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  蔡金娟 《中国药师》2009,12(7):891-892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超声法制备苍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苍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配比、超声时间及包合温度作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及包合物收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以超声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并且通过薄层层析法和紫外检测法说明包合对挥发油的成分无影响。结果:苍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6、包合温度40℃、超声时间15min为苍术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同时TLC层析谱显示包合物的斑点在原点未展开,说明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结论:超声法制备苍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操作简便,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2.
朱雪荣 《中国药师》2007,10(7):646-648
目的:研究苍术挥发油的提取与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术挥发油,并用超声法对苍术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包合。结果:苍术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取40目苍术药材用8倍量的水浸泡30min,提取6h,包合的最佳工艺为挥发油:环糊精为1:9,加90倍量的水,超声包合45min。结论:筛选的提取工艺挥发油提取率高,包合工艺包合率高,操作简单,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3.
贺殿  贾忠  邵长江  鞠洋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1022-1025
目的:优化赭朴九味润燥汤中当归、红花挥发油混合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含量为提取工艺筛选指标;以挥发油转移率、包合物收率为包合工艺评价指标;并通过GC-MS检测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与相对含量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的条件搭配为:8倍水浸泡1h,提取10h,挥发油含量为3.7mg·g-1(n=6,RSD=10.2%);β-环糊精包合最佳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6),60℃包合1h,挥发油转移率、包合物收率分别为89.9%(n=3,RSD=9.1%)和79.1%(n=3,RSD=1.7%);GC-MS检测包合前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与相对含量基本一致。结论:本法确定的最佳工艺可为该处方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方法:利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分光光度法(IR)考察艾叶挥发油在被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通过TLC、IR分析结果均显示艾叶挥发油和β-环糊精包合成功,且包合前后艾叶挥发油性质和化学成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艾叶挥发油能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包合物,且包合过程不影响其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羌活、苍术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对饱和水溶液、研磨及超声法进行了比较,通过统计学处理,第二法包合率最高,并用正交法优选其最佳包合工艺;进行包合物紫外鉴别.结果 与结论最佳包合工艺:β-环糊精:挥发油=8∶1,加4倍量水,研磨3h.  相似文献   

6.
护肝颗粒中茵陈等挥发油提取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护肝颗粒中茵陈等挥发油提取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含量为提取工艺筛选指标;以挥发油转移率、包合物收率为包合工艺评价指标;并通过薄层色谱检测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变化。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搭配为:6倍水,浸泡1h,提取6h;β-环糊精包合最佳工艺为:挥发油-β-CD(1:6),50℃包合1h。薄层鉴别表明包合前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结论:本法确定的挥发油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可为其生产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野生茅苍术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雪英 《中国药房》2008,19(30):2380-2381
目的:分析野生茅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茅苍术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各成分并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野生茅苍术挥发油中分离出44个成分,鉴定出其中33个,主要成分为β-桉叶油醇、苍术酮、茅术醇和苍术素;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含量,分别为18.894%、13.707%、11.053%和6.815%。结论:本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栽培茅苍术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优选萸连止泻丸中吴茱萸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回收率为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工艺。并通过薄层色谱和差示热分析验证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的变化。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4倍量水,浸泡至透心,提取6h;混合挥发油B一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为45℃,包合时间为45min。薄层鉴别显示包合前后挥发油主要成分前后一致。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苍术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光敏感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观察其光敏感性。方法 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离、分析鉴定苍术挥发油的成分,在室温下考察不同颜色容器(棕色和白色量瓶)中挥发油的变化从而考察挥发油的光敏感性。结果 分析鉴定了苍术挥发油中17种成分,其中以β-桉叶醇、茅术醇等为主要成分。室温下,两种颜色容器中苍术挥发油均逐渐发生变化,有的成分发生逐渐减少立至消失,β-桉叶醇、β-芹子烯、荜澄茄—1,4—二烯等成分含量至上升趋势,茅术醇等含量则变化不大。棕瓶中挥发油变化速度明显慢于白瓶。结论 苍术挥发油对光线敏感,对其中有些成分影响较大。避光保存可减缓苍术挥发油的变化,为保征苍术挥发油的稳定性,宜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10.
苍术炒制前后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苍术炒制前后挥发油的成分变化。方法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生苍术、炒苍术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35和32个化合物。生苍术中G-桉叶醇、苍术酮、茅术醇为主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0.56%、20.84%、10.92%;炒苍术中茅术醇、苍术酮、β-桉叶醇为主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9.93%、11.84%、11.34%。含有28种相同的成分。结论苍术炒制前后挥发油的组成变化不大,但含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