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而引起肺的组织结构以及功能异常,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还可伴有右心衰竭。80%~90%的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导致阻塞性肺气肿所致。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确定其病理改变,及时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并采取准确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控制病情或避免病情加重,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脊椎侧凸畸形是指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弯向侧方形成一个弧度 ,胸部的生理解剖正常结构遭到改变 ,从而导致胸廓肺顺应性减低 ,呼吸功增加 ,通气量降低 ,容易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本院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用机械通气治疗脊柱侧凸畸形并呼吸衰竭 1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31~ 6 2岁 ,平均 4 8岁。影像学检查 (经X线拍片或CT检查 ) :左侧胸段侧凸 1例 ,右胸段侧凸 2例 ,右胸段侧后凸 13例。临床表现 :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间歇性活动性气促。病程 2…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药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心病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任何原发于损害肺组织结构或功能的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一步造成右心负荷增加,以右心室肥大为主的疾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可见,本病的特点,先有损害肺组织结构或功能的慢性疾患,以后逐渐波及心脏,而且以右心受累为主,即由肺及心。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本文重点讨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1.病因在我国约有85%的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发展形成。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阻塞性肺气肿、严重的胸廓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研究老年肺癌病人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氨力农对右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肺癌患者50例,肺叶切除组31例,全肺切除组19例。用多普勒超声测定术前、术后右心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使用氨力农7天观察。结果 肺切除术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显著降低,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较术前明显增加。使用氨力农可降低RVEDVI、mPAP、PAsP、PVRI和改善RVEF。结论 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功能减退,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高。氨力农能够改善右心功能,减少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全肺切除术后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肺切除术是根治肺病变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全肺切除术对病变以外的肺组织造成挤压,以及麻醉气体及机械通气对肺组织的作用,均可使肺组织充血、肿胀、毛细血管-肺泡的通透性增加,肺泡渗出增多,手术造成肺容积减少,同时又使右心压力增加,加之术后早期的疼痛、限制胸廓的运动和肺的充分复张,都构成了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潜在因素。笔者就全肺切除术后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CP)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加,继而右心室结构改变,右心功能衰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心功能首要的无创检查手段,通过对右心功能的定量检测,对肺心病的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为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53例尘肺患者肺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损害情况,为尘肺防治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3例尘肺患者作肺通气功能测试分析,并与不接触粉尘作业的正常工人进行比较。结果尘肺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显著性下降,并随尘肺期别的升高下降程度加重。结论肺通气功能测试可作尘肺诊断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临床上多见于老年患者,以呼吸道症状、肺动脉高压的表现及缺氧、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为其主要特征。现将永城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65例慢性肺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0岁。因妊娠36周,胸闷气促半月,端坐呼吸1周,腹胀1d急诊入院。入院查体:P104次/min,BP136/69mmHg(1mmHg=0.133kPa),强迫半卧位,呼吸急促,口唇轻度发绀;颈短,头偏向右侧,后仰明显受限,气管偏右,颈静脉无怒张;胸骨前凸,脊柱明显后凸,心界左移,心率104次/min。双肺呼吸音粗糙,肺底闻及湿鸣,散在哮鸣;双下肢中度凹陷型水肿。Hb11g/L,PT、APTT正常。心脏彩超示右心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高压(中度),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入院诊断为:①G1P061w孕宫内头位活胎,先兆早产;②骨盆狭窄;③肺部感染;④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⑤胸廓畸形。  相似文献   

10.
脉络宁治疗慢性肺心病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1]。是我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舒利迭及茶碱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动脉压及右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出院后进行长期门诊管理的COPD稳定期患者128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吸入舒利迭一年后,比较右心几何参数及多普勒参数。结果:不同肺动脉压力基线水平病人在治疗前后心脏彩超各项指标表现各异,肺动脉压正常组多项参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o.05);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患者具有较明显的肺动脉收缩压(40.19±5.82)mmHg、右室Tei指数(0.42±0.03)下降(P〈0.05);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右心室Tei指数(0.50±0.06)、右房横径[RA(39.13±1.68)mm]、右室前后径[RV(38.97±2.13)mm]均有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联合使用茶碱,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能部分改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DTI)Tei指数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观察5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病例组)及40例正常人(对照组)常规超声指标,超声指标包括:右心室横径、右心室前壁厚度、肺动脉主干内径、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超声心动图DTI条件下,于心尖四腔观获得右心室游离壁近三尖瓣瓣环位点组织多普勒频谱,测量舒张晚期Am波终止至下一舒张期Em波起始的间期(a)和收缩期Sm波的间期(b),通过(a-b)/b计算Tei指数。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指数明显延长(P〈0.01)。结论右心室Tei指数是反映右心整体功能的较敏感指标.DITTei指数可综合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患者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后右室长轴应变、应变率变化特点,并寻找可能判断右心功能不全的有效参数。方法:采集21例APTE患者及30例健康自愿者心尖四腔切面的二维图像,在组织速度显像(TV I)模式下应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APTE患者肺动脉压中度增高后,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代偿性增强,左室收缩功能变化不大,而舒张功能轻度减低;APTE患者肺动脉压重度增高后,右室各节段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以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变化最为明显,同时左室、右室收缩功能均减低。以右室游离壁中间段作为代表节段,以收缩期应变小于-15%,应变率小于-1.2-s 1作为APTE时右心功能可能失代偿的参考指标。结论:应变、应变率技术是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一种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测量Tei指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9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二维超声指标右心房(RA)横径、右心室(RV)横径,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右心室Tei指数。另选取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结果Ⅲ、Ⅱ组肺动脉高压患者二维超声测量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Ⅰ、Ⅱ、Ⅲ组肺动脉高压患者所测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PW-TDI方法测量右心室Tei指数可以敏感的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心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移居高原(4850m、5180m、4200m)261例健康体力劳动者摄后前位胸片,按居住年限,系统观测心血管X线六项指标,结果表明:右肺下动脉横径、肺动脉段突度、降支与气管横径比值、左心室厚度四项指标参数,进住高原180天后已呈显著改变(P<0.01),心脏横径及心胸比率二项指标参数随海拔梯度升高习服进程呈增大现象。高原低氧所致心肺形态改变表现出三种类型,而且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显示出的不同类型改变,且与高原低氧密切相关。并区分了急性与慢性肺动脉高压演变进程中的X线表现的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的CTA、CTV在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至我院脊柱侧弯中心治疗的重度脊柱畸形7例,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31.8岁。术前术后均行CTA、CTV检查,检查时均行MSCT0.5×64模式薄层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容积数据的重建处理分析。结果 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均成功完成脊柱畸形矫正手术,术前主弯平均160°,术后矫正至平均92°,平均矫正率为42.4%,术前平均后凸125°,术后矫正至平均62.4°,矫正率为47.1%,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CTA、CTV经MSCT的各种后处理技术处理后,均能清楚地观察到术前胸、腹主动静脉及肋间血管的形态走向及其与畸形脊柱的位置关系,术后顶椎区域肋间血管的损伤情况及紧张程度。结论术前CTA、CTV检查可清楚的观察脊柱和胸、腹主动静脉及肋间血管的位置关系及紧张程度,为临床医师制定术中截骨和畸形矫正方案提供影像学参考;术后CTA、CTV可观察到术后血管损伤情况及紧张程度,为判断截骨矫形是否存在脊髓缺血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并计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Tei指数,探讨其在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功能方面的价值,并探讨Tei指数与肺动脉压、右室舒张末内径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进行测量,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方法测量三尖瓣环的运动频谱,测量其右室Tei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轻、中、重组患者右室Tei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肺动脉高压患者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高压患者伴右室扩大与不伴右室扩大者与对照组比较,右室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Tei指数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功能的新指标,准确、便捷、稳定。(2)右室Tei指数不受右室压力负荷及右室形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胸段脊柱退行性变后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咳嗽、气促病例86例,均为女性,行肺功能测定,依主要指标测定VC、FVC、FEV1、FEV1/FVC%等值判断肺功能类型及程度,行胸椎、胸部X线检查,分析胸段脊柱退行性变的程度并测定Cobbg角,分析胸段脊柱退行性变与肺功能下降是否相关。结果肺功能下降与胸段脊柱退行性变,尤其上胸椎病变相关,并以阻塞性通气功能下降为主,退行性变明显者其肺通气功能下降相对严重(P〈0.05)。结论胸段脊柱退行性变可能是导致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尤其是老年性肺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右心功能损害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1例慢性肺心病的超声心动图,以二尖瓣A/E比值为指标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测量EF、CO、SV、CI、FS作为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并测量左室心腔内径及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结果研究发现肺心病组二尖瓣A/E比值为1.14±0.14,与对照组比较P<0.01。EF、CO、SV、CI、FS分别为61.90±11.82,4.47±0.89,56.71±13.70,63.20±0.58,与对照组比较P>0.05。心肌重量指数83.76±19.10,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肺心病①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受损;②本研究未发现左室收缩功能减退;③不伴有左心腔扩大或左室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20.
溶栓与抗凝治疗对肺栓塞远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溶栓与抗凝治疗对肺栓塞远期疗效。方法经肺动脉造影或增强螺旋CT证实的急性肺栓塞51例,随机分两组,一组为抗凝组,另一组为静脉或导管内溶栓组,3年后观察血气分析、右室、右房、右室流出道、左室、左房、肺动脉压力。结果两组在血气分析、右室、右房、右室流出道、左室、左房、肺动脉压力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凝与溶栓治疗的远期疗效相近,对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肺栓塞,抗凝即可获得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