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的临床转复治疗。方法 分别应用口服奎尼丁、乙胺碘肤酮和直流电复律等转复房颤。结果 奎尼丁转复率达80%以上,电复律成功率为93.75%,乙胺碘肤酮为75%。结论 电复律作为房颤转复的首选;奎尼丁疗效优于乙胺碘肤酮、心律平等,且在严密观察下可避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前,应用奎尼丁转复慢性心房纤颤,因其毒性较大,有时发生奎尼丁晕厥,并曾造成意外死亡。其后世界各地均应用同步直流电转复房颤,成功率约85~95%左右,危险性大大减少,但是房颤复发率高,据报告一月内复发率占1/3,一年内复发率约2/3。因此,都在进一步寻找较好的药物除颤方法。我科自1975年11月起应用异搏停和小剂量奎尼丁联合转复慢性房颤。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以胺碘酮及与奎尼丁合用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2组各12例。第1组房颤时间平均16±14月,单用胺碘酮0.6~0.8/d,6例转为窦律,复律时间平均20±24d。第2组房颤时间平均24±15月,先服胺碘酮0.6~0.8/d,待房颤转为房扑后加奎尼丁0.6~1.0/d,10例转复为窦律,复律时间平均15±11天。其中心功能差、心脏增大者,联合用药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病人除颤阈的影响了解甚微。早期研究表明:慢性房颤病人应用奎尼丁后进行直流同步电转复时,该药有减少除颤次数及能量的作用,一般在直流同步电复律前24小时内服用负荷量奎尼丁1200mg,但与其相反,Sodermark等对慢性房颤或房扑病人在直流电复律前以奎尼丁600~800mg每日两次,用2.5天与不用药者作比较,并未发现其对房颤除颤阈有何差别。氟卡胺,一种Ic类抗心律失常药,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与奎尼丁比较,氟卡胺对房颤或房扑转为窦性心律的化学转复效果不如奎尼丁好,另一个不同点可能是对病人直流电复律成功所需的能量两者间存在着差异。由于缺乏氟卡胺对房颤病人除颤阈影响的数据,我们比较了房颤或房扑病人静注氟卡胺与否后所需直流电同  相似文献   

5.
19例经西地兰、地高辛、心律平、异搏定等药物治疗未能复律的房颤患者,口服长效二氢奎尼丁300mg/q12h,3天,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与持续性二组观察,结果:阵发性房颤者11例中9例在48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有效率为81.8%;持续性者8例中4例在3天内转复,有效率为50%。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持续房颤或房扑,且发病时间少于3个月患者11例,给予伊布利特静脉注射,分析房颤、房扑患者静脉注射后的转复效果。结果11例患者9例转复窦性心律,2例未转复,转律有效率为54.55%,显效率为27.27%,且使用伊布利特转律的患者转律时间集中于30~40 min。结论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具有起效快,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我院13例奎尼丁药物转复中发生的奎尼丁晕厥3例,并复习近年来国内有关药物转复中发生奎尼丁晕厥的文献,旨在讨论奎尼丁晕厥与洋地黄的关系。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本组报告的13例均为因心脏病并发心房纤颤而入院接受奎尼丁药物转复治疗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10例;年龄24~55岁;冠心病1例,风心病12例。二、奎尼丁晕厥的发生率:一般认为在  相似文献   

8.
周平  郭国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62-2264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及持续时间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80例房扑及18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选择的药物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治疗各分为三组,每组患者再分为持续时间≤3 d和>3d,每组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5h后的转复率,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伊布利特组≤3 d和>3d的房扑的转复率为90.00%和83.33%,普罗帕酮的≤3 d和>3d的房扑的转复率为76.67%和36.67%,胺碘酮的房扑的转复率为73.33%和33.33%,对于房扑持续时间≤3 d,伊布利特、普罗帕酮、胺碘酮的房扑的转复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房扑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的(P<0.05);三种药物房颤的转复效果比较:伊布利特的≤3 d和>3d的房颤的转复率为80%和73.33%,普罗帕酮的≤3 d和>3d的房颤的转复率为43.33%和26.67%,胺碘酮的房颤的转复率为50%和36.67%,对于房颤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P<0.05);对于房颤持续时间>3d,伊布利特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的(P<0.05);三组药物房扑、房颤总转复率分别为81.67%、45.83%、48.33%,伊布利特明显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P<0.05);伊布利特对房扑的转复率明显高于房颤的转复率(P<0.05).结论 对于持续时间≤3 d的患者,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房扑转复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伊布利特房颤转复率明显增高;对于持续时间>3d的患者,伊布利特房扑、房颤转复的成功率均高于普罗帕酮及胺碘酮,应根据心律失常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胺碘酮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其病因多为器质性心脏病,特发性房颤很少见。在治疗中常常会遇到难以转复或控制的房颤,用药中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应该引起重视,现将我们治疗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1 奎尼丁和西地兰联合用药转复房颤,造成严重窦性停搏,阿斯氏发作。 1.1 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住院号64519患者因冠心病、阵发性房颤于1992年6月29日入院。经扩张冠脉、营养心肌治疗无好转,采用西地兰静推,开始转复有效,后来药效不佳,房颤长时间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6例快速房颤患者首先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维持6h、改为0.5mg/min静脉泵入24-48h,同时日服普罗帕酮150mg 3次/日,并在用药当天口服胺碘酮600mg/日,三天后改为200mg/日维持。结果24h内房颤转复15例,转复率32.6%,48h房颤转复35例,转复率76.8%,72h转复38例,转复率82.6%,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快速房颤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科阵发性房颤38例,给予胺碘酮150 mg+5%GS 20 ml于15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观察20 min,房颤未转复,继续给予胺碘酮1 mg/min持续泵入,6 h后减为0.5 mg/min维持72 h。结果38例复律成功32例,1/2 h内转复者5例,1/2 h~24 h内转复者14例,24 h~48 h转复者9例,48 h~72 h转复者4例,总成功率84.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岳和全 《黑龙江医药》2009,22(4):531-532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合用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慢性房颤和房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最初无左室功能不全的房颤/房扑患者101例口服普罗帕酮治疗,治疗无效的患者52例静脉注射伊布利特,普罗帕酮给药方案:阵发性患者24例给予负荷剂量600mg,慢性患者28例给予150mg,每日3次。伊布利特给药方案:分别给予两次10min静脉输注重复给药1.0mg,间隔10min。结果:伊布利特整体转复率为66.3%,其中阵发性房颤/房扑转复率为70.8%,慢性房颤/房扑转复率为62.5%。伊布利特显著降低心率并进一步延长QT间期(P〈0.0001)。伊布利特给药后1例(1.9%)出现两次无症状自行终止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房颤/房扑终止时,故此不良事件可以预测。41例转复成功后继续应用普罗帕酮的患者未见心律失常复发。证明阵发性和慢性房颤/房扑口服普罗帕酮治疗无效时,加用伊布利特不仅能安全有效地转复为窦性心律,而且能防止心律失常复发。  相似文献   

13.
经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房扑与房颤是一种新的电机械转复心律方法。本文总结了20例房扑与10例房颤食管调搏复律情况,其中房扑20例有19例当即或短时间内即转复为窦性心律,而房颤10例均未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本文认为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转复房扑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临床新技术,尤其对一些药物难以控制的房扑比较适用,而对房颤则不宜应用TEAP法转复心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心律平转复48h~7天内初发房颤51例,首次15mg/kg于10min注射完毕,继以每分钟0007mg/kg持续滴注24h或恢复窦性心律为止。48h内有45例转复,转复率82%,平均转复时间246±248h,其中43例在24h内转复占843%,副作用发生率156%,但未影响治疗。结果示心律平对初发房颤转复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心律平转复48h-7天内初发房颤51例,首次1.5mg/kg于10min注射完毕,继以每分钟0.007mg/kg持续滴注24h或恢复窦性心律为止,48h内有45例转复,转复率88.2%,平均转复时间2.46±2.48h,其中43例在24h内转复占84.3%,副作用发生率15.6%,但未影响治疗。结果示心律平对初发房颤转复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房颤转律中的疗效。方法:经心电图诊断为房颤患者54例,先静脉给予胺碘酮负荷量,继以静脉点滴维持观察房颤转复情况。结果:有效率为76%。结论:静脉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富马酸伊布利特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持续时间〈90d的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房扑房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伊布利特组,22例,其中房扑9例,房颤13例)和对照组(普罗帕酮组,18例,其中房扑7例。房颤11例)。两组分别在持续心电、血压监护下于10min内静脉推注伊布利特1mg或普罗帕酮70mg,如给药结束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给药后4h内的房扑/房颤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中19例在90min内转复,其中盐酸普罗帕酮组5例,转复率27.8%,富马酸伊布利特组14例,转复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马酸伊布利特组22例中有1例(4.4%)发生短阵室速,2例(8.1%)发生频发室早,未行特殊处理自行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普罗帕酮比较。富马酸伊布利特对房扑/房颤的转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郑权秀 《天津药学》2005,17(6):21-22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初发的房颤常常伴有快速的心室率,造成患者出现心悸和胸闷等症状。而且,如房颤持续时间过长,会使房颤变成持续性甚至永久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为此,转复房颤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抗心律失常药分为Ⅰ、Ⅱ、Ⅲ、和Ⅳ类,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主要作用于心房,可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临床已有报道,采用顿服普罗帕酮(心律平)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转复房颤,并且安全性较好。为此,笔者采用顿服600mg负荷量心律平的方法,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用于房颤复律及维持窦律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胺碘酮用于房颤复律及转复后维持窦律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病程18mo内的32例房颤患者用胺碘酮片600g/d,用药的前3d加用400~600mg/d胺碘酮注射液ivgtt,复律后维持低剂量(200mg/d)的胺碘酮治疗且随访3a。结果:有30例患者复律成功。维持窦律的有效率;6mo为69.7%,12mo为93.3%。24mo为86.7%,36mo为73.3%、结论:胺碘酮是房颤转复及维持窦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二年对120例60例以上老年患者作心电图检查,其中心房纤颤38例,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材料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82岁,平均65岁。其中冠心病27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风心病2例,肺心病1例,甲亢心脏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电图诊断:快速型房颤21例,中速型房颤15例,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速型房颤病人用西地兰控制了心室率,对于1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曾用西地兰、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等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心率过缓型房颤,经安置心脏起搏器后复律;1例甲亢心脏病经用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后心室率控制在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