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22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应用末端回肠造瘘,并与同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0例(17.86%)。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优势。方法将近年行预防性结肠造瘘和末段回肠造瘘的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吻合口或修补口瘘发生率、关瘘方式、关瘘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吻合口或修补口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肠造瘘组关瘘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结肠造瘘组时间(P<0.05),回肠造瘘组关瘘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结肠造瘘组(P<0.05)。结论在预防性造瘘手术治疗中,末段回肠造瘘相比结肠造瘘具有较多的优势,推荐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肠造口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造口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它是将小肠或结肠在腹壁做成人工肛门,以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或使粪便暂时不进入远侧结肠,避免病变或手术处肠段受粪便污染,以减少感染机会。根据造口目的的不同,肠造口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小儿需做永久性造口的较少见,一般是根据病情需要先做暂时性造口后再择期行二期手术。造口多选择在横结肠、乙状结肠或末端回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total colonic aganglionesis,TCA)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23例回肠末端造瘘时行结肠活检,病理证实为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二期采用Boley术式(即升结肠与回肠侧侧吻合术,回肠末端直肠肌鞘内拖出)治疗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及随访期间无水、电解质失衡,早期肛周皮肤部分病例有湿疹、糜烂,3~6个月后消失,术后半年排便4~7次/d,1年后2~3次/d.结论 右半结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比较符合结肠生理,Boley术式治疗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可作为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对结肠造口周围皮肤的保护效果,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结肠造口皮炎的保护剂。方法将122例直肠癌结肠造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每组61例。治疗组结肠造口护理时造口周围皮肤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涂擦,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皮炎的损伤程度、皮炎的发生时间。结果治疗组造口皮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造口皮炎的发生程度较对照组轻(P〈0.01);治疗组造口皮炎的发生时间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结肠造口周围皮炎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患者中,保护性回肠造口是否可以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211例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护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48例(造口组),未实施保护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163例(未造口组),统计两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 211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7例,总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3%,其中造口组发生吻合口漏1例(2.1%),未造口组发生吻合口漏6例(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联合保护性末端回肠造口不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是能够减轻局部及全身症状,减少二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刘月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08-3411
腹壁造口是一种常见的重要手术方式,肠道肿瘤、膀胱肿瘤以及外伤等疾病都可能需要行腹壁造口。按照造口的手术部位可分为小肠造口(主要是回肠造口)、结肠造口和膀胱造口。按照手术目的可分为暂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暂时性造口在一定时间之后可以还纳,所以对长期的生活影响不大,但永久性造口将会伴随患者终生,对患者生活影响深远,而且目前我国永久性造口患者数量很大,早在2005年就已经累计约100万例,并以10万例/年的速度迅速增加[1],故本文重点对永久性造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结肠造口灌洗指借助重力及虹吸原理将定量的温水经造口注入结肠,结肠反射性收缩,将粪便和液体从造口排出的操作过程. 1 结肠造口灌洗目的 (1)调整.促进造口的排便规律;(2)刺激.刺激肠蠕动和治疗便秘;(3)结肠给药或手术和肠道检查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周浩 《黑龙江医药》2014,27(5):1197-1199
目的:观察结肠内旁路技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观察组实施附加结肠内旁路。结果:观察组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排便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内旁路技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并发症少,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的影响程度,为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72例结肠造口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提供常规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实施认知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造口的自我管理情况。结果干预组在造口护理方法、造口产品选择、结肠造口认识、对结肠造口焦虑情绪、回归社会信心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干预可提高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全结肠神经发育异常患儿的疗效.方法 全结肠神经发育异常患儿30例分别行回肠末端Santulli肠造瘘术(A组,15例)和回肠末端单腔造瘘术(B组,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术后第1、2、3个月复查血Na+和血HCO3水平,随访再次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无一例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98.67±5.81) min vs.(92.00±3.68) min](P<0.05).术后第3个月,A组血Na+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第2、3个月,A组血HCOa水平高于B组(P<0.05).25例再次手术的患儿均获得随访.7例行全结肠巨结肠根治术,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18例行关瘘术,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全结肠神经发育异常患儿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多数直肠癌位于中、下1/3段,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开展使得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成为这些患者手术的首选方式.预防性回肠造口通常是在进行直肠癌手术过程中为预防肠道吻合后可能会出现的吻合口漏,而选择在吻合口近端一段肠道进行造口的手术方式.这样的肠造口虽然可以预防吻合口漏后出现的严重腹腔污染,避免再次手术,但是术后患者要接受造口这个全新器官,无论从生理还是社会心理学角度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影响.回肠造口周围皮肤出现损伤时,会加重患者的焦虑和不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1].因此,加强患者术后回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分析32例回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结肠造口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对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护理要点。结果造口缺血轻度坏死2例,造口水肿3例,造口少量出血5例,造口周围皮炎9例,造口感染3例,造口狭窄3例,造口旁疝1例。而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处黏膜皮肤分离、造口肉芽肿均未发生。结论细致入微的观察可及时发现造口并发症,精心的护理可降低或避免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吻合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年余应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I期吻合手术的20例临床资料。术中梗阻近端肠管充分减压后按要求切除肿瘤及结直肠,于回肠末端戳孔向回盲部方向置入引流管,缝合固定,灌洗近端结肠,肠管吻合后,回肠引流管于右下腹戳孔引出,与腹壁固定。结果:全组病例无吻合瘘发生,粪便从回肠引流管处转流通畅,拔管后无粪瘘及腹膜炎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预防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吻合手术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50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准确的造口定位;术后结肠造口周围的皮肤护理,造口袋的选择,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出现造口狭窄1例,造口坏死1例,造口周围皮肤炎症4例,肠梗阻1例,其余均较满意。结论提高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好造口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肠造口术是治疗新生儿结、直肠疾病的重要方法 ,但也会产生许多并发症 ,甚至引起死亡。我院1 986~ 1 999年 4月共进行新生儿肠造口术 2 1 3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1 3例新生儿肠造口术中 :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 1 58例 ,横结肠双腔造口术 37例 ,回肠末端单腔造口术 1 8例。肠造口的病因 :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1 59例 ,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合并小肠结肠炎 2 5例 ,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 1 7例 ,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 1 2例。肠造口时年龄 :生后 7天以内 1 65例 ,7~ 2 8天 48例。2 肠造口的并发症2 1 3例新生儿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17.
1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肠壁全层性炎症,常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溃疡性结肠炎为发生于结肠的弥漫性、浅表性、局限于黏膜层的炎症,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相似文献   

18.
<正> 回肠末端15cm范围系回结肠动脉供血,越靠近回盲部吻合支越少,为终末血管。多数人认为此段肠管血运差,肠切除一期吻合影响吻合口愈合,有发生瘘的可能。我院自1982年1月~1990年6月对12例回肠末端7cm内良性病变一期切除吻合,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粪水性皮炎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粪水经常刺激而引起造口周围皮肤的糜烂。由于回肠造口排泄物的特殊性,术后发生粪水性皮炎的可能性高达26.9%[1]。由于皮损进展较快,患者疼痛难忍,无法正常粘贴造口袋,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早期康复。2009-01—2012-06笔者所在科采用美宝烧伤湿润膏治疗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12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7年9月-2004年9月,对需要行回肠末端或结肠减压的患儿,采用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回肠减压术治疗14例,其中胎粪性腹膜炎3例,回肠闭锁7例,肠重复畸形2例,结肠穿孔2例,均起到良好作用,提高回肠末端或结肠一期吻合的成功率。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