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imulants,ATS)滥用者的冲动性人格特点,为开展针对性的干獉獉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11)及自制毒品滥用情况问卷对獉獉419名ATS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ATS滥用者Barratt冲动量表评分结獉獉果为非计划因子50. 805±21. 41,行为因子37. 00±20. 12,认知因子51. 45±20. 60,冲动总分46. 42±15. 50,各分量表和冲动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人口学特征与冲动性的相关性分析中年龄、文化程度、婚配状况、从业状况与冲动行为没有明显相关性,ATS使用情况与冲动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冲动量表中非计划因子、认知因子、冲动总分与药物使用频率相关,而使用方式、戒断次数、累计时间与冲动量表各因子均没有相关性。结论:ATS滥用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冲动,ATS滥用者冲动性与药物使用频率相关,针对其冲动特质进行干预,獉獉有利于改善ATS滥用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卡西酮滥用人群冲动性和攻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甲卡西酮滥用情况调查问卷及中文版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ity Scale, BIS-11)和中文版Buss&Perry攻击量表(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BP-AQ),对山西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内566例主要滥用物质为甲卡西酮的滥用人群进行调查。评估甲卡西酮滥用人群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并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甲卡西酮滥用人群BIS-11冲动性量表评分为37.57±16.83,BP-AQ攻击性量表评分为25.70±18.12,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冲动性:31.70±13.20,攻击性:21.01±12.71);甲卡西酮滥用时间长(≥12个月,β=4.11,P=0.004)、滥用后有渴求感(β=5.15,P<0.001)、伴随抑郁症状(β=7.57,P<0.001)或精神病性症状(β=6.05,P=0.002)可显著增加该人群冲动性水平;甲卡西酮滥用剂量大(≥0.5g/次,β=4.11,P=0.032)、同时滥用其他毒品(β=8.12,P=0.002)、滥用后有渴求感(β=4.73,P=0.002)、伴随抑郁症状(β=9.29,P<0.001)或精神病性症状(β=4.42,P=0.032)、有高冲动性(β=5.14,P=0.001)可显著增加该人群攻击性水平。结论甲卡西酮滥用者具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甲卡西酮滥用程度越严重的人群其冲动性攻击性越强,且伴随抑郁、精神病性症状者其冲动性攻击行为也越多。研究表明,应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预防干预甲卡西酮滥用,并积极治疗毒品使用后出现的精神症状以减少和预防该人群冲动攻击行为的发生,减少其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成瘾及其机制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胺酮为苯环利啶(PCP)衍生物,是非竞争性N-甲基-D -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种静脉麻醉药,它已在临床应用多年。氯胺酮具有一定的致幻作用和成瘾性,被广泛滥用于各种娱乐场所。近几年来,非法滥用氯胺酮的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本文概述了氯胺酮的药理及毒理学特性及滥用情况,并从与药物成瘾机制有关的强化效应和奖赏系统、解剖结构及NMDA受体等方面,对氯胺酮成瘾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氯胺酮滥用人群的基本特征及该人群中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的特征。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北京、上海、云南、湖南和广东等省市的强制隔离戒毒机构中有过合成毒品使用经历的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其中目前主要使用氯胺酮的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本研究分别采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NASS)评定调查对象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175名调查对象,主要来自深圳(占74.9%)。41.1%的调查对象有多药滥用经历,且有53.2%的调查对象有氯胺酮依赖。结果显示:分别有43.5%和45.1%的氯胺酮滥用者存在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10.3%调查对象有精神病性症状。根据文献将PANSS量表全部条目归为5个因子,其中焦虑因子在氯胺酮依赖组和非依赖组均排第一位,排名第二、第三位的症状群在非依赖组分别是阴性症状和兴奋敌对,在依赖组分别是兴奋敌对和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BDI评分、氯胺酮依赖与PANSS总分相关。结论:氯胺酮滥用后可致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症状等严重精神损害。有近一半的氯胺酮使用者停止使用氯胺酮后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且氯胺酮依赖组与非依赖组精神病性症状的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是澳门地区青少年最常吸食的毒品之一,也是毒品防治机构最为关注的毒品之一。尽管如此,关于澳门地区及周边地区青少年氯胺酮滥用的研究仍然很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笔者使用澳门特别行政区社工局资助澳门大学社会学系进行的"澳门在学青少年与药物之跟进调查2014"数据,分析氯胺酮的滥用模式及相关因素。本次研究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确定澳门地区青少年滥用氯胺酮的模式;第二、通过对相关药物滥用行为的分析,初步评估将氯胺酮定位为入门毒品(gateway drug)的合理性;第三,探讨影响在学青少年吸食氯胺酮的原因。结果发现,澳门地区在学青少年曾经滥用氯胺酮的行为与其近期滥用传统依赖性药物的行为显著相关,频繁参加派对活动显著提高了澳门地区在学青少年滥用氯胺酮的概率,结交吸毒朋友、吸烟的在学青少年其滥用氯胺酮的概率也比其他在学青少年高,对吸毒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的也更倾向于吸食氯胺酮。最后,文章就有效地防治澳门地区青少年滥用氯胺酮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分地区氯胺酮滥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了解氯胺酮滥用的基本情况和滥用特征。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1个省、市、自治区的14个地区的娱乐场所发现的氯胺酮滥用者进行调查。结果:在720例氯胺酮滥用者中,东南沿海地区占85.0%;84.2%(580/689)的被调查者在用氯胺酮之前滥用过海洛因,15.8%(109/689)初次滥用的毒品为氯胺酮。滥用方式:以口服、与啤酒共用和鼻吸为主。初始滥用氯胺酮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心驱使”,“目前”(入戒毒所前)的主要滥用原因为“寻求快感”。氯胺酮主要来源于歌舞厅/迪厅。12.7%(90/708)曾经经历过滥用氯胺酮导致的急性中毒,13.5%(96/710)发生过与氯胺酮使用相关的攻击他人行为,40.3%(287/712)发生过与使用氯胺酮相关的性冲动,5.5%(39/705)发生过与使用氯胺酮相关的性暴力行为,12.1%(85/702)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结论:氯胺酮滥用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但有流行蔓延之势;氯胺酮滥用可导致严重的身心损害。建议采取有利措施遏制氯胺酮滥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氯胺酮滥用的人口学特征,加强管理预防。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自愿戒毒医院的氯胺酮滥用者进行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氯胺酮滥用者男性与女性在受教育程度、受教育年限和婚姻状况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氯胺酮滥用者首次吸食K粉年龄19.72±4.51岁,其中小于25岁的青少年男性占大部分(90.8%).氯胺酮滥用者以无业(27.3%)和个体经营为主(30.9%),他们的工作多元化,涉及社会各阶层,收入多不稳定。结论:氯胺酮滥用者主要为青少年男性,首次吸食年龄轻,需加强对青少年氯胺酮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以预防氯胺酮滥用的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省新生药物滥用者滥用氯胺酮的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防控氯胺酮滥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查对象为2010-2014年度药物滥用监测机构收治/收戒的新生药物滥用者,回顾性地收集并分析调查对象所填写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近五年新生药物滥用者滥用氯胺酮的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10-2014年间,共有6334名新生药物滥用者曾经滥用过氯胺酮,5385名以氯胺酮为主要滥用物质;滥用方式主要为鼻吸(74.8%);滥用场所主要为夜总会/KTV(45.6%)、无固定地点(25.8%)、朋友处(22.3%);滥用原因主要为追求欣快或刺激(51.5%)、满足好奇(35.1%);而获得途径主要为同伴(45.1%)、娱乐场所(31.5%)和黑市(19.2%)。结论:广东省新生药物滥用者滥用氯胺酮的形势较为严峻,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氯胺酮滥用具有便利、快捷、群体性、娱乐性等特征,容易迷惑青少年人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氯胺酮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短期介入(Brief Intervention)为个别化、省时之处遇,着重于提供个人回馈并教导如何减少物质滥用与预防其他后遗症。目前已有实证显示短期介入为有效且具经济效益之治疗模式,并广泛运用在药物与酒精滥用疾患上。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短期介入在氯胺酮使用疾患治疗上的角色。方法:筛选符合(1)DSM-IV-TR准则里氯胺酮滥用或成瘾之疾患;(2)无其他生理、心理疾病以致于无法进行研究之个案。取得知情同意后,有83名个案接受短期介入。每位受试者皆经过成瘾专科医师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前与治疗完成后三个月,填写药物使用信心量表(DTCQ-8)、国际卫生组织简短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IEF)与可视化渴瘾量表并接受药物尿液筛检,其自我效能与药物筛检结果将作为成效评估之目标。结果:个案于处遇后可减少对氯胺酮的渴求,接受短期介入个案于三个月后,其自我效能与验尿结果显著改善。结论:短期介入提供个别化回馈,较卫教课程更适于应用于氯胺酮使用疾患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内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特征及毒品危害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制合成毒品滥用调查表,对武汉市7所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内的486名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相关特征。结果:(1)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患者男性比例占89.71%,21-30岁年龄段占43.83%,无业人员占70.16%,未婚占48.77%;(2)仅有36.62%的患者对于合成毒品有正确认知;(3)患者第一次使用毒品前三位原因为:"好奇"、"朋友影响或刺激"、"空虚无聊"。结论:(1)21-30岁青年、无业、未婚者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滥用高危人群,合成毒品预防工作应予以重点关注;(2)苯丙胺类兴奋剂与氯胺酮滥用患者对于毒品危害的认知存在不足。今后应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提高毒品危害认知,减少毒品好奇,提高毒品抵御技能,有效预防合成毒品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