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促排卵周期人血清与卵泡液中干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张治芬 《天津医药》2007,35(5):335-337
目的:探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与卵泡发育及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因输卵管因素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不孕患者,在超促排卵后取卵的同时留取卵泡液和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和卵泡液中的SCF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结果:妊娠组(n=16)血清和卵泡液中SCF水平均高于未妊娠组(n=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和E2/T、E2/P比值也高于未妊娠组(P〈0.05);卵泡液中P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0.05),2组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与卵泡液中的SCF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56,t=4.44,P〈0.01;r=0.32,t=2.22,P〈0.05),与P和T水平均无直线相关性,卵泡液中的SCF与E2/T(r=0.40,t=2.86,P〈0.01)和E2/P(r=0.37,t=2.64,P〈0.05)比值呈正相关。结论:SCF可能对卵泡发育和妊娠过程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宋天然  石缨  张月莲 《天津医药》2022,50(5):508-512
目的 观察移植日孕酮(P)水平对自然周期冷冻复苏胚胎(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自然周期进行内膜准备的549个FET周期,其中分裂胚组211个周期,囊胚组338个周期。按移植日P水平不同,将2组各分为4个亚组。分裂胚组为:≤10 μg/L组15例、>10~20 μg/L组84例,>20~30 μg/L组70例和>30 μg/L组42例;囊胚组为:≤15 μg/L组35例,>15~25 μg/L组135例,>25~35 μg/L组83例和>35 μg/L组85例。对各组间年龄、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排卵前卵泡直径、移植日激素水平、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分娩率、分娩活婴男女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分裂胚组平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明显高于囊胚组,囊胚组移植日雌激素(E2)、P水平、妊娠率、着床率、分娩率高于分裂胚组(P<0.01),2组间年龄、内膜厚度、排卵前卵泡直径、流产率、分娩活婴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裂胚组和囊胚组中各亚组间年龄、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卵泡直径、移植日E2水平、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分娩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然周期FET时囊胚着床率明显高于分裂胚;移植日P水平在囊胚或分裂胚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但选择移植分裂胚时应更慎重。  相似文献   

3.
池雷  张秦△ 《天津医药》2020,48(9):886-890
摘要:目的 研究滋肾育癸汤对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的影响。方法 157例POI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滋肾育癸汤)治疗组51例、芬吗通治疗组54例和联合治疗(芬吗通+滋肾育癸汤)组52例,比较3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2周血清AMH、E2、FSH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月经情况及妊娠率、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基础窦卵泡数、卵巢最大血流速度(PSV)、卵巢阻力指数(RI),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药治疗组和芬吗通治疗组(P<0.05);治疗第4周、第12周联合治疗组AMH、E2水平高于中药治疗组和芬吗通治疗组,而FSH水平低于中药治疗组和芬吗通组(P<0.05);治疗后4周,联合治疗组较中药治疗组和芬吗通治疗组月经周期时长、经期时长延长,月经量增多(P<0.05),联合治疗组妊娠率最高(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内膜厚度较中药治疗组和芬吗通治疗组薄,联合治疗组卵巢体积、基础窦卵泡数、PSV较中药治疗组和芬吗通治疗组增加,联合治疗组RI最小(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滋肾育癸汤联合芬吗通可有效改善POI患者月经紊乱、阴道超声参数,提高妊娠率,有效调节血清AMH、E2、FSH水平,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4.
刘萍  顾笑梅  刘洋 《中国医药》2014,(7):1042-1044
目的探讨血清催乳素水平对于诱发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发PCOS患者(89例)卵泡生长,根据卵泡生长情况分为卵泡生长正常组(49例)及卵泡生长障碍组(40例)。在诱发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不同时期的卵泡大小及血清催乳素。结果诱发卵泡生长的第0、5、10天,2组卵泡生长大小、催乳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诱发卵泡生长第15天,卵泡生长正常组卵泡大小大于卵泡生长障碍组[(19.38±0.19)mm比(15.43±0.11) mm,t=-1.823,P<0.05];生长正常组血清催乳素水平低于卵泡生长障碍组[(20.43±0.10)μg/L比(26.38±0.19)μg/L,t=-1.923,P<0.05]。卵泡生长障碍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激素水平与体质量﹑三酰甘油﹑血糖呈正相关(r=0.806,P<0.05;r=0.361,P<0.05;r=0.336,P<0.05);卵泡生长正常组血清催乳素水平与体质量﹑三酰甘油﹑血糖呈正相关(r=0.169,P<0.05;r=0.273,P<0.05;r=0.184,P<0.05)。结论卵泡生长障碍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较高,催乳素水平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卵泡生长。  相似文献   

5.
贾新转  王聪敏  刘二缓  张娜  魏兰 《天津医药》2020,48(12):1187-1192
目的 探讨继发性不孕患者卵泡液25-(OH)D水平与体外受精(IVF)卵母细胞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继发性不孕且需行体外受精(IVF)的1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继发性不孕原因分为4组:输卵管因素组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4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组47例、卵巢储备不足组42例。根据卵泡液25-(OH)D水平聚类分析分为2组,A组121例,B组7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卵泡液25-(OH)D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外周血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行阴道彩超测量卵泡数及卵泡直径;在培养第3天(D3)及第5天(D5)进行胚胎评估。分析A组和B组卵泡液中25-(OH)D水平与IVF卵母细胞发育(IVF正常受精率、D3优质胚胎形成率、D5优质囊胚形成率)及临床结局(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4个不同病因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雌二醇、孕酮、LH、FSH及卵泡液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卵泡液25-(OH)D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B组HCG日大卵泡数及雌二醇、孕酮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5);B组IVF正常受精率、D3优质胚胎形成率、D5优质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在继发性不孕行IVF治疗的女性中,卵泡液25-(OH)D高水平更易产生大卵泡及优质胚胎,其临床妊娠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齐宁  黄光英  王开富  钟文娟 《医药导报》2009,28(9):1134-1137
[摘要]目的观察健胎液对胚泡着床障碍大鼠胚泡着床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早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中药组(健胎液组),观察妊娠第8天各组大鼠妊娠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检测妊娠第5~第8天各组子宫内膜环氧化酶 2(COX 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差异;放射免疫法检测妊娠第5~8天各组子宫内膜中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的水平。 结果中药组妊娠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均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或P<0.01);模型组子宫内膜COX 2 mRNA、VEGF mRNA及6 keto PGF1α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及中药组(P<0.05或P<0.01)。结论健胎液通过上调胚泡着床障碍大鼠子宫内膜COX 2、VEGF及6 keto PGF1α表达,促进子宫内膜血管增殖,改善子宫内膜的发育,利于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卵巢反应不良和卵巢反应正常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抑制素B( INH-B)及相关的因素的差异,探讨抑制素B及相关因素预测卵巢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5例接受IVF-ET/ICSI 治疗的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获卵数及HCG日雌二醇水平分为卵巢反应不良组21例和卵巢反应正常组24例。比较2组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 )、雌二醇( E2)水平、FSH/LH 比值、年龄、窦卵泡数( AFC )、平均卵巢体积(OVVOL)、血清及取卵日卵泡液抑制素B水平的差异,评价这些指标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1)基础血FSH、年龄、AFC、OVVOL、血清及卵泡液INH-B,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吵.05),卵巢反应不良组血清FSH及年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FC、OVVOL、血清及卵泡液INH-B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基础血清LH、E2及FSH/LH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基础血FSH与FSH/LH比值、年龄呈正相关( r =0.36, P <0.05;r =0.31, P <0.05),与血清INH-B呈负相关( r =-0.31, P <0.05);血INH-B与卵泡液INH-B呈正相关( r =0.33, P<0.05);AFC与OVVOL呈正相关( r =0.37, P <0.05);(3)单变量分析基础血FSH水平是预测卵巢反应性较好的独立指标(OR=0.64, P <0.05),多变量回归分析年龄与卵泡液INH-B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评价作用优于卵泡液INH-B。结论血清及卵泡液中抑制素B水平结合相关因素可以更好的预测卵巢反应性,更准确的评价卵巢功能,对实现个性化用药,提高临床妊娠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群  孙彩虹 《中国医药》2009,4(4):273-274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及其与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和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7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以及表现为浆细胞增高的6例良性疾病患者骨髓液和外周血中SDF-1的表达情况。结果MM患者骨髓液SDF-1的浓度为(2672.3±179.4)ng/L,与非MM患者的(1179.6±121.6)ng/L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F-1的表达随MM病情的进展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期(1812.8±137.6)ng/L,Ⅱ期(2232.3±181.2)ng/L。Ⅲ期(2921.8±283.8)ng/L,P〈0.05]。而外周血SDF-1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液中SDF-1的表达与骨髓瘤的发病和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朱志栋  孙韬 《中国医药》2014,(2):149-153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冠心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26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根据CAG、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分为3组: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98例(MI组),本组再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Ⅳ级分为4个亚组;未经历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84例(CAD组);CAG正常患者87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GDF-15浓度.分析GDF-15与NYHA分级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关系.结果 MI组平均及其各不同心功能分级亚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级、Ⅱ级、Ⅲ级、Ⅳ级]、CAD组血清GDF-15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622(888,1 995),983 (808,1 501)、1 614(810,1 825)、1 940(1 837,2 063)、3 905(3 690,4 019),945(856,1 000) ng/L比798 (728,873) ng/L] (P <0.05).MI组平均及其各不同心功能分级亚组(NYHA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4(158,857),233(105,552)、278(133,716)、790(636,1 490)、4 665(3 712,5 442) ng/L比121(108,134)ng/L]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DF-15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61,P<0.01),与血清LVEF呈显著负相关(r=-0.936,P<0.01).GDF-15与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其下面积分别为0.804、0.795(P <0.01).GDF-15的最佳临界值为1 086.38 ng/L时,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性为72.4%,特异性为93.6%.结论 GDF-15是一个新的冠心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诊断标志物,能够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 (ISR) 与磷酸化c-jun、 血小板CD40配体 (CD40L)、 血浆组织因子(TF) 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 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冠心病患者200例, PCI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 根据冠脉造影有无ISR分为ISR组 (27例) 与对照组 (1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测定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裂解液中磷酸化c-jun和血清TF、 TFPI水平,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血小板 CD40L荧光强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ISR组磷酸化c-jun、 血小板CD40L荧光强度、 TF、 TFPI及TF/TFP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相关分析提示ISR组磷酸化c-jun水平与血小板CD40L荧光强度、 TF及TFPI水平均呈正相关 (rs 分别为0.766、 0.496、 0.540, 均P<0.05)。血小板CD40L荧光强度与TF、 TFPI水平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652、 0.702, 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高血小板CD40L荧光强度和TF/TFPI 是发生ISR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 炎症标志物磷酸化c-jun、 CD40L及TF高表达可能促进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ENA-78)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ENA-78和VE-cadherin水平,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36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血清ENA-78和V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6.65±15.62) ng/L比(78.72±13.37) ng/L、(63.75 ±12.14) ng/L,(5.36±0.92))mg/L比(2.93±0.64) mg/L、(2.86±0.65) mg/L,P<0.01];恢复期ENA-78和VE-cadheri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患儿ENA-78与VE-cadherin、CK-MB呈正相关(r=0.73,0.79,P<0.05),VE-cadherin 与CK-MB亦呈正相关(r=0.82,P<0.05).结论 ENA-78和VE-cadherin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型组(29例)、中型组(37例)、重型组(24例),按病灶大小分为小病灶组、中病灶组、大病灶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各组间血清IL-18水平的差异及与病灶大小、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大、中、小病灶组的血清IL-18水平分别为(288.4±59.3)、(237.5±58.0)、(186.9±50.6)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47.2±42.8)ng/L(均P〈0.05),大病灶组的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中、小病灶组(均P〈0.05),中病灶组的血清IL-18水平高于小病灶组(P〈0.05);重、中、轻型组的血清IL-18水平分别为(284.9±57.3)、(233.4±55.9)、(184.5±48.3)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型组的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中、轻型组(均P〈0.05),中型组的血清IL-18水平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血清IL-18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IL—18可能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 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根据疾病情况将患者划分成A、B、C组,A 组为COPD不合并T2DM者(40例),B组为COPD合并T2DM且无微血管病变者(40例),C组为COPD合并T2DM有微 血管病变者(40例)。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量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采用酶联 免疫分析法检测FI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结果 B、C组吸烟年限、1年内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 高血压史比例均高于A组(均P<0.05)。A、B、C组患者NLR、FIB水平依次升高,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是否合并T2DM与吸烟年限、1年内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高血压史、NLR 及FIB之间呈正相关(rs分别为0.125、0.151、0.231、0.342、0.312,均P<0.05)。在稳定期COPD合并T2DM患者中,有 无微血管病变与吸烟年限、高血压史、NLR及FIB之间呈正相关(rs分别为0.143、0.198、0.421、0.350,均P<0.05)。多 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1.644,95%CI:1.359~1.899)、FIB(OR=1.647,95%CI:1.386~1.931)升高是 稳定期 COPD 患者合并 T2DM 的危险因素;NLR(OR=1.731,95%CI:1.456~1.978)、FIB(OR=1.698,95%CI:1.543~ 1.928)升高是稳定期COPD合并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COPD合并T2DM及有微血管病 变与NLR、FIB相关,NLR、FIB可作为评估稳定期COPD合并T2DM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137例(NSTE-ACS组),纳入同期疑似冠心病但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提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的非冠心病患者79例(Non-CA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五聚素3(PTX-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半乳糖凝集素3(GAL-3)、神经生长因子1(NTN1)、白细胞介素(IL)-37和脂联素(ADP)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预测价值。计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评分系统(CAI)评分与炎症脂肪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支数冠脉病变患者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NSTE-ACS组血清促炎因子PTX-3、PAI-1、GAL-3高于Non-CAD组,而抗炎因子NTN1、IL-37、ADP水平明显低于Non-CAD组(均P<0.01)。PTX-3、PAI-1、GAL-3、NTN1、IL-37、ADP预测NSTE-A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3、0.701、0.837、0.776、0.905、0.857,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2.95 μg/L、724.5 ng/L、2.66 μg/L、58.6 ng/L、103 ng/L、9.1 μg/L。PTX-3、PAI-1、GAL-3与CAI评分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94、0.452、0.682,均P<0.01),NTN1、IL-37、ADP与CAI评分呈负相关(rs分别为-0.312、-0.650、-0.582,均P<0.01)。有冠脉病变患者血清促炎因子PTX-3、GAL-3水平高于无冠脉病变者,而抗炎因子NTN1、IL-37、ADP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血清促炎脂肪细胞因子PTX-3、PAI-1、GAL-3与NSTE-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抗炎脂肪细胞因子NTN1、IL-37、ADP与NSTE-AC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均可作为辅助NSTE-ACS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维吾尔族子痫前期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及其代谢因子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维吾尔族正常晚期妊娠者31例、子痫前期轻度33例、子痫前期重度36例,分别测定其血浆tHcy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血浆tHcy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3),(13±4),(16±4) μmol/L](F=29.688,P<0.01),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叶酸水平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6,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的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子痫前期重度组[(154±64) ng/L比(215±79),(213 ±9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组中血浆tHcy水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Hcy与子痫前期病情轻重呈正相关(r=0.650,P=0.000),叶酸、维生素B12与子痫前期病情轻重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r=0.089,-0.018,P=0.380,0.859).结论 维吾尔族子痫前期患者的tHcy水平明显增高,tHcy水平与病情轻重程度有关,tHcy水平高者病情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其受体CXCR4的影响。方法6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TanⅡA 40mg·d^-1,持续2周。测定治疗前后所有对象的外周血中SDF-1浓度、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其表面CXCR4阳性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各参数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DF-1、CXCR4、EPCs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EPCs与SDF-1呈显著性正相关(r=0.223,P〈0.05)。结论Tan ⅡA可升高T2DM患者外周血中SDF-1水平和上调CXCR4的表达,从而增加EPCs数量,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基因多态性和肾癌患者血清PD-1、PD-L1水平,及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相关性.方法 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纳入本院肾癌患者84例,同时纳入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PCR扩增测肾癌组和对照组PD-1基因多态性,ELISA测定血清PD-1、PD-L1浓度.结果 肾癌组血清PD-1、PD-L1高于对照组(P<0.05).肾癌患者基因突变率为16.07%,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基因T/T亚组血清PD-1、PD-L1明显高于C/C、C/T两个亚组.PD-1 rs41386349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和肾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和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D-1基因突变和透明细胞肾癌具有相关性,和透明细胞肾癌的发病、转移及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