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双房起搏治疗伴房间传导阻滞 (IACB)患者的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X线采用正位和左前斜位 ,依次置入冠状窦、右室、右房电极 ,测试起搏参数满意后 ,经Y型转接器将冠状窦电极和右房电极组成新的双极电极 ,置入后分别行AAT、DDD或DDTA起搏。结果 :1例术中冠状窦电极脱位而放弃双房起搏 ,2例术后冠状窦电极脱位 ,均成功复位 ,2例由于程控不当造成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其余病例未出现并发症。随访 2~ 32个月 ,9例显效 (6 4 .3% ) ,2例有效 ,3例无效。结论 :双房起搏能有效防治并发高度房间传导阻滞患者的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窦行永久左房起搏安全、有效、脱位率低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1990~1998年间收治的50例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及转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InSync 8040起搏器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观察InSync 80 40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DCM)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 8例DCM伴CHF患者 ,男 7例、女 1例。其中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6例 ,左前分支阻滞、右室起搏后宽QRS波 (>0 .2 0s)各 1例。通过冠状静脉窦置入 2 187电极起搏左室 ,右房电极和左、右室电极分别与InSync 80 40起搏器A、V1、V2 孔相连接。术后起搏阈值 3.75± 0 .6 (3.0~ 5 .0 )V。患者CHF的症状明显改善 ,术后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胸比例较术前均有改善 (分别为 6 6 .1± 6 .93mmvs 72 .5± 8.1mm、0 .374± 0 .0 31vs 0 .2 81± 0 .0 5 3、19.8%± 2 .2 %vs12 .2 %± 2 .7%、0 .5 9± 0 .4vs 0 .6 4± 0 .2 0 ;P均 <0 .0 5 )。结论 :初步临床应用表明 ,以InSync 80 40起搏器行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CHF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 sp2 188电极及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窦行左心房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患者 ,其中 9例选用 sp2 188电极 ,7例选用普通心室电极。所有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X线采用正位或左前斜位植入冠状窦电极 ,寻找最佳的起搏和感知部位 ,同时高能量也不致心室夺获。结果  15例患者成功植入于冠状窦中、远端 ,术中起搏参数如下 (单极 ,脉宽 0 .5 4 m s) ,sp2 188电极组 :电压 ( 1.4 5± 1.4 5 ) V,感知 ( 4 .2 6± 0 .77) m V,阻抗 ( 5 0 5 .6±10 8.1) Ω;普通心室电极组 :电压 ( 1.4 3± 0 .91) V,感知 ( 3.93± 1.4 4 ) m V,阻抗 ( 4 6 8.3± 14 5 .1) Ω。两组起搏电压、感知、阻抗差异无显著性 ( P值均 >0 .0 5 )。随访 2~ 32 (平均 15 .0 )月 ,无一例死亡。其中 2例 sp2 188电极者发生脱位及微脱位 ,各有 1例 sp2 188电极者及普通心室电极发生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最后一次随访结束 ,两组患者冠状窦电极起搏和感知功能均良好。结论 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窦中、远端行左心房起搏可行、安全 ,且价格便宜 ,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双心室起搏在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 ,由于原发性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 ,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常为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 ,生存期短 ,死亡率高。据美国国立健康统计中心报道 ,在过去的 2 0年中死于 CHF的患者增加 4倍以上 ,住院患者从 10年前的 170万增至 2 6 0万 ,4年死亡率几乎达 50 % ,心功能越差 ,病死率越高。因此 ,如何提高 CHF病人的生存率 ,拓宽其治疗途径仍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现将近年来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现状近 2 0年来对那些药物难治的心力衰竭患者提出多种非药物…  相似文献   
6.
报道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静脉窦行永久左房起搏的最初应用。普通心室电极在置入前均剪去电极头端的一侧翼。 4例患者均顺利置入冠状窦 ,并定位于冠状窦中、远端。术中测试参数 (单极 ) :电压 0 .5~ 1.2 (平均 0 .90 )V ,阻抗 380~ 75 0 (平均 5 0 7.5 )Ω ,P波振幅 2 .6~ 6 .0 (平均 4.40 )mV。术后 (2~ 3个月后 )参数 (单极 ) :电压 1.2~ 2 .0(平均 1.6 5 )V ,P波振幅 2 .0~ 5 .0 (平均 3.6 0 )mV。在最后一次随访 (9~ 16月 ,平均 12月 ) ,4例患者冠状窦电极起搏和感知均良好 ,没有与导线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从最初应用经验看 ,普通心室电极置入冠状窦中、远端可行 ,安全 ,且价格便宜 ,适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6月《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刊出了朱中林教授的述评“正确掌握双房起搏的适应证及加强随访观察”一文[1] ,旨在为国内医师选择双房起搏治疗作出导向。笔者在查寻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再次对双房起搏的适应证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房间传导阻滞 (IACB)是指右房的电活动经Bachmann束向左房传导的时间明显延缓或阻滞。由IACB引起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ATA)药物疗效差 ,电刺激治疗也无效 ,多需体内或体外电转复。从 1989年 1月起 ,Daubert等[2 ] 首次为IACB患者施行双房同步起…  相似文献   
8.
双房起搏是心脏起搏技术的一项最新进展,可用于治疗由房间传导阻滞引起的房间折返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常规右房、右室双腔起搏的 基础上,植入冠状窦电极起搏左房,建立双房右室三心腔起搏系统,实现双房电活动的同步化,消除房间传导阻滞和房间折返,防治由房间传导阻滞引起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5岁。以“扩张型心肌病、左心扩大、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心功能Ⅲ级”收住院。检查:血电解质正常,左室射血分数24%。药物控制心室率不佳后行房室交界区阻断术,射频消融能量15~25 W、8个靶点,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率约  相似文献   
10.
从SARS看护生临床应急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临床应急能力是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应对SARS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提之一护生的临床应急能力应从培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