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在阻断脓毒症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30万U,2次/d,连用5d。常规监测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脓毒症症状改善时间和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T、RR、HR及WBC治疗后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5d的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试验组治疗后5d的IL-10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后5d的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IRS炎性指标超过3d无明显改善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也明显减少(试验组29.2%,对照组62.5%,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上调抗炎因子水平,来调控机体炎性反应过程,从而阻断脓毒症向MODS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单独采用乌司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7 d的CRP、TNF-α、IL-6、IL-8水平。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56%(34/45),观察组为93.33%(42/4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x2=8.295,P<0.05。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10 d观察组的CRP水平均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d观察组的TNF-α、IL-6及IL-8水平均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汀应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全身炎性反应,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2次/d。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监测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79%),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R、RR、T及WBC经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3 d,治疗组PCT、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6 d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对重症肺炎的救治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辅治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B型钠尿肽(BPN)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随访0.5年,观察2组临床疗效、收缩压(SBP)、心率(HR)、BPN及CR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3%高于对照组的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HR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SB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NP、CRP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BNP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尿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CRP)及肾脏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62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6个月时查诊室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血肌酐、高敏CRP及24h尿蛋白定量,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肾结构及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LDL-C水平1个月及6个月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1个月时无明显变化,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及eGFR1个月时无变化,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较治疗前血肌酐有所降低,eGFR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CRP治疗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个月、6个月阿托伐他汀组高敏CRP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双侧肾动脉(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无显著变化,6个月时治疗组各级动脉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的ED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肾动脉血管阻力,改善肾血管结构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病区住院的新生儿感染患儿12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住院的6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根据出院诊断结果分为败血症组及其他感染组各60例。分别采集120例感染新生儿和60例非感染新生儿静脉血进行CRP、PCT及WBC检测。结果败血症组和其他感染组CR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败血症组治疗后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早产儿CRP水平低于足月儿(P<0.01);早产儿PCT水平与足月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RP、PCT及WBC敏感度分别为98.04%、85.14%和84.85%;CRP、PCT、WBC特异度分别为45.74%、46.23%和37.41%。结论血清CRP、PCT及WBC是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敏感指标,血清PCT及WBC诊断败血症时不受胎龄影响,CRP受胎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监测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组T、RR、HR、WBC以及CR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SIRS症状,调控炎症反应过程,在SIRS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莲  刘维娟  徐伟  栾建芳  罗涌 《中国药房》2011,(18):1696-1698
目的:研究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调脂作用。方法:80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洛伐他汀片,治疗组加用匹伐他汀钙片,疗程12周。考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心率(HR)及体重指数(BMI)、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的升高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bA1c、收缩压(SBP)、HR、BMI及AST、ALT均下降,但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GGT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状态,对血糖、血压、HR、BMI及肝酶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 d、7 d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的差异;比较两组疗效和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 d起T、RR、H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后7 d T、RR、HR、WBC才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PaO2、SaO2治疗后3 d和7 d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3 d起PaO2/FiO2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7 d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和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常规、血乳酸(LA)及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脓毒症休克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乌司他丁,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比值(NEU%)、LA、PCT、C反应蛋白(CR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观察组WBC、NEU#、NEU%、LA、PCT、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2组患者体温(T)、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T、RR、HR显著低于对照组,SBP、DB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确切,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改善组织灌注,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ACS患者(ACS组)105例和正常对照组90例,测定其PAPP-A及CRP水平,将105例ACS患者随机分阿托伐他汀20mg组(高剂量组,51例)和阿托伐他汀10mg组(低剂量组,54例),分别采用20mg和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1周后,再次测定PAPP-A及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PAPP-A和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PAPP-A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PAPP-A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高剂量组的PAPP-A及CRP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ACS患者的炎症反应,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减轻血流感染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经病原学确诊为血流感染的患者27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2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组治疗时间均为7d.观察2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血流感染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阻断重症多发性创伤(SMI)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8例重症多发性创伤伤员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 27),并选2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加CVVH治疗。两组同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Iβ(IL-I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SIRS临床指标的变化;健康组血检结果作为健康对照。结果试验组T、RR、HR及WBC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CRP、IL-I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转为MODS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CVVH可通过下调炎症介质,调控机体炎症反应,阻断重症多发性创伤所致的SIRS向MODS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方法10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治疗5 d后依据痰培养结果选取敏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治疗,治疗5 d后依据痰培养结果选取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平稳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2.5±8.1)、(45.6±7.6)、(25.1±6.4)、(162.4±15.9)h,均短于对照组的(135.6±10.2)、(82.7±9.8)、(42.9±10.7)、(251.7±2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WBC、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加快患儿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经验性抗生素疗法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7 d后WBC、CRP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对CRF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54例CR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非他汀组予常规治疗;他汀组予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20 mg/d或辛伐他汀20 mg/d.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各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CRP、Fg水平.结果 CRF患者治疗前CRP、F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他汀组CRP、Fg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及同期非他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CRF患者中存在CRP水平升高的炎性反应;(2)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CRP、Fg水平,提示其具有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STE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试验组患者术前口服负荷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术后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次),2组患者均在用药1个月后将用药剂量改为20 mg/次,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冠脉血管TIMI分级,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治疗后24 h、1周、2周、4周)的hs-CRP、BNP浓度改善情况,测定2组患者的SV、LVEDD、LVPWT、IVST,并计算EF、LVMI及E/A比值.结果 试验组中TIMI 0~Ⅰ级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TIMI Ⅱ级者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TIMI Ⅲ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2组患者的hs-CRP、BN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周、2周和4周的hs-CRP、BNP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的不同时间点,试验组的hs-CRP、BNP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V、LVEDD、IVST、EF、E/A比值均升高,LVPWT、LVMI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的减缓STEMI患者炎性反应程度,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ICM患者130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例)和常规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入选后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先后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排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峰值排空率(PER)和NT-proBNP水平。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LVESV、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而CO、LVEF、LVFS、PER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3、6个月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改善最明显(P<0.01)。②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在治疗3、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治疗组3、6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下降最明显。③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SV、LVEDd、LVESd呈正相关(P<0.01),与CO、LVEF、LVFS、PER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I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并有效抑制血浆NT-proBNP水平。ICM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改变可能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治疗ICM患者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上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CRP、TC、LDL-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性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较单纯曲美他嗪用药治疗,曲美他嗪联合他汀类药物更利于增强药效,改善心功能状况,且安全有保障,是比较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1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分为细菌组、支/衣原体组和病毒组,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计数。结果治疗前,细菌组PCT、CRP和WBC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支/衣原体组、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PCT阳性率高于CRP和WBC,支/衣原体组和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低于CRP和WBC(P<0.05)。不同感染组治疗后PCT、CRP和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能用于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能有效反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选择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0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研究,将其分为3组,对其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后比较分析。结果 3个组CRP及WBC的测定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患儿的CRP及WBC测定值均明显的高于其他两组。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较,WBC及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RP及WBC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相比较,CRP及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CRP及WBC进行联合测定能够有效提高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确诊率,但是对于病毒性感染的诊断并没有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