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霞  乔占英 《河北医药》1999,21(6):458-459
目的:介绍联合应用EST及外科手术处理内镜下治疗困难的伴有乳头功能紊民胆管结石。方法:本组5例病人先行ERCP了解胆管结构、结石大小、部位及乳头排空情况,后行EST及胆管探查取石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T管造均示乳头排空良好。无胆管炎再发。结论;建议对所有胆管结石病 先行ERCP,对内镜下困难且伴有乳头功能紊乱者联合应用EST及外科治疗无需重建消化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76例胆总管结石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然后经内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气囊导管排石。结果:治愈率为97.1%,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结论: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口括约肌狭窄、重症急性胰腺炎(ANP)、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与胆管镜联合应用、胃毕Ⅱ式术后胆总管结石850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全组病例EST成功812例(95.5%),38例(4.5%)失败.32例(3.8%)合并消化道中等量出血,19例(2.2%)并发轻度胰腺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或联合胆管镜解决胆胰临床问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影像学和内镜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成为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及复发病人主要的治疗方法[1]。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外科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EST诊断并治疗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一期联合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16例经B超或CT、MRCP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在全麻下一期先行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以清除胆管结石,然后行LC术。结果1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和LC术,1例LC后经鼻胆管造影见结石残留后再次内镜取石。结论LC联合EST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实施EST+EPBD78例,所有病例最大结石直径均大于1.0cm(其中憩室旁乳头14例,憩室内乳头12例,余52例),52例直径小于1.5cm结石均一次性取石成功;直径大于1.5cm结石经碎石网篮碎石后13例一次性取石成功,余13例经再次取石后清除全部结石。结果78例病例全部取石成功,3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2例出现轻症急性胰腺炎,无出血、穿孔等其他并发症。结论EPBD联合EST取石安全、有效,尤其对于结石大、乳头条件差的患者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使用针形刀行乳头开窗术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患者常规ERCP乳头插管失败后,采用针形刀在十二指肠乳头上方胆管肠腔内隆起中央部进行开窗,并置管插入胆道,再行下一步内镜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31例患者乳头开窗成功,无胰腺炎、穿孔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标准插管困难或失败时,利用针形刀乳头开窗术效果肯定,在增加治疗成功率的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对联合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治疗的6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均成功进行胆管造影,胆管及胆囊显影,成功率100%,继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结石用取石网蓝或球囊取出,鼻胆管引流(ENBD)后3—7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ENBD中发现胆囊管低汇流6例,胆管下段炎性狭窄5例。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8例,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EST后无十二指穿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无胆总管残石。65例随访3~6个月未见残石及胆管炎发生。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顾锋  陆欢 《江苏医药》2012,38(19):2316-2317
目的 评价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例,先行ERCP+EST,再行LC治疗.结果 15例患者ERCP+EST均获得了成功,结石全部取出.12例1周内行三孔法或四孔法LC;1例患者术后并发胰腺炎,治愈后两周行LC术;另1例因年龄较大,术后1个月行LC术.全部病例无中转开腹及术后未发现残留结石.结论 ERCP、EST联合LC用于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7例结石直径大于10mm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四组,SEST+EPBD组33例,先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切开范围小于乳头肌三分之一),然后球囊扩张,再碎石取石;EPBD+SEST组32例,先行球囊扩张术,再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再碎石取石;EST组3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切开范围大于乳头肌三分之二)取石;EPBD组30例行球囊扩张碎石取石。比较四组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ST+EPBD组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3.93%(31/33),EPBD+SEST组为93.75%(30/32),EST组为96.77%(30/31),EPBD组为67.67%(20/30),EPB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SEST+EPBD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45%,EPBD+SEST组为10%,EST组6.67%,EPBD组为21.42%,EPBD组与其他三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SEST与EPBD联合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降低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ERCP/EST术后3~7 d 行LC。结果40例均取石成功,其中32例行EST,患者均顺利行LC手术。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有价值,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对2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ERCP明确诊断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采用Dormia取石网篮、气囊导管取石,较大结石先用BML机械碎石后再行取石。结果:298例患者中,ERCP插管成功282例,成功率94.6%,其中175例直接应用乳头切开刀插管成功,25例应用普通造影导管插管成功,25例先用针型切开刀预切开(乳头开窗术)后插管成功;4例因硬化性乳头炎、1例因巨大乳头旁憩室而插管失败。29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EST,一次性取净结石291例(97.7%),另2例行第二次内镜下取石成功,其中有28例先行BML碎石后成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 分别为术中出血、术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囊炎。结论:ERCP结合EST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及适应证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引导行oddis括约肌切开套取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4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在DSA引导下行ERCP+EST治疗的临床资料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RCP确诊42例均为阻塞性黄疸,其中胆总管结石33例,Mirizzi综合征4例,壶腹肿瘤5例。其中31例oddis括约肌切开套取结石,3例在DSA引导下行支架扩张术解除黄疸。其余8例除1例放弃治疗外均中转手术治疗。结论 ERCP是诊断阻塞性黄疸确切有效的方法,EST和气囊扩张狭窄胆管置入支架解除黄疸简便,成功率高,为安全有效的治疗的方法,为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行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ERCP不仅可直观胆总管病并的部位采取治疗外,还可进行活检及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富国 《北方药学》2011,8(4):52-53,10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ERCP检查者152例,将ERCP检查结果与B超、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结果:83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检测正确率显著高于B超、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5,X2=26.38,P〈0.05)。内镜取石成功率为93.8(76/81),结石一次性清除率为81.6(62/76),并发症发生率为6.2(5/81);其中急性胆管炎1例,急性胰腺炎3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1例。结论:ERCP是一种诊断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可作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在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对32例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在oddi括约肌切开术内镜取石失败后行塑料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置入胆道支架,术后黄疸、腹痛等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六个月行二次ERCP,32例胆总管巨大结石3例结石消失,25例均有不同程度缩小,4例未见明显缩小;残余结石再次取石,均成功取石,有4例仍取石困难,继续放置胆道支架引流观察。胆道支架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成功率87.5%。结论 胆道支架治疗胆总管巨大结石具有操作简便、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刘芹  邢超 《黑龙江医药》2012,25(3):399-400
目的:探讨分别用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LC)与传统外科手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ERCP联合腹腔镜组患者35例,传统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组31例,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结石大小、结石数目进行比较。结果: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LC)与传统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均是安全有效的,对胆总管结石大小的选择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4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联合腹腔镜与传统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并胆囊结石均是可取的,但如胆总管结石过大我们可直接考虑第2种治疗方案。ERCP联合腹腔镜是安全有效的,符合外科微创诊治理念,是微创技术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7.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探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策略,比较并分析腹腔镜下一期缝合手术及内镜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 收集接受腹腔镜下一期缝合手术及内镜治疗的188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所有患者均合并胆囊结石,65例患者(一期缝合组)接受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一期缝合联合胆囊切除术(LC),123例患者(内镜取石组)施行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并二期行LC。对2组患者手术适应证、结石大小、结石分布、胆道感染情况、合并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期缝合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内镜取石组(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轻微胆瘘2例,内镜取石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21例。术后1年随访2组均无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 在同时满足适应证的情况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相较内镜取石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低且不破坏正常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5月45例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临床资料。对44例老年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或)气囊扩张术,并行网篮取石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所有病例插管造影成功均显示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在0.6~3.0 cm。其中单发结石27例,2枚结石12例,三枚以上6例。网篮直接取石34例,碎石后取石7例,3例胆总管放置塑料支架,1例因乳头太小无法行切开同时结石较大转手术治疗。一次取尽结石35例,放置鼻胆管引流后二次取石6例。3例术中乳头肌切开渗血,给予电凝、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或气囊压迫出血停止,1例24 h后乳头切口涌血,给予钛铗止血。2例出现术后轻症胰腺炎,5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给予相应处理痊愈。对其中36例随访6~12个月未见结石复发,3例放置塑料支架患者半年后结石明显变小,再次内镜治疗。结论老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是相对安全有效,内镜治疗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结合气囊扩张、碎石等方法,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胆总管结石ERCP与EST并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2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与EST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99例患者,术中少量出血52例,明显出血50例,其成功插入乳头时间经方差分析(F=3.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出血病例中,存在憩室21例,出血量与憩室的关系经卡方检验(x2=5.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5);术中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电凝止血与钛夹止血处理,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提示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的止血有效率高于电凝止血治疗(P=0.464,P〈0.05),并发术后出血8例,其中3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有效,1例无效,3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1例行介入止血治疗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结论 胆总管结石ERCP与EST并发出血与成功插入乳头时间,有无憩室等因素相关,内镜下干预治疗是防治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总管结石的相关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6年2月~2011年11月诊治的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LC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16例(80%)年龄≥60岁,13例(65%)行急诊手术,18例(90%)患者术前未行MR-CP、ERCP检查,术中亦未胆道造影;13例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eterotomy,EST)取石,4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术,3例保守治疗排石治愈。结论 LC术后出现发热、反复腹痛或黄疸的患者要警惕胆总管结石,可据实际情况选择EST取石、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术或抗炎、解痉、护肝、利胆保守治疗排石法处理,术前准确的B超诊断和必要的ERCP、MRCP等检查,术中正确判断及操作,有助于预防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