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AMI患者46例(AMI组)和健康体检正常者96例(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H-FABP、CK-MB、MYO、cTnI水平,并观察比较AMI组在入院2、4、6h时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MI组患者入院2h时血清中hs-CRP、H-FABP、CK-MB、MYO、cTnI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6.0,均P<0.01),AMI组在入院4h时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入院2h时(t=46.0,均P<0.01),入院6h时明显高于4h时(t=46.0,均P<0.01);且hs-CRP、H-FABP、CK-MB、MYO、cTnI联合检测时,对AMI诊断的灵敏度为98.9%、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结论 hs-CRP、H-FABP、CK-MB、MYO、cTnI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心梗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优势,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诊断AM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某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胸骨后疼痛发作12d内但未确诊为急性心梗的患者165例,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采用SPSS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以及各种标志物间联合运用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在AMI组内,按照胸痛发作的时间不同,分为2h组,2~4h组,4~6h组,6h组,分别对不同组H-FABP、cTnT及CK-MB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85.0%)高于cTnT(61.25%)和CK-MB(53.75%)以及cTnT和CK-MB的联合应用(65.0%)。单一运用H-FABP与联合运用H-FABP和其他标志物诊断AMI的灵敏度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指标的特异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起病2h内的AMI患者,H-FABP的阳性率(66.67%)显著优于CK-MB(16.67%,P0.05)和cTnT(25%,P0.05);对于起病2~4h内的AMI患者,H-FABP的阳性率(81.82%)显著优于CK-MB(45.45%,P0.05)和cTnT(50%,P0.05));对于起病4~6h内的AMI患者,H-FABP的阳性率(100%)优于CK-MB(77.78%,P0.05)和cTnT(88.89%,P0.05);对于起病6h以上的AMI患者,H-FABP的阳性率与CK-MB和cTn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将同一检测指标不同起病时间段的阳性率比较显示:H-FABP在2h(66.67%)与2~4h(81.82%)2个时段无显著差异,但低于4~6h段及6h段(100%,P0.05)。结论:H-FABP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4h内)较CK-MB和cTnT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疑似AMI就诊的患者154例,测定发病0-3 h内、3-6 h的血清H-FAB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其在AMI早期的灵敏度、特异性、诊断正确性。结果在发病3 h内,对H-FABP水平检测的灵敏度为71.2%,特异度(98.33%)、诊断正确率(84.67%),均显著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3~6 h内诊断的灵敏度为99.6%,显著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91.6%,准确度为97.3%。结论 H-FABP是AMI早期诊断的最灵敏的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结合临床检查,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152例胸痛患者分为AMI胸痛患者组(A组,85例)、非AMI胸痛患者组(B组,67例),并选取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游离钴比色法测定所有样本的IMA、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水平,比较A、B、C组入院时5项指标阳性率;A、B组胸痛发作后3、6 h H-FABP、IMA指标阳性率;A组以上5项指标在胸痛发作后3、6、12、24 h对AMI诊断的阳性率以及A组患者胸痛发作3 h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H-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A组胸痛发作后6 h时IMA对AMI诊断的阳性率最高,为97.6%(83/85),同时在胸痛发作后3 h和6 h时,H-FABP和IMA指标中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胸痛发作后3 h单独检测5项指标,发现IMA的灵敏度最高(94.1%),H-FABP的特异度最高(96.0%),H-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9.5%.结论 H-FABP、IMA均为AMI检测的敏感性指标,H-FABP、IMA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及肌红蛋白(MYO)测定用于诊断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6例AMI患者,应用免疫金标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CK-MB、cTnT及MYO三种标志物的水平,统计比较各自作为AMI诊断价值的差别。结果 AMI患者发生胸痛6h内MYO的敏感性最高;在6~24h内cTnT的敏感性最高。CK-MB的敏感性显著低于cTnT和MYO,cTnT的特异性显著高于CK-MB和MYO,cTnT的漏诊率显著低于CK-MB和MY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T在CK-MB、cTnT及MYO三种标志物中检测AMI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最高,尤其在AMI发病早期具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用于AMI的检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6.
冯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00-2301
目的:探讨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9例AMI患者按胸痛发作时间到就诊时间先后分为:0~<3 h组27例,3~<6 h组21例,≥6 h组31例。在XC8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其血浆H-FABP、MYO、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0~<3 h组、3~<6 h组和大于或等于6 h组检测的血浆H-FABP和MY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3 h组和3~<6 h组检测血浆CK和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检测血浆CK和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各组检测血浆H-FABP和MYO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浆H-FABP和MYO检测可作为AMI早期心肌缺血诊断较理想的生化指标,其阳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有助于AMI的早期确诊、治疗疗效、预后以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H-FABP、c Tn I以及CK-MB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H-FABP、c Tn I以及CK-MB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FABP在0~4 h上升,6~8 h达峰值,24~30 h后回至正常;c Tn I在4~8 h上升,10~12 h达峰值,60 h后出现回落;CK-MB在4~8 h上升,10~15 h达高峰,3 d后回至正常。结论采用H-FABP、c Tn I以及CK-MB检测AMI各具优势,H-FABP、c Tn I以及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提倡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60例根据胸痛到就诊时间不同分为4h组及4~8h组。对全部患者于就诊时即刻抽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计算3种检测指标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在4h组的cTnI、CK-MB与H-FABP特异度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特异度优于cTnI、CK-MB。  相似文献   

9.
肖暖  韩喆  袁蓓  许金鹏 《中国医药》2011,6(11):1307-1309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急性胸痛患者47例,发病时间在3h以内,其中确诊为AMI者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者18例,非心源性胸痛者3例.所有患者在就诊即刻和3、6、9、24h时间点动态检测IMA、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红蛋白(Mb)水平,对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就诊即刻IMA、H-FABP、cTnI、CK-MB、Mb敏感性分别为65.3% (17/26)、69.2% (18/26)、15.4% (4/26)、15.4% (4/26)、42.3% (11/26);IMA、H-FABP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4.6% (22/26),与单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h时,IMA、H-FABP、cTnI、CK-MB、Mb敏感性分别为80.8% (21/26)、92.3%(24/26)、23.1% (6/26)、34.6% (9/26)、76.9% (20/26);IMA、H-FABP联合检测敏感性96.2%(25/26),与单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时CK-MB敏感性61.5% (16/26),IMA、H-FABP敏感性分别为88.4% (23/26)、96.2% (25/26),IMA、H-FABP联合检测敏感性高达100% (26/26),与单项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9h时IMA、H-FABP、cTnI、CK-MB、Mb敏感性分别为76.9%(20/26)、73.1%( 19/26)、96.2% (25/26)、96.2% (25/26)、92.3% (24/26),IMA、H-FAB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3% (24/26),与单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cTnI、CK-MB敏感性为100% (26/26),此时检测cTnI、CK-MB敏感性优于IMA、H-FABP[分别为38.5% (10/26)和34.6% (9/26)],亦优于IMA、H-FABP联合检测[敏感性为50.0% (1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h,IMA、H-FABP、cTnI、CK-MB、Mb的特异性分别为80.9%( 17/21)、90.5%( 19/21)、100.0% (21/21)、95.2% (20/21)、76.2%( 16/21).入院后6h,IMA、H-FABP、cTnI、CK-MB、Mb的特异性分别为95.2% (20/21)、85.7%( 18/21)、95.2%( 20/21)、85.7% (18/21)、71.4%( 15/21).在AMI早期IMA、H-FABP与cTnI、CK-MB检测AMI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Mb的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IMA和H-FABP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定性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在病人发病后不同时间作CTNT定性检测,与同时期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比较,X2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79例AMI患者起病后1、2、4、6、8、12、24小时CTNT检测结果(阳性率%):0、0、54、63、81、100、100。同时期CK-MB检测结果分别为(阳性率%):0、5、49、62、80、100、100。两者统计学分析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NT定性检测可作为急性胸痛患者快捷、简易的常规鉴别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7例ACS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UA组(n=52例)和AMI组(n=45例),按院内死亡风险分为低危组(n=21例)、中危组(n=39例)和高危组(n=37例),同期选择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FABP、IMA、c Tn I、CK-MB阳性率及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结果:UA组和AMI组H-FABP、IMA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 Tn I、CK-MB(P<0.05),且AMI组H-FABP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UA组(P<0.05),而UA组和AMI组IMA诊断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CS患者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危险程度加重,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H-FABP、IMA联合检测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清肌钙蛋白Ⅰ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并探讨cTnⅠ对早期诊断AMI的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和5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cTnⅠ、肌酸肌酶CK和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1)血清cTnⅠ、CK、CK-MB检测对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96%、90%和61%、76%和75%;(2)AMI患者血清cTnⅠ浓度平均升高(16.5±5.7)倍,显著高于CK(7.63±2.1)倍、CK-MB(6.4±2.8)倍(P<0.01);(3)AMI后3h内cTnⅠ阳性检出率41.0%,明显高于CK-MB(24.0%)和CK(21.0%);AMI5d后cTnⅠ阳性检出率为69.0%,而CK-MB和CK仅为4.0%和8.0%.结论血清cTnⅠ能早期确诊AMI,具有较宽的时间诊断窗口,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前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探讨cTnI对早期诊断AMI的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和5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cTnI、肌酸肌酶CK和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1)血清cTnI、CK、CK-MB检测对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96%、90%和61%、76%和75%;(2)AMI患者血清cTnI浓度平均升高(16.5±5.7)倍,显著高于CK(7.63±2.1)倍、CK-MB(6.4±2.8)倍(P<0.01)(;3)AMI后3h内cTnI阳性检出率41.0%,明显高于CK-MB(24.0%)和CK(21.0%);AMI5d后cTnI阳性检出率为69.0%,而CK-MB和CK仅为4.0%和8.0%。结论血清cTnI能早期确诊AMI,具有较宽的时间诊断窗口,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胸痛发作≤6h拟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即刻行H-FABP、肌钙蛋白T定性及肌钙蛋白I定量检测,了解H-FABP在AM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组(AMI)≤6h H-FABP一定性15例阳性,敏感性为93.7%,肌钙蛋白T定性3例为阳性,敏感性为23.7%;②心绞痛组(5例)及正常组(4例)≤6h H-FABP定性及肌钙蛋白T定性均为阴性;③≤6h血肌钙蛋白I定量3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是一种新的有重要临床价值的AMI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心肌酶谱、CRP及TnI以探讨其对急性心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蛋白分析仪及各种诊断试剂盒,检测了128例AMI患者发病后2~120 h各时间段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AMI后2 h内,患者血清中CRP、TnI及CK-MB开始升高;4 h后,AST、LDH及α-MBD也开始上升,至12~24 h,各项指标均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CRP下降速度最快,TnI则最慢.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nI、CRP及CK-MB,对AMI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伟聪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60-376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层析技术,测定84例AMI早期(1~8h)入院患者和45例健康人血清cTnI水平,同时检测心肌酶(CK—MB),以探讨cTnI、CK-MB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TnI阳性49例,crrnI阳性率为92.4%,对照组cTnI阳性0例,两组cTnI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21,P〈0.01)。AMI发病12h内,CK-MB阳性率75.5%(40/53),cTnI阳性率90.6%(48/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AMI发病3d内,CK-MB与cTnI阳性率分别为66.O%(35/53)、86.8%(46/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P〈0.05)。结论cTnI测定对AMI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AMI患者(AMI组)发病后2、4、8h血液中Mb、CK-MB、cTnI浓度,与非AMI心胸疾病(UA)患者(UA组)进行比较,并分析Mb、CK-MB、cTnI单项及多项联合指标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在2、4、8h各项指标与UA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发病2h,Mb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病4h,Mb、CK-MB、cTnI的敏感性为87.5%、53.13%、43.75%,特异性为70.97%、74.19%、80.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指标Mb+cTnI、Mb+CK-MB和cTnI+CK-MB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发病8h,Mb、cTnI和CK-MB敏感性均达到100%,特异性分别为87.09%、90.32%、96.77%;联合指标以Mb+cTnI+CK-MB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结论 对AMI患者早期进行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既可尽早确诊,又可避免误诊,对提高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确诊的速度和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cTnl)、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三项联检在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某院6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观察组,择取同期进行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需检测血清cTnl、MYO以及CK-MB水平,比较两组检测水平以及观察组不同时间段内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cTnl、MYO及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组间差异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2h时MYO水平明显上升,发病48h左右开始平稳下降;发病24h时cTnl和CK-MB水平显著上升。结论: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进行心肌梗死三项联检能够及时了解患者血清水平变化,提升患者检测阳性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蔡慧琳  杨芬  姚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92-594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多种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探讨。方法将确诊的85例ACS患者划为ACS组,其中ACS组有AMI患者47例,UAP患者38例,同时7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患者中的血清CK-MB、C-TnI、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CS组中,AMI组的CK-MB、C-TnI、hs-CRP均较UAP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中的C-TnI、CK-MB及hs-CRP的含量升高与AC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此三项指标对于ACS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142例AMI患者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cTnT特异性显著高于MYO、CK-MB,误诊率显著低于CK-MB与MYO;CK-MB敏感性显著高于cTnT与MYO(P<0.05).结论 在AMI快速诊断中,cTnT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误诊率低,是对AMI早期诊断的金标准,三项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促使AMI快速诊断准确率提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