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开展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7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研究病例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对照组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SDS(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开展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9例,在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患者焦虑程度评分(SAS)、抑郁程度评分(SDS)明显降低;遵医行为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给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8.7%,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3.3%和94.7%,差异明显(P <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时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3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积极临床治疗时给予全面的护理。结果 32例患者痊愈出院26例,未愈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治疗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和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临床护理可以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替比夫定治疗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评分、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sNORs)的测定,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对5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用替比夫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AgNORs,从而比较使用替比夫定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AgNORs含量以及Child—Push评分的改变。结果:在使用替比夫定治疗6个月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Child—Pugh分级计分显著降低(P〈0.05),而AgNORs显著升高(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缓解病情,患者在使用替比夫定治疗6个月后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5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做好患者休息和活动指导,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结果通过护理,5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护士之间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通过有效护理与指导,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情复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效的调动了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减轻和缓解了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医治信心增强,效果显著。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护理与指导可以有效减少病情复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肝病科36例2006年3月—2008年5月发生早期肝硬化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析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经早期诊断及综合纤维化逆转治疗,36例发生早期肝硬化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及肝脏贮备功能试验无明显差异,肝硬化程度得到控制。结论乙型病毒性早期肝硬化患者症状和体征轻微,易漏诊误诊,需采用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和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早期诊断检查,积极综合的纤维化逆转治疗可以延缓肝硬化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为采取针对性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对200例门诊和住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惠者健康教育需求列第1位的是“治疗方案与用药注意事项”;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列第1位的是“发健康宣传手册”;实施健康教育方式的时间列第1位的是“候诊时”。结论 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使护士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和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用人文的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不良心理状态,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结论了解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简称病肝,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见[1].其治疗任重而道远[2].因目前病肝尚无特效药,且易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多有焦虑、悲观、抑郁等消极心理,严重影响了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而有研究称精心护理可改善这一状况[3].为此,笔者对病肝患者予以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目前缺乏能彻底治愈的特效药,治疗效果差,治愈率低,病死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常见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引起重视,某些学者也注意到该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笔者在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326-327
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研究心理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研究实施心理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得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很好的改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结论心理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护理人员应当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樊景丽  李敏然 《河北医药》2012,34(14):2231-2232
肝脏是调节体内血糖代谢的重要器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可造成肝细胞损伤,常发生糖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引起糖尿病.在我国,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73%和20%,而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可高达94%[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其病情复杂,给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应用价值,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同时有针对性地配合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结果在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遵医行为相比于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进行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明显好转。逐渐消除了急躁与消沉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时进行复诊。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在治疗时偏执和过激行为明显减少,十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何刘  张照如 《安徽医药》2017,21(11):2016-20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筛选标准应排除1型糖尿病(T1DM),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及其他先天性脏器疾病.回顾性分析150例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其中一部分患者患有T2DM,研究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加重(Child-Pugh分级提高),T2DM对肝功能损害呈加重趋势(P<0.05).T2DM对肝功能损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93,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0.275,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0.290,P<0.01)及Child-Pugh分级(r=0.418,P<0.01)呈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可加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这对未来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108例,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66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8岁,平均40.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有效护理措施,观察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90例肝硬化患者,调查患者的心理因素、心理反应、心理需求,并给予全面的精心护理后作疗效观察。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及针对性健康指导后,肝硬化患者的身心健康得以有效改善。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心理干预能消除肝硬化的诱发因素,减少并发症,对肝硬化的转归和延缓进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不同时期给予心理上的关注和指导,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给予比较全面的心理支持。结果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在干预2个月后再次问卷收集资料,其中170例患者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11例改善不明显,15例无效。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对不同时期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的心理特点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及食欲,降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而加重病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增加肝硬化和重症肝炎的发生率。所以针对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不同心理特点,予以相应的护理,对于缩短患者的病程,阻断或减慢肝纤维化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化、系统化、适时化的心理-行为干预对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从某院妇产科接诊的孕妇中,选取86例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n=4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之外再加用连续化、系统化、适时化的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理情绪状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0.70%(39/43),明显高于常规组74.42%(32/4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化、系统化、适时化的心理-行为干预对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的负性情绪,有着确切的改善效果,并且还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