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的安全性,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方法:对40例新型冠状病毒病确诊患者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性质、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29例(72.5%)发生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不良反应,出现2种及2种以上不良反应13例(32.5%),严重不良反应4例(10%)。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有甘油三酯升高20例(50%)、恶心7例(17.5%)、腹泻7例(17.5%)等。男女组和不同年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检验指标的前提下,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国科学家发现氯喹具有体外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活性。氯喹在临床上已有70多年的使用历史,安全性证据较多。氯喹体外抗病毒活性与瑞德西韦相近,初步临床研究发现氯喹临床疗效优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并可能具有抑制重型患者免疫风暴和预防性用药的潜力。目前已开展多项临床研究评价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疗效,但鉴于患者病情复杂,人群多样,而氯喹治疗COVID-19的给药剂量、频率和持续时间未经充分验证,可能会导致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尤其是在老年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患者。本文对氯喹的临床药理学特征进行了综述,希望对氯喹治疗COVID-19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的应用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最近在中国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尚无针对性强的抗病毒药物,临床尝试"老药新用",以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中使用的一线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来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分析该药的抗病毒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可行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临床基础,可重建宿主的免疫功能,抗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疗效,但有较高的耐药屏障。结论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可行,临床疗效较好,但应用期间要加强药学监护,尤其是合并用药和特殊人群应用时,注重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是国内批准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药物,在目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也被多版指南列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于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产妇,在哺乳期将面临抗病毒药物选择的问题.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文献,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药代动力学、真实世界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乳汁和乳儿体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病毒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安全性进行调查分析,其安全性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例,对患者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期间可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直接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并分析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组(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共36例住院患者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中31例患者(86.1%)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1级(轻度)不良反应12例(33.3%),2级(中度)不良反应15例(41.7%),3级(严重)不良反应4例(11.1%)。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发生2级及以上腹泻分别为4例(26.7%),12例(57.1%),ALT升高分别为0例、4例(19.0%)。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与联合组在腹泻、恶心、呕吐、ALT升高不良反应分级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导致的不良反应而提前停药共例7例(19.4%)。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病毒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ALT升高常见,2级(中度)及3级(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达52.8%。临床在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时应关注其安全性,尤其对于2级(中度)及2级以上不良反应宜给予对症处理,必要时甚至停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可能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19,COVID-19)的药物的现有证据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linical Trial.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方网站,查找有关治疗COVID-19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最后按照研究药物类别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结果:有2项个案报道提示,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及阿比朵尔可能用于COVID-19的治疗;但1项小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提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及阿比朵尔的疗效尚不明确;体外研究结果提示,氯喹和达芦那韦具有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活性;利巴韦林和干扰素治疗COVID-19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治疗的间接证据。目前,已有多项评价上述药物治疗COVID-19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中。结论:虽然目前COVID-19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尚无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是已有多项评价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的研究启动,将为COVID-19的治疗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Rxiv、中国知网、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 trials.gov等数据库截止至2020年4月29日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共纳入20项研究,随机对照研究8项,非随机对照研究3项,回顾性队列研究3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4项,观察性研究2项,合计2 299例患者。评价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羟氯喹、法匹拉韦、阿比多尔、达诺瑞韦、疏风解毒胶囊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所评价的抗病毒药物均未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对COVID-19的优越疗效。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能明显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需要特别关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瑞德西韦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目前暂无特效药,重型患者早期可试用瑞德西韦或采用2种以上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可加用中成药辅助治疗。需要更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瑞德西韦、羟氯喹、法匹拉韦等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抗病毒药使用情况,为临床COVID-19患者合理使用抗病毒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2月4日至2020年3月16日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以下简称"我院")治愈出院的51例COVID-19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抗病毒药使用情况。结果:51例COVID-19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占52.94%),女性患者24例(占47.06%),男女比例相近;年龄为2~81岁,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中老年居多;平均住院时间(20.76±7.46)d;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为5~35 d,平均(18.00±7.07)d;51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病毒药,其中,使用阿比多尔的有49例,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有37例,使用α干扰素的有50例,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有11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有2例,使用硫酸羟氯喹的有17例;用药方案主要为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α干扰素3种抗病毒药联合应用,极少数患者联合应用4种抗病毒药。结论:我院COVID-19患者抗病毒药的使用基本合理,诊疗方案个体化,但也存在个别患者联合应用3种以上抗病毒药的情况,其安全性和合理性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近20年来全球多次发生冠状病毒导致的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其高的传播效率、严重的感染后果以及捉摸不定的流行时间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针对冠状病毒的治疗目前暂缺乏特效药物。HIV蛋白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广泛用于HIV的治疗,而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感染则相对少见。本文着重介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及在冠状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肺炎(COVID-19)尚无针对性治疗药物,临床主要选择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等超说明书用药和瑞德西韦同情用药。为此,对这两种临床用药应对行为给予评述。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推荐了3种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α(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和利巴韦林(静脉输注)。另外,一种尚未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也在我国展开了临床试验。本文主要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在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治疗中的安全性数据以及瑞德西韦在动物实验、Ⅰ期临床试验、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及用于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初步数据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位29岁女性护士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期间不慎被患者用过的针头扎破手指。因担心职业暴露感染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洛匹那韦200 mg/利托那韦50 mg)2片,2次/d。首次服药4 h后出现全身红色皮疹,伴颜面部肿胀。给予氯苯那敏片8 mg口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肌内注射。服药后8.5 h患者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伴腹痛、腹泻,血压70/50 mmHg(1 mmHg=0.133 kPa),体温35.2℃,心率87次/min,呼吸22次/min,脉搏微弱,四肢发冷,血氧饱和度0.93。诊断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过敏性休克,给予静脉扩容、鼻导管吸氧及心电监护。患者症状逐渐缓解,2.5 h后患者血压恢复至108/89 mmHg,次日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川东北地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所致ADR的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2月22日,南充、广安、巴中3个地区累计收治确诊患者92例,其中84例使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各地区患者ADR发生率分别为52.94%,58.62%,66.67%,无明显差异(P>0.05);ADR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恶心、皮疹等,其中腹泻、恶心的发生率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川东北地区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冠肺炎的ADR发生率均较高,其中腹泻、恶心的发生率及总ADR发生率在不同疾病间的差异显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确认,临床用药需谨慎。  相似文献   

14.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体重58 kg,因发热、咳嗽4 d于2020年2月10日入院,无基础疾病,肺部CT提示双肺病变,且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入院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实验室检查示肝、肾功能无异常。2月10日即给予口服莫西沙星、阿比多尔颗粒治疗,2月14日将阿比多尔更换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继续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异常,无特殊不适。2月22日复查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截至2020年3月24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50例住院期间应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治疗的COVID-19患者资料,总结和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经连花清瘟颗粒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平均改善时间为(10.83±5.91)d。经7 d治疗后,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C反应蛋白等)正常患者数均较治疗前增加,其中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最为明显。5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24例,多为轻症,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在COVID-19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连花清瘟颗粒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方案可供临床治疗经验性选择,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和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方案中建议试用的抗病毒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上市后的安全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为首要怀疑对象的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s)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检测该ADE信号,重点评估胃肠、肝肾、神经以及代谢等系统所涉及的安全信号。结果纳入分析的11170959份ADEs报告中,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s报告共10120份,发现该药不良反应信号累及多个系统,具有临床参考意义的高风险信号包括急性胰腺炎(ROR=4.32,IC-2SD=1.65)、细胞溶解性肝炎(ROR=20.90,IC-2SD=3.66)、高甘油三酯血症(ROR=27.80,IC-2SD=4.07)、脑室扩张(ROR=58.04,IC-2SD=4.26)、获得性脂肪营养不良(ROR=165.80,IC-2SD=6.10)等;另有高风险且说明书中未收录的安全信号包括呼吸急促(ROR=5.27,IC-2SD=1.79)、获得性范可尼综合征(ROR=122.34,IC-2SD=5.48)和线粒体毒性(ROR=225.12,IC-2SD=5.61),药物-不良事件组合的时间扫描图谱显示这3种安全信号与该药关联性较强。结论基于FAERS不良事件信号检测显示,COVID-19疫情中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除密切关注该药的急性胰腺炎、肝功能不全、高甘油三酯血症、脑室扩张、获得性脂肪营养不良等不良事件外,也应注意可能的呼吸急促、获得性范可尼综合征、线粒体毒性等风险。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是2019年12月在中国首次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其在全国范围内快速传播,造成了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或疫苗可用于临床防治。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复方制剂(lopinavir and ritonavir compound,LPV/r;商品名:克力芝)是由艾伯维公司研发的一种临床已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的蛋白酶抑制剂,有临床研究证明其可显著降低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死亡率。研究表明LPV/r可通过结合冠状病毒的3C样蛋白酶发挥抗冠状病毒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已推荐将其作为COVID-19治疗的试用药物,目前有13项基于LPV/r的干预治疗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本文就LPV/r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等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9,(11):1958-1962
目的分析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与硼替佐米合用导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AIDS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同时服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硼替佐米的患者,利用RUCAM量表评价药物与肝损伤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肝损伤发生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与硼替佐米合用导致肝损伤的平均发生时间为(16.33±10.36)d,肝脏生化学指标AST/ALT <1,患者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RUCAM量表评分≥7分(很可能),严重程度为1级(轻度)。停药给予保肝治疗后,ALT下降幅度大于50%的平均时间为(11.26±4.31)d。结论 AIDS合并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在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与硼替佐米治疗时,出现的药物性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ALT和TBIL的升高程度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药物及研究进展,并重点对临床试验的热点药物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磷酸氯喹、瑞德西韦等相关专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以期为进行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与药物临床应用的临床医生、医药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抗病毒治疗药物之一。几项体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LPV/r有抑制SARS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的作用,但也有研究并未发现其有抑制SARS病毒的活性或活性较弱。2篇文献报道了LPV/r治疗SARS有一定临床疗效,1篇文献报道了LPV/r治疗1例MERS患者取得成功。近来也有少量LPV/r治疗COVID-19的报道,但是均尚缺乏高质量的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