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抗GM2抗体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谱系疾病11例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抗GM2抗体阳性GBS谱系疾病患儿11例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11例患儿的临床分型:下行性1例,上行性3例,不完全型急性共济失调型6例,双侧面瘫型1例.双侧面瘫型1例面神经传导波幅下降;7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F波出现率降低,提示脱髓鞘型;3例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10例行腰椎穿刺检查示单纯蛋白升高5例,符合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我院治疗的10例患儿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400 mg·kg-1·d-1及其联合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9例完全恢复,1例遗留肢体无力且行走不稳,1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结论 儿童抗GM2抗体阳性GBS谱系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急性共济失调型最为常见,电生理提示主要发病机制为髓鞘脱失,免疫治疗有效,大部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5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和F波进行检测。共检测160条运动神经、100条感觉神经、及150块肌肉。结果:MCV减慢为60.6%,SCV减慢为49.0%,EMG提示神经源性改变占66.6%,F波异常占88.42%。结论:GBS为广泛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电生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贵州省部分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浆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脑脊液同时进行检测,分析同组病人不同标本BDV循环免疫复合物(BDV-CIC)及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博尔纳病病毒(BDV)感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新型的三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BDV-CIC以及抗体的方法,检测9例GB...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3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F波及针极肌电图(EMG)检测,共检测运动神经256条、感觉神经192条,F波192条、肌肉64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被检测的448条神经出现异常292条,异常率为65.2%;64块肌肉出现异常12块,异常率为18.8%。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以造成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其病理改变以脱髓鞘损伤为主,部分合并有轴索损伤。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典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多为单相病程,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RGBS)是其变异型之一,占所有GBS的1%-6%[1]。临床症状与单相型GBS相似:对称性的肢体肌无力、麻木,部分可累及颅神经,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无力。 RGBS复发周期为数周到数年不等,发作间歇期正常[2]。本病少见,现报告1例RGBS如下。  相似文献   

6.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至今尚有很大争议,我们自1992-2005年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MPPT)GBS 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以表面电极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F波测定财GBS诊断的作用及优点。方法对30例GBS患者采用表面电极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面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传导速度、远端、近端CMAP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F波出现率,潜伏期。结果以个体为单位计算,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的有24例,其中有远端潜伏期延长者16例,有CMAP波幅减低者14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9例,有2条以上神经CMAP完全无法引出者9例;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者16例,其中传导速度减慢14例,波幅减低者7例,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者几乎均合并有运动神经传导异常;F波出现率减低者26例,其中单纯F波出现率减低而无其他神经传导异常者5例。结论以表面电极进行神经电图检查诊断青兰-巴雷综合征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30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肌电图(EMG)检测。结果①30例GBS患者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要特点,运动神经异常率84.8%,感觉神经异常率42.4%;②有86.8%的F波出现异常,表现为出现率低,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③肌电图检查有68.0%的肌肉有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出现自发电位,募集反应呈单纯相。结论 GBS患者运动神经损害较感觉神经损害重,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9.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主要损害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临床以进行性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严重可出现呼吸肌瘫痪。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RGBS)是指GBS患者治愈后约1%10%间隔一段时间可以有1次以上复发[1]。RGBS的临床特点类似于典型的GBS,其多次发作可能是相对独立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冷崇健  江燮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66-2968
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可能与感染有关和免疫机制参与的急性特发性多发性的神经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6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针极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测。结果26例GBS患者检测均以周围神经脱髓鞘为主的特点。神经传导表现为末端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形离散,其中上肢MCV异常率(23%)低于下肢MCV(44%)(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P〈0.05);15例患者检出肌电图异常,表现为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数减少或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大力收缩时募集电位减少等神经源性损害改变;77%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率降低或消失。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GBS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增加对该罕见GBS变异类型的认识.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1998~2004年收住的395例GBS患者中14例复发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与非复发型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复发率低,为3.5%,男性多于女性,病前多有感染史,首发症状、达峰时间、辅助检查(如肌电图、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及预后均与非复发型类似,但达峰症状较非复发型重,呼吸肌麻痹比例较非复发型高.结论 复发型GBS是GBS的罕见变异型,临床特征与GBS相似,但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3.
Fisher综合征也称Millre-Fishre Syndroms,是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即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变异型,约占GBS的5%[1],主要表现有三大特点: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大部分患者在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该病临床较少见,易被误诊。本文对一例Fisher综合征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肌电图及神经电图在急性Guillain-Bare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肌电图 (EMG)、神经电图在急性Guillain Bare综合征 (GBS)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对2 0例急性GBS患者的 60块肌肉 ,80条运动神经 ,60条感觉神经进行EMG和神经电图检测。结果 :EMG出现自发电位占 2 2 % ,每例均有 3条 (不在同一肢体 )以上神经受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减慢占 86% ,远端潜伏期 (ML)延长占 66% ,F波均未引出 ,诱发电位波幅降低 4 8%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减慢 3 3 % ,波形离散 5 2 %。结论 :EMG和神经电图的无创性、简单及可重复使其成为GBS极为重要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常累及运动脑神经、脊神经根,引起广泛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甚至出现呼吸肌麻痹,是神经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我们采用大剂量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急性期GBS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是一种可能与感染有关和免疫机制参与的急性特发性多发性神经病,GBS的年发病率我0.6~1.9110万人,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患儿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GBS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IVIG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mNGF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IL-23水平降至(3.42±0.58)ng/L、(1 362.73±346.54) ng/L,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张力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感觉障碍缓解时间及自主神经症状改善时间[(9.65±2.13)d、(12.63±4.54)d、(14.67±5.62)d、(11.58±2.67) 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对促进血清IL-17、IL-23水平下降有积极影响,可减轻炎性因子反应,从而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Fisher综合征惠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眼外肌麻痹5例(71.4%),共济失调6例(85.7%),腱反射消失6例(85.7%),5例(71.4%)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3例(42.9%)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伤,传导速度减慢,F波潜伏期延长;2例(28.6%)接受连续血浆置换,5例(71.4%)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3例(42.6%)痊愈,4例(57.6%)好转出院。结论Fisher综合征符合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一般特点.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发性吉兰-巴雷综合征(Recurrent Guillain-Barre syndrome,RGBS)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共43次RGBS发作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SF)检查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其治疗效果。结果RGBS的临床特点与单向病程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类似,每例复发次数不定,复发无规律,复发较初次发作进展快,高峰期症状更重,预后较首次发作差。脑脊液检查有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改变比初次发作明显。结论RGBS作为GBS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和电生理改变均类似于典型GBS,但比GBS更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简化 Fugl-Meyer 量表评定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治疗效果并判断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我科的3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时行 Fugl-Meyer 量表评分,同时依照传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进行测评。结果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治疗疗效的评定,简化 Fugl-Meyer 量表的敏感度明显高于传统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结论 Fugl-Meyer 量表可用于评估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进一步的评估其治疗效果,使研究结果的判定更加客观化、科学化及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