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中州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3):62-62,64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治疗经验。方法收集、分析17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7例,治愈13例(76.5%),好转4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疗效显著,与十二指肠空肠血管前移位吻合术和屈氏韧带切断松解下移术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操作简单,效果肯定,最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
张楠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4):88-8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2007年12月16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手术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方法其中6例采用Treitz韧带松解术,5例行胃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2例,环形引流术3例。结果16例病人均顺利恢复,其中1例Treitz韧带松解术病人两周后再次出现症状,二次改行胃空肠吻合术而痊愈。结论我们认为只要诊断准确,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采用合适手术方法可获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引起十二指肠降部、横部梗阻的原因很多,其中以肠系膜上血管压迫十二指肠最为常见。我院1976~1980年诊治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16~56岁。病程4~10年。症状和体征:食后上腹疼痛7例。阵发性绞痛1例。呕吐胃内容物3例,吐胆汁4例。吐后和俯卧后症状缓解各1例。有胃型及振水音1例。X线所见:所有病例均呈现十二指肠扩张,有逆蠕动,钡剂通过受阻。其中兼有胃和幽门管扩张各1例。十二指肠降或横、升部受压,有明显压迹者3例。改换体位可见钡剂通过2例。呈“双球征”1例。手术所见:十二指肠被肠系膜上血管压迫5例。十二指肠悬吊肌呈束状、十二指肠空肠曲呈锐角1例,上述改变同时存在者1例,受压肠管呈环形狭窄2例。术式选择: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4例。悬吊肌切断松解1例。胃空肠吻合1例。悬吊肌切断加十二指肠空肠侧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是指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餐后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等临床症状,是十二指肠雍积症最常见的病因。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导致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变小。X线钡餐造影和腹部彩色超声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内科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失败者可首选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或屈氏韧带松解下移术。此文主要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SMAS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所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1]。我院采用屈氏韧带松解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2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一期三吻合术治疗胰头癌梗阻性黄疸。方法自1996年6月至2008年10月对39例不能切除的胰头癌,利用完整的空肠顺蠕动与胃、胆囊同时侧侧吻合加空肠侧侧吻合术治疗,解除胆道梗阻和预防性治疗上消化道梗阻。结果术后3d黄疸开始消退,术后3周胆红素正常。平均住院天数21.1d,随访术后生存6个月11例,12~18个月22例,24个月6例。术后无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肠梗阻、黄疸并发症。结论一期三吻合术安全可靠,简便省时,易于掌握,疗效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保留幽门的Roux-en-y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吻合,使食物转流直接进入空肠,不再通过十二指肠。结果保留幽门的转流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2例,随访636个月,平均30个月,术前症状消失,体质量增加,均无手术后的胃排空延迟。胃镜检查显示无吻合口溃疡,幽门功能正常。结论保留幽门的转流术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优于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本术式保持了胃和幽门的完整性,保留了胃的消化和储存功能,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且预防了胆汁反流性胃炎、小胃综合征、倾倒综合征及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凡具有手术治疗指征且不伴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可采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诊治经验,提高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2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的病史采集、特殊检查的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均得到较及时的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餐后特殊体位在病史采集和体检中占重要地位,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为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十二指肠与空肠吻合术优于胃大部切除毕Ⅱ式胃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9.
小儿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是指十二指肠第三或第四段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外因性的十二指肠梗阻 ,近年来观点认为肠系膜上动脉的位置、角度的变异外 ,其它因素如体重减轻导致肠系膜和腹膜后脂肪消失 ,使夹角变小及内脏下垂等所致后天性因素造成。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 1月收治 2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儿 ,年龄为 1 2~ 1 4岁。入院时表现为急性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症状 ,上腹部疼痛 ,呈胆汁样呕吐 ,腹部见胃型和扩张十二指肠袢 ,体重减轻 ,并伴有脱水等症状 ,经保守治疗无效 ,后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 ,经过精心的治…  相似文献   

10.
<正>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临床上并不多见,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十二指肠水平部被压迫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脊柱之间而引起十二指肠近端梗阻的一种疾病,故临床又称为十二指肠淤滞症。2005年1月~2008年9月,我院曾对18例患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Y 形吻合是将近端空肠予以切断,(距 Treitz 韧带下方15cm-20cm),以其近端吻合到远端空肠侧壁上(距空肠远切断30cm-40cm),而将远切端与相应部位如食管、囊壁、胆总管等吻合,这种吻合方式称 Raux-en—Y 吻合,简称 Y 形易合。此种吻合有顺蠕动和逆蠕动二种,  相似文献   

12.
徐恩文  王化春  丁明金 《江苏医药》2012,38(23):2881-2882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呕吐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右半结肠切除术后5例长期呕吐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表现幽门梗阻症状,呕吐物中含有胆汁.胃肠造影X平片显示:4例胃无张力,蠕动差;2例1h后少量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2例显示十二指肠降部明显扩张,其中的1例更换左侧卧位后可有造影剂通过.1例行CT三维血管重建检查,客观显示明确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夹角16度.结果 3例行放置胃管,经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和静脉营养支持并配合胃动力药治疗,8-15d后好转.2例通过胃镜将营养管送入空肠上段,肠内营养治疗9-21 d后症状好转.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是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发生呕吐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进行治疗。方法应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6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16—32岁,平均24岁,综合分析其二维图象与彩色血流显像特点,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作出诊断,并通过临床及其他影象学检查互相验证。结果16例中7例在外院手术中得到证实。其中5例为肠系膜上动脉的起始点位置过低,另2例为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牵拉。其余9例行X线钡餐检查显示钡剂在十二指肠水平部脊柱中线处中断,有整齐的类似笔杆压迫的斜行切迹(“笔杆征”),钡剂在此处通过受阻,近端十二指肠及胃扩张,侧卧或俯卧时钡剂可迅速通过十二指肠水平部进入空肠。16例患者彩超诊断全部符合,跟踪随访约24个月,7例手术患者目前生活质量良好,另外9例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腹部外科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至2003年11月近10年近期再手术2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再手术者切口减张缝合6例;漏口修补加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与漏口及漏口周围引流,输入、输出袢Bzaun吻合术各1例;腹腔清洗引流T管重置术1例;胆囊床血管结扎术及脾蒂重新结扎术各1例;脓肿引流术2例;胆管空肠内引流术1例;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术,胃、十二指肠、胆总管、空肠造口幽门暂时旷置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及伴发疝修补术各1例;外引流术改内引流术,第三次切除吻合口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残胃粘膜下血管缝扎术各1例;肠套叠复位术1例,肠粘连松解术2例,肠排列术1例;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盆底腹膜修补术1例;引流管取出术1例;再次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结论 腹部外科再手术的关键在于预防,首次手术采取合理术式,仔细、全面的探查、耐心细致的操作,术后严密的监护与观察是预防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胃切除空肠间置术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83年2月以来,用胃切除后顺蠕动空肠间置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癌共8例,初步观察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32~61岁,平均43岁,6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为胃癌。手术操作要点:6例溃疡病患者切除了远端胃3/4;2例胃癌患者作R_2式全胃切除,然后距屈氏韧带下15cm,向下切取20cm 长空肠段,为了保证间置移植段空肠良好血运,我们皆保留间置段系膜根部动脉、静脉各2根血管。将间置段空肠经横结肠系膜,在结肠中动脉左侧凿孔向上。先完成横结肠下方空肠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的诊断、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总结,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12例经上消化道造影及CT检查确诊为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采用梗阻近端十二指肠水平部与空肠第1部侧侧吻合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完全一致。术后症状和体征均获明显缓解。其中10例患者获得6个月至7年的随访,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1例症状复发。结论上消化道造影及CT检查是诊断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的可靠方法,梗阻近端十二指肠水平部与空肠起始部侧侧吻合术是治疗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常见原因、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肠旋转不良均行肠扭转复位,Ladd’s手术;12例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7例行十二指肠空肠梭形吻合,4例行十二指肠纵行切开、隔膜切除、十二指肠横形吻合,1例行胃空肠吻合;环状胰腺2例行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结果46例中43例痊愈,3例死亡。25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是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胰腺,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本院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20例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和20例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观察两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胰肠吻合时间(10.4±1.6)min明显短于观察组(20.5±1.8)min,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50%(10/20),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吻合术式,胰肠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71—1976年内为10例胰头癌及肝管癌施行切除手术,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空肠吻合术7例,总肝管及左右肝管部分切除行肝管—空肠吻合术3例。9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现就吻合方式、技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等一些体会介绍如下:吻合方式:胰腺癌手术的吻合方式有50种之多,我们认为 Child 氏方法比较理想,本组7例均采用此种吻合方法,将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空肠对端吻合,总胆管—空肠端侧吻合,胃—空肠端侧吻合(图1)。3例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mpressing syndrome,SMACS)也称Wilkie病,临床上并不罕见,多见于青少年,常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由于大多病程长,多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我院2000~2008年共手术治疗SMACS20例,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心理护理,严密的术后监护,合理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结果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