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近两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本地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对3253例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合格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用头孢硝噻酚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采用ATB微生物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253份合格痰标本中共分离不重复流感嗜血杆菌98株,总分离率3.01%,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为69.39%,其次为氨苄西林47.96%。对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利福平的耐药性均为零,对头孢呋辛、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高度敏感,耐药率均〈10%。41株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总产酶率41.8%。结论本地区临床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应首选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选择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经验治疗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203株流感嗜血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1.7%。结论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来源于儿童呼吸道标本,高发于1-3月份,且对大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桂和翠  王中新  沈纪录 《安徽医药》2011,15(12):1471-1474
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尤其在儿童中。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流感嗜血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此外,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氨苄西林(BLNAR)流感嗜血杆菌报道增加,更表明了抗生素选择压力下复杂的耐药机制。该文就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2020年中国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儿童株的耐药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中国不同地区9家儿童医院组成ISPED协作组,由专人对Hi进行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和MIC法,β-内酰胺酶 测定采用头孢硝噻吩法。结果 2020年共分离到Hi菌株2244株,2104株(93.4%)来自患儿的呼吸道标本,78株(3.47%)来自阴道 分泌物标本,12株(0.53%)来自血液标本,6株(0.26%)来自脑脊液标本。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451株,占64.6%,耐氨苄西林的Hi 占72.1%,其中β-内酰胺酶阴性耐氨苄西林的菌株占7.7%(175/1451)。菌株对复方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头孢呋辛、氨苄西林 /舒巴坦、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8%、42.7%、47.5%、35.0%、6.9%和0.6%。β-内酰胺酶阳性且氨苄西林舒巴 坦耐药536株,占23.9%。呼吸道来源Hi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的耐药率 高于非呼吸道来源菌株(P<0.01)。结论 中国Hi儿童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产β-内酰胺酶的Hi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也较 高,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我国儿童Hi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长沙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KB法检测106株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Hi)的耐药性,nitrocefin法检测β-内酰胺酶,PCR检测流感嗜血杆菌的TEM和ROB型耐药基因。结果本地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对亚胺培南、阿奇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氨苄西林、氯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分别是:0、0、0、5.6%、22.6%、25.5%、34.0%、43.4%、53.8%。在106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共检出36株氨苄西林耐药,其中35株β-内酰胺酶检测为阳性,均对氨苄西林耐药;1株为氨苄西林耐药而β-内酰胺酶阴性。PCR检测有34株β-内酰胺酶阳性和4株β-内酰胺酶阴性的流感嗜血杆菌为TEM型基因,未发现ROB型基因菌株,1株为非TEM非ROB型产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结论本地流行的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TEM型β-内酰胺酶,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不适宜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感染的治疗,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亚胺培南、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临床可加强药敏监测,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6.
张真  田磊 《医药导报》2013,32(9):1239-1241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2011年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对湖北省不同地区17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2011年共分离流感嗜血杆菌518株,主要分布情况为呼吸道标本502株(96.9%),成人患者372株(71.8%),住院患者493株(95.2%)。药敏试验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最高(52.6%),其次为氨苄西林(48.2%),而对氯霉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均>80%。儿童组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高于成人组(P<0.05),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β 内酰胺酶检出率(26.7%)高于成人组(20.2%)。住院患者组β-内酰胺酶检出率(22.9%)高于门诊患者组(4.0%)。共分离出β 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BLNAR)11株,均来自呼吸道标本,其中9株来自住院患者组,7株来自成人患者组。结论湖北省2011年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及BLNAR菌株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成人患者和住院患者。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唑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儿童组β 内酰胺酶检出率高于成人组。产β-内酰胺酶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衢州市老年人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020份痰标本进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生物型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59株(5.8%)流感嗜血杆菌,以Ⅱ~Ⅳ生物型为主,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5.6%。对舒普深、氨曲南、头孢克洛、亚胺培南、氯霉素敏感性好,对克拉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在20%以上,对其他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产酶株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敏感率极低。结论本地区老年人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比较高,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应加强致病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11例,对其痰标本进行培养,对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患儿年龄、时间分布及产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耐药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11例患儿共检出流感嗜血杆菌102株,检出率12.58%,>1个月~1岁组检出率最高,达17.62%,高于其余各年龄组患儿检出率(P<0.01)。春季是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高发季节,检出率19.41%,而秋季最低,检出率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及β-内酰胺酶阴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的检出逐年率增加,分别从8.86%增长到43.48%、5.06%增长到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头孢克洛、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逐年升高,由24.05%升至47.83%,两年间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有年龄、季节差异,产酶率较高,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及β-内酰胺酶阴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的检出增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I)的生物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用负压吸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对HI进行生物学分型,头孢硝噻酚检测其β-内酰胺酶,并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获得HI 154株,生物型以Ⅱ型和Ⅲ型为主,占分离总数的81.2%。Ⅱ、Ⅲ、Ⅶ型在各季节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各型产β-内酰胺酶分别为Ⅰ型33.3%、Ⅱ型41.7%、Ⅲ型32.3%、Ⅶ型35.7%、Ⅷ型25.0%。HI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35.7%,其多重耐药率为22.7%;且主要为产β-内酰胺酶株。结论苏州地区儿童感染HI以生物型Ⅱ型和Ⅲ型为主,且以Ⅱ型产酶率最高;HI耐药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10.
刘东华  胡艳华 《安徽医药》2014,(6):1123-1124
目的了解该院老年患者呼吸道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门诊及住院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558例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133株,β-内酰胺酶平均产酶率29.3%,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21.4%~37.1%、21.4%~28.6、46.4%~64.3%,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为10.7%~22.9%,对其它抗生素的敏感性均较高。结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在老年患者的呼吸道中的分离率及产酶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耐药形势较为严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经验治疗以阿奇霉素、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其复合制剂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黄钢灵 《海峡药学》2014,(12):120-121
目的:了解本地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 Hi)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分离的62株Hi,采用ATB 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条检测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62株 Hi对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达66.2%,其次是氨苄西林37.1%、头孢克洛35.5%、四环素17.7%、头孢呋辛14.6%、利福平8.0%、氯霉素6.4%、阿莫西林+棒酸3.2%、头孢噻肟1.7%,氧氟沙星未发现耐药株;产β-内酰胺酶占33.9%。结论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耐药率较高,不适合Hi的经验治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肟可作为首选药物;产β-内酰胺酶是耐氨苄西林的主要机制,应关注多重耐药现象,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厦门地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HI)的流行分布和检出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厦门市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标本31 163份,使用全自动质谱仪鉴定细菌,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检测,使用WHONET 5.5软件对菌株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使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31 163份痰标本中3491份阳性标本,检出HI阳性841株,占阳性标本的24.09%。在不同的年龄段分布中,1岁的婴儿占比达28.15%,幼儿期(1~3岁)占28.10%,学龄前期(3~7岁)占18.82%,学龄期( 7岁)占5.46%;时间分布上,第一季度检出364株(43.28%),第二季度检出303株(36.03%),第三季度检出61株(7.25%),第四季度检出113株(13.44%);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2.34%、74.78%、3.57%;其中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352株,占41.85%。结论HI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3岁以下的婴幼儿是易感人群,感染率与气候相关,冬季是高发季节,且产β-内酰胺酶的HI比例较高,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2005~2006年在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的肺炎患儿采取痰标本,采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行痰培养;分离出Sp及Hi菌株,并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939例肺炎患儿分离Sp 112株,Hi 77株.Sp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为:青霉素92株(82.2%)、阿莫西林32株(28.6%)、红霉素111株(99.1%)、复方新诺明109株(97.3%)、万古霉素0株(0%).Hi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为:氨苄西林36株(46.8%),复方阿莫西林8株(10.4%),头孢克洛14株(18.2%),头孢呋辛6株(7.8%),第三代头孢菌素5株(6.5%),复方新诺明69株(89.6%).结论:烟台地区儿童Sp、Hi耐药形势严峻.Sp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多重耐药.Hi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龙姗姗  喻华 《淮海医药》2014,(2):120-122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HAEMO 5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间我院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201株,其中来自痰液标本193株,占96.0%,支气管灌洗液6株,占2.9%,血液2株,占1.1%;科室分布以呼吸科(104株,占51.7%)、外科(31株,占15.4%)、ICU(27株,占13.4%)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对利福平敏感率最低,仅45.5%,其次为氨苄西林73.4%,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87.5%、87.1%,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克洛、四环素、头孢呋辛、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均在90%以上。成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及利福平敏感性明显高于儿童分离株,但对四环素,儿童分离株的敏感性高于成人分离株;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52株,产酶率为25.9%;其中儿童分离株产酶检出率(31.8%)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2.3%)。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对利福平有较高的耐药率,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克洛、头孢呋辛、氧氟沙星仍是目前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合理、慎用抗生素对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减慢耐药菌株的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的分离率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7 84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统计NTHi的分离率、β-内酰胺酶表型、耐药率和3年变迁情况。结果:共分离出927株流感嗜血杆菌(Hi),总分离率11.82%,其中NTHi为280株,占Hi株数的30.20%,占总标本数的3.57%。NTHi在Hi中和总体标本中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NTHi在Hi和总体标本中的分离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1)。NTHi对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分别为29.64%和43.57%,对阿奇霉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36%和0.71%。NTHi对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随时间变化有所上升,但未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280株NTHi中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检出率为30.71%,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NTHi中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亚胺培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显著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P均<0.05)。结论:NTHi的分离率和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则具有相对较低的耐药率,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作为NTHi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卫星试验对嗜血杆菌进行鉴定,用ATB-HAEMO板条做药敏试验,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共分离出551株嗜血杆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179株(32.5%),副流感嗜血杆菌276株(50.1%),溶血嗜血杆菌18株(3.3%),副溶血嗜血杆菌78株(14.2%);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克洛、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嗜血杆菌总的产β内酰胺酶率为30.3%;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为58.6%,对头孢噻肟完全敏感.结论 嗜血杆菌耐药率高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肖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23-124
目的通过调查本地区老年人呼吸道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住院和门诊的52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嗜血杆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头孢硝噻酚法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结果 520份标本中共分离检出115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22.1%,其中流感嗜血杆菌41株(35.6%),副流感嗜血杆菌7株(64.3%)。共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38株,产酶率为33.1%。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阿奇霉素、亚胺培南等耐药性较低。结论本地区老年人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患者以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并且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较高,应加强细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合理使用抗菌素,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8.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治疗Hi感染,氨苄西林是历史沿袭的首选药物.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日趋严重,特别是产生β-内酰胺酶(常见的有TEM-1和ROB-1型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阳性的Hi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此外,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氨苄西林Hi(BLNAR)近年报道增加,而BLNAR的耐药机制更复杂,本文就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门地区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Hi)的生物分型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三门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与住院部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7 140例,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痰液,进行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分离,进行生物分型,使用生物鉴定仪、鉴定卡、药敏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结果:7 14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出337株Hi;生物学分型以Ⅱ型和Ⅲ型所占比例最大,二者占全部Hi菌株的91.0%;337株Hi 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2.64%(110/337);Hi的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中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Hi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头孢噻肟、利福平、氯霉素等的敏感率均大于90%,对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敏感率均大于80%。结论:2013年至2014年三门地区儿童呼吸道流Hi生物学分型以Ⅱ型、Ⅲ型为主,且Ⅱ型产β-内酰胺酶的几率最高,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头孢噻肟、利福平、氯霉素等的敏感率均大于9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是治疗Hi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17):2346-2350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部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的临床病因、血清分型及耐药情况,为预防感染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6年6月8 025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部Hi感染的临床病因。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Hi血清分型试验,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其产β-内酰胺酶情况,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WHONET 5.6软件处理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年龄、临床分期、侵入性操作、手术、放化疗、住院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激素等11种因素与肺癌患者发生肺部Hi感染密切相关(P<0.05或P<0.01)。8 025份标本中,共检出Hi 104株,检出率为1.30%。其血清分型以非分型为主,占44.23%;可分型菌株以b型居多(22.12%),其次为f型(17.31%)和a型(11.54%)。104株Hi中,检出产β-内酰胺酶菌株56株,产酶率为53.85%。104株Hi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35%,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阿奇霉素等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氯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酶和非产酶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发生肺部Hi感染的临床病因十分复杂。我院检出的Hi以非分型为主,且产酶情况不容乐观,但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临床治疗可首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