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初步总结经眶颧额颞下入路显微切除中颅底肿瘤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采用眶颧额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颅底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技巧、切除程度和治疗结果。结果 主要向中颅底生长的蝶骨嵴内1/3脑膜瘤3例,鞍旁-中颅窝底脑膜瘤4例,颅眶沟通脑膜瘤1例,下丘脑胶质瘤2例,主位于中颅窝底的脊索瘤2例,向鞍旁生长的巨大垂体瘤1例。2例肿瘤包裹同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术中切除颧弓4例。肿瘤全部全切,无术后死亡,术后尿崩2例,脑脊液漏并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10例,死亡2例;术后8个月肿瘤复发1例。结论 眶颧额颞下入路有肿瘤暴露充分、全切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于切除中颅底或主要向中颅底生长的相邻部位肿瘤。术中是否切除颧弓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方向而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经颅开眶入路摘除眶尖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眶尖、视神经管或颅眶沟通肿瘤手术,先经神经外科作经额部的四边形额肌骨瓣,然后沿前颅窝底整块取下眶顶骨板或分两块眶顶骨板,切开骨膜进入眶内,由眼科医师完成眶内肿瘤切除,再由神经外科医师继续处理有颅眶沟通者的颅内部分并关闭切口。结果23例中有20例完整摘除肿瘤,3例部分摘除。术后视力无下降,术前19例视力下降者,术后14例有提高。眼球突出度平均降低2.0mm;眼球轻度下陷1例;术后发热1例。无1例发生与开颅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眼科与神经外科联合行改良经颅开眶入路眶尖肿瘤摘除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暴露眶尖肿瘤,达到完整摘除肿瘤的目的,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颧眶上颌复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经冠状切口附加睑缘或眶下切口对28例颧骨、颧弓、眶骨、上颌骨复合骨折的病人行骨折复位微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28例中26例术后效果优良,2例效果较差;5例出现面神经颞支功能性麻痹,两周后恢复正常;2例轻度睑外翻,在术后两周消失。结论 冠状切口附加睑缘切口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清楚、复位淮确、固定方便、术后疤痕隐蔽等优点。加上两处以上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眶联合入路显微切除眶内球后肿瘤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分析25例手术治疗的眶内球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颅眶联合入路,将眉弓、部分眶上壁连同额骨骨瓣一起取下,咬除眶上壁达视神经管顶壁,经硬膜外显微切除眶内肿瘤。结果 25例患者肿瘤全部根治性切除,其中2例失明患者术后视力未恢复且伴有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眶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是眶内球后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够直接改善治疗效果,手术护士术前备好显微器械,术中娴熟配合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颞窝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刚  李海林  耿晓增  傅震 《江苏医药》2006,32(12):1188-1188
颞窝位居头颅侧方,由浅及深。该处肿瘤虽少有发生,病理类型却多样,另时有颅底深部侵犯,治疗不易。本文回顾总结我们诊治的颞窝肿瘤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眼眶肿瘤个性化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院并手术眼眶肿瘤患者57例(57眼),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肿瘤不同位置分别采取前路开眶、外侧开眶、内外路联合开眶手术方式.前路开眶手术方法:眉弓下缘皮肤切口入路,下方穹窿结膜人手术路,内上方穹窿结膜和皮肤人路,外上方结膜入路,重睑皮肤人路,下睑缘下皮肤人路.对患者的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7例(57眼)患者术后的视力≤0.1、0.15~0.3比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0.8~1.0、>1.0比例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2例患者(2眼)术后出现眼球运动受限,1例眶深部肿瘤患者(1眼),3例泪腺部肿瘤患者(3眼)一过性上睑下垂,经相应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眼眶肿瘤个性化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显微手术切除眶内肿瘤的疗效评价。方法在显微镜下采取内路、外路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切除眶内肿瘤26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1例、泪腺混合瘤6例、炎性肿瘤2例、视神经鞘瘤1例、眶内表皮样囊肿5例、眶内畸胎瘤1例。结果其中20例实性肿瘤完整切除,5例囊肿在吸出部分囊内物质后将囊膜完整切除,术后眼球突出均消失,无并发症发生。1例视神经鞘瘤切成两部分取出,包膜基本取出,术后视力下降。结论通过显微镜可在直视下清晰分辨肿瘤与眶内组织,避开神经、肌肉、血管等将肿瘤完整切除,使手术变的直观、安全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联合切口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眶—上颌复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颧眶上颌复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经冠状切口附加睑缘或眶下切口对 2 8例颧骨、颧弓、眶骨、上颌骨复合骨折的病人行骨折复位微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2 8例中 2 6例术后效果优良 ,2例效果较差 ;5例出现面神经颞支功能性麻痹 ,两周后恢复正常 ;2例轻度睑外翻 ,在术后两周消失。结论 冠状切口附加睑缘切口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清楚、复位准确、固定方便、术后疤痕隐蔽等优点。加上两处以上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永武  李雄 《云南医药》1995,16(4):248-249
收治纵隔肿瘤35例。手术治疗26例,切除率88.5%,无1例近期死亡。本文对纵隔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手术切口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跨前中颅底肿瘤,由于其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传统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多因显露病灶不佳、脑牵拉严重及不便于切除被侵犯之颅底组织而受限制。近lO年来,笔者采用经眶颧额颞下联合入路对跨前中颅底肿瘤18例行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跨前中颅底肿瘤患者18例,男1l例,女7例;年龄12-68岁,中位年龄41.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6个月。  相似文献   

11.
袁天国  江洁 《云南医药》2000,21(2):147-148
眼眶肿瘤多采取手术治疗 ,通常采用开眶探查 ,肿瘤摘除术。而手术开眶损伤大、出血多 ,需在全麻下施术。参照国外和国内宋国祥的手术方法 ,自 1997年 1月起采取球结膜外眦皮肤切口进路行肿瘤摘除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0例非炎性单侧眼突患者 ,男 3例、女 7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 34 9岁。右眼6例、左眼 4例 ,病程 3月~ 30月。其中眼球突出轴性 8例 ,轴性偏鼻下 1例 ,轴性偏鼻上 1例 ,眼球突出度较健眼突出 5mm~ 7mm ,平均 5 72mm。术前视力 0 0 4~ 0 0 5者 4例 ,0 0 5~ 0 3者 5例 ,1 0者 1例。眼球…  相似文献   

12.
杨夏  刘瑜  肖桃  蒙丽 《贵州医药》2007,31(8):718-718
外侧壁开眶术是治疗球后肿瘤的一种标准术式,而目前临床常用钢丝、缝线,固定骨瓣,甚至骨膜包埋固定骨瓣,因而导致了外侧壁开眶术切除骨瓣范围较小,而且术后骨瓣解剖复位差,恢复时间长,对患者术后外观影响大。特别是对于眼眶外上方体积较大的肿瘤、眶内上方蔓延至眶尖肿瘤、视神经内下方眶尖肿瘤的手术暴露和完整摘除非常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眼眶肿瘤的治疗水平我科引进改良外侧壁开眶术并联合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眶外侧壁治疗眼眶内肿瘤,经临床观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鼻中隔黏骨膜瓣对眼眶部分缺损的修补。方法对9例鼻腔鼻窦肿瘤和4例眼眶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性质和病变范围,采用经鼻侧切开上颌骨部分截除(或全部截除)加筛窦切除术,或内镜下经筛窦内侧开眶肿瘤切除术。回顾分析鼻中隔黏骨膜瓣在眼眶部分缺损修补中的应用。结果 13例患者中,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一期修补眶下壁及眶内壁成功。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眶内感染、复视、视力下降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在鼻腔鼻窦肿瘤和眼眶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当眼眶骨质受到肿瘤侵蚀,切除肿瘤后形成部分缺损时,可转移适当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一期修补该局部缺损。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月~1998年3月,手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0~57岁,4例肿瘤位于颈段气管,1例位于上胸段气管,5例共行7次手术,其中肿瘤摘除术3例次,气管环切对端吻合4例次,病理报告3例为恶性,2例为良性,X线和纤维支气管镜是主要诊断手段,MRI能从三维平面显著气管内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外侵情况,本文对麻醉选择,手术进路,手术操作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头皮冠状切口径治疗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手术要点、优缺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8例患者均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暴露额骨、颧骨、颧弓、鼻骨及眶上、眶外侧份。上颌骨前、外侧壁及眶下缘骨折通过附加的口内切口和睑缘下切口暴露。直视下将骨段复位,小型或微型钛板行坚固内固定。结果 18例患者颧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均完全恢复正常。14例张口受限患者中,13例张口度完全恢复正常,5例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改善。无一例因手术而导致面神经和/或眶上神经损伤,2例皮下积液,1例皮下气肿,经对症处理后痊愈。2例切口周边3mm毛发缺失。结论 头皮冠状切口有操作简单、术野暴露清楚、复位准确、固定方便、疤痕隐蔽等优点。头皮冠状切口径路手术的关键在于寻找颞浅脂肪垫。对于术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并发症,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睑下垂情况不同,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对14例(28眼)老年性睑下垂病人进行矫正。本组14例均为以眼。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59~78岁,平均67岁。9例单纯上睑皮肤松弛垂于超越上睑缘以下者行单纯上睑除皱术,5例伴有眺部皮肤过剩堆积者联合外毗皮肤“”成形术。行单纯上睑除皱术时,首先用美蓝按重睑线设计画出重睑线,沿此线向颞上方沿鱼尾纹不超过眶缘0.5cm作为第一切口,无齿摄子夹持上睑皮肤以确定所需切除的皮肤量,并用美蓝标出作为第二切口线。上睑皮下浸润麻醉,压紧皮肤沿着美蓝标记切除所需的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眼眶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眶内肿瘤据其位置大小、深度、性质分别行前路、外侧开眶摘除或眶内容剜出,恶性肿瘤辅以放疗,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47例肿瘤完整摘除后1例视力受损,其余均维持原有视力;5例复发,均为不完全摘除肿物,术后眼球突出改善或完全消退。结论手术是治疗眼眶肿瘤最重要的方法,影像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确诊手段。手术前精心准备、手术中细心操作及临床经验技巧是手术成功及避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71年4月至1978年4月共收治眶内肿瘤病人48例,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者65天,最大者69岁,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兹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一、在诊断眶内肿瘤中应明确以下问题:①眶内肿物是真性还是假性肿瘤;②如为真性  相似文献   

19.
多数眶内肿瘤为原发病变,由于眶内的组织胚层多样,所以眶内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较复杂,种类繁多,且其发生率亦随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笔者对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肌锥内肿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在眼眶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释甲状腺肿瘤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对7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注重微创观念,与常规手术方法作四点改进,一是切口的选择沿颈横纹作横弧形小切口,二是不切断颈前肌群,三是在甲状腺瘤体固有膜内分离切除肿瘤,四是切口用4个0可吸收合成线作皮内缝合。结果72例均治愈,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及术后出血,随访4个月~12年,无1例复发。结论通过改进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方法,能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及术后出血,采用颈横纹弧形小切口、不切断颈前肌群、皮内用可吸收合成线缝合,达到功能恢复及美容效果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