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面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及眼睑再造方法。方法本院眼科近年收治的12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均先用标准切除法切除病变组织,随后用颧部带蒂皮瓣和硬腭黏膜分别再造外层眼睑和内层眼睑,观察再造眼睑的功能、形态及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年,除1例术后轻微眼睑外翻外,其余11例患者再造眼睑均成活,皮肤颜色与周围皮肤匹配,眼睑功能和形态良好。结论标准切除术联合眼睑再造在治疗大面积眼睑基底细胞癌上效果显著,不仅能保持再造眼睑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还能降低复发率,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患者较易耐受,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睑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切除疗效。方法:收集我科室2010-05~2011-11诊治的且具有组织病理学资料的40例眼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40眼)眼睑肿瘤患者,其中眼睑良性肿瘤18例(45%):色素痣8例(44.44%)及皮样囊肿5例(27.78%)最常见。恶性肿瘤22例(55%):占据前两位的分别是基底细胞癌10例(45.45%)和鳞状细胞癌5例(22.73%)。良、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恶性肿瘤复发2例。结论:眼睑良性肿瘤单纯手术切除,临床疗效满意。恶性肿瘤单纯手术切除后,部分患者会复发,需再次进行手术切除,或辅助以放疗、化疗等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患者预后,防止复发。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东莞市虎门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3例,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宫腔镜下刮匙搔刮并息肉取出术(A组)和宫腔镜直视下以环状电极电切息肉基底部术(B组)。随访并比较两组间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其中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严重并发症。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组不孕症14例,术后6个月内妊娠4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基底电切术组不孕患者9例,术后半年内妊娠2例,两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1年内A组妊娠8例,B组妊娠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9.03%;B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9.3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基底电切术复发率更低。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珍利  张红 《江苏医药》2023,(3):276-279+283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保乳术治疗的1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与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14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8个月,复发患者11例(7.69%),未复发患者132例(92.31%)。患者中位局部复发时间为33个月,术后5年和8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59%和7.69%。不同发病年龄、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状态患者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TNM临床分期、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患者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35岁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20 mm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与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和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关,发病年龄和肿瘤直径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86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肿瘤大小、形态、位置及患者自身特征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行1~2年的随访。结果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6胃肠肿瘤患者中,症愈患者48例,症愈率为55.8%,死亡患者3例,病死率为3.5%,复发患者35例,复发率为40.7%,其中死亡的3例患者均为恶性肿瘤。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肠胃肿瘤患者疗效确切,但应注意应该根据患者的肿瘤特点及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降低患者的术中风险及术后复发率,达到安全有效治疗胃肠肿瘤患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眼睑基底细胞癌(eyelid basal cell carcinoma)是源于皮肤基底细胞,其生长异常、无控且存在病变。好发于老年人眼睑、头、颈部等。基底细胞癌又称为基底细胞上皮瘤,临床治疗方法多样,有些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联合放化疗或激光治疗、冷冻等方法去除外在病患[1]。治疗效果各不相同,对疾病的疗效及复发率不明确。为让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基因联合免疫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应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患者83例分两组:丝裂霉素组44例,吡柔比星组39例。术后1~2周开始膀胱灌注,比较复发率。结果复发患者共15例。丝裂霉素组8例复发,复发率为18.2%。吡柔比星组7例复发,复发率为17.9%。结论两种化疗药物行膀胱灌注治疗,对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直肠癌保肛患者局部复发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68例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期间行CEA、胸片、腹腔及肝脏B超或CT、肠镜等复查项目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型及术中下切缘距离进行复发率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分期TNMⅢ期、TNMⅣ期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TNMⅠ期、TNMⅡ期;病理分型中高分化腺癌术后复发率最低,为6.7%;下切缘2~(cm)术后复发率为26.5%,3~(cm)术后复发率为18.2%,5~(cm)术后复发率为8.3%,前组明显高于后两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前均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经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均伴有不同大小的结节,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癌20例,占62.5%;滤泡状癌5例,占15.6%;微小癌3例,占9.4%;未分化癌4例,占12.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低钙、声音嘶哑等并发症,且患者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现象,同时无患者出现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现象.结论 给予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全切除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这7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确诊病例11例(A组),在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这4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确诊病例8例(B组),A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术后A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45.45%,存活9例,存活率为81.81%,感染1例,吻合口瘘l例;B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12.50%,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无感染和吻合口瘘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降低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存活率的有效措施,对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根据情况实施根治性切除术和姑息性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期并予以对比.结果 160例患者中有30例在术后出现局部复发,术后复发率为18.75%.对其中20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其余10例行姑息性手术,两者生存期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病灶,能够有效增加患者术后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文祥  胡森淼  朱陈 《河北医药》2013,(23):3617-3617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胃癌术后复发率同样较高,常导致治疗失败,危及患者生命,对胃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在临床上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0例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术后复发的原因、手术方式、术后疗效(并发症及病死率)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细胞肝癌(PCCCL)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患者226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22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有113例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有113例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进行治疗。患者在术后1年或者1年内复发为早期复发,在术后1年以上复发为晚期复发。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探究影响透明细胞型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26例患者中有45例术后复发,其中早期复发患者15例,晚期复发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3年内的总生存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3年内的总复发率较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因素,讨论得出年龄是PC-CCL患者术后晚期复发惟一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侵犯、肿瘤>5 cm、血清谷丙转氨酶(ALT)>40 U·L-1和丙氨酯转氨酶水平是PCCCL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明确PCCCL患者晚期复发和早期复发的各种危险因素,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术后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结石分布行不同的肝切除术,观察治疗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残留结石率,并随访3年观察结石复发率及再生率。结果 3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见死亡患者,总治愈率100.00%,其中7例发生近期并发症,残留结石3例发生率为9.38%,术后3年内,2例复发或再生,复发率6.25%,均发生于术后2年后。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肯定,虽然术后有结石残留和复发危险,但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BCC)复发风险的水平和特点。方法选取67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基底细胞癌部位/大小、病理亚型等资料。结果 6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76:1;发病平均年龄为(68.6±11.36)岁;入选患者均为原发单发病例。发病部位:头颈部56例,躯干四肢10例,会阴1例。复发风险区:H区33例, M区25例,L区9例。单个皮损平均最大直径(2.82±1.18)cm,平均最小直径(1.29±0.89)cm。其中结节型占50.75%,浸润型占17.91%,微结节型占16.42%,色素型占8.96%,浅表型占2.99%,基底鳞状细胞癌占2.99%。结合部位/大小、病理亚型等复发危险因素评估,高危基底细胞癌56例,占83.58%(56/67)。结论综合基底细胞癌复发危险因素中部位/大小及病理亚型进行评估,高危比例达83.58%,临床治疗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41例手术探查中34例获手术治疗,占手术例数82.9%,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12.2%),死亡1例,病死率0.2%,全组随访38例,随访时间2~60个月,7例非手术治疗,中位生存时间7(2~14)个月,手术治疗中位生存时间16(0~60)个月。结论首次手术的肿瘤分期,无瘤操作,患者体质影响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重视术后随访是早期发现术后癌复发的关键措施。手术应是术后癌复发治疗的首选方法,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85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的近期疗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术后3年的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年生存率为88.37%,复发扩散率为18.60%;对照组治疗后3年内生存率为61.90%,复发扩散率为42.86%;两组患者3年后的生存率和复发扩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近期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3年生存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用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对照组单纯采用定期膀胱灌注,对患者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结果随访3年内,对照组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6.5%(20/43)、39.5%(17/43)、18.6%(8/43);试验组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0.9%(9/43)、14.0%(6/43)、7.0%(3/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介入法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以及转移,并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法  郝静  陈志杰 《安徽医药》2023,27(1):144-147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R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分类的关系。方法选取二四二医院 2014年 2月至 2017年 8月经病理证实为眼睑基底细胞癌且经手术切除保留的癌组织蜡块 93例作为观察组,皮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组织 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 SIRT1、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 Spearman法分析 SIRT1和 STAT3蛋白表达相关性; χ2检验分析 SIRT1和 STAT3蛋白表达与眼睑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结果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 SIRT1和 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9.57%(74/93)和 76.34%(71/93)均显著高于皮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组织( P<0.05); Spearman法分析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 SIRT1和 STAT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安全、效果好的方法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方法对3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局麻下行CO2激光联合SHP射频治疗术;28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局麻下行单纯CO2激光治疗术.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愈合良好,疤痕表浅,随访未见复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O2激光联合SHP射频治疗术用于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效果良好,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