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颅内疾病44例50个病灶进行X-刀治疗,40例于X-治疗后2-12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获影像学随访40例中,肿瘤缩小、明显缩小至消失24例,13例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但大部分病灶内出现变化。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显效率为68.2%,有效率为75%。结论 我们的初步经验及近期随访结果表明,X-刀治疗颅内疾病是安全、有效,对控制颅内肿瘤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颅内疾病44例50个病灶进行X-刀治疗 40例于X-治疗后2~12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获影像学随访40例中 肿瘤缩小、明显缩小至消失24例 13例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但大部分病灶内出现变化.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显效率为68.2% 有效率为75%.结论我们的初步经验及近期随访结果表明 X-刀治疗颅内疾病是安全、有效 对控制颅内肿瘤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颅内疾病44例50个病灶进行X-刀治疗,40例于X-治疗后2~12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获影像学随访40例中,肿瘤缩小、明显缩小至消失24例,13例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但大部分病灶内出现变化.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显效率为68.2%,有效率为75%.结论我们的初步经验及近期随访结果表明,X-刀治疗颅内疾病是安全、有效,对控制颅内肿瘤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颅内疾病44例50个病灶进行X-刀治疗,40例于X-治疗后2~12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获影像学随访40例中,肿瘤缩小、明显缩小至消失24例,13例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但大部分痛灶内出现变化。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显效率为68.2%,有效率为75%。结论 我们的初步经验及近期随访结果表明,X-刀治疗颅内疾病是安全、有效、对控制颅内肿瘤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采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40例,平均随访2年以上。周边剂量12~16Gy。多靶点40%以上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结果 36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显示瘤体缩小或中心明显坏死。4例无效,5例术后并发面神经损伤。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听神经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术后残留垂体腺瘤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方面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X刀治疗的有完整随访结果共206例术后残留垂体腺瘤资料。病灶直径5~35 mm,平均为16.4 mm。治疗时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平均中心剂量为22 Gy(20~25 Gy),周边剂量为10 Gy(8~12 Gy);功能性腺瘤平均中心剂量为28Gy(25~30 Gy),周边剂量为12 Gy(10~14 Gy),覆盖病灶体积80%以上。结果随访24个月以上,肿瘤缩小(含消失)129例(62.6%),无变化74例(35.9%),增大3例(0.15%);在功能性腺瘤中,内分泌恢复正常72例(56.5%),下降53例(42.0%),升高2例(1.5%)。所随访的患者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垂体功能低下,35例视力障碍的患者中有13例视力明显好转。结论 X刀治疗术后残留垂体腺瘤临床疗效肯定,是治疗术后残留垂体腺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旋转式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5T GE MRI定位,以2~3mm的层厚扫描获得定位图像,用Super Plan 2.5/3.0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方案,设靶点1~13个,以35%-7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周边剂量为8-98GY,以Masep新一代旋转式伽玛刀做治疗,2002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2783例颅内疾病患者,其中2205例获完整随访,男1212例,女993例。结果随访时间为3~127个月,平均58.30个月。伽玛刀治疗各种颅内疾病有效率为:良性肿瘤88.57%(922/1041),恶性肿瘤83.59%(494/591),脑血管畸形85.92%(360/419),功能性疾病85.06%(131/154),5例于伽玛刀术后因脑水肿或肿瘤复发而行手术开颅减压或切除肿瘤,12例因病灶太大或多发病灶而行2~5次伽玛刀治疗。结论旋转式伽玛刀对颅内良、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畸形、功能性疾病有明确疗效,已成为神经外科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庞心元  赵卫生  姜炜  吕仲虹 《天津医药》2000,28(12):721-723
目的:报告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颅外肿瘤的结果并做临床分析,方法:1997年5月-1998年7月治疗40例颅外肿瘤(42个病变)并进行了随访,肿瘤的临床靶体积从0.2-232cm^3(平均29.7cm^3),对计划靶体积的最小放射剂量每次3.12-11.8Gy,分1-10次照射,最大剂量为4.00-15.00Gy(平均6.63Gy),治疗后20-100(平均80),实体瘤疗效标准: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3例),无变化(NC)3例,进展(PD)5例,随访114个月期间,观察到87.5%的肿瘤得到控制,80%的肿瘤缩小或消失,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颅外肿瘤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X刀治疗颅内病变的效果。对94例颅内病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或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SRT)的近期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治疗后半年内复查CT,61例病变缩小(其中26例)消失,3例再手术.6例死亡(其中4例为转移瘤),24例无变化。病变直径≤4cm的颅内肿瘤一般选择SRS.&;gt;4cm选择SRT.脑干肿瘤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腔质瘤,选择SRT。对颅压高的颅内肿瘤病人.在X刀治疗前,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方法,降低颅压,使之可完成治疗.X刀治疗中准直器和靶点选择应综合考虑包绕满意、剂量迭加及周边剂量等因素。在剂量选择中既要考虑治疗剂量,还应严格遵守病变边缘剂量绝不能超出邻近的重要区域的安全线。  相似文献   

10.
作为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内容之一的立体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简称SRS)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放射治疗方法,X刀就是放射神经外科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用于对颅内小体积病灶行单次大剂量照射,具有精确、靶区边缘剂量陡降的特点。1997我院引进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疗仪器发展公司生产的JX-100型X刀设备和技术,现就7例颅内转移瘤的治疗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46~64 y。7例共有12个病灶,其中单个颅内转移瘤4例(57.14%),2个颅内转移瘤1例(14.29%),3个颅内转移瘤2例(28.57%)。12个病灶中9个位于幕上(75%),3个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100例肝癌共112个瘤灶采用CT引导下PMCT配合TACE治疗,并选择同期70例肝癌共92个瘤灶采用单纯TACE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临床表现改善,大部分瘤灶明显缩小,缩小>40%的占95.5%;活检提示36个≤3 cm和17个>3 cm的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占47.32%;59个>3 cm的瘤灶大部分坏死,占52.68%。68例AFP升高者显著下降,25例转阴。全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4个月,3例死亡,2例复发,半年、1年、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9.0%、98.0%、97.0%。与单纯TACE治疗组比较,肿瘤坏死率、瘤灶缩小率及患者生存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TACE配合PMCT治疗肝癌疗效好、肿瘤灭活彻底,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拒绝手术、因高危因素手术有风险或年轻要求保留子宫的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患者50例,超声定位监视下,从体外将超声聚焦于子宫肌瘤内,应用海扶刀系统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瘤体大小及瘤体超声影像学变化,同时对疗效作出评估。结果子宫肌瘤直径1cm~9cm,高强度超声聚焦超声时间1~5h。海扶刀治疗1~6个月后,B超检查肌瘤回声增强,肌瘤血流明显减少,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患者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症状明显减轻。50例患者海扶刀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为90%(疗效显著3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10%)。结论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无手术创伤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随访疗效。结果35例患者随访12个月,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者30例,经量平均减少50%,有3例术后6个月经量有增多,子宫肌瘤缩小>50%者18例,瘤体缩小20%~50%14例,瘤体缩小<20%为3例,总有效率为91.4%,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UAE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全身γ刀治疗手术后肺转移瘤局控率,判断其近期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各种原发癌症术后肺转移瘤患者34例采用深圳一体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月亮神全身γ刀进行照射,50%剂量线包绕100%计划靶区,临床靶区在肉眼靶区外扩8 mm,计划靶区在临床靶区左右前后外扩5 mm,头尾侧外扩10mm,3~5 Gy/次,1次/d,5次/周,共10~17次.靶区周边总剂量5000~5100 Gy.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明显放疗反应.34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2~24个月.其中53个(70%)病灶完全消失,16个(20%)病灶体积缩小>50%,病灶无变化7个.总有效率90%,4例患者1年内死亡.全组中位生存期22个月.结论 体部γ刀治疗手术后肺转移瘤,局控率满意,近期疗效肯定,治疗反应较轻,对肺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声对乳腺疾病随访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发现有乳腺疾病的205例患者随访,平均34个月观察3.65次,将结果对照分析并统计学处理。结果超声随访前后的一致性检验Kappa为0.81。纤维腺瘤从未发现至发现1.0cm的肿瘤时间约1年,肿瘤形成后生长极其缓慢;12%患者肿瘤有增大、增多趋势,平均42个月直径增大0.5cm,7.5%患者瘤体缩小,1年缩小0.3cm;2%患者手术切除后肿瘤会复发。乳腺恶性肿瘤从未发现至发现1.6cm的肿瘤时间约9个月,肿瘤生长迅速,不到4个月直径增大近1倍。乳腺可疑病变与X线联合诊断后超声随访安全性很高,但不能发现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没有肿块的原位癌。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疾病的随访,可观察乳腺疾病的进展,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认识,帮助临床制订最佳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导向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后影像学征象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00例肺部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及肺转移瘤,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5 cm以下肿块冰球覆盖面积平均98%,5 cm以上肿块冰球覆盖面积平均90%.在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肿瘤有缩小者53%,无变化者25%,进展者17%.肺部肿瘤冷冻后CT表现病灶处开始可见逐渐增大的低密度类圆形冷冻区,与非冷冻区有明显的界线.冷冻区中心CT值为负值,术后即刻CT检查病灶CT值平均下降30~50 Hu.随着氩氦刀冷冻治疗后时间延续,大部分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以直径小于5cm明显,特别是直径小于2cm病灶,观察3个月后均已消失.个别原体积比较大(>5 cm)的肿块反而增大,且见新病灶出现.结论 肺部肿瘤氩氦刀靶向治疗后影像学表现特点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柏秀松  刘均 《云南医药》1999,20(2):88-89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医师对X刀治疗颅人疾患的选择,明确X刀治疗范围,方法 采用Varian600C直线加速器和RSAX-刀系统分单次或3-10次治疗,结果本组450例,经6-28个月随访CT/MRI,近期有效率为74.4%,结论在神经外科疾病中正确合理地使用X刀和外科手术对治疗颅内疾患重要。  相似文献   

18.
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2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对27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根据CT或MRI表现,27例临床明确诊断。4例实体性肿瘤,3例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3例囊性肿瘤,瘤结节完全切除(其中1例术中瘤结节自发破裂大出血)。27例全部临床治愈,无死亡病例。19例随访10个月至10年无复发。结论对于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基本明确诊断,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确诊病例应该首选手术;术中应警惕正常灌注压突破和瘤结节自发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刀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安全性和肿瘤影像学变化。方法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刀消融靶向治疗116例周围型肺癌。结果肺部微波消融治疗后增强CT显示肿瘤区出现低密度影,CT值由术前(60±5)HU降至(40±5)HU。治疗1个月后,所有肿瘤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达92.3%。结论 CT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靶向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病例,手术方法均采用带蒂颞浅血管肌筋膜瓣进行填充治疗。结果本组63例术后随访1~2年,头颅CT证实囊肿消失或缩小者52例,影像学有效率82.5%;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者54例,临床有效率85.7%。结论对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采用带蒂的颞肌筋膜瓣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手术方法,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