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原因,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住我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03例,入院治疗期间均行PICC置管术,结合相关文献,分析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3例患者中,7例在置管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主要有凝血异常、药物因素以及置管感染等,经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给予溶栓、抗凝治疗后消失.结论 深静脉血栓是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对其进行有效预防,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代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286-287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形成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6例行PICC置管发生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并发导管阻塞的5例患者及时给予导管内溶栓治疗,4例再通,效果较好。2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及时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及护理,1例早期再通,2例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其发生导管堵塞和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自身原因及护理有关。通过对管道堵塞患者的溶栓通管护理及血栓患者的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护理,保证了管道和血管的再通,使患者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小结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1例广泛血栓形成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得出了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肢情况,观察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从插管时导管的选择、患者宣教、插管后的随访等等方面防治深静脉血栓(DVT)的一些体会。结果患者经15天后抗凝治疗后,在手术室行上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进行拔管,无血栓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选择合适的导管、严格插管流程、做好健康教育和导管的维护追踪是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关键;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是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PICC置管后患者并发症的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2012年7月至12月PICC置管肺癌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6月PICC置管肺癌患者51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教育,实验组进行综合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ICC置管后感染(1.96%)、静脉炎(1.96%)、血栓(0%)、导管堵塞(0%)、导管脱出(1.96%)、穿刺点出血(血肿)(3.92%)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可降低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ICU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对照组患者5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共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对照组共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除与置管直接相关,也与疾病、治疗用药、患者活动度有关。结论熟练的穿刺技术、对患者规范化护理,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常作为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危重患者抢救等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PICC留置时间更长,不会出现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时所引起的出血及气胸等机械并发症[1].但导管血栓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4%[2].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7倍[3].现就肿瘤患者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指引对白血病化疗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将使用护理指引置管前的6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应用护理指引干预后收治的68例患者列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应用护理指引实行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导管堵塞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导管堵塞发生率为1.47%,对照组的发生率11.76%,实验组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指引能有效预防降低白血病化疗使用PICC并发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握拳频次对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E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20例PICC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1组(A1组,每天3组握拳运动)、实验2组(A2组,每天6组握拳运动)和对照组(C组).置管后第1、2、3、21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腋静脉最大血液流速(Vmax)、单位时间平均血液流速(TMFV)以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A1、A2组置管21 d后的Vmax、TMFV增加,血栓发生率降低(P<0.05).A1组和A2组血液流速及血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ICC患者置管后应尽早做握拳运动,每天至少3组握拳,从而减少血液瘀滞,预防UE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PICC置管时机对血液病患者静脉炎的影响。方法收集性PICC置管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4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73)。观察组于化疗前2d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于化疗当日进行PICC置管。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置管前后7d时的血管壁厚度及组织水肿和血管微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静脉炎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7d时,观察组穿刺血管壁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P<0.05),穿刺部位组织水肿及血管微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前2d进行PICC置管,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并减轻静脉炎的程度,利于穿刺部位血管的修复,减轻炎症状态,降低微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中心静脉导管(PICC)溶栓治疗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溶栓治疗。随机将入选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溶栓治疗期间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白血病患儿PICC护理中风险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照组(50例PICC置管儿童)采用传统护理经验管理,实验组(50例PICC置管儿童)采用前馈控制进行风险管理,找出导致风险问题的原因,提出预防与解决方案。结果:实验组PICC堵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置管部位皮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前馈控制用于白血病患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降低PICC堵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和置管部位皮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PICC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①预防实验,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在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在针眼上方2cm处沿静脉走向予水胶体敷料粘帖;对照组直接给予无菌透明贴膜固定,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②治疗实验,选取行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0例,实验组在患处给予水胶体敷料覆盖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50%硫酸镁湿敷后用新癀片和喜疗妥交替外敷,连续使用3d后评价疗效。结果在预防实验中静脉炎发生率实验组为4%,对照组为36%,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治疗实验中实验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68%,且痊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水胶体敷料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预防PICC静脉炎效果明显,治疗PICC静脉炎较其他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汪艳萍 《淮海医药》2013,31(2):175-17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乳腺癌TA方案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给予PICC置管进行TA方案化疗,加强心理护理,精心严格的导管护理。结果 60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而拔管,2例患者因长时间置管、导管脱落而重新置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TA方案化疗,无深静脉血栓,无静脉炎,未发生化疗药物外漏,无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患者进行TA方案化疗过程中予以PICC置管,在良好的护理条件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晓玲  杜映  曾艳 《北方药学》2011,8(11):128+101-128,10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龄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60岁以上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同时给予系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进行临床评估,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系统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使患者掌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降低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实验组DVT发生率为3.5%,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老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对策,尽量减少合并症的出现,提升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观察及体会。结果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对穿刺点和导管的规范化护理以及日常生活的指导,93.8%的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合并症,除其中1例白血病患者因静脉血管血栓重新置PICC管外,其余患者都顺利完成化疗。结论加强患者留置PICC导管符合要求的护理,同时增强对患者的PICC护理宣教,以达到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提高PICC护理质量,保证顺利完成整个化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专科小组全程管理对于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乳腺癌行周期化疗患者12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对照组患者由本院具有PICC资质专科护理人员操作,置管后管理由护理单元所属人员完成。研究组患者由PICC护理专科小组完成置管,置管后日常管理由PICC护理小组全程监督、指导、执行、评价、改进,完成PDCA管理循环。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分别与置管前、后,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以及免疫荧光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明显增加,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培训、全程跟踪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可以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临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加强置管后各种规范管理,显著减少患者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有助于提示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以及血栓形成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孙玲琴 《北方药学》2012,(4):124-124
目的:探讨了肿瘤患者置入PICC后并发静脉栓塞的护理。方法:患者于化疗当日行PICC置管,并给予观察与护理。结果:治疗中的6例患者拔出导管后,给予了抗凝、祛聚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的5~15d,病症有所减轻,病情转好,在30天后给予血管彩超复查,显示患者的深静脉无异样。结论:PICC置管应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能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了解颈外静脉PICC降低血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颈外静脉PICC置管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PICC置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上肢静脉置管方法,观察组实行颈外静脉置管方法,对两组患者置管情况、血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完成时间、血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PICC能有效的降低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导管性静脉炎的作用。方法:将PICC置管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用常规方法和水胶体敷料预防、治疗导管性静脉炎。结果:用水胶体敷料预防、治疗导管性静脉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PICC导管性静脉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