284例胃肠手术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株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占48.84%,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7株(占39.5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5株(占11.63%);术后48h时,感染组患者PCT、hs-CRP、IL-6、IL-2水平值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上述指标采用ROC曲线预测切口感染的AUC分别为0.836、0.788、0.925和0.780,特异度分别为79.31%、58.62%、89.66%和65.52%.结论:引起胃肠疾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分布,且通过早期炎症因子水平的预测可有效判别其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术后感染风险不容小觑,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朱建光 《江西医药》2021,56(9):1523-1525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宜春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SAP患者,入院当天检测患者血清PCT、IL-6水平,入院次日,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并发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未并发感染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PCT、IL-6水平,分析血清PCT、IL-6水平与SAP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性,评估血清PCT、IL-6水平对SAP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的68例SAP患者,并发感染28例,占41.18%;两组血清PCT、IL-6水平相比,感染组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其他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IL-6水平高与SAP患者并发感染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显示,血清PCT预测SAP患者并发感染AUC为0.819;血清IL-6预测SAP患者并发感染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血清PCT、IL-6水平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感染AUC为0.870.结论 血清PCT、IL-6水平升高与SAP患者并发感染有关,联合检测血清PCT、IL-6水平对SAP患者并发感染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不同时间点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预测价值,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开封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脊柱侧凸行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的3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方式、术后引流、有无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血清PCT、CRP水平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时间点血清PCT和CRP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 22例病人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5.57%(22/395),其中15例为浅表感染,7例为深部感染,感染率分别为3.80%(15/395)、1.77%(7/395).感染病人术后3 d、7 d血清PCT及CRP水平[3 d:(1.81±0.73)ng/mL及(110.00±23.71)mg/L;7 d:(2.24±0.69)ng/mL及(130.48±36.14)mg/L]明显高于未感染病人[3 d:(1.17±0.40)ng/mL及(76.48±23.76)mg/L;7 d:(1.05±0.52)ng/mL及(70.66±26.4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手术时间≥2 h、术中出血量≥300 mL、融合节段数≥3节、引流管数目≥3个、术后3 d及7 d血清PCT及CRP水平是引起脊柱侧凸病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7 d血清PCT、CRP预测感染的AUC值(0.912、0.905)明显高于术后3 d血清PCT、CRP(0.758、0.844),术后7 d血清PCT预测感染的特异度(0.834)明显高于术后3 d血清CRP(0.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术后3 d、7 d监测血清PCT、CRP水平,有助于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贺峰  孙晓东 《安徽医药》2017,21(11):2035-2035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及乳酸在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7例神经外科脑外伤术后患者,按照颅内感染标准,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7)和非感染组(n=40),感染组患者根据预后又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加重、无效组.检测血清CPR、PCT及乳酸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各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感染组患者血清CPR、PCT及乳酸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治愈组和好转组相比,加重、无效组CPR、PCT明显升高(P<0.05),治愈组血清CPR及PCT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P<0.05);血清CPR、PCT及乳酸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966,0.717(P<0.05),血清PCT在8.10μg·L-1时为最佳截断点,诊断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92.5%,优于其他两项血清指标.结论 血清CPR、PCT及乳酸的检测,有望成为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新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97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术后肺部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德义 《中国药业》2009,18(11):46-47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方法将97例高血压脑出血后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患者按有无院内肺部感染发生分为两组,院内肺部感染组23例,对照组(未发生院内肺部感染)74例,均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比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率为23.71%,年龄、肺病史、多部位出血及出血量是院内肺部感染的决定因素;感染组患者预后较对照组差,病死率为26.09%,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脑卒中微创术后肺部感染主要与高龄、肺病史及自身出血状况有关;肺部感染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监测病原体、合理选用抗生素有利于院内肺部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在剖宫产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辽宁锦州妇婴医院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剖宫产分娩初产妇2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热感染分为无发热组123例,发热组77例。产妇术后24 h、48 h、72 h、96 h测定血清CRP及CRP水平。结果剖宫产发热组与无发热组比较均显示术后CRP,PCT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术后CRP联合PCT,对发现和判断早期可能出现的感染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剖宫产术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同时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结局的转归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3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检测进行比较。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PCT阳性率为88.5%,血WBC阳性率为60.3%。血清CRP的阳性率为71.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PCT水平在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均明显高于传统的CRP及WBC检测。可有效预测呼吸道感染,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肾移植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布、病原菌种类和预后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监测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肾移植手术共576例,观察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 2013—2015年肾移植术后院内感染50例(8.68%),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泌尿系和血液感染,病原体有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给予相应的抗菌、抗病毒治疗,大部分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 肾移植术后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预防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尤其是控制真菌性肺炎的发生,是降低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早期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九〇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867例,监测入ICU后5 d内血PCT水平动态变化。结果以0.05 ng/dl为界值,867例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中入住ICU 5 d内PCT升高776例(89.50%);以0.5 ng/dl为界值,外科术后患者PCT升高率低于其他病因(P<0.05)。患者PCT峰值为(2.61±1.85)ng/dl,心肺复苏后患者PCT峰值高于外科术后及严重多发伤患者(P<0.05);患者PCT峰值出现时间为(30.52±8.71)h,心肺复苏后患者PCT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其他病因(P<0.05)。结论PCT对综合性ICU非感染性危重症患者的早期病情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监测PCT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降钙素原(PCT)水平预测感染状况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84例,分为非感染组、局部感染组、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组。监测各组PCT水平。结果:各组患者PCT水平随感染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持续增高,患者预后不良。结论:PCT测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评价AECOPD患者感染状况及指导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多发性骨折术后感染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011年3月~2012年3月沈阳市骨科医院骨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接诊的多发性骨折并发术后感染的50例患者的血清和术后未发生感染的50例患者的血清。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感染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95.5%,阳性预测值为96.0%,阴性预测值为98.0%。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结论血清PCT的检测有助于多发性骨折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连续监测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微生物学检查证实为是否细菌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48例)与非感染组(n=38例).两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感染组第1、4、7天PCT水平分别为(1.34±0.48) ng/ml、(3.61±1.40) ng/ml、(2.12±1.13) ng/ml,CRP水平分别为(12.76±5.12)mg/L、(18.68±8.12)mg/L、(13.27±5.19)mg/L,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CT(0.27±0.13) ng/ml、(0.37±0.07) ng/ml、(0.19±0.13) ng/ml,CRP(6.59±4.62) mg/L、(8.61±4.30)mg/L、(5.46±4.1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 ng/ml作为细菌感染阴性标准后,第1天诊断敏感度为81.3%,第4天为91.7%,第7天为87.5%,高于以CRP<10.0mg/L作为细菌感染阴性标准的第1天的64.6%、第4天的85.4%及第7天的75.0%;诊断特异性:PCT与CRP第1天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4.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分别为89.5%、81.6%,第7天分别为86.8%、76.3%.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PCT水平进行连续性监测可更好地发现细菌感染,并指导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降钙素原(PCT)和IL-6、IL-8、IL-10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颅内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8例)和非感染组(40例),患者在开颅手术前及术后第1、3、5、7、10、14天均进行外周静脉血的PCT、白介素-6(IL-6)、IL-8、IL-10水平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PCT和IL-6、IL-8、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血清PCT和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患者术后(3~14d)的血清中的PCT和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PCT和IL-6、IL-8、IL-10水平逐渐增高。结论联合监测患者外周血的PCT和IL-6、IL-8、IL-10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杨样新 《抗感染药学》2021,18(4):509-513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0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HICH患者462例,统计其手术治疗中采集脑脊液的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脑脊液中主要病原菌的感染与耐药情况,以及比较感染者与未感染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与颅内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462例HICH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74例,其中分离出致病菌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2.10%、革兰阳性菌占54.74%和真菌占3.16%;药敏结果发现,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而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感染患者血清MDA、Ang-Ⅱ、PCT、CRP测得值明显高于未感染者(P<0.05),且术后颅内感染程度逐渐加重,血清MDA、Ang-Ⅱ、PCT、CRP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血清MDA、Ang-Ⅱ、PCT、CRP水平与术后颅内感染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感染患者脑脊液的病原菌培养及其药敏分析,并通过血清MDA、Ang-Ⅱ、PCT、CRP水平的检测,以指导HICH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有助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标识物的变化,观察有无感染发生,指导术前抗菌药物的应用。将238例行冠心病介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9例,观察组在介入检查及治疗时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对照组在术前0.5~2 h使用头孢唑啉1.0 g静脉滴注,对头孢过敏者改用克林霉素0.6 g静脉滴注。检测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48 h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数(WBC),观察术后发热、感染发生情况及PCT、WBC升高例数。2组术前与术后PCT和CRP浓度及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48 h内发热、感染发生率、PCT和WBC升高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不导致感染标识物的升高,术前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不增加感染发生,严格的无菌操作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我院感染科近3年来的18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43例患者,按英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学分类.结果:在43例(23%)院内感染的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21例(49%)、肺内感染7例(16%)、消化道感染3例(7%)、泌尿系感染12例(28%).结论:需加强对患者有效的治疗、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预防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的分析普外科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腹部术后129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普外科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3.62%(129/947),以腹部切口感染率最高,达58.14%(75/129);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术前营养状况、是否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等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05)。结论影响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预防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降低院内感染不仅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减少患者和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白晶  王道猛 《淮海医药》2015,(2):118-119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微创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1年9月-2014年7月行微创食管癌手术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30名为健康组。手术患者分别于第1、4、7天检测患者血液中的PCT、CRP,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PCT、CRP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7天观察组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PCT、CRP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PC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CRP。结论微创食管癌术后并发感染可引起PCT和CRP的增高,PCT与CRP联合检测对微创食管癌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期发现新生儿感染过程中的预警意义.方法 根据新生儿的感染程度,将他们分为重度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测定所有新生儿的PCT和hs-CRP浓度,并对患病新生儿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再次测定他们的PCT和hs-CRP浓度.研究PCT和hs-CRP浓度水平和新生儿感染的关系.结果 严重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以及对照组的PCT阳性率分别为90.00%、71.67%、8.33%,hs-CRP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63.33%、10.00%,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感染新生儿的PCT阳性率和hs-CRP阳性率分别为80.83%和71.67%,治疗后分别为25.00%和18.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发现,PCT和hs-CRP的水平与新生儿的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能够很好地预警新生儿感染.  相似文献   

20.
贺逸红  李玉洁  刘海兰 《河北医药》2016,(23):3580-3582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CRP )在骨折术后感染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探讨其在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行骨折手术治疗且并发术后感染的患者41例,其中重度感染17例,轻中度感染24例,术后非感染患者30例,分别收集记录每位患者术后第1、4、7、10、13天血清降钙素原、CRP水平检测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组与无感染组术后第1、13天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后第4、7天,感染组PCT、CRP均高于无感染组,且重度感染组明显高于轻中度感染组( P <0.05);随着感染控制,术后第10天重度感染组PCT仍略高于轻中度感染组,但轻中度感染组已降至正常,与非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轻中度感染组在术后第10天CRP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PCT对术后感染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CRP,但PCT与CRP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独立诊断。结论降钙素原、CRP与骨折术后感染密切相关,并且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骨折术后感染早期诊断的准确度,为早期诊断预防性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