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导致脑-心综合征其梗死部位与心电图(ECG)、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改变的关系。方法77例已诊断为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1周内头颅MRI结果按发病部位分为岛叶组、脑干组、其他组三组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谱情况变化。对各组患者的ECG检查、心肌酶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位于岛叶部位的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数量远高于脑干及其他部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岛叶的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数量远高于左侧岛叶,有统计学意义(P<0.01)。77例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异常44例(57.1%);岛叶部位的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异常率远高于脑干及其他部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岛叶部位急性脑梗死常导致脑心综合征,在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指标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心内科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T、CK-MB和cTnI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cTnT、CK-MB和cTnI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梗死范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7 d后,患者cTnT、CK-MB和cTn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T、CK-MB和cTnI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2、0.932和0.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梗死范围患者cTnT、CK-MB和cTnI指标存在明显界限。结论 cTnT、CK-MB和cTnI 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升高,指标升高程度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对心力衰竭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HF患者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进行动态检测,并且分为cTnI正常组和升高组,分析cTnI与心脏功能及临床情况的关系。结果本组100例HF患者中46例cTnI升高,所有患者CK-MB均正常,3级心功能患者cTnI升高检出率(59%)比2级心功能cTnI升高检出率(5.5%)明显升高(P<0.05),4级心功能患者cTnI升高检出率(100%)比3级心功能患者明显升高(P<0.05),cTnI升高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cTnI正常组低(P<0.05),cTnI升高组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较cTnI正常组明显增大(P<0.05)。cTnI持续升高者预后差。结论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cTnI的检出率明显升高,cTnI不仅是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的指标,而且是判定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年龄60~70岁)急性岛叶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梗死体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1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及全科医学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岛叶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的脑梗死部位均运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筛查并明确,按Pullicino公式计算其脑梗死体积。根据脑梗死体积大小分组,脑梗死体积<3 cm3组(A组)61例,脑梗死体积≥3 cm3组(B组)39例,利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脑卒中改良Rankin量表(modifed rankin scale, mR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对心电图改变影响.方法:205例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病灶是否累及岛叶分为岛叶梗死组(Ⅰ组)59例和非岛叶梗死组(NI组)146例.其中Ⅰ组又分为左侧岛叶组31例和右侧岛叶组28例.回顾性分析20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结果:Ⅰ组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7例(11.9%)、异位搏动9例(15.3%)、ST段抬高4例(6.8%)、T波改变13例(22.0%),高于NI组的2例(1.4%)、9例(6.2%)、1例(0.7%)和14例(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左右岛叶梗死心电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岛叶可能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心电图的主要病变部位.急性岛叶梗死易出现心电图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分为A组(梗死前心绞痛组)75例,B组(无梗死前心绞痛组)67例,两组均于入院后定时抽血化验血中cTnI(肌钙蛋白I)、MYO(肌红蛋白)、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记录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血中的cTnI、MYO、CK-MB峰值浓度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无梗死前心绞痛组显著降低。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浆Fib及CRP含量的检测。并依病情分轻、中、重度3亚组,将3亚组间CRP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血浆Fib、CRP水平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3亚组间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Fib和CRP水平在ACI患者中明显升高并随病情加重明显升高,并与ACI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AM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K-MB。对符合溶栓条件的36例患者行溶栓治疗。结果 cTnI升高时间在溶栓组患者中与CK-MB相当(P>0.05),在未溶栓组则迟于CK-MB出现(P<0.05);溶栓再通组患者的cTnI与CK-MB达到高峰的时间均早于溶栓未通组和未溶栓组(P<0.05),而每组患者的cTnI和CK-MB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cTnI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MB(P<0.05)。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结论血清cTnI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诊断AMI有重要意义,cTnI是一种优于CK-MB的辅助诊断AMI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130例,健康人群130例,观察血浆H-FABP、cTnI、CK-MB及其阳性率,分析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H-FABP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UAP组和AMI组血浆H-FABP、cTnI、CK-MB明显更高,P<0.05;与SAP组对比,UAP组和AMI组血浆H-FABP、cTnI、CK-MB明显更高,P<0.05。(2)与cTnI、CK-MB对比,血浆H-FABP阳性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够对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液心肌生化指标及其预后临床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急性肺栓塞患者45例为研究组,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45例为研究对照,检测两组的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c Tn I)、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心肌生化指标正常组、心肌生化指标异常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评估预后。结果研究组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c Tn1)、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肺栓塞患者心肌生化指标正常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显著低于急性肺栓塞心肌生化指标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液心肌生化指标显著升高,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住院AMI患者30例、UAP患者30例及对照组30例,测定BNP浓度,同时测定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梗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BNP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NP与CK-MB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血浆BNP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疾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监测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同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的CRP水平,并对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DS)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①血清CRP浓度:大小梗死灶组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塞组(P<0.01),大梗死灶组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②脑梗死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血清CRP水平依次增高(P<0.01)。③CRP水平在发病后24h至28d明显升高,血清CRP浓度与NDS评分呈正相关;24~48h相关性显著(P<0.01),随病程延长相关性逐渐减弱(P<0.05)。结论脑梗死与CRP水平密切相关,血清CRP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脑梗死的危险预测因子,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Mb、cTnI、CK-MB浓度的变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73例)和溶栓未通组(33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b、cTnI和CK-MB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较未通组明显提前(P<0.05),其中Mb较cTnI、CK-MB峰值出现更早,分别为(5.9±2.5)h、(14.5±3.2)h和(14.8±3.9)h(P<0.01);Mb、cTnI和CK-MB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Mb、cTnI和CK-MB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其中Mb较cTnI、CK-MB能更早的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灌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患儿合并心肌酶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9例AURI合并心肌酶升高的患儿同时进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9例中有16例cTnI阳性,其余呈阴性;有28例伴心电图异常。cTnI阴性组和cTnI阳性组只有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值有非常明显差异,其余心肌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酶异常基本在10 d内恢复正常。结论AU-RI合并心肌酶升高大多是由发热等引起的一过性升高而并非心肌损害或心肌炎,预后良好。应根据CK-MB、cTnI来确诊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DMA含量,以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ADMA水平(4.32±0.2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2±0.10μmol/L)(P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作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成人9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TAFI含量变化。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小动脉闭塞组患者、NIHSS评分≤5分及NIHSS评分>5分患者、死亡及存活患者等不同亚组间血清TAFI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患者血清TAFI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血管闭塞组患者相比,大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清TAFI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IHSS评分≤5分患者相比,NIHSS评分>5分患者血清TAFI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血清TAFI水平较存活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清TAFI水平异常,并与神经缺损程度及预后相关,提示血清TAFI含量与急性脑梗死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糖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特点、病情及预后。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耒阳市中医院一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359例,按伴发疾病分为糖尿病组(62例)、高血压病组(17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120例)。分析各组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特点、病情及预后的异同点。结果糖尿病、高血压病脑梗死均以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分别为82.3%、79.1%,P>0.05),神经功能缺损均以轻、中型为主(分别为79.0%、76.9%,P>0.05),治疗显效率分别为56.5%及63.3%,无明显差异(P>0.05)。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大片梗死(33.3%)、混合型梗死(30.0%)及多灶性梗死(80.0%)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重型神经功能缺损也明显增多(49.1%),治疗显效率仅为33.3%,明显较其他两组差(P<0.001)。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特点、病情及预后无明显区别,但两种疾病并存对脑梗死的发生、病情及预后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景秋  卜秦俐 《河北医药》2004,26(11):874-87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 (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98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与 13 4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糖 ,TC、TG、HDL C、LDL C的变化 ;脑梗死部位、梗死面积与血糖的关系及两组预后的比较。结果 糖尿病并发CI组血糖、TC、TG、LDL C较非糖尿病CI组显著性增高 (P <0 .0 5 ) ,而HDL C显著性地降低 (P <0 .0 5 ) ,两组梗死部位差异无显著性 ,糖尿病CI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CI组。结论 糖尿病并发CI患者常发生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 ,随梗死面积的增大糖代谢紊乱加剧 ,糖尿病并发CI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以期为急性脑梗死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2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氯吡格雷75mg,1次/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第21天检测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结果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1d较治疗前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深穿支梗死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3d后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对皮层支梗死及深穿支梗死均有效,而深穿支梗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2例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的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梗死发作各时段分布较为平均,而对照组有发病高峰;观察组无痛性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发作的昼夜节律消失,首发症状多样,胸痛不明显,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