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肝硬化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肝硬化组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根据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是否转阴分为转阴组56例,未转阴组24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肝硬化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4(T4)、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对照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肝硬化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降低,白蛋白(Alb)提高(P<0.05);HBV DNA转阴组T3、FT3、T4、FT4高于未转阴组(P<0.05),TSH低于未转阴组(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紊乱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肝肝硬化患者HBV转阴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观察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及HBV转阴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BV DNA、HBeAg/抗HBeAb及HBeAg转阴率分别为80%、22.86%、31.43%,均高于对照组的57.14%、5.71%、11.4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结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HBV转阴情况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拉米夫定治疗组(100 mg/d治疗52周),B组为对照组.治疗后2、4、8、12、24、42周分别测血清乙肝三系、HBV DNA定量、肝功能.结果A组治疗第12周HBV DNA累计转阴率(低于1×102拷贝/μl)和52周的最终转阴率显著高于B组(分别42%、6%和82%,11%,P<0.0001),两组HB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分别为10%、4%及8%、2%,无显著差异.AL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80%和34%,(P<0.05),差异显著.A组副反应发热2%,腹痛2%,肾功能损害加重1%,停药后副反应消失.结论拉米夫定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使转氨酶恢复正常,副反应轻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治疗组治疗后12、24、36、48周血清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通过48周治疗,治疗组生化学应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48周后出现1例拉米夫定耐药。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减少耐药率发生,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ALT、HBV DNA水平以及治疗12周时,HBV抑制程度对拉米夫定治疗52周患者疗效评价。方法97例HBeAg阳性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研究,HBV DNA定量≥104拷贝/ml,血清ALT水平1.5~10倍正常上限(ULN)接受拉米夫定0.1g/d共52周治疗,定期随访。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及HBV DNA,比较不同基线ALT,HBV DNA水平及治疗12周时HB VDNA水平患者,治疗52周时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52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与HBeAg血清转换与治疗12周时血清HBV DNA相关(P〈0.01)。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12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对治疗52周的疗效:治疗12周时HBV DNA〈103拷贝/ml,52周时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8例经传统疗法无效的乙肝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100~150 mg&#8226;d 1,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含量,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清4项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连蛋白、Ⅳ型胶原)的变化及HBV DNA转阴情况,B超观察肝脾及腹水变化.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期内临床表现显著好转,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显著改善(P<0.01或P<0.05).HBV DNA转阴率96.4%,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对大部分乙肝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单药序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3例.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9例;A组患者改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B组患者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至48周时分别观察、比较其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下降幅度、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生化学应答率。血清HBV DNA阴转患者继续原方案治疗至96周,并观察其维持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HBV基因耐药变异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8周,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下降幅度、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HBV DNA阴转患者继续原方案治疗至96周.两组患者维持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HBV基因耐药变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或改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种优化方案维持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率及HBV耐药变异率均无明显差异,安全性良好均适用于患者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护肝+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观察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HBV DNA含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及HBV 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明显改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并降低HBV DNA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近期疗效。方法61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拉米夫定100rag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3个月后停拉米夫定,单独服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26例,予单独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结果4周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71.4%,对照组为4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第十二周、第二十四周及第四十八周时治疗组两组HBV—DNA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纤维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干扰素α、拉米夫定治疗26周,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26周;对照组26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52周,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HBeAg/Anti-HBe HBV DNA。结果 56例患者治疗52周后HBeAg/Anti-Hbe转换率:治疗组46.7%,对照组2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HBV DNA转阴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1.5%,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HBeAg/Anti-Hbe转换率及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观察甲状腺结节(TN)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并探讨其与TN良恶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TN患者245例,根据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及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NG组)、甲状腺腺瘤组(TA 组)和甲状腺癌组(TC组),TC组进一步分为甲状腺相关抗体升高组(TC-Ab +组)和甲状腺相关抗体正常组(TC-Ab - 组)。检测患者术前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各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以NG组、TA组和TC组3组比较时,TC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其他2组(P<0.05)。TC-Ab +组血清FT3水平低于NG组和TC-Ab -组,FT4水平低于NG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部分TC患者出现血清TSH水平升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并继发了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清TSH水平升高未必是TC的固有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肝硬化(LC)病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91例LC病人按Child-Turcotte-Pugh(CTP)计分评级分为三组:LC-A组25例,LC-B组35例,LC-C组31例;另选2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T3(FT3)、反T3(r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 及促甲状腺激素(TSH) 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用RXL生化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用全自动血凝仪(血凝固法)检测.结果 从LC-A组到LC-C组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血清TT3和FT3水平逐渐降低,rT3渐次增高,TT4/rT3比值顺次下降,血清TT3分别与白蛋白、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和胆碱酯酶呈显著正相关(df=89,r值分别为0.568,0.260,0.317和0.599,P<0.05),与CTP分值及PT呈显著负相关(df=89,r值分别为-0.447和-0.297,P<0.01),TSH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26例LC病人出现低T3综合征,LC-A组为0,LC-B组8例(22.9%),LC-C组18例(58.1%).经保肝、支持治疗1~2周后,随着肝功能好转低T3综合征也随之消失.心得安试验仅见FT4有所下降(16.84±3.16)vs (14.00±2.45) pmol·L-1,地塞米松试验未见甲状腺激素及TSH有明显变化.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随着肝功能的下降,发生低T3综合征的比例增多,与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合成功能减退、T4向T3转化减少有关,但随着病情好转低T3综合征便逐渐消失,无须补充甲状腺素.心得安或地塞米松试验对甲状腺功能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提示短期适量应用此类药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水平的变化。方法心力衰竭组:通过测定4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前的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对照组:与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比较。结果心力衰竭组T3、FT3较对照组下降(P<0.05),T4、FT4仅在重度心力衰竭时下降(P<0.05),而TSH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抗心力衰竭治疗后,T3、FT3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 T3、FT3可作为反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一项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非脓毒症患者血清游离甲碘甲状腺原氨酸(FL)、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及血清皮质醇(COR)浓度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脓毒症生存和死亡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CO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患者COR水平明显增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脓毒症死亡组COR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O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FT3、FT4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CO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脓毒症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实验室、对照组血清及 CSF的 T3、FT3、T4、FT4、TSH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在脑出血发病后 3d,T3、FT3显著降低 (P<0 .0 5 )。 7d开始升高 ,14d后接近对照组水平。T4、FT4、TSH变化不显著(P>0 .0 5 )。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及 CSF中 T3、FT3水平增高可能与急性期脑出血 (特别是脑水肿高峰期 )出现的内分泌紊乱有关 ;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脑出血部位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分析检测50例急性心力衰竭(AHF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AHF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T3、FT3值和TT4、FT4值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测TSH值,两组数值相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3、T4水平会下降。可借助血清T4、T3变化预测A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钱会  桂淑玉 《安徽医药》2012,16(8):1126-112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与血PaO2、PaCO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在未吸氧状态下检测动脉血气分析,于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缓解时分别检测血清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并与33例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T3、FT3、T4、FT4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1周后,33例病情缓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3、T4与PaO2呈正相关,血清T3与PaCO2呈负相关,TSH在各组中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明显变化,与PaO2、PaCO2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动态观察血清甲状腺素的变化,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轻重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低T3综合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ECOPD患者152例,根据动脉血气及临床表现分为无呼吸衰竭和右心功能衰竭组(A组)54例、有呼吸衰竭无右心功能衰竭组(B组)42例、无呼吸衰竭有右心功能衰竭组(C组)31例、有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衰竭组(D组)25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低T3综合征发病率为18.42%;通过分类比较,B、C组分别和A组相比,D组分别与A组、B组、C组相比,TT3、FT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呼吸衰竭者(B组、D组,67例)较未合并呼吸衰竭者(A组、C组,85例)TT3、FT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2例患者,死亡9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2例,其余患者(131例)好转出院,与好转出院者相比,死亡组与自动出院组TT3、FT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所有比较结果TT4、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AECOPD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监测甲状腺功能有助于判断AECOPD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与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肾病风湿科住院确诊为PNS(初治)患儿65例为观察对象,检测血生化、皮质醇、甲状腺功能等。将TH水平低组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实验组24例,于尿蛋白转阴后复测相关指标,观察两组疗效有无差异。结果①65例原发初治的NS患儿中59例伴TH水平低下,占90.8%;6例正常,占9.2%。②治疗后实验组各检测指标:FT3、FT4、TT3、TT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③PNS患儿血清FT3、FT4、TT3、TT4与血浆白蛋白成正相关,而TSH与血浆白蛋白无相关性。④两组疗效(病情缓解的时间、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治疗后两组血浆白蛋白及胆固醇恢复情况)的比较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PNS患儿存在TH水平的低下,但无临床表现。②PNS患儿存在TH水平的低下,与肾病时血浆白蛋白漏出密切相关。③对于存在TH水平低下的患儿,不建议常规予TH替代治疗,若达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水平,建议予TH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硒酵母片联合保元胶囊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硒酵母片联合保元胶囊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的改善情况、甲状腺体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和甲状腺激素及抗体[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颈前肿块、畏寒肢冷、面色恍白、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和小便频数等中医证侯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SH、Tg Ab和TPO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T3和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厚度均有所降低,但是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D8+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硒酵母片联合保元胶囊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