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AEDs)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3~2015年我院癫痫门诊患者随访登记数据库中6种主要AEDs所致血液系统ADRs的105例资料,并对患者性别、年龄, ADRs出现时间、严重程度、ADRs结局,联合用药、AEDs日剂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5例AEDs致血液系统ADRs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 (1.56 ∶〖KG-*2〗1),传统及新型AEDs致血液系统ADR均以21~30岁年龄段最多;传统AEDs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和24.76%,其次为新型AEDs奥卡西平,占17.14%; 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65.72%)。AEDs致血液系统ADRs在联合治疗时多见,占69.52%;约1/3的ADRs在中等日剂量时出现; 大多数患者的ADRs持续时间不长,结局良好。结论:临床医师充分认识AEDs致血液系统ADRs的临床特点, 可加强药品安全监督,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血液系统ADRs。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2014年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561例丹参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以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ADR/ADE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指标作为考查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1例ADR/ADE患者男女比例为1∶1.109,主要发生人群为40岁以上的患者(85.93%)。共发生ADR/ADE 784例次,主要发生时间为给药后30 min以内(56.86%),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4.31%)、全身性损害(16.45%)、心率及心律紊乱(12.76%),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构成比为4.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给予足够重视,需加强ADR/ADE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研究阿片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2018年6月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972例阿片类药物所致ADR/ADE,从患者性别、年龄、ADR/ADE发生时间、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72例ADR/ADE报告的患者男女比例为1 ∶1.20;51~70岁患者构成比较高;ADR/ADE主要发生在用药后24 h以内(66.46%);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系统损害(38.96%)、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1.8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46%)、全身性损害(9.23%)、呼吸系统损害(4.51%),其中严重ADR/ADE构成比为10.49%。阿片类药物所致ADR/ADE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34.57%)和口服给药(32.51%)为主。结论:阿片类药物可引起严重ADR/ADE,临床用药时需加强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帕累托(Pareto)最优分析法对2013~2015年西安地区医疗机构发生的2 076例ADR报告进行整理,汇总患者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和临床表现等并进行分析。结果:2 076例ADR中,引发ADR的年龄段、药物种类、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及累计的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情况的主要因素分别为:0~10岁(16.81%)、51~60岁(16.81%)、61~70岁(13.34%)、71~80岁(12.24%)、21~30岁(11.27%)和41~50岁(10.31%)年龄段;抗感染药物(46.97%)、中药注射剂(14.40%)、中枢神经系统用药(9.34%)和维生素类、营养类药物、酶制剂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物(8.14%)四大类药物,其中抗感染药物中头孢菌素类的报告例数最多(35.79%);静脉给药(85.84%);注射剂(88.0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1.43%)、消化系统损害(14.92%)、全身性损害(13.49%)和神经系统损害(10.75%)相关的ADR例数较多。结论:根据西安地区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有针对性加强重点品种、患者的用药监护与ADR检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对康艾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以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3月入院并使用康艾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用药合理性。 结果:共观察病例1 000例,其中超适应证用药占2.5%,用药剂量不足占2.1%,超疗程用药占0.8%,溶媒剂量不足占0.5%。1例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结论:康艾注射液临床应用欠规范,提示临床用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适应证、疗程和用法用量,并密切监护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等。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评价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的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7月3 695例使用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的有效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原因、用药天数、联合用药、高风险因素,丁溴东莨菪碱引起不良反应的名称、类型、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丁溴东莨菪碱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22%,高风险患者用药较为普遍,使用率达44.36%,高风险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低风险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24%,相差7.63倍。联合用药较为普遍,存在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病例占1.98%。结论: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要求,关注高风险患者与联合用药,降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霉酚酸(M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酶放大免疫技术测定血清中游离MPA浓度,利用Mwphar+软件模拟MPA的药动学曲线,计算AUC0~12h值。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性别分布、疾病分类、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药品不良反应(ADR)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患儿237例,平均年龄为(10.70±3.61)岁,319例次MP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涉及到的疾病有14种,主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33.54%),肾病综合征(16.61%)和异体器官移植(15.05%)。MPA AUC0~12h值在30~60 mg·h·L-1的患儿约占48.28%。ADR主要涉及胃肠道(13.79%),所有发生ADR的患儿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结合Mwphar+软件拟合AUC代谢曲线,可更好地掌握患儿体内MPA的暴露量,提高临床疗效,保障儿童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了解近10年来羟考酮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CNKI)、维普医药信息咨询系统和万方数据库2007~2016年收录的羟考酮临床队列研究文献,采用 Excel软件分析羟考酮引起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分别从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用药疗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羟考酮队列研究55篇,其中单药治疗46篇,联合用药9篇。羟考酮单药治疗诱发的ADR频次最高的是便秘45.87%,之后依次为恶心呕吐 34.22%、头晕头痛14.93%、嗜睡 8.03%等。除便秘外,其他ADRs均可随用药疗程增加而逐渐耐受。同时本文也收集到严重ADR(呼吸抑制)10例以及新的ADR(骨髓抑制和肝损)17例。此外,本文分析发现纳肛给药的ADRs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和静注,而联合用药后ADR发生频次均低于单药治疗。结论:临床应重视羟考酮引起的ADR,警惕严重ADR的发生,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并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蛇毒血凝酶的临床真实应用情况及规律,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使用蛇毒血凝酶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用药情况、疗程>5 d、是否监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ADRs)等相关信息,依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共识,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22个临床科室共1 170例患者使用了蛇毒血凝酶,使用量前3位的科室为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及耳鼻喉科;622例患者(占53.16%)为预防性用药,548例(占46.84%)为治疗性用药;给药途径以iv为主;共有578例次不合理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未监测FIB、疗程过长以及给药途径不合理等;总ADRs发生率为1.54%,发生FIB降低的ADRs共有18例,无过敏反应的ADRs。结论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使用蛇毒血凝酶的比例高,但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共识使用并监测凝血指标,避免疗程过长,以减少ADR,并增加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对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上市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评价,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以本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入院并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共观察病例1 830例,其中18.42%患者无用药指征;6.45%患者用药时间过长;有16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7%,属于偶见。结论:我院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临床应用欠规范,提示临床用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适应证及疗程,并密切监测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