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各种颈淋巴清扫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1990年起收治120例颌面部恶性肿瘤并施行联合颈淋巴清扫术患者与以往58例颌面部恶性肿瘤单纯原发灶切除术患者对比,对两组一年、三年、五年生存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所有施行颈淋巴清扫术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纯局部病灶切除组。结论:颈淋巴清扫术是颌面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颈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处理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武乃旺马培如黄翠萍王彩风张丁香颈淋巴清扫术是目前治疗颈部转移癌的有效方法,现普遍开展,但由于诸多原因,常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轻者给病人带来痛苦,重者危及生命,发生并发症如何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致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8例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患者,对患者进行颈淋巴改良型清扫术,并在手术前患者应实行彩超检查,手术对其病理进行检验。结果在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的58例患者中,通过彩超检测出52例患者为颈淋巴转移,通过病理诊断后56例患者为颈淋巴转移,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2.86%,彩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经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对疑似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彩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备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各种颈淋巴清扫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自 1990年起收治 12 0例颌面部恶性肿瘤并施行联合颈淋巴清扫术患者与以往 5 8例颌面部恶性肿瘤单纯原发灶切除术患者对比 ,对两组一年、三年、五年生存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所有施行颈淋巴清扫术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纯局部病灶切除组。结论 :颈淋巴清扫术是颌面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双侧颈淋巴转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1979年12月~1987年12月,我们施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2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69岁。其中舌体鳞癌9例,软腭鳞癌5例,口底鳞癌5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癌1例,上颌骨鳞癌1例。14例可行TNM 分类,T_3 3例,T_411例,N_0 1例,N_1 1例,N_2 8例;N_3 4例,全部病例均为M_0。临床分期均属于第Ⅳ期。手术方法的选择。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14例,分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7例。21例中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术前彩超对于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作用。方法以56例行术前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彩超检查者为对象,全部确诊为发生转移,比较彩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 ,评定彩超诊断价值。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本组中56例颈淋巴转移患者的术前彩超确诊率为94.64%(53/56)。彩超显示颈淋巴转移分布区域最多者为中颈部,占75.47%(40/53),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区域分布者最多,占73.58%(39/53),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彩超用于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状况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可清晰展示转移分布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目微测器精确测量50例颊粘膜鳞癌的厚度及浸润层次,对颊鳞癌颈淋巴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作了相关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厚度≤2mm,均未浸及肌层,无一例发生颈淋巴转移;>2mm,浸及肌层,颈转率高达66.7%;两者颈转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认为应以2mm 厚度作为是否侵及颊肌的参数,肿瘤厚度与颈转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临床上可根据测出的肿瘤厚度,参考浸润层次,预算出不同厚度颊鳞癌的颈转率,为早期诊治颈淋巴转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周浩亮  颜育祥 《江西医药》2008,43(12):1388-1389
目的评价保留颈外静脉改良式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分化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肿瘤外科2002~2005年收治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2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2例采用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清扫术(保留组),8例患者采用未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未保留组)。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保留组术后患者面部水肿及头晕、头痛症状程度显著低于未保留组;术后随访患者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与传统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口腔癌颈淋巴联合根治术是目前口腔颌面外料最大型的手术,由于范围广、涉及许多神经,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且手术时间长,往往四个小时以上,因此对这种手术过去常规的选用全身麻醉,我院在广泛开展针麻的基础上对颈淋巴联合根治进行了针刺麻醉的尝试,初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本组比例口腔癌颈淋巴联合根治术针麻的成功率为94%,优良率74%。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本组比例口腔癌的患者以舌癌、颊癌、下颌骨癌、口底癌为主、此外尚有甲状腺癌,腮腺癌、上颌骨癌有淋巴转移者。因此除颈淋巴整块清除以外,还需要同时切除原发灶。二、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1例奥曲肽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高流量复杂性乳糜瘘的案例,为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乳糜瘘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高流量复杂性乳糜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初始及复发后治疗方案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首次确诊乳糜瘘时,经全肠外营养、加压包扎及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后好转出院,再次复发入院时虽然从入院开始即给予全肠外营养和加压包扎的常规治疗,但乳糜瘘在联合奥曲肽治疗10 d后才得到控制,故将该病例的治愈归因于奥曲肽的使用。结论:奥曲肽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高流量复杂性乳糜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前景,但可能存在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尚需开展多中心、更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治疗涎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诊的涎腺癌患者101例,采用局部扩大切除联合颈淋巴清扫的治疗方案,另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至1996年间收诊的涎腺癌患者78例,采用局部扩大切除的治疗方案,不进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3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3年内复发者4例,3年复发率3.96%,对照组3年内复发11例,3年复发率14.1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涎腺癌患者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手术结合功能性颈淋巴清扫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减少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张汯  高家宝 《江西医药》2012,47(11):943-944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癌颈淋巴清扫术中预防副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术中采用实时神经探测技术,通过神经-肌电反应信号的变化快速确定副神经的位置并加以保护.结果 在临床一般颈淋巴清扫手术中寻找、显露并游离保护副神经的时间约20-30min.本研究组在术中采用实时神经-肌电探测的9例患者均能够快速定位副神经位置,显露、游离保护副神经的时间均不超过10min.结论 在甲癌颈淋巴清扫术中采用实时神经-肌电探测技术,能帮助快速寻找、有效保护副神经.  相似文献   

13.
颈淋巴清扫术、联合根治术创面深大,如何正确应用引流方法,对于控制感染、促进切口愈合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科于1987~1997年10年期间行颈淋巴清扫术与联合根治术共121例(其中颈淋巴清扫术34例,颌面颈联合根治术87例)术后均使用吸球负压引流装置,取得较好的效果。1 方法采用内径0.6cm橡胶管,前端剪孔,置入创腔,创腔外连接洗耳球吸引的方法。单条负压引流管在创腔外接一玻璃接头,再接一段内径0.8cm橡胶管与洗耳球相接,若是放两条负压引流管,则把玻璃接头换成Y形玻璃接头,以便随时了解引流物性质。负压引流装置放置时,应先检查橡胶管玻璃…  相似文献   

14.
胸导管—左颈外静脉吻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的临床应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010010)马登云吴罡王有忠腹水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约16.1%为顽固性腹水。顽固性腹水病人虽近年有腹水回输,腹水皮下外引流术,颈淋巴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舌鳞癌组织中CD44v6和E-cad的表达差异,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舌鳞癌组织中CD44v6和E-cad的表达,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CD44v6与临床分期及颈淋巴转移呈正相关,E-cad与临床分期及颈淋巴转移呈负相关。CD44v6与E-cad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CD44v6与E-cad在舌鳞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者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后颈内静脉直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口腔颌面部癌瘤患者40例,患者均接受原发病灶的切除及同侧的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行螺旋CT检查患者的颈内静脉管径情况。结果口腔癌瘤患者术前颈内静脉平均直径为(15.4±3.8)mm,术后3个月颈内静脉平均直径为(11.7±5.1)mm,术后6个月颈内静脉平均直径为(14.3±4.1)mm。术后3个月颈内静脉平均直径明显低于术前颈内静脉平均直径(P<0.05),术后6个月颈内静脉平均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使保留的颈内静脉直径暂时性缩小,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4例口腔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临床触诊、MRI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对比性研究,探讨MRI在口腔癌颈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4例口腔癌患者,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淋巴转移12例,非转移(炎性淋巴结)12例,对其临床触诊和MRI扫描与颈淋巴清扫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和临床触诊诊断颈部淋巴转移准确性分别为91·7%和75%;诊断炎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75%;同时口腔癌转移淋巴结的MRI表现,T1加权为均匀略低和等信号,T2加权表现为均匀的略高信号与高信号混合。转移淋巴结轮廓清晰,周围可出现不完全环状脂肪增生带,而炎性淋巴结在T1和T2加权上分别为等信号和略高信号,且周边欠清晰,边缘脂肪模糊。结论MRI相对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口腔癌术前常规颈淋巴转移普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强负压引流治疗颈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春红  饶坚  林兰香 《江西医药》2008,43(12):1387-1388
颈淋巴清扫术后发生乳糜漏虽不多见,但它是颈部手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后发生此类并发症日益减少。综合文献报  相似文献   

19.
胃咽吻合术     
胃咽吻合术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张俊生,任保元,康秀水,李刚中下咽癌较易误诊,治疗效果差,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近年来,头颈外科主要围绕原发灶切除范围,颈淋巴清扫,缺损修复材料进行探索,以求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我院自1983年3月~1991年3月对13例下咽癌及3例喉癌术后复发侵犯下咽部者行全喉、全下咽切除、全食管内翻剥脱、胃代食管、胃与口咽吻合术,现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6岁,平均59.2岁;肿瘤部位:原发灶位于梨状窝6例,环后3例,咽后壁4例,喉癌术后复发侵犯环后2例,侵犯梨状窝1例;病理和病变分期:16例均为鳞状细胞癌。13例下咽癌参照UICC(1987年)分期,T3N2cM01例,T4N0M05例,T4N1M05例,T4N2cM02例。二、治疗方法:16例行全喉全下咽切除,食管非开胸内翻剥脱,用胃从后上纵膈上提行胃与口咽吻合。10例(12侧)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7例行甲状腺单叶切除术。5例术前曾做钴60放射治疗,肿瘤量为40~60GY。并发症:咽瘘3例,腹部伤口裂开3例,胸腔积液1例。三、治疗效果:14例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颈淋巴清扫术后拔除负压引流管的时机选择。方法将107例行颈淋巴清扫手术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5例患者(Ⅰ组)术后引流量小于50 mL时即拔除负压引流管,其余52例患者(Ⅱ组)引流量小于25 mL时拔除,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颈部出现血肿、积液的发生率、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平均总引流量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Ⅰ组2例患者拔除引流管后颈部出现血肿、积液,发生率为3.6%,Ⅱ组也有2名患者拔管后发生血肿,发生率为3.8%;Ⅰ组平均总引流量378 mL,Ⅱ组平均总引流量为402 mL;Ⅰ组平均置管时间为3.1 d,Ⅱ组平均为4.8 d。结论颈淋巴清扫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在引流量小于50 mL即可达到最有效地引流目的,同时可避免因放置引流管时间过长所引起的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