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心电图中的QRS波群发生在P波之后,代表整个心室的激动时间和电变化过程。从解剖学特点来讲,心室肌的厚度远远超过心房肌,除极方式也与心房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心室除极的QRS波群与心房除极的P波无论是时间还是电压以及波形复杂程度都有明显不同。在分析心电图时,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病人心房内和心房间的传导时间延长,并且窦房也出现异常传导。P波离散度(PD)及最大P波时限(Pmax)的增加能反映这种异常的传导[1],因此P波离散度是一个可靠的心电图预测房颤或房性心律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对心房纤颤发生发展的价值。方法 :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 18例 ,1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平卧位采集 12导联心电图 ,测得各导联P波时限并分析其离散度。结果 :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各导联中最长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与对照组有特别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应用体表心电图P波最长时限和P波离散度 ,可以作为区分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和健康人一项心电图诊断指标 ,并可用于预测心房纤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P波离散度预测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强  陈运和 《江西医药》2003,38(2):123-124
P波离散度(Pd)是近年来提出的反映心房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的一个概念,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测定的P波最长时限(Pmax)与最短时限(Pmin)的差距。大量的资料表明Pd是预测心房纤颤的一个体表心电图的新指标。本文通过观察冠心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d,探讨Pd对预测  相似文献   

5.
P波离散度(PWD)是指在12导联体表心电图同一心动周期不同导联中最长P波时限与最短P波时限的差值,反映了心房内部和心房间不同部位非均质的电传导及活动[1,2]。普通人群中,在对年龄和性别进行校正后,PWD是可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最敏感、最特异的心电图指标[3]。并且有研究,PWD/Pmax可预测高血压患者房颤复发的风险,还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以及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4,5]。BNP是心房分泌的多肽,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对心房纤颤发生发展的价值。方法: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18例,1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平卧位采集12导联心科,测得各导联P波时限并分析其离工用度。结果: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各导联中最长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与对照组有特别显著差异,P〈0.001。结论:应用体表心电图P波最长时限和P波离散度,可以作为区分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和健康人项心电图诊断指标,并可用于预测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能清晰显示P波的方法,明确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方法:对常规心电图描记低小的、识别不清的P波波形,应用胎儿心电图机描图,找出P波,明确心律失常诊断。结果:胎儿心电图机描记的图形较普通心电图机描记的图形高5-15倍,差异显著;用胎儿心电图机描记的30例心律失常病人,全例显示高大的心房P波,明确了诊断;用胎儿心电图机对心房纤颤病人描图,描记的颤动波(f波)高大,清晰,能准确的计算出心房率。而对照的普通心电图机描图不能较好的显示颤动波(f波),不能准确的计算心房率。结论:用胎儿心电图机描图能很好的显示心电图P波,可帮助明确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陆丽萍 《淮海医药》2006,24(1):48-49
P波离散度(Pd)是指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在同一心动周期所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与P波最短时限(Pmin)之间的差值,它可间接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的非均质性活动,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新指标[1].本文通过测量65岁以上老年人的Pd值,对比非高血压组,高血压组,高血压并发房性心律失常组Pd阳性率,以进一步探讨Pd在临床上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形态的窦性P波,以鉴别于加速性房性、交界性心律。方法随机搜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图例中有P波电轴左偏者49例,分析其P波形态及心电图的伴随图征,观察受检者有否患病、患病类型。结果1.PII呈低平或双峰,无倒置,PI、avL均为直立,P波电轴于00至-100间35例,-110至-200间13例,-21至-300之间1例,38例无伴随其他异常图征,7例伴有T波低平,2例左室大,2例肢体导联低电压。2.女性32例,男性17例,年龄15-59岁,≤35岁36例,≥36岁13例;无阳性体征者32例,患内科病者11例,患外科病者6例。结论在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图中,成为主导心律的P波,其节率正常,PII低平或"倒置",PI、avL直立,P-R间期正常,电轴在00至-300之间的P波,也是窦性P波。是窦性激动在心房内传导的顺序改变所致,它可以单独出现,多见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认识不同形态的窦性P波,以鉴别于加速性房性、交界性心律。方法随机收集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图例中有P波电轴左偏者49例,分析其P波形态及其心电图的伴随图征,观察受检者有否患病、患病类型。结果1.PII呈低平或双峰,无倒置,PI、avL均为直立,P波电轴于0°~-10°间35例,-11°~-20°间13例,-21~-30°之间1例,38例无伴随其他异常图征,7例伴有T波低平,2例左室大,2例肢体导联低电压。2.女性32例,男性17例,年龄15~59岁,≤35岁36例,≥36岁13例;无阳性体征者32例,患内科病者11例,患外科病者6例。结论在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图中,成为主导心律的P波,其节率正常,PII低平或"倒置",PI、avL直立,P-R间期正常,电轴在0°~-30°之间的P波,也是窦性P波。是窦性激动在心房内传导的顺序改变所致,它可以单独出现,多见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P波离散度 (PWaveDispersion)与房性心律失常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 方法  对 30 6例住院患者进行常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 ,测量其P波离散度 ;同时还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果 P波离散度≥ 4 0ms者其 2 4h动态心电图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波离散度 <4 0ms者。 结论 P波离散度可作为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自主神经分布于心脏的各个部位,所以体位变化对自主神经的影响也会引起心房肌的电生理改变,继而影响心电图中P波的改变。本文对我院门诊能够接受体位变化的患者进行随机心电图检查,观察体位变化时P波的形态改变。1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能够接受体位变化的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  相似文献   

13.
李辉  宋建平 《安徽医药》2013,17(3):408-410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或流出道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60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房室传导阻滞(AVB)需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VVI或DDD)患者,根据起搏部位,选择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32,男15,女17),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n=28,男14,女14)。追踪术前、术后(18±7)个月两组心电图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QRS波时限变化、左房容积指数(LAVI)、主动脉射血前间期(APEI)与肺动脉射血前间期(PPEI)差值来评价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房电活动影响程度。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Pd、Pmax、QRS、LAVI均明显增加,但RVA组Pd、Pmax、LAVI及QRS时限增量变化较RVOT大,P0.05。与RVA组相比,RVOT组APEI-PPEI差值及LAVI较小,P0.01。结论 (1)与RVA相比,RVOT起搏心室间电激动与机械收缩更同步;(2)右室起搏可致心房的电生理紊乱,导致Pd、Pmax的增大;(3)与RVA相比,RVOT起搏对心房电活动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孙建美  李琼  卢凤民  许静 《天津医药》2012,40(3):244-246
目的:通过分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时心电图P波形态特征判定房速起源。方法:对37例成功行单靶点消融治疗的房速患者的P波形态和参数与消融靶点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房速时PR与PP间期比值(PRI)评价激动在房室结传导的时程变化;计算P波与PR间期的比值(PCI)评价激动在房内传导的变化。结果:29例靶点位于右房,8例位于左房。左房房速在下壁导联P波振幅显著增高。右房后壁的PR(I0.52±0.05)数值在各部位中最大,无冠窦、冠状窦口和右房侧壁的PCI(0.24±0.04)值最小。结论:aVL和V1导联P波形态对区分左房和右房房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Ⅱ、Ⅲ、aVF导联可为起源点位于心房上下提供线索,PRI、PCI有助于房速起源的判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时心电图P波形态特征判定房速起源.方法:对37例成功行单靶点消融治疗的房速患者的P波形态和参数与消融靶点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房速时PR与PP间期比值(PRI)评价激动在房室结传导的时程变化;计算P波与PR间期的比值(PCI)评价激动在房内传导的变化.结果:29例靶点位子右房,8例位于左房.左房房速在下壁导联P波振幅显著增高.右房后壁的PRI(0.52±0.05)数值在各部位中最大,无冠窦、冠状窦口和右房侧壁的PCI(0.24±0.04)值最小.结论:aVL和V1导联P波形态对区分左房和右房房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Ⅱ、Ⅲ、aVF导联可为起源点位于心房上下提供线索,PRI、PCI有助于房速起源的判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是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统计我院收住的 2 3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最宽P波 (Pmax)和P波离散度 (Pd) ,并与 2 6例无阵发性心房纤颤者对照 :结果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max和Pd值及Pmax≥110ms和Pd≥ 4 0ms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均 <0 0 0 1)。P波离散度对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敏感度较高 ,其特异性低于国内资料报导 ,这可能与对照组年龄普遍较大有关。结论 :P波离散度是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 ,特别是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一项无创的、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右心耳 (RAA)、冠状窦远端 (DCS)、右房双部位 (右心耳加冠状窦口 ,DSA)和双房 (右心耳加冠状窦远端 ,BiA)起搏对阵发房颤 (PAf)患者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方法 2 2例接受心脏电生理评价试验的PAf患者在窦性心律下行心房不同部位起搏 ,同步记录 12 -导心电图 ,测量最大P波时限。结果与窦性P波时限相比 ,RAA起搏明显延长P波时限 (P <0 0 1) ,DCS、DSA及BiA起搏则明显缩短P波时限 (P <0 0 1)结论DCS、DSA及BiA起搏明显缩短心房激动时间 ,减少心房电活动的离散度 ,有利于PAf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正>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器质性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后者称为特发性心房颤动。由于无结构性心脏病,无心房增大,故特发性心房颤动表现为阵发性。P波离散度(Pwd)是指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同一心动周期中,不同导联最大P波时限(Pmax)与最小P波时限(Pmin)的差值,它反映心房内部和心房间不同部位非均质的电传导及活动[1]。本文旨在观察特发性心房颤  相似文献   

19.
体表心电图反映心房活动的 P 波对于心律失常的分析十分重要。但常规体表心电图在某些患者中不能满意地提供 P 波的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Luisadu 等(1953年)首  相似文献   

20.
确定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有人错误地认为Q波的异常是必不可少的,支持这个错误概念的人,未认识到Q波时相的发生是在心室除极过程的早期,因此,只有当梗塞部位的心肌正好是在心电激动周期的早期除极才可能在心电图上显示出异常的Q波米。但在整个除极过程的时相里,QRS波群延续到Q波之后,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