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治疗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及高眼压的首选药物。但因其是高渗溶液,快速静脉输入时渗透压高,可造成血管脱水、变性,影响细胞功能。故在治疗过程中常引起注射局部刺激症状,甚至局部皮肤发红、肿、痛等静脉炎的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静脉溶液的温度是预防静脉炎的基本条件。20%甘露醇加温至30-35℃时静脉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物质守恒定律来分析失血性休克时分别用复方乳酸钠液(LR)或琥珀酰明胶(MFG)进行液体复苏时的效力及体液容量动态变化.方法犬20只,随机分成CL组和CG组.CL组输注LR 30 ml/kg;CG组输注MFG溶液10 ml/kg.这两组作为未失血对照组.对照组犬实验完成后饲养1周,对应地把CL组的犬作为BL组,CG组的犬作为BG组.BL、BG组先经动脉放血,然后分别输注LR 30 ml/kg和MFG10 ml/kg.开始输液时及以后90 min每5分钟测定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每10分钟记录尿量、总尿量及血流动力学数据.利用物质守恒定律的方法计算出容量增加、容量扩张效力(VEE)和血管外容量等.结果BL、BG、CG组在输液结束时的容量增加显著大于CL组,BG、CG组容量扩张效力显著大于BL、CL组,BL组容量扩张效力又显著大于CL组(P<0.05).BG、CG组血管外容量增加明显小于BL、CL组,BL组血管外容量增加显著小于CL组(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时晶体溶液的效力增加,补充晶体溶液仍可作为失血性休克时液体复苏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们最近用过氧化氢溶液按文献介绍方法静脉注入引起严重反应2例,经积极抢救恢复,报道如下供参考。例1 女,76岁,(住院号83568)。慢性咳嗽史20余年,每冬加重,1977年6月1日入院,诉  相似文献   

4.
<正>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从静脉输入人体的方法。静脉输液具有起效迅速的特点,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80%~90%的住院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治疗疾病,因此输液器成为使用量最多的医疗耗材之一,且输液的用量和消耗金额呈不断上升趋势[1]。输液可分为连续输液和间歇输液。为了提高疗效,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如抗生素、甘露醇、碳酸氢钠等药物需间隔6、8、12 h等时间段输液。间歇输液是指患者在24 h内出现1次以上的暂停输液,  相似文献   

5.
金菊英  刘丹  闵苏 《天津医药》2021,49(8):852-856
目的 比较术中以晶体液或胶体液作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放或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3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晶体液组180例和胶体 液组182例。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行基础输注,术中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每博量(SV), 以SV最大化为目标,2组分别予晶体液或胶体液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记录术中输液出入量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情况。收集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资料。结果 胶体液组快速补液试验次数、 输液总量、净输液量、失血量低于晶体液组,尿量高于晶体液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比例低于晶体液组(P<0.05)。2 组患者术后30 d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液组患者术后30 d内肺炎发 生率明显低于晶体液组(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晶体 液相比,术中目标导向的胶体液治疗能减少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输液量,降低术后肺炎发生率,但不能降低术后总 体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策略治疗重症活动性失血性休克在临床的应用实践。方法:延迟复苏组(A组),限制输晶体液和胶体液量,扩容更多地依赖输血及血浆,控制目标血压以收缩压8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允许性低血压;传统复苏组(B组),不限制输晶体液和胶体液量,快速进行液体复苏。输液以晶体液和胶体液为主,输血及血浆为辅助,不有意控制血压上限。结果:A组抢救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临床上认识重症活动性失血性休克特殊性以及治疗的特殊性。应用延迟复苏方法,有望提高该类危重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正>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尤其在应用高渗溶液时,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和渗出等,重者有局部皮肤变色或坏死等情况。笔者所在科采用外周静脉输入高渗溶液5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9-03~2011-03笔者所在科进行外周静脉应用胺碘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常用的给药途径,临床上静脉给药的部位,我们首选手背静脉,但对于久病不愈长期住院的患者,随着静脉穿刺次数的增多及药物的刺激,血管逐渐被破坏。这样只好静脉切开播管进行输液.由于插管的长期刺激,出现了静脉炎,局部感染等并发症。自1993年以来,在长期住院的32例心脑血管患者行干指静脉,指掌测指间静脉及手掌静脉网三个部位,输液300次,取得满意效果。观介绍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32例均系长期住院患者,男19例,女问例,年龄49~80岁,病程4~18年,其中尿毒症8例,脑梗塞7例,心衰11例,脑血栓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0.9%氯化钠溶液冲管封管方式对浅静脉留置针留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10ml注射器抽8~10ml 0.9%氯化钠溶液,先用6~8ml脉冲式冲管,剩余2ml正压封管;对照组采用5ml注射器抽肝素盐水3ml,先用2ml脉冲式冲管,1ml正压封管。2组平均观察72~96h,观察2组患者留置针堵管情况、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静脉留置时间。结果 2组患者堵管率、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炎发生2例(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9%氯化钠溶液封管具有和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同样的效果,而采用0.9%氯化钠溶液冲封管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推动了本病治疗措施的改进和发展 ,本文就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1 液体疗法研究证实[1] ,本病各期均有电解质失衡。因此 ,合理的液体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发热期多属低晶体渗透压 ,低血钠 ,低胶体渗透压。液体疗法应以平衡盐液 (BSS)为主 ,因BSS的渗透压 ,电解质浓度、酸碱度与人体的细胞外液相似 ,故输入人体后不易引起人体体液电解质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的平衡紊乱。如病人面部浮肿和 (或 )球结膜水肿较重 ,晶体液…  相似文献   

11.
<正>静脉输液时住院患者是最为常用的用药方法,也是护士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但是,静脉输液常常会损伤静脉血管,尤其对于长期住院患者往往会对浅静脉造成永久性损伤,为再次输液造成不利影响甚或不能再次输液,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继续治疗,严重阻碍了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不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为此,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1-3],总结分析避免住院患者血管损伤的静脉输液技巧与血管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痛  相似文献   

12.
高氧液提高乏氧血氧含量及相关基础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目的 旨在探索高氧液体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的部分基础药理特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用光量子溶氧技术将O2 高浓度的溶解在复方林格氏液体中 ,称为高氧液体或晶体携O2 液 ,并探讨高氧液体对静脉血氧分压、红细胞脆性和失血性休克的PaO2 、SaO2 与血液粘滞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高氧液体的LD50 、红细胞脆性和热原质试验与溶液氧前林格比较无改变 (P >0 0 5 )。溶氧后高氧液体的氧分压由 2 1kPa上升到 90 - 10 0kPa ,能容量依赖性的提高静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能明显提高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的PaO2 和SaO2 ,并降低血液粘滞度。结论 高氧液体不改变基液的基本特性 ,符合人体输注的各项要求 ,对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1 常用溶液 液体疗法输入体内的都是溶液(都含溶质),而不能用不含溶质的蒸馏水。因为大量的蒸馏水进入血液后,可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肿胀破裂而产生溶血。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或相等的溶液就不是这样,静脉输入后,它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红细胞的体积,不会发生溶血。静脉输入常用溶液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其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由静脉输入体内[1].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压低,故在高原地区进行静脉输液与平原地区静脉穿刺的原则不同[2].2010年"4·14"玉树地震发生后,笔者随我野战方舱医院赴灾区执行医疗救援任务,现将高原地区静脉穿刺技巧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液体治疗和检查注射造影剂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和检查手段之一。近年来BD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已大大地减少了静脉输液及检查造影时液体的外渗,但在留置期仍可遇到液体外渗的情况。临床上通过预防和护理观察,加强护士程序化操作,做好维护及管理,能减少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儿因治疗常需要外周静脉输液给药,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较大痛苦,给患儿家长带来较大心理压力[1].静脉留置针因可减少静脉反复穿刺,缓解患儿痛苦,降低浅静脉损害,深受患儿家长喜爱,故其在临床住院患儿中应用广泛[2-3].为探讨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及留置时间,降低其安全隐患,笔者对854例凝血功能正常的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别经股静脉与耳缘静脉快速灌注4℃0.9%氯化钠溶液对兔降温效果。方法 1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股静脉组(n=5)和耳缘静脉组(n=5),均采用电子输液泵以3ml.kg-1.min-1的速度输注4℃0.9%氯化钠溶液,观察其达到目标温度(34℃)所需时间、所需液体容量,降温前后的心率、中心静脉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股静脉组体温降到目标温度所需时间比耳缘静脉组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静脉组所需灌注液体容量比耳缘静脉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目标温度后,耳缘静脉组的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比降温之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中心静脉(股静脉)灌注低温0.9%氯化钠溶液诱导亚低温的速度比经外周静脉(耳缘静脉)的速度快,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使药物能更快发挥治疗效应,有利于重症病人的救治,预防和纠正体液紊乱,供给危重病人或禁食病人的必要营养,促进组织修复,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措施之一。为了使药物顺利输入病人体内,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分析了50例浅静脉穿刺失败的病例,从中发现浅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因素是“回血慢”,并就“回血慢”的问题探讨护理对策,有效地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收集了浅静脉穿刺失败5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1~80岁,均为门诊输液病人。穿刺失败的原因见表1。结果显示,“回血慢”是浅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因素,占失败率的70%。  相似文献   

19.
异舒吉针剂是0·1%硝酸异山梨酯溶液在无菌等张盐水中的注射液,溶液中不含乙醇、丙二醇和钾的成分。所以异舒吉不需要液体稀释,可以直接静脉注射给药[1]。本文利用静脉输液泵直接泵入异舒吉原液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3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均为200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内服液体制剂的配制、质量控制及贮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内服液体制剂卫生学抽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纯化水、包装材料、部分制剂的生产原料,以及在卫生学抽查不合格制剂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进行卫生学监测实验。结果复合维生素B溶液贮存28 d、纯化水贮存4 d卫生学检查不合格;包装材料、浓复合维生素B溶液、10%氯化钾溶液、33%硫酸镁溶液、氯化铵棕色合剂、颠茄合剂和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复合维生素B溶液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结论保证内服液体制剂在有效期内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的措施是在GMP要求的生产环境下生产和在制剂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