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用微波加热炮制王不留行、芥子的可行性。方法 用微波炮制法和药典清炒法制备2种炮制品,比较2种炮制品的外观性状;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微波炮制品和清炒品进行定性鉴别;用药典方法对两药的不同炮制方法进行浸出物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对其中的王不留行黄酮苷、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2种炮制品的外观均能达到药典对该品种的要求;TLC表明2种炮制品中都能出现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相同颜色的斑点;浸出物测定表明,微波法比清炒法炮制品的浸出物含量高;HPLC表明,2个品种微波炮制品的王不留行黄酮苷及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均高于传统清炒法。结论 微波炮制法优于传统清炒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蒡子、炒牛蒡子及其免煎剂中主要成分牛蒡苷进行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鉴别采用TLC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1.1);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TLC图谱显示,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为1.41%(n=6)。牛蒡子生品与炮制品中牛蒡苷的含量均符合药典限度要求,免煎剂中牛蒡苷含量仅为炮制品中的1/3。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牛蒡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牛蒡子免煎剂的生产提取工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乾元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牛蒡子、赤芍、连翘、牛黄、麝香,采用HPLC法测定牛蒡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的5种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牛蒡苷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32%,RSD为1.2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优选延胡索炮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容穗华  高妮 《海峡药学》2013,25(1):37-40
目的比较延胡索不同炮制工艺有效成分的含量,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原阿片碱、盐酸小檗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炮制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延胡索生品及炮制品的醇提液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均高于水提液,与生品比较,炮制品的水提液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醇提液中3种生物碱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总生物碱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传统炮制品比较,醋烘法和微波炮制法中水提液的3种生物碱的含量均较高。结论延胡索经醋制和酒制后,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大,以醋烘法和微波炮制法最佳。  相似文献   

5.
中药虎杖商品药材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勉  王磊  黄澜  张紫佳  王峥涛 《中国药学》2004,13(2):106-111
目的建立较为合理的中药虎杖的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化学定性鉴别采用TLC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结果以白藜芦醇苷和大黄素为对照品,以不同的展开系统展开,建立了虎杖的TLC定性鉴别方法;以白藜芦醇苷为对照品建立了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建立的TLC方法对虎杖药材的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能够区别虎杖与同科属常用药材(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同科根与根茎类药材).本文建立的测定白藜芦醇苷含量的HPLC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几种常见有毒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有毒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蒸制、清炒、酒炙和醋炙这四种炮制方法对雷公藤、川乌以及麻黄三种常见的有毒中药进行炮制,并测定其不同炮制品的有毒成分生物碱的含量,比较该三种炮制方法对其有毒成分生物碱含量影响。结果雷公藤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醋炙>酒制>清炒>蒸制;川乌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醋炙>清炒>酒制>蒸制;麻黄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清炒>醋炙>酒制>蒸制。雷公藤及川乌:与生品的生物碱含量比较,醋炙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麻黄:与生品的生物碱含量比较,三种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蒸制炮制在降低药物的毒性效果优于清炒炮制法、酒炙炮制法及醋炙炮制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火麻仁饮片中的葫芦巴碱为指标性成分,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葫芦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清炒法、微波法、烘法对3个不同产地的火麻仁饮片进行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及生品中葫芦巴碱的含量.结果火麻仁经过炮制后葫芦巴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清炒法提升幅度最大,微波法次之,烘法最小.结论炮制可以提高火麻仁中葫芦巴碱的含量,且以清炒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藤茶中双氢杨梅素的含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藤茶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微波炮制、传统炒制、水煮法对采自3个不同产地的新鲜藤茶进行加工炮制处理,制得藤茶不同炮制品;用自然晾干法处理得藤茶生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藤茶炮制品和藤茶生品中双氢杨梅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炮制方法对藤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其中微波炮制法所制备的藤茶中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传统炒制法含量与其相近;其次为水煮法;藤茶生品中双氢杨梅素的含量最低。结论:炮制可提高藤茶叶中双氢杨梅素含量,且以微波法炮制为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结果:芍药苷的量:生品〉酒制品〉醋炒品〉麸炒品〉清炒品〉土炒品〉酒麸制品;芍药内酯苷的量:土炒品〉麸炒品〉酒制品〉醋炒品〉清炒品〉酒麸制品〉生品。结论: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的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的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郁李仁不同炮制品及水煎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清炒法、燀法分别对3批郁李仁进行炮制,通过HPLC法测定郁李仁不同炮制品及其水煎液中的苦杏仁苷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郁李仁炮制后苦杏仁苷含量降低,苦杏仁苷含量:生品 > 燀品 > 炒品。水煎液不碾碎品苦杏仁苷含量:燀品 > 生品 > 炒品;碾碎品苦杏仁苷含量:炒品 > 燀品 > 生品。结论:郁李仁燀制和炒制后苦杏仁苷含量均降低,但有利于煎出,提高煎出率,为郁李仁及其炮制品的调剂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华玲  尹宁宁 《齐鲁药事》2009,28(8):465-466
目的对山东地区商品牛蒡子的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牛蒡子项下方法对性状、显微、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二批牛蒡子伪品大鳍蓟,比较牛蒡子生品与炮制品炒牛蒡子中牛蒡苷的含量。结论建议增加炒牛蒡子的含量测定等质控项目,严格控制牛蒡子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高效薄层扫描法,对补骨脂的生品、炮制品(清炒、盐灸)中的有效成分补骨脂内酯、异补骨脂内酯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将生品与炮制品有效成分的煎出率进行了比较。结果,炮制前后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大,而两种炮制品补骨脂内酯、异补骨脂内酯的煎出率均高于生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苦杏仁药材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杀酶保苷”效果及气味特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优选苦杏仁药材最适宜炮制方法。方法 以苦杏仁苷为指标,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以野黑樱苷为指标,利用HPLC定性考察苦杏仁药材不同炮制品的灭酶效果;以电子鼻采集气味信息,得到苦杏仁药材不同炮制品气味特征信息数据。利用IBM SPASS Statistics 22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HPLC及电子鼻技术分析结果对比确定苦杏仁药材最适宜的炮制方法。结果 苦杏仁苷含量依次为蒸法>微波法>炒法>砂烫法>燀法>烘法,气味信息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燀法>微波法>炒法>砂烫法>蒸法>烘法,苦杏仁苷含量与气味主成分分析除燀法、蒸法外结果一致,具有较大相关性,燀法、炒法、蒸法、烘法、微波法、砂烫法6种炮制方法均有良好的“杀酶保苷”效果,蒸法、烘法、砂烫法灭酶效果彻底,微波法灭酶效果较彻底,燀法、炒法灭酶效果不彻底。结论 燀法、炒法为目前苦杏仁最适宜的炮制方法,微波法值得积极推广,试验结果能为优选苦杏仁药材炮制方法提供参考,苦...  相似文献   

14.
复方牛蒡子含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晓颖  张辉  高卫芳 《中国药房》2009,(15):1158-1159
目的:建立复方牛蒡子含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金银花、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牛蒡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牛蒡子苷的进样量在0.586~5.27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68%(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牛蒡子含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甘肃临洮产牛蒡不同部位所含总木脂素及牛蒡苷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利用牛蒡子中总木脂素与牛蒡苷在同一峰位有吸收的特点,以牛蒡苷为对照品,以280 nm为测定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牛蒡不同部位总木脂素含量,同时采用HPLC测定其牛蒡苷含量。结果牛蒡苷浓度在0.005 7~0.079 5 mg.mL 1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9.244 9X+0.017 2,r=0.999 6,平均回收率98.2%,RSD=1.61%。以牛蒡苷计,牛蒡子中总木脂素含量为12.27%,牛蒡根、牛蒡叶、牛蒡茎中总木脂素的含量均在6%左右。牛蒡子中牛蒡苷的含量为6.19%(n=3),牛蒡根、牛蒡茎、牛蒡叶样品均未检测到牛蒡苷。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分别测定牛蒡不同部位总木脂素和牛蒡苷含量的方法快速、简捷,可全面控制牛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炮制方法对川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生川乌分别通过药典法、黑豆法和米醋法进行炮制,以RP—HPLC结合梯度洗脱的色谱方法为检测手段,比较分析不同川乌炮制方法对双酯型生物碱(主要为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结果3种炮制方法均可显著降低生川乌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定量分析炮制品中双酯型生物碱。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生川乌均能起到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定性鉴别紫草总色素β-环糊精包合物有效成分的薄层色谱(TLC)法和测定左旋紫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展开系统为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5∶0. 5∶0. 1,V/V/V/V);采用HPLC法测定包合物中有效成分左旋紫草素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0. 025 mol/L磷酸(82∶18,V/V)。结果 TLC鉴别中,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图中,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出峰时间一致,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有效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 09%,RSD为1. 8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北柴胡皂苷类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d及总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评价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北柴胡中皂苷类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的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d及总皂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品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红外干燥品>100℃烘干品>微波干燥品>50℃烘干品>晒干品>阴干品,含量差异显著;总皂苷含量:100℃烘干品>微波干燥品>阴干品>红外干燥品>晒干品>50℃烘干品,但差异不大。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生品>鳖血黄酒共炙品>清炒品>蜜炙品>酒拌品>醋拌品>酒炙品>鳖血炙品>醋炙品;柴胡皂苷d的含量:生品>鳖血黄酒共炙品>醋拌品>蜜炙品>酒拌品>酒炙品>清炒品>醋炙品;总皂苷的含量:蜜炙品>醋拌品>酒拌品>鳖血炙品>酒炙品>鳖血黄酒共炙品>醋炙品>生品>清炒品。结论红外、微波、100℃烘干等干燥方法能明显提高柴胡皂苷a、d的含量,总皂苷含量差异不大;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相对于生品都有所下降,其中醋炙品中含量最低,蜜炙品中总皂苷含量升高明显,其他炮制品总皂苷含量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栀子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测定栀子炮制品(炒、焦、炭、姜炙品)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考察栀子炮制前、后栀子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BDS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检测波长236nm。结果栀子苷在0.075~0.81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炒栀子(焦、炭、姜炙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9%(97.6%、99.2%、99.3%),RSD=2.41%(2.35%、1.56%、2.73%)(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炮制可导致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栀子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栀子药典法、樟帮法及建昌帮法炮制品中栀子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各炮制品中栀子苷含量较生药均有所下降,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不同,下降程度也有所不同。结论:上述三种炮制方法,笔者认为建昌帮法更优,供修订栀子炮制工艺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