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 T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4例 HT患者(A组)和52例体检健康者(B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 A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B组[(14.4±5.6) ng/ml vs .(17.6±5.6) ng/ml](P<0.01)。A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 ng/ml的人数比例高于B组(85.3% vs .71.1%)(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10 ng/ml人数比例亦高于B组(20.6% vs .3.8%)(P<0.01)。A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A组 PTH 水平高于B组[(37.8±13.6) pg/ml vs .(31.7±7.5) pg/ml](P<0.05)。结论 HT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人群低,可能在HT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维生素D2注射液与维生素D3注射液在治疗健康女性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对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住成都市且年龄在40-55岁的健康女性94名,随机将其分为D2组和D3组各47例。D2组给予维生素D2注射液,每次7.5mg(30万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D3组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每次7.5mg(30万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分别于治疗前、最后1次注射后2周采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血清钙、磷、镁,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结果治疗后,D2组和D3组血清25羟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D3组25羟D水平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血清磷、血清PTH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钙、血清镁、血清BA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维生素D中毒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现。结论维生素D针剂无论是D2还是D3治疗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都是有效的,但在相同用法条件下D3比D2升高血清25羟D水平的幅度更大。维生素D注射剂30万U每2周1次共4次治疗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水平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产妇200例,随机选择100例于孕晚期28周开始主要补充维生素A、钙、铁、锌等营养物质(对照组),另100例进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维生素D滴剂。并对这两组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问卷调查。结果对照组25-(OH)D的水平为(19.41±4.82)ng/ml,其相对应EPDS评分为(9.01±3.19〉分。EPDS总分≥13分者20例;观察组25-(OH)D的水平为(25.68±6.20)ng/ml,其相对应的EPDS评分为(8.35±2.60)分,EPDS总分≥13分者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改善产妇的精神状态,减轻产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北省居民维生素 D 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农村和城市随机抽取了1675名居民,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 D 浓度,分析河北省居民维生素营养状况。结果河北省居民血清25(OH)D 平均水平为(21.05±9.76)ng/ ml,维生素 D 缺乏、不足和正常的人群分别占17.6℅、35.9℅和46.6℅,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呈现男性显著优于女性,农村显著优于城市的态势。25(OH)D 平均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3个成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成年组与各未成年组之间以及两个未成年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河北省居民维生素 D 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未成年人和女性是维生素 D 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初诊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71例初诊AS患者及7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测定其25-OHD浓度;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5-OHD浓度在A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男性组和女性组、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春冬季组和夏秋季组、HLA-B27阳性组和阴性组、疾病活动组和疾病稳定组之间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25-OHD水平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相关性。结果AS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2±8)ng/m 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7±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1±7)ng/m L,明显低于中老年组患者的(27±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活动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1±6)ng/m L,明显低于病情稳定组的(39±5)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与BASDA(r=-0.73)及BASFI评分(r=-0.94)呈负相关,与年龄(r=0.14)、病程(r=-0.03)、BMI(r=0.17)、ESR(r=0.11)及CRP(r=-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初诊AS患者维生素D缺乏明显,年龄和AS病情活动度是影响维生素D的主要因素,血清25-OHD水平与AS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不同年龄女性体内25-羟维生素D、维生素E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检查的不同年龄的女性共322例,根据年龄分组。结果 322例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D水平严重缺乏、缺乏、不足、正常例数分别为107例、164、41、10例、分别占总例数的33.23%、50.93%、12.73%、3.11%;维生素E水平不足、正常、过量例数分别为5、201、12例、分别占总例数的1.55%、94.72%、3.73%;年龄<45岁组维生素D水平均值为(15.04±7.52)ng/mL,维生素E水平均值为(11.51±4.13)mg/L;年龄≥45岁组维生素D水平均值为(13.23±6.37)ng/mL,维生素E水平均值为(11.04±3.85)mg/L,P> 0.05。结论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且与年龄有显著关系,应注意科学补充维生素D。辽宁地区女性维生素E水平正常者居多,少数为不足或过量,与年龄无显著关系,应科学补充维生素E,避免过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浓度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健康对照研究方法,对西安市第五医院2012年1~11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8例和健康对照66例,并测定25-羟维生素D、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 ICTP)和血沉( ESR)值,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健康对照的不同,以及与ICTP和ESR之间的关系。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羟维生素D浓度为(19.98±4.46)ng/ml,健康对照者25-羟维生素D浓度为(36.86±7.97) ng/ml,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羟维生素D浓度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5-羟维生素D浓度与ICTP血清浓度和ESR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42和-0.55, P <0.01)。结论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HSP患儿73例。根据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N组(n=32)和未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组(n=41);根据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分为单纯组(n=15)、关节症状组(n=17)、消化道症状组(n=14)及混合症状组(n=27)。选取同期41例体检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比较各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HSP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HS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HSP组和HSPN组血清维生素D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与H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的25-(OH)D水平均低于单纯组(P<0.05),但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症状组的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儿体内25-(OH)D水平较低,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的HSP患儿25-(OH)D水平更低。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儿童,但不同症状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并无差异,因此不同症状HSP患儿25-(OH)D缺乏程度可能与皮肤、肾脏、胃肠道等受累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和吸收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8例SLE患者为SLE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析SLE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4±7)n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574、-0.477、-0.548,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62,P<0.05)。结论 SLE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活动度明显相关,25-羟-维生素D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二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14.22±8.46)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10±14.82)ng/mL(P<0.05),其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无相关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度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加重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艳娜  顾剑华  金晓群 《中国医药》2014,9(11):1582-1584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及总水平与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比浊法,检测反复喘息的婴幼儿60例(反复喘息婴幼儿组)及正常对照儿童60例(对照组)血清中25-(OH)D3、TIgE含量.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并做比较.结果 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25-(OH)D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μg/L比(38 ±8) μg/L,t=15.81,P=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TIgE含量、EOS%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18) IU/ml比(51±10) IU/ml,t=25.84,P=0.000;(3.02±1.82)%比(0.72±0.27)%,=9.73,P=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25-(OH) D3含量与TIgE含量存在负相关(r=-0.783,P=0.000),对照组血清25-(OH)D3含量与TIgE含量无相关性(r=-0.013,P=0.924).2组血清25-(OH) D3含量与EOS%无相关性(r=-0.084,P=0.523;r=-0.137,P =0.298).结论 血清25-(OH)D3的低下可能为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高危因素;反复喘息的婴幼儿组血清25-(OH) D3与TIgE有明显负相关性,表明婴幼儿反复喘息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3可能为临床预防婴幼儿反复喘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赵永强  田德增 《中国医药》2012,7(11):1357-1358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变化,并探讨维生素D对原发性高血压发展的影响.方法 按危险因素将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组(1级高血压且无其他危险因素,56例)、中危组(2级高血压或1级高血压伴1~2个危险因素,53例)和高危组(3级高血压或1~2级高血压伴≥3个危险因素或任何一级高血压伴1项靶器官损害或1种临床疾患,31例),并设立对照组(体检健康者,33例),检测4组的血清钙、磷、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结果 低危、中危、高危组25(OH)D3分别为(27±6)、(27±5)、(21±5)μg/L,对照组为(32±8)μg/L,低危组与中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收缩压、舒张压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2、-0.377,均P<0.01),与PTH、钙、磷、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尤其是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5例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按照血清25(OH)D水平进行四分位法分组,对年龄、BMI、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葡萄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钙(Ca)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D正常11例(10.47%),25(OH)D<20ng/ml者62例(59.05%),20~30ng/ml者32例(30.48%).有血脂异常者85例(80.95%).Q1组TG和PTH水平均低于Q2、Q3、Q4组,HDL-C水平高于Q2、Q3、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BMI、腹围、TG呈负相关,与HDL-C与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与糖尿病相关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糖尿病高危人群(569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数据完整的555名受试者,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糖代谢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糖、血脂、血压、血清维生素D等指标的差异,并对血清维生素D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按HO-MA模型估计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25(OH)D3、按HOMA模型估计的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与收缩压(SBP)、FPG、2hPG均呈负相关(P<0.05),与HOMA-IS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D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OH)D的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年、未进行维生素D制剂治疗的患者,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P)、总钙(矫正钙,Ca)、磷(P)、白蛋白(Alb)及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进行检测及相关分析。结果共入选48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8.7±12.4岁;平均透析龄40.4±50.7个月。25(OH)D的平均水平为41.23±16.41nmol.L-1,低于正常值47.7nmol.L-1的患者占70.8%(34/48)。单因素分析显示,25(OH)D的水平与Alb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年龄、透析龄、iPTH、BAP、Ca、P及CO2CP皆无相关性。结论 25(OH)D在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是低下的,与Alb的水平相关;与年龄、iPTH、BAP、Ca及CO2C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瓣膜型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3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测定血清H—FAB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2个月心脏事件与非心脏事件发生情况H.FABP水平。结果H—FABP浓度在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分别是(4.30±1.28)、(6.06±1.03)、(7.64±1.56)ng/m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浓度在心力衰竭各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CK-MB浓度在心功能Ⅳ级组与其他心力衰竭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2个月发生心脏事件的H-FABP浓度(7.95±1.30)ng/ml与非心脏事件的H-FABP浓度(5.02±1.31)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判断非瓣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司冬梅  王红霞  周虹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18-119,123
目的探讨孕期维生素D水平检测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本院建立产前档案的446例初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糖耐量测试的结果分为GDM组(A组)和正常组(B组),对比两组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其与GDM的联系。结果B组孕妇空腹及摄糖后血糖水平均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为(21.5±6.9)ng/ml,明显低于B组孕妇的(26.4±8.2)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所在的A组孕妇维生素D水平多集中于20~24ng/ml,正常产妇所在的B组维生素D水平多集中于26—30ng/ml,表明维生素D水平与GDM患病率呈负相关,维生素D水平越高、患病概率越小。结论孕期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与GDM有一定相关性,值得在孕期检测中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和曲马多预防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术后寒颤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40):右美托咪啶组(D组),曲马多组(T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25肛∥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TCI丙泊酚血浆浓度3.0ng/ml。插入喉罩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TCI丙泊酚血浆浓度3.Ong/m1,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mg/kg,手术开始缝皮时三组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曲马多2mg/kg和0.9%NaCl。结果与N组相比,D组和T组术后寒颤的发生率降低(P〈0.05)。与D组和N组相比,T组术后1h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和曲马多可降低宫腹腔镜联合术后寒颤的发生率,对苏醒时间影响小,且右美托咪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BMI)对孕妇体内25-OH维生素D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作产前检查的398例单胎初产妇,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三组,体质量正常组(BMI〈25kg/m^2);超重组(25〈BMI〈29.9kg/m^2);肥胖组(BMI〉30kg/m^2)。采用放免法分别在4—22孕周和产前(37~41孕周)测定孕妇体内25.OH维生素D的含量,并校正孕妇年龄、孕周、维生素使用情况、基础血压等之后,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评估孕妇体重指数(BMI)与25-OH维生素D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体内25-OH维生素D含量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P〈0.05);孕妇BMI与血清25-OH维生素D在4—21孕周(r=-0.22,P〈0.001)和产前(r=0.19,P〈0.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孕期25-OH维生素D含量下降与孕妇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