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盐酸替罗非班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9%(P<0.05)。术后对比两组患者TIMI分级,对照组0~2级患者12例,3级患者20例;观察组0~2级患者11例,3级患者2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安全可靠,选择性高、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降低临床死亡率,患者耐受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影响。方法符合STEMI入选取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等治疗,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以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级除未加盐酸替罗非班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2组术中都常规应用普通肝素。联合应用TMP(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和SumSTR(Sum ST-segment resolution)方法对心肌组织的灌注进行评价。结果2种评价方法均显示:治疗组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灌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PCI术,观察组在PCI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并比较两组梗死相关动脉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1个月内出血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IMI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4.4%低于对照组13.3%(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梗死血管的TIMI血流,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桔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60例ABC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加替罗非班持续泵入36h,后者只给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0d内心脏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及出血的比例。结果:替罗非班组的心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的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替罗非班用于ACS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及PCI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及PCI治疗,未进行血栓抽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2周测定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脑钠肽(BNP)。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CK-MB峰值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PCI+替罗非班,PCI及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治疗+介入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常规治疗+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观察组的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30d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的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血流分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前来我院就医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归入研究范畴,随机分入研究、对照2组各45例,两组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添加盐酸替罗非班,观察患者治疗后左室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LVEDV、LVESV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能够对患者的左室功能产生显著的改善效果,帮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出血事件。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是安全有效的,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植入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术前给予600 mg氯吡格雷+300 mg拜阿司匹林+40 mg阿托伐他汀顿服,术中给予肝素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μg/kg盐酸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3 min)推注完成,然后持续24~36 h 0.15μg/(kg·min)盐酸替罗非班微量泵泵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术后30 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情况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77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9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作用,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心血管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耐受性和安全性较高,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片,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间期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是相对安全的药物,是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尤其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时,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熊焕宏 《北方药学》2016,(4):153-154
目的:对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采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采取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对观察组在盐酸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合乌拉地尔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乌拉地尔治疗后,34例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力功能恢复正常,仅有1例治疗无效,总疗效达到了97.1%,对照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后,仅有27例心力功能得到改善,有8例治疗无效,总疗效为77.1%,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采取盐酸贝那普利联合乌拉地尔治疗疗效显著,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吕玉娣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19-16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与时辰的关系及择时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择时护理)4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40例,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亥时和子时发作冠心病(18例和15例)均高于其他时辰(均P〈0.01);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改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95.0%和62.5%,高于对照组的60.0%、80.0%和45.0%(x2=3.987,x2=3.884,x2=3.913,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时辰相关,择时护理能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用于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检查前给予阿托品肌内注射,观察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肌内注射,比较术前用药前、支气管镜检查开始时、检查5min时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对照组在检查开始时、检查5min时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均比用药前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检查开始时、检查5min时监测结果比较用药前变化不大,与用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检查5min时各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在支气管镜前检查用药,可降低检查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降低疼痛感提高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谢阳  徐名伟  吴强  林宇鹏  沈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47-2049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60例和对照组(金属裸支架治疗)63例.观察组采用DES植入+氯吡格雷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BMS植入+氯吡格雷维持治疗.观察支架植入情况,随访2年观察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 (1)观察组平均植入支架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外,两组在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及复杂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达TIMI血流3级.(2)观察组心绞痛再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接受冠脉造影复查率、再发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S植入联合氯吡格雷维持治疗1年,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为5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岳晓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888-288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对比观察两组用药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对照组为5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ST-T段复常治疗组总有效率65.4%,对照组总有效率5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彭成勇 《北方药学》2016,13(6):11-1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入选我院收治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常规治疗的同时,实验组加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加用普罗帕酮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压、心率及QTc间期变化。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及69.77%,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497,P=0.03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后QTc间期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QTc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及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4,P=0.747)。结论:胺碘酮在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曾铃俨 《北方药学》2016,13(6):19-20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在社区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中心治未病中心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属于气虚质、血瘀质肿瘤康复期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中医治未病个性化健康指导,随访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体质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转化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质转化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对照组体质转化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质转换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运用于社区肿瘤患者康复,有助于调整患者体质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小儿脓毒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给药24h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统计两组患儿复苏时间和复苏时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24h后MAP、CVP、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时间和复苏时P(g-a)CO2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用药(P<0.05)。结论: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脓毒性休克可改善患儿血液灌注,缩短复苏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但可引起患儿心率加快,临床用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