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贲门癌、胃底癌及靠近贲门的胃体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为食管与残胃吻合,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有效胃容量减少,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院于1997年7月~2000年12月对41例贲门癌、胃底癌及靠近贲门的胃体癌患者,经腹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回结肠间置代胃的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经观察该术式安全可行,效果可靠,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贲门癌、胃底癌及靠近贲门的胃体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为食管与残胃吻合,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有效胃容量减少,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1].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院于1997年7月~2000年12月对41例贲门癌、胃底癌及靠近贲门的胃体癌患者,经腹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回结肠间置代胃的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经观察该术式安全可行,效果可靠,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凤军  段献荣  冯巧荣  何明 《河北医药》2010,32(11):1406-140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治疗贲门胃底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3例贲门胃底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及D2以上的淋巴结清扫,分析贲门癌浸润胃壁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数量、生活质量与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本组贲门癌患者术后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6%、33.7%,pT3、pT4的贲门癌患者pN3转移率分别为5.3%、15.2%,并且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贲门胃底癌患者lahey法吻合、RouX-en-Y式吻合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9.3%、31.8%。结论对贲门胃底癌患者只要条件许可应施行根治性全胃切除(D2+术式),必要时联合脾、胆囊切除,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倪万流  陈坚 《安徽医药》2006,10(1):48-49
目的探讨胃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以来经胃镜检查,由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8例病例予以分析总结。结果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病灶部位包括胃角2例;胃窦1例;胃体大弯侧2例;胃体小弯侧1例;胃底近贲门2例。肉眼所见多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小结节,质地偏硬,多伴溃疡,周围隆起。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为3例,超越粘膜下层或浸润全层的为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各为4例。随访8例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随访期由3个月至40个月不等。除一例伴有腹腔广泛转移的患者已死亡外,其余均健在。结论胃类癌为少见病,在胃肠道肿瘤中占0.4%~1.8%。胃镜检查是术前发现胃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诊断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是最后确诊的主要方法。胃类癌的治疗及预后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王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00-1701
贲门癌、胃近端癌及胃体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以病变食管或食管胃切除、食管胃/肠吻合为主。贲门切除后,很多患者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作者采用食管乳头状套人式吻合预防贲门切除后反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坤  林耀东 《安徽医药》2013,34(1):42-43
目的探讨贲门部癌术后胃瘫的发病机制、诊治及改善预防措施。方法观测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4月贲门部癌手术中24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胃瘫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并重点探讨管状胃、幽门成形术及营养支持对防治并发症的优势。结果所有2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贲门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术中精细操作、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和加强术后管理等措施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展期贲门胃底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进展期贲门胃底癌患者17例,使用EAP(足叶乙苷+阿霉素+顺铂)方案+碘油进行区域性动脉化疗栓塞,7~15 d后行外科手术,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17例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不影响外科手术,病理学改变:显效2例,轻度有效9例,中度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进展期贲门胃底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瑞祥  章时彦 《云南医药》2000,21(3):231-232
贲门、胃底、胃角和近端胃体癌是临床常见部位。近年来随着术式的改进和吻合器的应用,使操作变得容易,手术效果大大改观,并发症明显减少。我院从1993年9月~1999年9月对30例贲门及近端胃癌经腹进行根治性手术,临床疗效满意,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23例,女7例,年龄从29~82岁。癌发部位:贲门区6例,胃角部11例,胃底及近端胃体13例。病理分型:腺癌20例,未分化癌8例,类癌2例。二、术式及操作要点 手术全部经腹进行,全胃切除22例,近端胃次全切除8例。其中20例(全胃切除16例,近端胃次全切除4例)使…  相似文献   

9.
陈金星 《江苏医药》2000,26(7):572-573
我院外科于1990年~1998年间对26例胃癌术后复发有手术指征的病人采取再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3~65岁,以45~60岁为多。首次手术情况:3例胃窦部癌,6例胃角小弯侧癌均行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R2)。12例为胃贲门部癌行根治性上半胃切除术。胃体部癌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组织学分类:管状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5例。2.复发部位:残胃吻合口6例,其中肝左外叶局限性转移2例,胃结肠瘘1例,贲门部小弯侧7例。切口种植转移2例。十二指肠断端复发1例伴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10.
黎骋 《中国当代医药》2013,(30):25-26,30
目的探讨胃肠道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诊断以及形态观察,给胃肠道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通过活检标本进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病灶有4例分布在贲门,15例分布在胃体,25例分布在胃角,32例分布在胃窦,5例在胃底与胃体同时受累,4例在全胃及胃部同时受累,15例在胃体以及胃窦同时受累。其中有50例溃疡型,32例弥漫浸润型,18例糜烂型。结论胃肠道印戒细胞癌具有较差预后、较高转移率、较强浸润性等基本特征。及时对患者胃肠黏膜内印戒细胞癌的病理以及形态进行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类癌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2003年14年间21例胃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胃类癌中,1例患者术前经胃镜病理证实为胃类癌,有1例出现恶性类癌综合征的表现,但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正常。21例患者接受择期手术。随访0.5~14年,死亡6例,均死于类癌复发及广泛转移。结论 胃镜检查是术前发现胃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诊断是确诊的主要方法。胃类癌的治疗由肿瘤大小、浸润范围、生物学行为而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4年3月183例60岁以老年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平均年龄69岁,男136例,女47例;贲门癌126例,胃体癌57例;经腹切除119例,经胸切除5例,胸腹联合切口55例;根治性切除率68%,姑息性切除率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死亡率1.8%。结论对老年贲门、胃体癌应首选经腹行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前并存疾病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从1980年8月~1986年6月共行全胃切除术66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6例中,男53例,女13例。年龄从21~68岁。除1例胃多发性溃疡外,均为胃癌(包括高位胃癌——贲门癌),其中贲门胃体癌60例,贲门与胃窦双重癌2例,胃窦癌胃次全切除术后再发贲门癌1例,浸润型全胃癌2例(皮革样胃):胃底体癌伴早期白血病1例。手术途径,61例经左前外侧开胸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1993年~1995年间对早期胃体癌病例中,22例行胃段切除(胃段组)和44例幽门侧胃大部切除术(胃切组)(BilnotⅢ式再建D_2廓清术)。术后随访时间:胃切组18.4±8.7个月,最长37个月,最短7个月。胃段组15.5±9.1个月,最长36个月,最短4个月。术前M领域的分化型为M癌,肿瘤长径在35mm以下的隆起型,或不伴有溃疡的20mm以下的凹陷型病例淋巴结转移极少,即使有转移,也局限于癌旁淋巴结,此类患者为胃段切除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5.
刘福坤  郭安全 《江苏医药》1992,18(4):187-189
本文报道了12年间经外科治疗的987例胃恶性肿瘤中的15例胃类癌,占总数的1.52%。发病部位以胃窦部和贲门部较多见。本组均为中晚期患者,半数病例肿块直径在7cm 以上,大多有巨大溃疡性病灶。80%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已侵犯或超出胃壁浆膜层者11例。手术方式以根治性胃大部和全胃切除术为主。从胃类癌的生物学特性可见中晚期胃类癌的生长速度较快,恶性程度也较高,已发生转移和邻近器官侵犯者效果较差,似有别于胃肠道其他器官的类癌。  相似文献   

16.
苗毅  张月峰  李保庆 《河北医药》2007,29(2):190-191
贲门结肠同时性重复癌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做食管贲门癌手术2万例只发现1例,文献多与食管多原发癌一起报道[1,2].我院于2005年1月4日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1例,术前未能确诊贲门结肠重复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诊断率低的原因及如何降低切缘癌残留,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前漏诊率40.90%(36/88),并发症发生率17.05%。手术死亡率1.14%。切缘癌残留为27.71%,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2%、30.00%、18.42%。结论术前作全面细致的上消化道检查降低漏诊率,常规做肠道准备,以备术中使用结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管状胃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切缘癌残留,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回盲部间置代胃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喜林  赵增顺 《河北医药》1999,21(4):248-249
为了解决近端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后出现的反流性食管炎及有效胃容量丧失的问题,我科于199709至199806采用回盲部间置代胃的方法进行近端胃癌根治术后的消化道重建,共完成13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2例,女1例;年龄42~73岁,平均565岁。病变部位:胃体及贲门7例,胃底及贲门3例,贲门2例,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复发1例。病理:腺癌9例,粘液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2例。12 手术方法 (1)手术适应证及术前准备。患者术前常规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以了解贲门及腹腔段食管受侵犯情况,确定经腹腔完成操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腹途径全胃切除治疗胃体、贲门部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胃体、贲门部恶性肿瘤行经腹途径全胃切除的病人。结果38例病人均无手术期死亡;无吻合瘘和吻合狭窄发生,无切端残留癌。随诊34例,2例1年内死亡,15例存活1年以上,17例存活3年以上,失访4例。结论经腹途径全胃切除是根治性治疗胃癌途径之一,只要操作方法得当,吻合口瘘可避免或降到最低限度,重建的消化道亦可发挥接近正常胃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35例胃底贲门区癌手术治疗的探讨福州市第一医院陈依期据报道,胃底贲门区癌的手术切除率及5年生存率低于食管癌,而术后并发症高于幽门癌。我们认为,这一区域癌肿,应多采取胸腹联合切口,多选择全胃切除;以空肠P型代胃完成全胃切除消化道的重建;采用吻合器作食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