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瘘包括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胸腔瘘,常由恶性和良性疾病所致,恶性疾病常见,一般为肿瘤侵犯或食管癌、贲门癌、肺癌等手术或放化疗后所引起的并发症,良性疾病有食管憩室、食管灼伤、异物穿透、食管溃疡、气管异物等,其诊断方法较多如胃镜、支气管镜、向胸腔引流管内注入亚甲蓝观察痰液变化等,作者借鉴泛影葡胺可血管造影及腹部CT检查时口服泛影葡胺形成对比的经验,将其应用于食管瘘的诊断,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取食管异物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外科手术摘除尖锐食管异物35例,其中颈段28例,胸段7例。14例颈段异物均合并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同时取出异物;12例胸段异物摘除后施行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术;余9例取出异物后分层缝合食管切口。结果全组无死亡。6例施行食管腔内置管,术后1~2周中毒症状缓解,3~5周拔管后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无穿孔或狭窄。1例切开食管取异物后发生右侧脓胸,术后第8d行脓胸廓清术及改良食管腔内置管,1个月后治愈;其余患者术后7~10d恢复经口进食。结论可见已穿透食管的金属异物和食管镜摘除易引起穿孔的尖锐异物应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改良食管腔内置管对纵隔感染严重、无法修补的穿孔愈合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13例胸段食管穿孔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段食管穿孔是较少见而凶险的急性胸部疾病 ,如未及时诊断与治疗常危及病人生命。 1992年 12月至 1999年 9月我们共收治胸段食管穿孔 1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3例中 ,男 10例 ,女 3例 ;年龄 18~ 6 2岁。穿孔原因属食管异物继发食管穿孔 7例 ,自发性食管穿孔 6例。临床表现以胸痛、发热为主 ,部分病例有吞咽不适、呼吸困难、呕血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症状。病变部位 :穿孔并纵隔脓肿脓胸6例 ,食管主动脉瘘 4例 ,食管支气管瘘 2例 ,单纯纵隔脓肿1例。10例 X线胸片显示纵隔阴影增宽 ,6例显示液气胸 ,4例经食管碘油或钡餐造影证实…  相似文献   

4.
杜飞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106-107
目的 比较螺旋CT和胸部X线检查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临床证实的支气管异物患儿的X线检查、MSCT扫描及重组图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螺旋CT扫描能直接显示异物本身,异物在轴位像上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管腔内不同形态的密度增高影,检出率92.7%(51/55),明显比X线检查敏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辅助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技术能直观显示气道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临床诊断较X线有显著提高,是检查小儿气管异物及指导内窥镜摘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健 《北方药学》2011,8(11):97-97
目的:通过对16例食道异物的影像学检查及随诊观察,思索其成因及影像学检查方法,以便预防及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材料及方法:16例食道异物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异物的种类及影像学检查中所处在食道的位置,及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结论:首先详细了解病史,影像学检查DR照射野尽可能的最大化(首张DR胸片上段包括咽,小儿下段包括耻骨联合,成人如有必要加拍立位腹部平片,有时加摄胸或腹部侧位,以确定异物的种类及位置)。讨论:患者年龄在6个月~16岁,经过对于16例食道异物的检查随诊,14例为硬币、1例为开口器处于上段食管,1例为耳环处于下段食管(心型金属异物)。注意到处于上段食管可通过食道镜取出,处于中、下段食管可以随诊观察,多食蔬菜以促进消化道蠕动以待排出(一般24小时以后),关键是根据患者及家属等提供的病史及X线检查记录,以确定异物的有无及是否在消化道中及其相对位置,以明确诊断及处理。  相似文献   

6.
王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320-320,433
目的了解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为骨化性肌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X骨化性肌炎中,发生于肩关节2例、肘关节2例、髋关节7例、胫腓骨近段1例、股骨远段2例、足跖骨周围1例,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影像学分为3期,在不同时间,X线和CT表现各有异同。急性水肿期(早期)3例,X线表现为软组织内条片状或分层状骨化影,CT表现周围软组织内片状钙化,边界不清。增殖肿块期(中期)9例:X线表现为软组织内骨性致密影,CT表现为分层状“蛋壳”样骨化。骨化修复期(晚期)3例,X线表现为周围软组织内致密影,周围软组织被推压移位,CT表现为周围软组织内大团状高度致密影,与局部骨皮质分界不清。CT增强扫描示肿胀软组织无强化,无软组织肿块。结论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如缺乏特征性表现,难与骨恶性肿瘤鉴别时,可做MR/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23-725
目的:探讨肋间肌瓣在疑难复杂食管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肋间肌瓣修复治疗9例食管气管瘘、食管穿孔等复杂食管良性疾病患者,其中成年人食管气管瘘2例、迟发异物性食管穿孔2例、食管黏膜下肿瘤切除后食管壁缺损2例、高位食管癌侵及气管切除后气管支气管膜部窗形缺损2例、食管癌术后左主支气管胸膜瘘1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修复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随访半年以上无食管狭窄和气管支气管狭窄、食管胸膜瘘和气管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结论:肋间肌瓣在治疗疑难复杂食管外科疾病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破裂与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我科15例食管破裂与穿孔的临床病例资料。颈段食管穿孔3例,2例为异物所致,1例为外伤所致,均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破裂穿孔12例,其中自发性食管破裂穿孔4例,食管异物损伤5例,外伤性食管穿孔2例,医源性损伤1例,根据食管的损伤程度及感染累及范围分别采取食管切开异物取出食管修补,食管部分切除,纵隔引流,瘘口修补等手术治疗12例。结果 15例食管破裂与穿孔治愈13例;1例死于合并糖尿病因胸腔和纵隔感染严重,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食管癌引发食管破裂穿孔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结论根据食管破裂与穿孔的大小、时间、部位、纵膈和胸腔污染程度,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食管异物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 1 994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收治食管异物 1 5 2例 ,其中 6 3例为老年人 ,现报告如下 ,并对其病因、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6 3例年龄 5 5~ 87岁 ,平均 6 8岁 ;其中男性 4 1例 ,女性 2 2例。就诊时间 1~ 7天 ,平均 3.7天。异物种类为鱼、肉骨 31例 ,假牙 7例 ,食物团块 1 3例 ,其他 1 2例。异物滞留部位在食道上段 33例 ,中段 2 3例 ,下段 7例。所有病例均根据异物史、吞咽困难、胸痛等临床表现及 X线透视 ,作出诊断及确定异物位置。 6 3例中并发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8例 ,食道周围炎 5例 ,食道穿孔 2例 ,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CT在下咽及食管异物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内镜、手术证实的下咽及食管异物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层CT平扫,分析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并观察下咽及食管损伤情况及有无穿孔等并发症。结果多层CT检出异物25例,其中12例可见局部食管壁增厚,3例见异物穿出管壁外,3例有脓肿形成,2例异物游离出食管。1例患者未检出。结论多层CT能直观显示多数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及有无穿孔等并发症,其在下咽及食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直接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在新生儿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CEA-TEF,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其与食管造影的结果。方法9例食管闭锁新生儿,行纵隔螺旋CT矢状位或冠状位扫描,测量闭锁盲端距离,观察有无食管气管瘘,并与食管造影、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矢状位或冠状位CT图像。闭锁食管的上下段盲端及瘘管显示清楚。按照Gross分型,9例均为Ⅲ型。两盲端之间的距离为0.6~2.4cm。所有数据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而食管造影不能显示食管下段的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直接矢状位或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窄、辐射剂量低,结合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方法能准确显示闭锁食管盲端位置及合并食管气管瘘等情况,是新生儿CEA-TEF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纵隔气肿的X线及CT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纵隔气肿的X线、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X线摄片诊断新生儿纵隔气肿16例,其中CT检查3例,分析其X线、CT表现。结果 16例中表现纵隔旁透亮气带13例,胸腺扬帆征8例,连续膈肌征3例,3例仅表现为前纵隔透亮积气(少量气肿),合并气胸5例。CT表现为纵隔内CT值为负值(-500--900Hu)的低密度影。结论 胸部X线摄片是诊断新生儿纵隔气肿的首选方法,侧位胸片有利于前纵隔少量气肿的诊断,CT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李培成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46-104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细小异物的检查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临床可疑小儿气管、支气管细小异物进行数字X线照相术胸部摄影后再经螺旋CT检查,利用多平面重建、仿真内窥等重建图像显示细小异物.结果 18例惠儿合并肺气肿6例(伴纵隔移位3例),肺不张2例,肺炎3例;多层螺旋CT检出率98%、准确率96%.结论 多层螺旋CT能直接显示小儿气管、支气管透X线性细小异物,时指导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段食道异物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中,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常规DR图像的差别,比较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07年1月~12月,采用颈椎侧位片摄影的方法,进行食道异物的X线检查.使用DR摄影96例,其中男63例,女33例,年龄9~75岁.临床提示高密度异物79例,低密度异物15例,疑有异物2例.在食道入处、颈部食道中段、颈胸角三个部位进行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比较.结果 运用组织均衡技术的图像,颈前软组织均可清晰显示,层次分明;对食道入口处、颈部食道中段、颈胸角三个部位的异物显示率分别提高7%、1.4%、8%.结论 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中.运用组织均衡技术能明显显示颈前软组织的层次,大大提高食道异物在X线检查中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乔宗海  徐洁洁 《江苏医药》1997,23(11):788-789
收治620例食管异物,最常见的异物是各种骨类。80%以上的异物嵌顿在颈部食管。诊断应结合病史、X线检查和食管镜检查。食管异物在诊断一作出就应立即取除,否则并发症的危险将增加。本组食管穿孔的有28例,主动脉食管瘘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食管癌X线片与CT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50例,其中43例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39例行CT检查。结果食管癌的主要X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黏膜中断、破坏;主要CT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CT检查可明确病变侵犯的程度、浸润的方式和部位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冉鹏  吴观生 《贵州医药》1999,23(4):290-291
食管异物需作外科处理虽不常见,但处理不当易导致严重后果。1988年8月一1995年6月,我科收治5例食管异物,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例1男,对岁。喝水时误吞义齿,感胸骨后疼痛。X线检查发现义齿位于胸上段食管,内窥镜下试取未成功。拟手术取异物前清洁灌肠时发现义齿排出。再次X线检查证实消化道已无异物影,痊愈出院。例2男,35岁。进食时误吞义齿,感吞咽困难,颈部疼痛。X线检查发现义齿位于颈段食管,内窥镜下试取未成功,反致食管损伤,颈部出现皮下气肿。全麻下左颈侧切开,见义齿钢丝穿破食管全层,切开食管取出异物,一期修补食…  相似文献   

18.
食管异物是常见急诊,绝大多数通过食管镜或胃镜安全取出,约2.07%的患者由于食管穿孔、纵隔感染或脓肿、食管(支)气管瘘、食管主动脉瘘等需胸外科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科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14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异物滞留常见部位是食道,其次是胃,14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中,有128例通过内镜顺利取出,成功率91.3%,术后患者吞咽痛均显著改善,5例患者因配合差,内镜下未取出,2例患者因异物两端刺入食道上段黏膜较深,转胸外科手术治疗。l例患者胸部CT提示纵隔气体影,考虑食道穿孔,转胸外科就诊。4例患者体检示腹腔有异物影,内镜下观察至十二指肠降段,胃镜未发现异物。结论胃镜直视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无需静脉麻醉,成功率高,患者可耐受、操作相对安全、是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CT扫描判断食管癌病灶外侵及转移。资料:经临床检查或X线造影、食管镜检查诊断食管肿瘤,经CT检查最终手术证实者69例;由CT扫描首先发现并手术证实者6例。CT表现:管壁增厚及突出腔内外的软组织肿块和梗阻以上管腔扩张,纵隔淋巴结肿大。分析:本组75例,CT明确诊断74例,正确率达98.67%。本文结果提示:CT测量肿瘤大小同病理标本基本相符;CT检查发现食管肿物同纵隔组织间脂肪层消失并粘连则可疑有侵犯邻近组织,食管肿物部分覆盖纵隔组织并使后者边缘消失则可确诊食管癌肿物外侵;在发现膈上食管旁淋巴结方面CT比较有效,但不能单一地以淋巴结大小区分有否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