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碎裂QRS波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茂名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48例左前降病变(n=49)、右冠状动脉病变(n=49)、回旋支病变(n=50)的STEMI患者。给予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将患者分为碎裂QRS波或非碎裂QRS波两组;依据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患者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分析患者发生碎裂QRS的指标及碎裂QRS波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关系。结果 STEMI患者碎裂QRS波发生率为38.5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22%。碎裂QRS波组梗死下室壁发生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DD)、室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碎裂QRS波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显著低于非碎裂QRS波组。碎裂QRS波组患者的PNN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100例作为冠心病组,对照组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无冠状动脉病变证据者100例,比较两组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在心电图相对应的心肌前壁、下壁和侧壁导联的分布情况;按碎裂QRS波在心电图中出现与否将冠心病组分为碎裂QRS波阳性组和阴性组,观察碎裂QRS波在左前降支(LAD)病变、左回旋支(LCX)病变和右冠状动脉(RCA)病变中的发生率。结果冠心病组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下壁导联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前壁和侧壁导联碎裂QRS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阳性组LCX病变的发生率高于碎裂QRS波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阳性组LAD病变、RCA病变的发生率与碎裂QRS波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中碎裂QRS波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下壁导联出现碎裂QRS波提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大,碎裂QRS波对LCX病变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1例初发急性心梗患者分为A组(对应导联STD≥0.1mV)和组B(对应导联ST段无压低或压低<0.1mV),比较其临床资料。结果①A组存在冠脉狭窄(67.4%)及多支冠脉病变(25.6%)的比例高于B组(P<0.05)。②A组患者血CPK及CK-MB峰值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高于组B(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电图对应导联STD者冠脉狭窄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高,应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143-145
目的探究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年预后情况。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74例fQRS的STEMI患者,对照组为76例无fQRS的STEMI患者。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室壁瘤、室壁运动异常、LVEF50%发生率、LVEF、LVED等指标以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Killip 3~4级、恶性心率失常、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研究组Killip 3~4级以及恶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LVEF50%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壁瘤、室壁运动异常、LVEF、LVED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与对照组室壁瘤、室壁运动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LVEF50%的发生率及LVED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碎裂QRS波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单和英  骆海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94-1996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及其超声心动图参数,并按照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将其分为QRS≥120 ms组和QRS< 120 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年内病死率,以探讨QRS波群时限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QRS≥120 ms组和QRS<120 ms组患者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10、0.11,P>0.05).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组患者的LVEDd值明显高于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组患者(t=3.31,P<0.05),而LVFS值和LVEF值明显低于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组患者(t=17.05、3.54,均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L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40例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恶性心律失常8例,心源性死亡6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2例.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组在住院期间出现恶性心律失常4例,心源性死亡3例,感染性休克1例,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1年内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组患者(x2=4.01,P<0.05).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组6例心源性死亡患者中LVEDd均大于70 mm,LVEF均小于30%.结论 QRS波群时限延长(≥120 ms)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级别、性别、年龄无关,但是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1年内病死率有关,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最初心电图表现为单纯 ST段压低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2 13例AMI患者中表现为 ST段压低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并发症 ,行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及右胸导联心电图 ,并与无 ST段压低者比较。结果 :AMI伴 ST段压低者 2 3例 (占 10 .8%)。伴 ST段压低组较无 ST段压低组年龄大 (P<0 .0 5 ) ,吸烟者少 (P<0 .0 5 ) ,严重心律失常 (P<0 .0 5 )及泵衰竭 (P<0 .0 5 )发生率高 ,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 (P<0 .0 1)。结论 :AMI患者伴有 ST段压低的只占少数 (10 .8%) ,其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命体征、累积液体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用2019年5月—2022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给予球囊反搏(IABP)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ECMO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累积液体平衡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心率、中心静脉压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常规组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3d内每日累积液体平衡量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常规组下降更快(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院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ECMO支持技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检出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远期预后。方法对701例体检者进行24hDCG检查,并随访36个月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死亡(CD)发生情况。结果根据24hDCG检查结果,将有心肌缺血发作患者108例(15.4%)作为心肌缺血组,其中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9例(91.7%);其他593例作为无心肌缺血组。无心肌缺血组第6、12、36个月随访时AMI和CD发生率低于心肌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心肌缺血时间<60min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9.3%,无心肌缺血组发生率为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心肌缺血时间≥60min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3.3%,显著高于无心肌缺血组的3.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hDCG检出的老年人心肌缺血(主要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常见的且有重要的预后意义,尤其是总心肌缺血时间≥60min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后ST段升高对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本院收治2009-2011年收治、经尿激酶(UK)溶栓治疗ST段再抬高的AMI患者43例(观察组),及同期收治、经UK溶栓治疗ST段无再抬高的AMI患者47例(对照组),对其预后做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CPK、CK-MB峰值、心绞痛发生率、心率失常发生率和1年内死亡率明显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状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ST段升高对预后质量有重要影响,用心电图监测ST段动态变化的方法来评判早期AMI临床预后及中远期治疗,简便、无创、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QT离散度(QTd)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内科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于入院后6h内采用Judkin’8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与11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术前2h和术后24h的标准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随访发病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与治疗前相比,PCI组治疗后QTd明显缩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I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治疗后QT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行急诊PCI治疗32例AMI患者出现QTd缩短的患者有23例,随访30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8/32),QTd未见明显改变的患者9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77.8%(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I患者QTd明显高于正常人,成功的PCI,能显著减小AMI患者QTd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QTd及其变化程度,可作为评价心肌灌注及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对应性 ST改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记录 12 6例有 Q波 AMI患者中合并对应性 ST段改变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早期并发症 ,行常规 12导联及右胸导联加 V7~ 9导联 ,并与无 ST段改变者比较。结果 :AMI合并 ST段改变组较无 ST段改变组住院早期严重心律失常 (P<0 .0 5 )及泵衰竭 (P<0 .0 5 )发生率高 ,住院病死率也增高 (P<0 .0 5 )。结论 :AMI合并对应性 ST改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35例老年AMI与46例非老年AMI在首发症状、心肌梗死的部位、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区别,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老年AMI组胸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胸痛时,心力衰竭、胸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中心力衰竭、急性脑血管意外、肺内感染、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发生胸痛者较少,无胸痛时易发生心力衰竭和胸闷,心力衰竭、肺内感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早期抬高ST段下降幅度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抬高ST段的早期恢复对患者心功能预测的临床意义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形式的再灌注治疗或未接受再灌注治疗,测量并比较再灌注前与再灌注后2h;未进行再灌注治疗者测量发病当时及发病12h心电图(ECG)各相关导联抬高ST振幅段抬高总和(ΣSTE)的下降幅度,将ΣSTE明显下降≥50%者分为组,下降<50%者分为组。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价心脏收缩功能,并比较ΣSTE下降幅度及不同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对患者心功能、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及冠心病多重危险因素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组在发病4周后心脏射血分数明显高于组(P<0.05);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发病30d内死亡)的发生率较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后早期抬高ST段下降幅度能较准确了解心肌细胞灌注情况,可作为心脏收缩功能预后和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间接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期前收缩、ST-T变化、异常Q波和QRS碎裂波)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ST-T变化、心房纤颤、异常Q波和QRS碎裂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度酒精中毒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Ⅱ度和Ⅲ度酒精中毒患者(P<0.05)。Ⅱ度和Ⅲ度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酒精中毒患者除窦性心动过速外,其余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与Ⅰ度和Ⅱ度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与酒精中毒程度有直接关系,临床上可根据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所选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AMI组和女性AMI组,比较两组间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女性组平均发病年龄、农村患者比例、住院病死率均高于男性组(P<0.05或P<0.01),发病后及时入院者较男性组少(P<0.01);女性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发病前2周有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史、无明显诱因、非Q波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心衰者均显著多于男性组(P<0.05)。结论女性AMI的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AMI,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蒋建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68-169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冠状动脉内注入并术中维持静脉泵入替罗非班对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患者行PCI,常规组术中使用普通肝素,观察组与术前冠状动脉注入及术中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冠状动脉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无再流、慢血流)、术后血清肌钙蛋白、心电图ST段恢复情况及术后1周EF值、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2%(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心电图ST段恢复情况及术后1周EF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行PCI治疗时,术前与术中联合使用替罗非班能有效防止术中、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降低无再流、慢血流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出诊急救的55例AMI患者为院前急救组,家属或同事自行送院的50例AMI患者为自行送院组,分析院前急救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院前急救组比自行送院组明显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显著降低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及AMI患者死亡率,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无创伤指标的判断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对 QT离散度测定。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室颤动与 QT离散度关系 ,以探讨其对心肌缺血性猝死预测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62例 ,符合以下标准 :入院后首次心电图可精确测量 QT间期导联≥ 8个 ;无房颤或扑动 ;无室内传导阻滞 ;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药物 ;无电解质紊乱。对照组 5 8例 ,健康体检者 ,无心血管疾病 ,性别、年龄与 AMI组无显著差异。1.2 方法 同步体表 12导联心电图记录。AMI组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 ,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徐红  王洁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6):429-43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AMI存活的218例患者,分为三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含服复方丹参滴丸;普萘洛尔组,服用普萘洛尔;另设对照组。每2个月随访1次,连续12个月。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左心衰竭发生率低于普萘洛尔组和对照组(P<0.05);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由治疗前48.2%±3.6%增至51.21%±4.3%(P<0.001);再梗死、猝死,总死亡人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长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指标(QTc间期、QTd间期、PR间期、QRS波时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892.8±100.4)次/24 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94.4±154.6)次/24h,持续时间(3.09±0.25)min/次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7±0.33)min/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QTc间期、QTd间期、PR间期、QRS波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Tc间期、QTd间期、PR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QRS波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发病,改善心电图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